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為什麽古希臘文明遠比古羅馬文明來的豐富?

為什麽古希臘文明遠比古羅馬文明來的豐富?

古希臘和古羅馬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它們當時的勢力範圍,遠遠超出現在希臘和意大利的地理範圍,影響到歐、亞、非三洲。古希臘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愛琴文化時期(約公元前3000年—約公元前1100年),但它最繁榮的時期是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中期,史稱“古典時期”。古希臘最著名的雕刻與建築,就產生在“古典時期”及其以後的“希臘化時期”。公元前146年,古希臘被羅馬所滅亡。

古羅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6世紀的“伊達拉裏亞時期”。以後經歷了“***和時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30年)、“帝國時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以“帝國時期”最為強盛。古羅馬的雕刻、建築名作多產生於“帝國時期”。

古希臘、古羅馬雕刻 特別是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的雕刻,其***同特點是追求壹種和諧的理想美。它的突出成就集中體現在人像(包括神像)雕刻,特別是人體雕刻上。古羅馬的雕刻,其成就集中體現在肖像雕刻上,其特點是既寫實而又個性化。

古希臘雕刻特別發達,以及流行人體雕刻的主要原因:

首先,古希臘的奴隸制,使農業和手工業之間有了更大規模的分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間也有了明確的分工。這樣就有相當壹部分人專門從事與美術有關的手工業勞動和藝術創作活動。同時希臘奴隸制的壹個重要特點是奴隸制民主政治,它比之其他國家的奴隸制專制制度,人的創造力較少受到壓制,藝術匠師的勞動較多地受到重視。

其次,古希臘的文化藝術不僅是壹種創作活動,而且是它的生活的壹部分。例如,古希臘最發達的戲劇,最早起源於祭祀酒神的活動,後來發展成全民的慶祝節日。不僅每個公民每年演戲時至少有壹天看戲的機會,而且政府還發放觀劇津貼。同樣的,希臘人為了適應對外掠奪戰爭或防禦戰爭的需要,也為了他們賴以謀生的海上貿易,迫切需要體魄健全、尚武善戰的鬥士,為此從很早起就非常重視體育運動。公元前776年,他們就在奧林匹亞舉行了第壹次奧林匹克運動會(這就是現在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以後每四年舉行壹次,是全希臘的壹次重大的節日。在體育比賽中得獎的運動員,人們要為他們制作雕像以資鼓勵和紀念。雕塑創作成了古希臘人生活的壹部分。何況,篤信神靈的古希臘人還要為他們崇敬的各個神靈造像,而希臘神話又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點,為神造像也是為他們理想化了的人造像,神像也是人像。同時,由於古希臘人重視體育鍛煉,以鍛煉出健美的身體為壹種無上的光榮。這些隨處可見的健美的人體,為人像雕刻的發展創造了無比優越的條件。

特別應當指出的是,古希臘男子在體育鍛煉時是赤身裸體的。這既有利於鍛煉出健美有力的身體,又自然而然地培養出壹種能夠以坦蕩無邪的態度去看待裸體形象,並且自覺地、熱烈地追求人體美的風氣。以至壹些全民性的盛大慶祝活動,成為炫耀與展示人體美的場合。正是這樣壹種特殊的社會風尚和由此產生的特殊的審美觀念,決定了古希臘的人像雕刻往往采取裸體的形式,並且在表現人體美上達到了壹個難以比擬的高度。正如19世紀俄國著名的文藝批評家別林斯基所說的:“希臘人的雕像用了裸體刻畫的形式:在他人看來,這或許是厚顏無恥、有礙觀瞻的事,在古代世界,這卻曾經是純潔無瑕的詩章和對人的尊嚴的賞識。”(見《希臘藝術的壹般特征》)

此外,古希臘人是壹個美學觀念特別發達的民族。伯裏克利就曾自豪地說過:“我們是愛美的人。”他們在人像雕刻和神廟建築上壹再探討正確的比例關系,就是這種愛美觀念的突出反映。這壹切都為古希臘美術的繁榮和發展,創造了比同時代其他國家更優越的條件。古希臘美術能結出如此豐碩的成果,以至我們今天還常常從中汲取營養,決不是偶然的。

古希臘建築 以神廟建築最為發達。它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它的非常完美的建築形式。即用石制的梁柱圍繞長方形的建築主體,形成壹圈連續的圍廊,柱子、梁枋和兩坡頂的山墻***同構成建築的主要立面。經過幾百年不斷演進,這種建築形式達到了十分完美的境地,基座、柱子和屋檐等各部分之間的組合都具有壹定的格式,稱作“柱式”。柱式的出現對歐洲後來的建築有很大影響。

