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為什麽我們稱景德鎮為瓷都?

為什麽我們稱景德鎮為瓷都?

都說景德鎮是江西省東北部的壹個小鎮,地方不大,但是名氣很大。無論古今中外,都知道景德鎮是靠生產“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響如磬”的瓷器而成為舉世聞名的瓷都的。“中國是瓷器之國,瓷業的巔峰是這個首都”。這是著名歷史學家、文學家郭沫若對景德鎮的高度評價,景德鎮也當之無愧。

景德鎮的形成階段景德鎮東晉時叫新平鎮,唐武德四年改鎮為縣,仍叫新平。因為生活在長江南岸,所以又叫昌南鎮。北宋真宗(公元1004-1007)改名為景德鎮。當時景德鎮燒制的瓷器美輪美奐,聞名於世。真宗趙恒派官員到鎮上制瓷,向朝廷進貢,並命令陶工在瓷器底部寫上“景德鎮年制”字樣。景德鎮是真宗的年號。此後此地改名為景德鎮,壹直沿用至今。

景德鎮瓷器聞名於世,但何時開始制瓷尚無定論。據史料記載,景德鎮制瓷業始於公元壹世紀,即東漢時期。經過三國、魏晉南北朝至公元6世紀的陳朝,其瓷器生產已變得更加著名。唐代景德鎮生產的瓷器被稱為“假玉,呈獻給朝廷”,名揚天下。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至今沒有發現唐代前後的窯址和器物。這個地區發現的最早的窯址和瓷瓦都是五代的。在沒有找到新的物證之前,我們只能把五代視為景德鎮瓷業的開端。

景德鎮的瓷業在五代時期已經初具規模。當時景德鎮瓷器還沒有用高嶺土做瓷坯原料,只有瓷石做原料。這種單壹的原料在歷史上被稱為“壹元配方”。瓷石制成的坯料在高溫下容易變形。陶瓷工人為了減少變形,將腳加厚以承受其上的壓力,使瓷器的造型風格受到壹定影響。五代時期,景德鎮的主要產品是青瓷和白瓷。青瓷,胎灰,類似於當時南方有名的浙江越窯產品的風格,優質產品幾乎達到正品的程度。白瓷細膩,白瓷致密堅實,吸水率低,色調純正,接近北方白瓷,但透光性更好。五代景德鎮燒制白瓷的成就,對宋代青花瓷的生產和明清彩瓷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景德鎮也是南方最早生產白瓷的地方,開始打破南方對青瓷的壟斷。但從全國範圍來看,當時制瓷的格局是“南青北白”,即南方代表浙江越窯青瓷,北方代表河北姚興白瓷。與他們相比,景德鎮窯還是略遜壹籌。五代是景德鎮瓷器業的起步階段。

到了宋代,景德鎮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社會恢復穩定,生產發達,制瓷業也進入了“百花齊放”的繁榮時期,各地名瓷不斷湧現,其中官窯、汝窯、定窯、鈞窯、哥窯被後人稱為五大名窯,成為當時制瓷最高水平的代表。受其影響,景德鎮的制瓷技術日益成熟,規模發展迅速(瓷窯達300余座),質量也有很大提高。宋代景德鎮主要燒制各種青花瓷。這種瓷器因釉色白中帶青,介於青花之間而得名(也叫瑩青、瑩青、銀青)。青花瓷,輕盈飄逸,清秀挺拔,享有“饒玉”(即饒州之玉,因宋代景德鎮屬饒州)之稱。它是景德鎮獨創的壹種瓷器,因此成為中國陶瓷史上極其珍貴的壹類。

青瓷主要用於日常,飲食用的碟、盤、碗,酒用的杯子。衛生有碗,洗漱和各種香薰,照明有燈,瓷枕有大象枕,獅子枕等。,裝化妝品和香料的盒子更是色彩斑斕,還有浮雕人物。品種齊全,說明景德鎮制瓷工人掌握了各種器皿的成型方法;而且還有更細致的分工。

這個時候制瓷工人對成型質量是非常講究的。青胎做得很薄,坯體表面處理得很精細,輔以雕花、光柵、光柵、印花裝飾,與影青釉相互配合,相互輝映,使青花瓷真正收到了光的優美藝術效果。其常見的圖案有牡丹、荷花、梅花、卷草、鳳凰、魚、娃娃戲等。北宋初期,青瓷因其多光澤、無花紋、形制規整、琺瑯潔凈,被譽為“冰肌玉骨”。北宋中期以後,器物上大量出現了雕花、格子點、格子圖案。南宋以後,印刷裝飾盛行。其裝飾題材和布局方法明顯受河北定窯影響,故又稱“南定窯”(南方定窯)。如果從瓷器的密度、透射比、燒成工藝等方面比較,青瓷優於窯變瓷,青瓷的白度和透射比都很高,接近現代細瓷的標準。此後,社會上使用的大量白瓷都是在青花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青花瓷的出現使景德鎮成為宋代名窯之壹。以其獨特的魅力,具備了與同時期其他名窯抗衡的實力。

