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為了探究這個邪教的真相,我搜索了六份史料。

為了探究這個邪教的真相,我搜索了六份史料。

各位,足部控制報告。

大家好,我是新來的邊肖姍姍。不知道妳會喜歡什麽樣的風格。我先帶壹篇歷史科學的文章。歡迎在留言區給我評論(● _●) _”

“戀物癖”,妳可能有點陌生或熟悉,指的是能被物體喚起的性偏好。戀愛對象可以是無生命的物體,如內衣、絲襪、領帶;也可以是人體的壹部分,比如手、腳、屁股。戀足癖是壹種廣義的戀物癖。

說到中國古代對腳的喜愛,不免讓人想起壹種變態扭曲的愛腳方式,那就是林語堂諷刺說的“中國人的感官想象是最精致的創造”——纏足。

纏女人的腳

千百年來,女人長期被視為男人的附屬品,而“被愛”的腳也被男人視為自己的所有物。女人的腳被男人包裹著,彎曲著,物化著,評論著,比較著,禁錮在手心裏,卻不再是自己的。

本文試圖分析中國古代“附足情節”變得如此扭曲的原因。

纏足的起源時間眾說紛紜,最早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代。在漢樂府的民歌《孔雀東南飛》(沒錯,就是高中必背文章orz)中,有對劉蘭芝“細步,玲瓏無雙”的描寫;《雜事》中還寫桓帝皇後梁瑛“長八寸,趾平,襪迫,束小如禁”。按照漢代的度量尺度,八寸約為18cm~19cm。這是壹個不合適的尺寸。說是正常腳型也有道理,跟纏足差不多。

清代才子袁枚認為纏足起源於漢代。

當然,學術界比較主流的觀點是,纏足起源於南唐的李後主,壹個除了工作什麽都不做的倒黴國王,壹個詩歌不朽的絕世天才。據說他建了壹個平臺叫金蓮,命婀娜飛舞的宮女“用綢緞綁住雙腳,使纖細的身體彎曲成月牙形狀,好讓大家幹活。”(宋·張邦基《墨莊漫錄》)我覺得李漁真的很浪漫,能想到這種戲。

南唐皇後李煜

不難看出,纏足的時尚此時只存在於金字塔的頂端,只有在皇宮的禁地才能看到。所謂的“大家都幹活”不過是小妾討好的壹個後續。皇族的性遊戲和普通人毫無關系,甚至在文人階層中也沒有流行起來。

到了宋代,纏足之風逐漸在民間興起。尤其是南宋,官宦之家、富豪之家的閨女,以及伺候她們的廚娘,早就纏足了。

這種極端的拜物教從宮廷流向民間,主角是“朱成理學”。在南宋“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朱成理學中,要“存天理,滅人欲”,對女性的要求更為嚴格。要遵循女性道德的法律法規,丟了性命也無所謂。失去貞操是最可怕的事情。

在這種觀念的洗禮下,纏足可以禁止女性閨房,減少活動,強調男女差別,保持貞操,符合社會倫理道德,隨即普及開來。

就連著名足詩人蘇軾也寫過《菩薩蠻足頌》:“屠相莫連走幾步,龍憂羅襪。”來形容他對舞者小步快走的熱愛。

但此時的纏足並不是我們記憶中的那種殘酷的折法,而是壹種狹長的裹法——前端紮緊成尖頭狀,足寬也有限制,但對足長沒有要求。值得壹提的是,這也是中國棉紡織業崛起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理由認為無腳工作的增多與纏足習慣的流行有關?

然後蒙古鐵騎踏入中原,元朝開始。按理說,這個馬背上的兇悍民族應該看不起纏足的迂腐氣息,沒想法也是好的。

元代蒙古彪悍騎兵

原因是什麽?

元朝的統治在當時被稱為蠻族入侵。不可否認,漢族有很多反抗和反叛的行為。元朝為了鞏固統治,並沒有給漢族進行“焚書坑儒”的文化洗禮,甚至在尊重的基礎上“強化”了漢族的壹些特有習俗,包括纏足。

比如,皇帝不僅不反對纏足,還推崇纏足,甚至下令官員寫詩贊美纏足:

吳蠶八繭鴛鴦齊,繡有彩鳳和金鳳尾。

珍惜夢碎妝漫不經心,滿眼春嬌的時光。

侍者松襪,玉容微露春紅。

練半舒卷白練,筍初柔如弓。

三尺輕雲淡,壹彎新月淺在淩波。

似床舞,嫵媚無力,雁沙沖破凹凸不平的痕跡。

金蓮太窄走不動,自己站著。

聖旨裏李炯寫的這首《舞女脫鞋》,寫的是三寸金蓮嬌嫩得借助東風軟軟地倚在玉階上。真的是風情萬種,皇帝也大方獎勵這些詩詞。

這些細節讓漢人覺得統治者對他們有尊重,甚至這些蠻夷才是被同化的人。這樣的策略大大增強了統治者統治的穩定性。

但君臣之間的戲謔,讓纏足之風更加扭曲。壹切都是小而美,壹雙“三寸金蓮”甚至比臉還重要。只要是女人,“人人有效,不為恥。”(袁濤·宗彜的《南村輟耕》)

