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詳情:
壹、團圓。每到快過年時,老人盼著孩子回家,晚輩急切的從外地向家裏趕。無論天南海北,還是長城內外;無論是在單位上班,還是外出打工掙錢的人們,壹般都在大年三十以前克服各種困難趕回老家團年。外出的人們即使平時經濟不寬裕,回家過年時也是大包小包地往家裏帶,腰包裏揣的鼓鼓的,鄉村公路上各種車輛運載著外出人們回家的喜悅,回家過年圖壹個全家大小歡歡樂樂、甜甜蜜蜜和團團圓圓。在家的人們將農村最好的農產品,豬、羊、兔、狗等肉熏得香香的,豆腐炕得黃黃的,草魚涼的幹幹的,米粉磨得細細的,米酒做的甜甜的,饃饃蒸的白白的,花生、果子、瓜子、柑橘、蘋果等果品準備的多多的。有的農戶還自己熬上壹些糖,釀點苞谷、小子酒。回家團圓,人們不計較代價,有從廣東坐火車幾經轉站回家的,有從北京坐飛機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回家的,還有駕著私家車和租用他人車輛回家的。仙女坪村有壹家人很多,分布在廣西、北京等多個地區,老人也隨孩子在外地生活。為回老家團圓,他們壹次新置被褥40多床。其實團年後,這些東西也就放在老家暫時不用了。過年團圓的情結老人最深。每到大年三十吃團年飯時,最長的壹輩人總是在清點人數,那個兒子到了,那個孫子沒有回來,還有那個重孫不在場。對那些因大人值班或因其他特殊情況不能回家的大人小孩不時在嘴裏念叨,仿佛多念叨壹遍就少壹份遺憾壹樣。
二、貼春聯。春聯是樂平裏非常重視的年俗。壹般從臘月二十四開始,便有人貼春聯,最遲的在大年三十必須貼好。貼春聯壹般是逢門便貼,包括窗子、雜屋和畜圈門都貼。春聯包括上下聯、橫批,還有門畫、簽字。門畫貼在門板的上方,簽字貼在門板的下方。這裏春聯非常講究平仄對仗,橫批和簽字內容與上下聯內容相關。如若不然,鄉間文人雅士就會談論指點,給家人和寫春聯的人無趣。春聯的內容非常廣泛自由,壹般是當地文人根據門的功能和主人的家庭情況創作的。有依山水形勝創作的,有依地方典故創作的,還有依時令創作的,也有以主人家的門勢創作的,更有喜慶春節、歌頌盛世升平的對聯。如:“房後九龍送萬福,門前三星呈千祥”就是以地名山水創作的,"父老爺、子老爺,父子兩老爺,婆奶奶、媳奶奶,婆媳二奶奶"就是封建社會依壹個家有父子兩代當官文人所作的。還有“瑞雪飄飄春濤湧,驚雷滾滾夏糧豐”;“元春景明詩情濃,紅梅趣雅畫意深”;“峽江遺風孝德為首,屈子雅韻忠愛居先”;“鄰裏親朋同堂聚,福祿壽喜各自豐”等等都是依時令、道德風俗創作的等等。
三、吃團年飯。樂平裏的人們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過年,稱之為過小年。過小年沒有大年三十慎重,也就是在家的人們把生活弄好壹點,開始營造過年的氣氛。但是這天敬竈神司命菩薩非常慎重。要弄好吃的和香紙果品供奉司命菩薩,特別是要用高粱糖粘住他的嘴,防止他上天說廚師不清潔,帶來不吉利;敬過後,在大年三十再用香紙果品迎司命菩薩回來。大年三十早上壹般是吃水餃和饃饃,也有吃苞谷面糊糊,以示糊住來年農田的雜草。也有吃南瓜糊糊以免家人來年生瘡等等。
真正的團年飯是大年三十的晚飯。團年飯是少不得豬頭豬尾的,以示萬事有頭有尾。三十的早上人們把豬頭在柴火上烤焦洗凈,整個放在大鍋裏煮熟後,端起來在上面插上兩雙筷子,帶著香紙搬到堂屋裏壹壹敬過家神、神農、門神、天神、土地等菩薩後,再由家庭主婦按照核桃肉(豬頭骨骼裏的整塊瘦肉)、豬耳朵、豬舌頭等分類做成多道菜,設置雞子、羊肉或其它火鍋、配以魚、湯圓、糍粑、豆腐、豬肝、雞蛋等壹般是16或18道菜,有的還弄上幾道海鮮。
吃飯時首先是敬已故先人,稱之為叫祖先。叫祖先壹般是家庭長者主持進行。在多個碗中盛上很少的飯,斟上多杯少量的酒,桌子上方壹般不設置酒飯,碗筷也不得清數,將筷子小頭置於腕上或菜盤上,另壹頭置於桌上,在桌子下面燒壹些紙錢或冥幣,口中說著請列位祖先用餐、保佑全家平安、興旺發達等祈福的語言。在叫祖先的同時,燒冥幣(在餐桌子下面)、燃放鞭炮。隨後向祖先敬茶。敬茶就是將茶倒在杯子裏,在置酒飯的位子向地面滴幾點,嘴裏說請祖先用茶。禮畢,將叫祖先的酒飯撤掉,家人上桌就餐。最長者壹般坐在門對著的壹方(上方),其他成員按長幼依次分左右就坐,晚輩隨意坐剩下的位置。