玉色青花瓷壹出現,就受到人們的喜愛。這也使得其銷售市場極為廣闊,不僅銷往全國大部分地區;也大量銷往海外。青花瓷對江南瓷窯影響很大,仿青花瓷的瓷窯很多(* * * 8省)

34郡),形成了以景德鎮為中心的青花瓷體系。青花瓷系是江南兩大瓷窯之壹,影響很大,居宋代六大瓷系之首。

宋代是景德鎮瓷業全面發展的階段。

元代景德鎮元代於1278在景德鎮設立浮梁瓷局,專門燒制官瓷。元朝為什麽把唯壹壹個為皇室服務的瓷局設在景德鎮?這是因為蒙古統治者崇尚白色,白色是珍貴的。當時景德鎮燒制了大量的青瓷和白瓷,深得蒙古統治者的青睞。這是他們把瓷器局設在景德鎮的主要原因。浮梁瓷局的成立,讓景德鎮得到了“照顧”。它能夠集中全國各窯的優秀工匠,壟斷優秀的原料,為制瓷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元朝結束了宋、金、西夏的對峙,社會趨於穩定。蒙古統治者雖然不善治國,但卻大力提倡海外貿易。當時中國的瓷器出口到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達的海上貿易和廣闊的海外市場必然刺激各種手工業的發展,這無疑對宋代市場廣闊的景德鎮瓷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元代景德鎮瓷業的輝煌成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元代景德鎮制瓷工人憑借非凡的創造力,在制瓷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找到了新的優良制瓷原料——高嶺土,並將其與瓷石混合制成輪胎。這就是著名的“二元匹配法”。高嶺土(此土特產位於景德鎮東北45公裏的高嶺村高嶺山,故名,也是國際上的專業術語。此後,這種可用於制瓷的白泥的應用,是元代景德鎮的壹大創舉,在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壹是迎來了制瓷業的繁榮。南宋後期,景德鎮出現原料危機,上層優質瓷石枯竭,瓷業生產陷入困境。高嶺土的應用使過去無法使用的中低檔瓷石得以使用,使景德鎮瓷業渡過了南宋以來的原料危機,迎來了元代瓷業的繁榮,為明清景德鎮瓷業的蓬勃發展開辟了廣闊的新天地。第二,減少產品變形。高嶺土與瓷石混合制胎,增加了陶瓷胎中氧化鋁的含量,拓寬了產品的燒成範圍,減少了變形,提高了成品率。高嶺土在瓷胎中起骨料作用,所以可以用來燒大規格瓷器,勢頭很大。高嶺土的應用改善了瓷器的理化性能,景德鎮瓷器從低耐火度的軟瓷轉變為高耐火度的硬瓷,從而完成了中國陶瓷史上壹次巨大的質的飛躍。第三,成本降低。高嶺土是壹種土壤原料,容易挖掘,只需淘洗即可使用(瓷石需要粉碎很久才能使用),因此瓷器的成本必然會降低。高嶺土的應用是元代景德鎮瓷業高度發展的重要標誌之壹,給景德鎮瓷業帶來了壹系列重大變化。“官窯”是元代景德鎮樞密院燒制的壹種白胚白釉瓷器(因部分器皿刻有“樞”、“府”等字樣而得名)。官府瓷與青瓷相比,胎體略厚,釉色潔白,呈鵝蛋色,故又稱“蛋清釉”瓷。具有燒成溫度高,胎釉結合緊密的特點,成為壹代名品。蛋清釉瓷器可分為細、粗兩類。精制產品基本為白色乳光釉色,有印花裝飾;粗制品壹般胎體較重,表面平淡無紋飾,釉色為白色,略呈灰藍色。蛋清釉的出現,為青花和釉下紅的藝術效果提供了物質條件。元代景德鎮的另壹大成就是燒制成熟的青花瓷(青花瓷是指在瓷坯上用鈷料著色,再施透明釉,在1300左右的高溫燒制而成的壹種釉下青花瓷)。清新明快的青花瓷取代了元代以前的刻、畫、印等裝飾技法,成為我國陶瓷裝飾的主流,開創了陶瓷藝術的新時代,青花瓷的出現使其他大多數古窯相形見絀,標誌著景德鎮瓷業的高度發展。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極佳的使用價值,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喜愛。正因如此,青花瓷的制作延續了數百年。元代景德鎮的青花瓷器大多外銷,主要銷往伊斯蘭地區。這壹帶出售的青花瓷器多為大件,各種盤的口徑壹般在35-45厘米之間,最大的多達58厘米。這是用來適應當地的生活習慣,供人們聚在壹起,席地而坐,吃抓飯。釉裏紅瓷器是元代景德鎮的又壹重要發明。釉下紅也是釉下彩,操作上和青花壹樣;與青花不同,青花的著色劑是氧化鈷,釉裏紅是氧化銅。元代的釉裏紅紅而不鮮,樸實無華,

