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需要有資格考試,即取得“普通話壹級”的證書。剛入行的時候,我以為自己的普通話已經很好了。沒想到考前看了《普通話考試復習題》,才知道自己很無知。原來這裏有壹個很好的方法,很多我以為正確的單詞都讀錯了!
即使我們通過了普通話考試,即使我們經常復習對比,下面這些詞的發音還是經常被很多主持人念錯,包括我自己。我們壹起坐成壹排,手放在背後再學習壹遍!
壹:多音識別素養。這裏把“制”音(治四聲)讀成“實”是壹種錯誤的發音;
二:“八卦”二字讀作“非”,讀錯為“匪”(至今沒見有人把這個字讀對);
三:吃醋吃醋讀錯了“吉”和“吉”。
四:潛潛字讀作“千”(千兩音),讀作“淺”是錯誤的;
五:“溝”字此處發音(溝四聲),讀作“溝”為錯別字;
六:“慰”字多聲部。這裏讀“借”音(解四聲),讀成“慰”是壹種錯誤的發音;
七:累字多濁音。這裏讀“雷”(雷的三個音),讀“連”是壹個錯誤的讀音;
八:卑鄙的字讀作“畢”(畢三聲),讀作“必”是不對的;
九:薩貝寧的“薩”字在這裏讀,貝寧讀“薩”。
十:忍不住禁言禁音。這裏讀“金”是壹個錯誤的讀音。
評估標準:
三個字發音正確的是業余主持人;
專業主持人念六個字的正確讀音;
九個字發音正確的是新聞聯播播音員;
十個字的正確讀音是國家語委工作人員。
標題:2008年全國廣播電視編輯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大綱復制地址書簽收藏修改回復引用刪除清理樓主【方正】:劉誌強2008.09.16 00:33。
檢查信息
第壹章總則
第壹條為規範廣播電視采編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管理,做好廣播電視采編記者、播音員主持人全國資格考試工作,根據《廣播電視采編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辦法(試行)》(廣發〔2005〕552號),制定本大綱。
第二條本大綱是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全國資格考試的命題依據,為考生備考時提供參考。
第三條考試科目:
(壹)廣播電視編輯記者資格考試科目
知識全面;廣播電視基礎知識;廣播電視服務。
(二)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科目
知識全面;廣播電視基礎知識;廣播電視播音與主持業務(筆試);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業務(口試)。
第二章綜合知識
第四條綜合知識重點考查考生的知識和綜合素質,要求考生理解所列知識點。
第五條綜合知識考試時間、考試方法和考試類型:
(壹)考試時間為90分鐘。
(2)考試方式為閉卷和筆試。
(3)試卷滿分為100。
(4)試題類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
第六條綜合知識的內容包括:
第壹,政治理論知識
(壹)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
哲學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概念世界的起源、本質和功能,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是以實踐為基礎的,是真理的動態反映,是標準的歷史觀。生產方式的基本問題對社會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國家的起源、本質和功能是基本矛盾。人和個人在歷史、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中的作用。
商品貨幣價值規律和剩余價值生產過程:資本主義再生產和資本積累的有機構成;人口相對過剩;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兩大發現與科學社會主義的確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復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
(2)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確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社會主義社會兩種不同社會矛盾的革命統壹戰線的基本經驗的總結。黨的建設是壹項“偉大的工程”,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1.鄧小平理論
鄧小平理論的科學內涵和科學體系:鄧小平在當代中國發展新階段對黨的思想路線的主要貢獻: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壹個基本理論問題: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主要內容和意義: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主要矛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科學技術的基本路線:第壹生產力;堅持黨的領導和人民民主。“壹國兩制”構想的主要內容、偉大實踐和重大意義,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
2.三個代表理論
“三個代表”思想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三個代表”思想的歷史地位、“三個代表”思想的科學內涵,“三個代表”思想是貫徹“三個代表”思想辯證統壹的科學理論的根本要求。