古羅馬建築 古羅馬人由於發明了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構成的混凝土,在券拱結構的技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建築藝術方面,羅馬繼承了希臘的柱式藝術,並把它和券拱結構結合創造了券柱式。使羅馬的建築物在藝術風格上顯得更為華麗。同時,為了適應龐大的羅馬帝國的多方面的需要,古羅馬人創造了壹系列新的建築類型。羅馬的建築師維特魯威,總結了前人的實踐經驗,寫出了系統的建築學理論著作:《建築十書》,首先提出了具有深遠影響的建築三要素:實用、堅固、美觀。

柱式 歐洲古代石質梁柱結構的幾種規範化的藝術形式,是西方古典建築的基礎。它包括柱身的粗細、高低,柱上檐部和柱下基座的藝術形式。成熟的柱式,如希臘建築的柱式,各部分的比例有壹個大致的規定,特點十分鮮明。不同的柱式壹定程度上決定著建築物的藝術風格。

多立克柱式 古希臘建築最基本的兩種柱式之壹。公元前5世紀中葉達到成熟程度。它的主要特征是沒有柱礎,柱子直接安置在臺基上,柱高為柱徑的4—6倍,柱身刻有壹條條垂直平行的凹槽(壹般是16—20條),柱頭由方塊和圓盤組成,沒有任何裝飾。它的造型粗壯有力,給人以深厚剛毅的感覺,近乎男性人體的美。

愛奧尼柱式 也譯作“伊奧尼亞柱式”。古希臘建築最基本的兩種柱式之壹,成熟時期與多立克柱式大體相同。它的主要特征是有柱礎,柱頭的正面和背面各有壹對渦卷,柱高與柱徑的比例增大,柱身凹槽也增多,給人以柔美的感覺,近乎女性人體的美。

科林斯柱式 古希臘建築的第三種柱式,是在愛奧尼柱式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它的柱頭上雕刻著毛茛葉,顯得十分華麗,其他部分則與愛奧尼柱式相同。這種柱式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下半葉。

2.美術作品

《三女神》 (帕特農神廟正面山墻上的浮雕,大理石,高112厘米,公元前449年—前400年,現藏倫敦不列顛博物館)

這是希臘古典時期著名的雕刻傑作之壹。舊稱“命運三女神”。它原是帕特農神廟正面山墻上右角末端的高浮雕。題材來自希臘神話。現存的這三個女神的雕像,頭部和四肢都已失去,但那健美的身軀,恬靜而瀟灑的姿態,仍給人以極其優美的形象。尤其是三女神的衣服的處理,希臘式薄衫穿在三女神的身上,纖細而又繁復的濕衣褶,隨著人體的結構而起伏,女性人體的優美輪廓,生動地展現出來。使得這些雕像不像是由冰冷的大理石雕鑿而成,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米隆《擲鐵餅者》 (大理石,羅馬復制品,公元前5世紀,羅馬國立博物館藏)

米隆是公元前5世紀上半期古希臘著名的雕刻家。他善於運用寫實手法創造性地刻畫人物在劇烈運動中的動態。《擲鐵餅者》便是他在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作。米隆在這壹作品中創造了壹個出色的充滿活力的運動員形象。尤見作者匠心的是,他出色地概括了擲鐵餅這壹運動的整個連續過程,表現了壹種動態的美。擲鐵餅者張開的雙臂像拉滿的弓,使人產生壹種發射的聯想。鐵餅和人頭的兩個圓形,左右呼應;緊貼地面的右腿如同壹個軸心,使曲折的身體保持穩定。整個雕像給人的印象是:健美、莊重、和諧,洋溢著青春的活力。運動員之所以呈現出裸體的形態,是由古希臘人的社會風俗所決定的。因為,古希臘人在從事體育運動和宗教性的文藝演出活動時,男子往往赤身裸體。他們認為完美健康的人體乃是人的驕傲,是神性的體現。這種社會風俗反過來也促進了希臘人體雕像的發展,並且形成了西方美術中崇尚人體美的藝術傳統。

薩莫德拉克的勝利女神 (大理石,高328厘米,公元前200年左右,巴黎盧浮宮藏)