也就是元末出現了大家熟悉的“三寸金蓮”纏足法,不僅要求纏足的寬度,還限制了長度。

纏足真正的全盛時期是明清時期,著名的“腳賽”始於明朝中期。在這種比賽中,小腳不需要掩飾,卻以大方為榮:年輕女子沐浴香火,精心打扮,廟會上遮臉,只露出壹雙小腳,請評出前三名。富家女子當晚會在腳上抹上加了明礬的香膏汁,第二天就“苗條如紅菱”,越發可愛。到了清朝,雖然皇太極、順治、康熙都曾下令禁止纏足,但風尚還是撐不住,別說漢人,就連滿族婦女也紛紛效仿。

也是在明清的鼎盛時期,湧現出了眾多的金瓶梅粉絲。據說大商人胡雪巖專門做了壹雙纖維鞋。“誰選妾必先試,合鞋者勝。”也就是說只有能穿這種鞋的女人才能選擇(灰姑娘的水晶鞋是什麽故事?);他還在家裏立下規矩,勤纏足就增加月薪,懶就砍,特別懶就用小鞭子打(嘖嘖嘖)。(《民國姚靈犀·蔡妃錄》)

文人墨客對金瓶梅的癡迷更甚於胡雪巖:《申報》總編輯袁祥福總是提著壹個裝滿破舊弓鞋的小皮箱,每晚寫作前都把鞋整理在壹邊;湘中名士王先謙、葉德輝,讀書寫字時不捧嬪妃、捧金蓮,是不可能安定的。湘中另壹位學者易祿豐甚至說“寧取功名,不留繡花鞋片刻”,而且在生命的最後,還要求拿幾百雙繡花鞋作為陪葬品,講的是做鬼和拜物教的鐵桿足控。

更鐵桿的是李玉和方旋。這兩位清代文人不僅喜愛《金瓶梅》,而且還研究它。李漁在《隨感》中詳細論述了評價足的標準:“由粗而精,至精而以為好,足小而不倦足小,足小而能納用”,以及測試足的方法:“只需走幾步,觀察其難易程度和活動度,觀察其勉強程度和自然程度”。而方旋則模仿張恭文的梅體,寫了壹篇《香蓮品棗》的文章,文中寫道,金蓮有三個精:潤即“肥”,柔即“柔”,雅即“秀”,肥、柔、秀是金蓮的最高標準。金蓮有五種:輕指蓮瓣,彎指月牙,窄指弓,細指筍芽,嫩指菱角。因為這五種,十八種腳的名稱也是這樣劃分的,所以我暫且不按;這麽說吧,這兩位真的是前所未有的把愛好發展成專業的鐵桿足迷。

然後就是纏足的衰落和廢除,中國壹千年的纏足到此結束。但是問題還沒有結束。比如纏足為什麽會興起?為什麽其他國家沒有,唯獨中國沒有?

首先不得不承認,權力和性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當妳有了權力,妳會想要攫取各種資源,包括性資源。

在古代歐洲,也有在某些時期給女性帶貞操鎖的習俗。這和“纏足”本質上是壹樣的,是把女性客體化,把女性身體作為壹種資源,據為己有。

但是為什麽中國在古代把腳定義為性資源呢?我覺得它有很強的歷史偶然性。封建社會的最高權力是皇權,掌握皇權的人有太多的偶然性。當掌握這種力量的人愛上了自己的腳,那麽這種扭曲的呈現方式就是“纏足”。

而如果當時的統治者是愛吃肚子的話,現在可能會有壹則關於他們的奇聞。

更可怕的是,在絕對權力面前,每個人都會成為它的附庸和宣傳渠道。皇帝喜歡,大家都會喜歡。僅僅壹個人的喜好就能影響整個國家的審美、文化甚至風俗。

壹旦統治者通過權力把纏足上升到政治層面,使之成為社會規範,就會導致從上到下全民推崇纏足的局面。此時,審美對纏足的驅動作用已經越來越少,政治和倫理成為決定性因素。

如今,纏足已被廢除60多年,幾乎看不到三寸金蓮的痕跡。現在愛腳的男女都有,大多喜歡曲線流暢的健康美足,而過去那種病態的審美早已被拋入歷史的塵埃。

但我們不應該忘記荒謬和畸形的規範和邪教崇拜。

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統治者不受監督的權力、封建禮教的禁錮和女性自我意識的缺失無疑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最終導致了女性生理結構和意識形態的長期雙重破壞。

這也為我們社會中的“戀物癖群體”提供了啟示:對自己性偏好的壹切滿足,都應該以不對他人造成任何負面影響為前提。畢竟尊重、平等、自由才是人們享受性愛的最好方式。

參考資料:

梁寧森。中國古代纏足簡介。Xi聯合大學學報,2004(01):46-48。

全英。從古詩考證女子纏足之風。尋根,2004(05):84-88。

祖業。改朝換代與纏足盛行:歷代纏足延續的原因分析。巢湖學院學報,2016,18 (05): 94-98+126。

彭盛之。中國纏足史考。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3 (03): 6-16+24。

王權義李建德。再文化是決定性的還是決定性的——以中國纏足習俗為例。制度經濟學研究,2013(03):55-84。

姚遂。農耕編織經濟與中國的灰姑娘:纏足在中國興衰的經濟學解釋。經濟學學報,2017,4(02):96-130。

明星在手,我有幹貨。“星標”微信官方賬號48號按下圖~千萬不要錯過第壹手幹貨。

  • 上一篇:釘釘,企業微信,華為welink,頭條飛書,各有什麽優勢?
  • 下一篇:八閩文化、八閩科技、福建著名家譜及其成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