它象征著吉祥和財富,深受人們的喜愛。釉中紅可以單獨裝飾瓷器,也可以與青花相結合,稱為青花釉中紅器。青花和釉下紅的綜合裝飾,具有奇特的藝術效果。它們相互映襯,顯得和諧優雅。至今仍是景德鎮瓷器中的精品。此外,金彩、法華彩、紅釉、藍釉也是當時的新品種。這些色釉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瓷器的色彩裝飾技法,表明景德鎮制瓷工人熟練地掌握了各種著色劑的使用。元代景德鎮制瓷業取得輝煌成就,開始進入黃金時代,為景德鎮成為明清全國制瓷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宋元發展的基礎上,明代景德鎮瓷業呈現出壹派繁榮景象。宋元以前,名窯遍布全國,產品各有特色,各有市場。但是制作水平都差不多。明代以來,景德鎮瓷業的技術水平和燒制規模明顯超過了地方窯,其產品幾乎占據了全國的主要市場,幾乎所有精美的宮廷瓷器都由景德鎮供應。由此,景德鎮成為全國瓷業中心,“天下瓷窯雲集”。這壹局面的形成,除了其特殊的歷史條件和有利的地理環境之外,帝國工廠的建立也起了重要作用。在元代浮梁瓷局的基礎上,明朝洪武年間,朝廷在景德鎮設立禦器廠,即官窯,專門燒制皇家瓷器。官窯為了滿足宮廷的需要,不註重成本,註重質量,向高精度發展,不斷開發新品種,也促進了民窯的發展。為了擴大市場,民窯也在不斷提高質量。就這樣,出現了“官民爭利”的繁榮景象。據史料記載,明代景德鎮制瓷鼎盛時期有官窯58座,私窯900余座,從事制瓷行業的瓷工超過10人,出現了“白天白煙遮天,晚上紅焰燃天”的盛況。清長江水,穿城而過。在古景德鎮的這條交通要道上,“每天都有船和帆覆蓋江來。”瓷器對於江南山區的古鎮景德鎮來說,孕育了資本主義的種子,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景德鎮民窯的分工非常精細,從瓷土開采到瓷器燒制,要經過72道工序;同時,官窯內的分工也極其細致。禦窯廠有大碗工、小盅工等23種專業分工。專業化分工提高了生產率和產品質量。當時生產的瓷器,瓷質細膩,釉色精美,制脂藝術相當高。瓷器以青花為主,其他品種也很優秀;還能燒出氣勢恢宏的龍缸和薄如蟬翼的薄壁瓷器。按制瓷工藝分為釉下彩、釉上彩、鬥彩、彩釉四大類。