吃團年飯壹般是能飲酒的都飲酒,其余喝飲料。家庭主要成員叫大家開始用餐,並帶頭向最長者敬酒,隨後按照大小次序給家庭長者敬酒和互相敬酒。敬酒時都得根據情況說些四言八句的祝酒詞,或說些感激老人培養等話語,老人也給各位賞賜酒或飲料說些吉祥話語。敬酒者說過祝酒詞後先喝以示敬意,然後由被敬者喝。如果碰杯,敬酒者的杯子必須低於受敬者的酒杯,碰過之後將杯中之酒喝幹。敬酒不酌酒等於不敬酒。彼此喝了以後先給對方斟壹點,表示添壹份吉祥,或喜或壽、或福或財等,再自己酌壹點。樂平裏的人們喝酒壹般要喝雙杯以示吉祥。平輩喝酒論的較多,喝兩杯是雙喜臨門,喝三杯是三杯同大道(或三元及第),四杯是四季發財,五倍乃五子登科,六杯乃六六大順……。每壹杯都有說法和道理。團年飯不計較時間長短,壹般是三個小時左右,邊吃邊講,溝通交流感情,總結過去,計劃未來。飯畢,將團年飯中的飯菜收藏壹部分留待十五弄進元宵席壹起食用,以示新的食物接著陳的食物,年年有余。
四、守歲。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樂平裏每年守歲是從吃團年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有的人家壹直要吃到深夜,邊吃邊說。散席後,繼續自由自在的漫談,壹直到淩晨除天星後才上床睡覺。守歲時每家每戶都用最大的疙瘩(樹兜稱之為年豬疙瘩)燒火烤。俗語說:三十的火,十五的燈。疙瘩越大意味著來年的年豬越大;火越大意味著來年家人越紅火。壹家人圍著大火漫談,自由寬松主題廣泛。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既有追根溯源的追思,也有漫話遷徙發展的情趣;既有弘揚家風的主題,又有傳承來人的新意;既有儒家經典、談詩論道的擺闊,又有鄉俗俚語的調侃;既有漫談形勢的猛侃,又有展望未來的寄語等等。老少自由發言,各抒己見。有電視以來,很多家庭看完春晚,新年的鐘聲敲響後開始放鞭炮、除天星以示迎接新年,開門納福,隨後才去睡覺。
除天星過去很講究。壹是實物準備。為每個人,特別是為每個小孩準備好全套新衣、鞋襪、帽子,讓所有人員,新年初壹全身皆新;還要準備果品、初壹早晨吃的食物,以及壓歲錢等需要之物。另外還得教育小孩忌口,不說不吉利的話,要說發財、興旺等相關的吉祥話語。二是收撿東西。灑掃庭廚、整理床鋪等事務自不細說。還要將相關東西放在僻靜處。如剪子、刀、繩等物及血跡等在初壹早晨不見最好,以免口嘴是非多和看見蛇或出兇事。三是敬天祭地。家庭主要成員準備香紙、果盤等祭品,穿戴整齊浴手靜心,壹壹敬過與家庭生存發展有關的家神、財神、喜神、壽星、門神等各位尊神後,才禮恭畢敬地向大門做三個長揖,打開大門稟告天地、燃放鞭炮,迎接新年、祈求賜福。
五、拜年。拜年是晚輩對長者,客人對主人在春節期間的禮數。俗語說:拜年拜過十五六,壹無酒、二無肉。也就是說拜年的時間壹般是初壹到十五這半個月。但現在也有用有手機發短信打電話拜年的,他們是從三十或三十的夜晚開始的。自家晚輩給長者拜年,是初壹早晨。晚輩穿戴整齊洗嗽後,待長者起床穿戴整齊稍事活動後前去拜年。晚輩口喊拜年,說些吉祥話。長者或賜果品,或給壓歲錢。壓歲錢按照家庭經濟情況,不計多少。隔長輩住得較遠的晚輩或至親至戚還要準備鞭炮以及禮品,進門的在堂屋內磕頭行禮。給親戚朋友拜年,壹般視親疏都備有禮品、鞭炮。親戚根據情況給隨行小孩給壹定數量的壓歲錢或回禮,或甜酒、糕點、果品等臨時招待,住下來再依時用餐。有的至交或對別人懷恩的,也拜年表示友好和感恩。給親戚拜年,既要給健在的人拜年,也要給亡故的拜年。給亡故的拜年就是上墳,具體內容在《祭祖》裏面敘述。拜年壹般也有壹個順序,就是初壹的拜上人,初二的拜丈人,也就是先族後親。
與拜年相關的習俗是辭年。姑娘女婿、兒子媳婦、義子義女壹般在年前都必須給嶽父母、父母辭年的。辭年少不得要帶禮品(商品和山貨均可)。與拜年壹樣,有的至交或對別人懷恩的,也辭年表示友好與感恩。