這壹作品因1863年在愛琴海北部的薩莫德拉克小島上發現而得名。雕像出土時已成碎塊,經過四年的精心修復,才重新站立起來,但仍然缺頭無臂。以後又發現了這壹雕像的底座及女神的左手和部分手指的殘片。對於女神原來的姿態是什麽模樣,人們有種種猜測,都不足為據。但有壹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是小亞細亞的統治者德梅特裏奧斯壹世為紀念他在壹次海戰中大敗托勒密王國的艦隊而創作的。它原安放在薩莫德拉克島海邊的懸崖上,面對著茫茫大海。勝利女神雖是古希臘雕塑常用的題材,但與其他勝利女神雕像有重要的區別。首先,這尊雕像的構思非常新穎,作者將底座制成壹艘戰艦的船頭,勝利女神從天而降,飛立船頭,引導著艦隊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它既符合紀念壹場海戰勝利的需要,又形象地表達了戰鬥勝利的主題。其次,作品充分發揮了雕塑立體造型的特點。盡管雕像已失去頭與雙臂,但不論從哪個角度都能感受到勝利女神展翅欲飛的雄姿。雕像上身呈前傾姿勢,靜中見動;從側面看,女神的乳峰為最高點,臉和雙翼的波狀線構成壹鈍三角形,從而加強了前進的態勢。像這樣傑出的作品,無怪乎巴黎盧浮宮要將它和該館收藏的《米洛斯的阿芙羅狄特》、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並稱為盧浮宮三寶。

波利克利托斯《持矛者》 (大理石,羅馬復制品,公元前5世紀後半期)

波利克利托斯是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最著名的雕塑家之壹,擅長表現青年運動員的形象,所用材料都是青銅。據說他還寫了壹本論述人體比例的論文:《規則》。可惜他的原作均已不存,只留下《持矛者》和《束發帶的青年》等幾件羅馬時期復制品。其中《持矛者》尤為重要。它塑造了壹個體格健壯、充滿朝氣的青年戰士的形象,體現了古希臘人在希波戰爭勝利後對英勇保衛國家的戰士們的崇敬心情。同時,它也是作者長期研究人體比例的驗證,即他認為最理想的人體比例,是頭與全身的比例為7∶1。按照這樣的比例塑造的人體,顯得比較粗壯,但它是以均衡自然的體態和嚴格的比例表現出來的,符合當時希臘人審美趣味的標準的人體美。以至當時的雕刻家們就把這座雕像稱作“規則”,即把它看作是人體美的規則和典範。

普拉克西特列斯《赫爾墨斯與幼年的狄奧尼索斯》 (大理石,高213厘米,公元前350年—前330年,奧林匹亞博物館藏)

普拉克西特列斯是希臘古典時期後期最著名的雕刻家。《赫爾墨斯與幼年的狄奧尼索斯》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1877年在奧林匹亞赫拉神廟內殿舊址發掘出土的,故又稱此像為《奧林匹亞的赫爾墨斯》。它表現希臘神話中的傳信使者赫爾墨斯抱著宙斯的私生子、希臘神話中的酒神、幼年的狄奧尼索斯去山中神女那裏,在途中稍事休息片刻的情景。現在,赫爾墨斯的右手已損壞,據考證,原來的右手是拿著壹串葡萄在逗孩子。這壹雕像的主要特點是:赫爾墨斯的人體追求壹種女性的美,即整個人體自上而下形成三個自然的轉折(頭、軀幹和下肢),使整個身姿構成壹個S形,接近於後來在女性人體上所追求的曲線美。同時,作者還充分發揮了大理石質地的特點,努力追求人體肌肉的細膩變化和美妙含蓄的線條,使整個人體更接近於女性肌膚的豐潤。這與古典時期前期男性雕像所表現的剛勁有力的風格,恰好形成鮮明的對比。所以壹般都將普拉克西特列斯看作是開壹代雕塑新風的雕塑家。

《米洛斯的阿芙羅狄特》(希臘) (大理石雕刻,高202厘米,約作於公元前150年,巴黎盧浮宮藏)

古希臘雕刻的美名,莫過於這座《米洛斯的阿芙羅狄特》。這壹作品因為1820年發現於愛琴海中的米洛斯島而得名。它是用兩塊大理石合雕而成的,接縫處在裸露的軀幹與衣服的交界處。端莊的身體,豐腴的肌膚,典雅的臉龐,娟美的笑容,微微扭轉的站勢,這壹切構成壹個十分和諧而優美的姿態。盡管雕像的雙臂殘缺,但由於年代久遠,人們欣賞的心理已產生積澱,斷臂反而誘發出人們美好的想象,從而增強了人們的欣賞趣味,使人們愈加覺得它非同凡響。從藝術風格上看,它融合了希臘雕刻中的崇高與優美的兩種風格。它那闊大而簡潔的手法,使人聯想起菲狄亞斯在帕特農神廟上創造的莊嚴崇高的雕刻;它那端莊優美的身姿和容貌,又使人聯想起普拉克西特列斯塑造的優美而抒情的女性人體雕刻。無怪乎19世紀法國的雕塑大師羅丹要稱這壹雕像為“古代的神品”。

  • 上一篇:中國的筷子有多長?
  • 下一篇:重陽節是為了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