釉下彩是指青花、釉下紅和青花釉下紅,塗在青胎上,上釉後壹次燒成而得名。明代景德鎮青花瓷達到了歷史的最高水平。由於繪畫中使用的鈷料、繪畫題材和筆法的不同,明代不同時期的青花瓷往往各有特色。比如青花瓷,前期色彩豐富凝重,中期淡雅秀麗,後期青紫明亮,後期灰白色。此時的官窯青花精細美觀,民窯青花也精致。在青花的制作和青料的使用上,明代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成為中國青花瓷發展的巔峰。釉裏紅的制作在洪武時期達到頂峰,宣德的釉裏紅器也很有名。後來釉中紅器逐漸減少。青花釉裏紅是在元代創造和燒制的,但沒有成功的作品出現。明朝宣德年間,生產出了比較成功的青花釉下紅。釉上彩是指燒制的瓷器上的繪畫,顏色因釉而得名。明代景德鎮釉上彩品種豐富,有單色、三色、青花多色。青花五彩創制於宣德,盛行於嘉靖、萬歷年間。嘉靖、萬歷青花五彩繽紛,光彩奪目。不僅官窯器輝煌,民窯器也相互競爭。青花五彩的制作技術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鬥彩是壹種將釉下彩青花與釉下彩相結合的彩瓷工藝。真正的鬥彩是明朝成化年間創造的,以後每個朝代都火,但成化的鬥彩成就最高,名氣最大。彩釉是指各種顏色的高溫釉和低溫釉。它有單色釉和多種顏色的雜色釉。明代景德鎮的彩釉瓷器主要是官窯產品。明代白瓷屬於高溫琉璃。明代白瓷胎體薄,白度高。這種白瓷釉面柔和,給人壹種“甜”的感覺,稱為“甜白瓷”。此後各個朝代的白瓷都有獨特的風格,如宣德白瓷、嘉靖白瓷、萬歷白瓷等。優質的白瓷為彩瓷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永樂、宣德成功燒制出壹件高溫銅紅釉器,即“祭紅”,這是中國陶瓷史上第壹件純紅釉瓷器,也是景德鎮制瓷工人的又壹大貢獻。宣德以後,高溫銅紅釉逐漸衰落。此外,明代景德鎮燒制的高溫藍釉、柿子釉、黑釉、藍釉等都有很大成就。其低溫孔雀綠釉、鐵紅釉、黃釉也很出色;嘉靖年間,雜色釉的制作尤為興盛。

明代景德鎮瓷器大量出口,不僅銷往亞洲和非洲,還遠銷歐洲。隨著瓷器的出口,明代景德鎮的陶瓷藝術也對世界各國的陶瓷產生了影響。在埃及、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等國制造的陶器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明代景德鎮瓷器的影響。有些產品仿制得非常逼真,在造型、花紋、裝飾上與景德鎮瓷器非常接近。隨著瓷器的出口,景德鎮的制瓷技術也傳到了世界各地。先傳到朝鮮、日本、越南、泰國、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後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丹麥等國家,開啟了歐洲制瓷史上的新紀元。

明代景德鎮瓷業成就巨大,對世界的影響深遠。明代的景德鎮無可爭議地成為中國的瓷都和世界上最著名的瓷都。

清代景德鎮在清代,景德鎮壹直保持著中國瓷都的地位。瓷器生產仍分官窯和民窯,但官窯和民窯的關系與明代不同。它廢除了明代官窯的官燒制度,而采用民官燒制度。取消了明代對民窯的限制性禁令,充分釋放了民窯的發展潛力。民窯的生產規模和專業分工都上了壹個新臺階。燒制技術普遍提高,精品瓷器不斷湧現。清代官窯瓷器多由私窯生產。官窯和民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推動了整個制瓷業的發展。清初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景德鎮瓷業大發展,進入中國古代陶瓷史的黃金時代。全盛時期,瓷業工人超過20萬人。法國傳教士尹(中文名)在康熙51年(公元1712年)寫的壹封信中這樣描述景德鎮:“景德鎮有壹萬八千戶人家,其中有壹部分是商人。他們有面積很大的房子,雇傭了數量驚人的員工。壹般來說。這個鎮有壹百萬人口,每天要消耗壹萬多噸大米和壹千多頭豬。…………《浮梁縣誌》說:“過去景德鎮只有三百個窯,現在窯數已達三千個。.....到了晚上,它似乎是壹個被火焰包圍的巨大城市,也像壹個有許多煙囪的大火爐。“這裏的數字可能有些不準確,但確實反映了景德鎮瓷器業在清初已經非常繁榮的事實。就整個清代而言,景德鎮瓷都的地位比明代更為突出:所有宮廷瓷器都由景德鎮供應,社會上絕大部分民間瓷器也由景德鎮供應;景德鎮瓷器還銷往世界五大洲,銷往歐洲的瓷器數量非常多。當時,大多數出口瓷器都是按照外國指定的品種、形狀、圖案和顏色制作的。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景德鎮制瓷技術的提高。

清代景德鎮在制瓷技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康熙年間,景德鎮制瓷工人對窯爐進行了改造。他們吸收了北方饅頭窯和南方龍窯的優點,發明了蛋形窯(因形似半個雞蛋蓋地而得名“蛋形窯”)。蛋形窯又叫鎮窯,因用松木作燃料,又叫“柴窯”。它以容量大、燃燒快和利用還原火焰而聞名。我們知道,決定瓷器質量的關鍵點有兩個:壹是原料,二是窯爐燒制技術。因此,窯是中國優秀傳統制瓷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蛋形窯在中國陶瓷和窯爐技術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對歐洲的陶瓷窯爐也有很大的影響。蛋形窯的出現為景德鎮瓷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條件。其次,改進了制備工藝,在陶瓷胎上大大增加了高嶺土的用量,大大提高了陶瓷胎的理化性能,達到了現代硬質瓷的標準。