六、祭祖。屈原故裏是壹個文明之鄉,忠孝節義等傳統美德在這裏不斷得到繼承和發揚。祭祖是樂平裏過年的壹個重要習俗。首先是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每頓飯前都必須叫祖先(具體內容前面已敘),對新近亡故的先輩還要設置靈位,壹天三敬香、水。其次是上墳。家人上墳的時間壹般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初幾。大年三十上墳稱之為辭年,正月上墳稱之為拜年。有的人為新年避諱壹個"墳"字,年前上墳。家人上墳壹般在大年三十或初三前進行。上墳要帶鞭炮,香、紙,紙花,紙花吊子,由晚輩中較大者領隊,在祖墳上插好紙花或紙花吊子,點上香和紙幣,祈求賜福,然後行跪拜之禮。跪拜之禮,壹般是雙手合掌,左手抱右手,舉過頭頂連作三個長揖,隨後三跪三叩,再作三個揖。還有的壹並掃墓,刈去祖墳及其周圍的雜草,培上壹些新土,燃放鞭炮後離去。老少姑娘女婿及外侄外孫前來拜年,少不得要給亡故先人上墳,上墳禮數基本壹致。客人上墳壹般是先給主人拜年(上墳之物嚴禁帶入主人屋內),敘話用茶後再到墳前上墳。
七、禁忌與其他。樂平裏過年也有些禁忌。三十的睡覺不能說睡覺,要說挖窖。新年大小便不能說拉屎撒尿,要說出恭。初壹、初二忌掃地、潑水(生活廢水、垃圾要用容器裝在家裏),掃地意味著把財掃走了,潑水意味著把財潑出去了,初三燒過門神紙以後才能掃地潑水。但是初壹早晨可以挑水,意即搶挑銀水回家,還可以往屋裏抱柴意味著抱財歸家。
初九是上九日,玉皇大帝的生日,當地相傳屈原大夫也是這天的生日。屈原故裏老屈原廟內同時供奉玉皇大帝和屈原大夫的神像。這天忌掃地、忌潑水、忌用針線等等,掃地怕迷了玉皇大帝的眼睛,潑水怕給投江的屈原大夫添波助瀾。這天在屈原故裏樂平裏還有壹個習俗,就是遠近鄉民相聚屈原廟開廟會。屈原故裏正月初九的廟會是經皇帝禦批的,並賜有“藍傘護持”。上九日藍傘執事撐著皇帝禦賜的"藍傘",後面依次為龍、鳳、麒麟等旗幡儀仗,氣氛顯得莊重肅穆。廟會由長老主持,壹般有叩拜、上香、恭讀祭文等固定儀式。當地文人、鄉紳借機會勸導鄉民積德行善、苦讀詩書、繼承屈原遺風。集中舉行儀式後,鄉民自由進行許願還願、遊玩、交易等活動,文人士子則賦詩唱和,明其心誌。廟會活動人多時竟有幾千人以上,1945年正月初九日,人們與往年壹樣都到屈原廟來參加廟會,將近中午,日軍9駕飛機在樂平裏上空盤旋,飛得很低。鄉民驚惶失措,各自逃竄,相互踩傷數人,遍地都是丟棄的衣物、鞋子等各種物品。此後,上九日祭祀屈原的廟會便逐漸冷落終止了。
過十五時,所有大小房間必須亮燈,包括雜物、菜園、祖墳前都得掌燈,稱之為照蟲。照蟲以後,危害人們生活與農作物的害蟲就會死掉減少。十五燒火要將“年豬疙瘩”剩余部分放在新置柴火壹起燒,弄飯菜要將收藏的年飯摻進當天的飯菜,以示年年生活富裕。
樂平裏過年的集體娛樂活動有趕廟會、玩獅子、玩采蓮船、打花鼓子、玩龍燈等。
樂平裏的人們習慣於根據初壹到初十的天氣,預示壹年之中人與動物及農作物的好壞。按照壹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九豆、十麥的對應。那天天氣好就意味對應的人或動植物就興旺。還有按照天幹地支預知當年收益的,若初壹的天幹逢丙,稱之為壹人分餅,新年五谷豐登,衣食豐足。若初五的地支逢醜,醜屬牛則五牛耕地,年成好。若初八的地支逢辰,辰屬龍,八龍治水。龍多隨靠,很可能新年是幹旱之年。
樂平裏的人們還有壹個很重要的習俗,就是準備臘貨。這裏的臘貨確實味道特殊優美,而且容易儲存。壹般農戶準備的魚、肉、魔芋、豆腐、豆腐肉,漿豆、甜酒、米面等等可以用幾個月,有的甚至可以用上壹年。
樂平裏的年俗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傳統的道德習俗和有用的生活知識,但是也有壹些封建迷信的東西。不防請讀者辯證地看待樂平裏的年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