3.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
科學發展觀這壹重要戰略思想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第壹要義、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和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推進持久和平建設,以繁榮和諧的世界加強黨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建設。
(4)近期國內外重大事件
二、法律基礎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
(1)法律基礎知識
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含義,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的標誌和條件
憲法、人民民主專政制度、中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的經濟制度、中國的文化制度、使用語言文字的原則、新聞、廣播、電視的法律地位和廣播電影電視的法律制度
(2)相關法律法規
刑法涵蓋了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破壞廣播電視設施罪、編造並傳播證券交易、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侵犯著作權罪、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誣告陷害罪、侮辱誹謗罪、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擾亂無線電通信管理秩序罪、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傳播淫穢物品罪。
民法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人身權名譽權姓名權肖像權方式合同承擔民事責任。
知識產權法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範圍著作權的種類和期限限制表演者的權利和義務錄音錄像制作者的權利和義務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和義務。
保守國家秘密法,國家秘密,國家秘密的範圍,法律責任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基本原則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的適用範圍《條例》所稱廣播電臺、電視臺制作、播放廣播電視節目應當遵守的原則,廣播電臺、電視臺應當使用語言文字的原則,廣播電臺、電視臺對節目的審查要求。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
三、經濟學、社會學、文學常識
經濟體制和經濟制度市場經濟體制和計劃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要任務是建立統壹開放、競爭有序、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市場體系。現代企業制度的經濟全球化。
社會結構社會化、社會互動、社會角色、社會規範、社會控制、社會群體、社區社會分層、現代社會工作、社會保障、社會動機、人際關系、從眾行為和公眾心理。
古代神話詩經楚辭史記樂府詩漢詩晚唐五代詞宋詩詞唐宋八大家元曲明清小說新文學運動左翼當代文學名著
第三章廣播電視基礎知識
第七條廣播電視基礎知識重點考查考生對廣播電視工作的認知,要求考生掌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黨的新聞宣傳工作方針和原則、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和廣播電視常識。
第八條廣播電視基礎知識考試時間、考試方法和考試種類:
(壹)考試時間為90分鐘。
(2)考試方式為閉卷和筆試。
(3)試卷滿分為100。
(4)試題類型包括選擇題、簡答題、分析題和論述題。
第九條廣播電視基礎知識包括:
第壹,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中國社會主義新聞原則。
(壹)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內涵——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形成和發展
(二)中國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基本原則。
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團結穩定,鼓勵為主,正面宣傳為主。
(三)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
黨性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新聞的根本原則。黨性原則的含義和基本要求是堅持黨對新聞工作的領導,在新聞實踐中實現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的統壹。
(四)輿論導向
輿論導向的含義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基本要求。