清代景德鎮的瓷器,胎實致密,略呈半透明狀,釉色潔白純凈,亮如脂。這為彩瓷和琉璃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青花瓷仍然是清代景德鎮最重要的產品,尤其是康熙時期民窯的青花瓷。康熙青花瓷是整個清代青花瓷的代表。康熙釉下彩除了康熙青花之外,還有青花釉下紅、釉上彩三彩和各種顏色的釉下彩,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中釉下彩是康熙朝創造的新品種。康熙釉色也是百花齊放,康熙五彩就是其中的著名品牌。其重大突破是以釉下青花取代明代五彩青花中使用的釉下青花,並以黑色作為釉下裝飾,從而豐富了色彩。這是壹種用釉下彩料繪制的彩色瓷器。這時候的制瓷工人用進口的琺瑯彩料燒制出五彩斑斕的琺瑯彩瓷器;景德鎮制瓷工人還在康熙多色的基礎上,參照琺瑯彩的制作工藝,創造了壹種新的釉色——粉彩。另外康熙鬥彩和蘇三彩也很優秀。康熙琉璃品種繁多,美不勝收。大紅釉可分為鐵紅、銅紅、金紅;藍釉分天藍、吉藍、天藍;既有變幻莫測的窯釉,也有獨特的結晶釉;其中,郎窯紅和豇豆紅聞名世界。

雍正雖然時間短暫,但其制瓷成就達到頂峰,品種之多,工藝之精湛,是其他朝代無法比擬的。雍正時期的琉璃以仿制官窯、哥窯、汝窯、鈞窯而聞名,仿制技藝達到了出神入化、隨心所欲的境界。其青釉的燒制水平攀上了歷史的巔峰,釉中紅毛色鮮艷,成為空前絕後的傑作。雍正在康熙粉彩的基礎上,粉彩技法日臻成熟,形成了獨特的粉彩裝飾風格,官窯、民窯、粉彩瓷器的制作都很有講究。從雍正開始的整個清代,粉彩成為彩瓷的主流,它和青花兩個品種在景德鎮燒制的瓷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此外,低溫胭脂水釉的制作水平也創歷史新高,爐平均釉為雍正朝第壹。

乾隆年間,景德鎮瓷器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攀上了新的高度,其精巧巧妙的造型,五彩斑斕的釉色,五彩斑斕的紋飾,都是壹代人的奇葩。單從成型技藝來看,乾隆瓷確實達到了中國陶瓷史上無與倫比的水平。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情,不管事情是大是小,它都會不遺余力的精益求精。青花、鬥彩、琺瑯彩、金彩、粉彩制品都有雍正傳統中極其精美的產品;紅釉、藍釉、藍釉、翠綠色釉等各種高溫、低溫色釉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乾隆朝的另壹個突出成就是特種工藝瓷器的大發展,如“大象瓷”、“仿生瓷”。象瓷是用瓷土塑造的植物、動物和幹鮮果品的形象。核桃、蓮藕、石榴、茄子、花生、螃蟹、海螺這些被模仿的形象,幾乎和原著沒有什麽區別。仿生瓷就是用瓷器模仿各種工藝品。古色古香的青銅器、漆器、竹器、角器和玉器都很靈便,栩栩如生。整個乾隆時期,其瓷器的特點是“奇”“巧”。它沒有康熙華麗,它的精致沒有雍正漂亮。特種工藝瓷器的制作技藝別出心裁。

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過去中國瓷業的鼎盛時期。乾隆以後,景德鎮瓷業開始走下坡路,尤其是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作為中國瓷業中心的景德鎮遭受了巨大的打擊。

小街景德鎮瓷業從五代到清代,歷經千年興盛,在世界陶瓷史上獨樹壹幟。她雖然不是瓷器的發明者,但卻能集歷代名窯之大成,以精湛的制瓷技藝和極高的陶瓷業成就,成為中國陶瓷最傑出的代表。景德鎮瓷器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的傳統民族文化,同時也是中國與東西方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因此,景德鎮陶瓷在我們偉大民族的文化史上和世界文明史上自然占有重要地位。

  • 上一篇:難忘的話題作文400字
  • 下一篇:侯耀文的個人生活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