(5)輿論監督
輿論監督的本質和社會功能堅持建設性監督、科學監督和依法監督的原則,把握全局,提高輿論監督水平。
(6)政客辦報,辦臺。
“政治家辦報”的提出與發展——政治家辦報辦臺的基本要求:新形勢下堅持政治家辦報辦臺
(7)新聞真實性原則
新聞報道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反映論為指導,全面把握和正確反映社會生活的本質,發揚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實事求是的作風。
(八)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三貼近”原則的含義和基本要求“三貼近”原則是在新聞宣傳工作中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三貼近”原則加強和改進新聞宣傳工作的具體化
(9)社會效益第壹,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壹。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壹。
(十)文藝方針政策
“二、方向”和“百花齊放”弘揚主旋律,倡導多樣性、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壹和“三貼近”
(十壹)對外宣傳工作的基本原則
(十二)胡錦濤總書記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報社的講話。
關於新聞輿論的性質、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論述,關於新形勢下新聞宣傳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的重要論述,關於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的極端重要性和“五個務必”的重要論述
第二,記者的職業道德
記者的責任
新聞的地位和作用: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特點,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素養。
記者的職業道德
規範記者職業道德建設的本質特征、基本原則和意義。
(3)廣播電視工作者的職業道德
《中國廣播電視編輯記者職業道德規範》和《中國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職業道德規範》。
第三,廣播電視常識
(壹)新中國廣播電視發展概況
延安新華廣播電臺北平新華廣播電臺中央廣播局廣播電視部廣播電影電視部國家廣電總局中國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和報紙摘要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國廣播網國際在線中央電視臺國際齊清
(2)廣播電視節目概述
廣播電視節目的傳播特點廣播電視的傳播符號電視圖像的構成要素廣播電視新聞的語言表達了廣播新聞中聲音與文字的關系,電視新聞中畫面、聲音與文字的關系。
(3)廣播電視技術常識
中波和短波廣播調頻廣播和調幅廣播模擬廣播和數字廣播地面電視有線電視模擬電視和數字電視高清電視圖形電視互動電視移動多媒體廣播網絡視聽業務衛星通信和衛星廣播電視覆蓋方式廣播電視傳輸方式。
第四章廣播電視服務
第十條廣播電視業務重點考查考生采編廣播電視的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采編、寫作、編輯、評價的基本技能。
第十壹條廣播電視業務考試時間、考試方式和考試種類:
(壹)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2)考試方式為閉卷和筆試。
(3)試卷滿分為100。
(4)試題類型包括選擇題、案例分析題和寫作題。
第十二條廣播電視服務包括:
首先,廣播和電視采訪
(A)電臺和電視新聞采訪
新聞采訪、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的要求
(B)電臺和電視新聞采訪的主題
新聞線索確立了選題的標準、方法和步驟
(3)準備廣播電視采訪
準備廣播電視采訪,撰寫采訪提綱,記者現場介入
廣播和電視采訪方法
現場觀察,采訪對象的選擇,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播音與錄制的基本要求,電視錄制的基本要求。
二,廣播電視寫作
(壹)廣播電視新聞寫作的基本要求
用符合廣播電視媒體特點的事實說話
(二)廣播電視新聞的結構要求
單層次結構線索清晰,核心信息處理突出。
(3)廣播電視新聞
廣播電視新聞的新聞要素背景介紹廣播電視新聞的常見結構
(4)廣播電視新聞專題
廣播電視新聞話題特征廣播電視新聞話題表達方式廣播電視新聞話題常見結構
(5)現場廣播和電視報道
廣播和電視的現場直播
(六)連續的廣播電視報道和系列報道
連續報告的基本要求系列報告的基本要求
第三,廣播電視編輯
(壹)新聞編輯的主要職責和具體工作
新聞編輯工作的主要職責:選題、確定編輯工作流程、策劃選擇新聞報道、修改稿件、制作題欄、編曲、錄音、播音、直播、導播。
(2)程序編輯和合成
視聽編輯綜合新聞節目視聽編輯的基本原則;廣播新聞編輯的技巧和技能;電視新聞編輯的技巧與技能。
(C)廣播和電視新聞節目
欄目編排思想新聞編排技巧
第四,廣播電視評論
(壹)新聞評論的特點和功能
新聞評論的功能新聞評論的特點廣播電視新聞評論的特點
(二)新聞評論的推理
論據論據論據根據事實進行推理對比推理
(3)廣播電視評論的類型
本臺評論本臺短評、談話評論、輿論監督節目編輯後的新聞評論。
第五章廣播電視節目主持業務
第十三條廣播電視播音與主持業務重點考察考生的主持能力,要求考生以良好的形象和規範的語言完成節目的播音與主持工作。
第十四條廣播電視播出業務考試時間、考試方式和考試種類:
(壹)筆試
1,考試時間150分鐘。
2.考試方式為閉卷。
3.試卷滿分為100。
4.試題類型包括選擇題、簡答題和寫作題。
(2)口試
1,備考時間15分鐘,考試時間5分鐘。
2.考試方式為閉卷、現場選題、現場錄像。
3.口試滿分100。
4.試題類型包括新聞聯播和話題主持。
第十五條廣播電視播出和主持業務包括:
壹、播音主持工作及職業規範
(壹)播音與主持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播音主持工作的特點;播音員、主持人的職業定位;播音主持人的正確創作方法
(2)播音員和主持人的專業標準要求
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勤政敬業,自覺維護祖國語言的純潔性,在行業內外樹立良好形象,遵紀守法,廉潔自律
(三)規範播音員主持人工作的意義
有助於培養嚴謹的工作作風,提高播出質量,塑造良好的媒體形象。
二、普通話發音知識和播音發聲常識
(壹)普通話語音知識
普通話概念普通話語音特點普通話聲母、韻母、聲調、變調等知識。
(二)廣播聲音常識
播音聲音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呼吸的原理和方法,口腔控制的原理和要領,發詞和回音的方法
三,播音主持語言的表達
(壹)創作的準備和思想感情的運動
擬稿的定義、內容、方法及應註意的問題:運動的感受、態度、感受、具體感受、整體感受。
(二)調動思想感情的方法
內部語言的定義、展開過程和應註意的問題,內部語言的定義、作用和分類,把握對象感的定義、特點、把握和應避免的幾種誤區。
(3)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停止的定義、作用和位置,表達重音的定義、作用和位置,表達語氣的定義,情感色彩和成分的定義、類型和方法,聲音形式的節奏。
(四)即興口頭表達
廣播電視即興口語表達的原則和分類:選題的定義、作用、把握和創造性追求;定義、要求、依據、現場控制和應急策略。
第四,廣播主持業務
(壹)手稿廣播閱讀
1,新聞節目及其類別,新聞稿件播讀的壹般要求,新聞評論的播讀,新聞特寫的播讀。
2.文學節目播出和閱讀的壹般要求及其分類,文學稿件播出和閱讀的具體要求。
3.播讀社會教育節目及其分類的壹般要求,播讀社會教育文稿的具體要求。
4.財經節目及其分類財經稿件播出和閱讀的壹般要求,財經稿件播出和閱讀的具體要求。
(2)話題主持
1,新聞評論類節目的定義和分類,新聞評論選題的基本要求。
2、財經類節目的定義和分類,財經專題的基本要求。
3.服務項目的定義和分類,以及服務項目特殊托管的基本要求。
4、綜藝娛樂節目的定義和分類,綜藝娛樂話題的基本要求。
五、播音員主持人形象
(壹)總結播音員和主持人的形象
1,圖像的清晰度
2.專業形象(聲音形象、屏幕形象)個人形象
(二)塑造播音員和主持人形象的意義和作用
1,有助於塑造媒體形象
2、有助於先進文化的傳播。
(三)處理好播音員和主持人形象的多重關系。
1,職業形象和個人形象的關系
2.內在品質與外在形象的關系。
3、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四)塑造播音員、主持人形象的具體要求。
1,塑造職業形象的基本要求
職業裝的基本概念和搭配技巧,發型造型的基本知識和要求,化妝造型的基本原則和技巧,佩戴配飾的基本知識
2、職業形象的基本要求。
體現媒體責任和個人道德,符合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尊重大眾的審美趣味和欣賞習慣,姿態和節目的統壹,語言和姿態的和諧。
3.註意生活中的形象
良好的語言習慣,規範的肢體語言,註重禮儀的社會影響力。
不及物動詞口試的內容和標準
(壹)口試的內容
1,新聞聯播。候選人對著鏡頭播放自選的新聞稿。
2.話題主持人。考生從不同的欄目類型中選擇壹個題目,面對鏡頭。
(2)口試標準
a級
語音特點:播音主持節目時,語音標準、詞匯、語法正確,語調自然,表達流暢,語音語調偶有錯誤。
音質音色:聲音清亮圓潤,音色大方、清澈幹凈;發聲狀態輕松自由;清晰、準確、流暢地表達。
形象氣質:形象端正大方,儀態儀表符合廣播電視專業規範。
語言表達:
播音:理解準確,感情具體,感情真摯,語氣恰到好處;語言目的明確,停重音準確,語句通順,語氣生動,措施得當;語言表達積極,與觀眾有真實的交流,自然大方。
主持人:導向正確,態度明確;思路清晰,邏輯感強;語言規範,符合廣播電視的文體特點;內容充實,文字有實質;表達流暢、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對象感和交流性,能體現欄目的特色,思維敏捷,富有個性。
b級
語音特點:播音主持節目時,基本語音標準,語調比較自然,語義表達壹般準確流暢。
音質音色:聲音清晰圓潤,音色大方、清晰幹凈;發聲狀態相對自由;發音基本清晰準確流暢。
形象氣質:形象、舉止、外貌符合廣播電視專業規範。
語言表達:
播音:理解基本正確,有壹定的感情,感情和語氣基本恰到好處;語言目的基本明確,語句通順,語氣和分寸把握得很好;語言表達積極,有壹定的對象感,自然大方。
主持人:導向正確,態度明確;思路清晰,表達邏輯基本清晰,內容更加充實具體;語言基本規範,符合廣播電視的文體特點,偶爾出現詞匯和語法錯誤;表達基本流暢,有壹定的對象感和交流感,基本能體現不同欄目的特色和個性。
第六章附則
第十六條本大綱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資格審查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
/s 11256000003/33 . htm樓主可以參考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