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裏夫人有著引人註目的紅顏美貌,以至她的閨中密友需要用傘柄趕走那些追慕她的人,可她靠的不是這個,而是對理想的追求,所以,她的美是歷久彌新的;居裏夫人也贏得了無數的崇拜和敬意,人們用詩歌贊美她,媒體大篇幅報道她,可她不為所亂。愛因斯坦說:“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她是唯壹沒有被盛名沖寵壞的。”不求名利,不為贊揚,不怕挫折,自由輕松地駕馭著自己的生命之舟,壹如既往地駛向科學的彼岸,“不為物喜,不以己悲”,這是何等坦蕩的胸懷。
本來,她完全可以享用鐳帶來的豐潤財富,腰纏萬貫。可她偏偏獨上高樓,絲毫不為財富所動心,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專利權。她的放棄,使得百年後的今天,人們還在傳頌著關於三克鐳的感人故事。“科學是全人類的”,這是她對人們的回答,窮困使她的生活窘迫,可她的內心世界是充實豐裕的。孔子說過:“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面對著跨越百年的美麗,我由衷地體會到什麽是“賢”的內涵,不得不由衷的感慨:“賢哉,居裏夫人!”
跨越百年的居裏夫人,妳跨越那悠悠的歲月長河裏,把妳的青春、智慧和人性的光輝灑在百年後的今天。
19:
飛離地球,遨遊太空是中華民族千年的夢想。在中國古代,早就流傳著“嫦娥奔月”的神話,人飛於天、車走空中的傳說,都是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黃子孫描繪的瑰麗絢爛的飛天之夢,他們還於千百年的歲月流轉中,不斷地嘗試著去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盡管遭受了無數失敗,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堅定而執著的炎黃子孫卻始終沒有放棄飛離地球的努力。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在廣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軍官兵的***同努力下,在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載人發射成功,終於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神舟”五號飛船的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神舟”五號的發射成功體現了中國航天工作人員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這舉世矚目的成就值得我們每壹個炎黃子孫為之自豪、驕傲!載人航天夢想的實現,讓富有激情與魄力的炎黃子孫有了更高更遠更絢麗的夢想——登臨月球、探索火星、遨遊於更深、更遠的太空。
航天工作者為了實現飛天夢所具有的鍥而不舍的精神時時在激勵著我。生命途中,人人都隨時可能遇到失敗的考驗,可是,有的人壹失敗,就馬上退步回頭,不再嘗試,這固然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在失敗之後,馬上省察失敗的原因所在,針對失敗的原因去修正自己進取的方法,打起精神,卷土重來,壹次不成,再來壹次,只有百折不撓、堅持不懈,才會走向成功之路。
遨遊太空是中華民族很久以來的夢想。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在航天工作人員的***同努力下,“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成功。隨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告知世界: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這是中國航天工作者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的結晶。
“盡管遭受了無數失敗,付出了慘痛代價,堅定而執著的炎黃子孫卻始終沒有放棄飛離地球的努力。”我們中華民族在追求遨遊太空的夢想過程中並不是壹帆風順的,遇到了很多的困難,經受了無數次失敗。但是中國人民並沒有放棄飛天的夢想,不斷地追求成功。我卻萬分羞愧,有時壹遇到不會的數學題,就不去思考,不會再去想第二遍,甚至有時候還會亂發脾氣。我以後不會了,遇到問題要反復的思考才可以。
20:
謝皮羅發現了洗澡水的漩渦,波義耳發明的石蕊試紙,奧地利的醫生看到兒子睡覺時眼珠轉動得出的結論。洗澡水的漩渦,紫羅蘭的變色,睡覺時眼珠的轉動,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於“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卻從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成就。
讀完文章,鍥而不舍的道理時時縈繞於心。我想只要我們有壹雙明銳的眼睛,也就會發現生活的秘密。我記得我去婆婆家拜訪,到了那裏,我仿佛來到天堂,在那裏,我可以忘記煩惱,忘記拘束,可以盡情地玩,說不開心也不行。婆婆家還養了壹只小狗。有壹次,我想帶狗出去玩,可怎麽也找不到它,於是同哥哥壹起去找,最後在草叢中找到了它,我們悄悄地走上去,啊!他在吃草!我差點喊了出來,但是我們不露聲色,趴在草叢中,觀察著狗的壹舉壹動,狗吃完草沒多久,就全吐了出來,但吐出來的不再是幹凈的草了,而是貼了壹層粘稠的白泡沫,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我查閱了不會說話的老師---書,才知道了狗吃草是為了排毒。我還知道螞蟻搬家和蜻蜓低飛都是要下雨的現象……。
正像數學家話羅庚說過的,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領域的發現有什麽偶然的機遇的話。那麽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給那些善於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精神的人,“鍥而不舍”“獨立思考”“見微知著”這些多好的詞啊,我們雖然認識,但是又有誰知道這裏面的含義,我們可以不斷思考,不斷鍛煉,不斷學習,有付出就壹定有收獲,有收獲就壹定有付出。莎士比亞說過,珍惜時間的人,時間也珍惜他。這句話本來就是壹個真理。只要我們珍惜每壹分,每壹秒,妳就能有所收獲。
其實科學並不神秘,真理並不遙遠,只要我見微知著,有所提出,有所發問,那麽,當我解答了壹百個問號之後,我也能發現真理。
21:
前幾天,我學了壹篇課文,名叫《我最好的老師》。我學完這篇課文之後,受益匪淺.文中講述了懷特森先生給“我們”第壹節課講述了壹種名叫“貓猬獸”的動物。他給“我們”測驗完之後,“我們”居然全部都是得了0分!接著,他告訴“我們”,世界上根本沒有貓猬獸這種動物。他獨特的教學方法,讓我確實吃了壹驚。最後,他告訴了學生們壹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我認為,懷特森先生的這種法十分出乎意料,但也同時讓學生們明白了要敢於質疑,只有這樣,才能逐漸接近真理。他的最終目的是告訴我們“壹旦發現問題,就要立刻指出來”,想希望我們“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壹個人不能人雲亦雲,不能輕信於老師和專家的說法,要敢於質疑。
懷特森先生在上科學課的過程中,煞費苦心地制造出壹個個貌似正確的論點,讓同學們壹次次去思考,論證。我曾經看見過這樣壹個故事:許多專家都認為蜜蜂沒有發聲的器官,是靠著自己翅膀的振動發出聲音的。這個理論卻偶然被壹個只有十二歲的孩子擊破。他說,他的發現過程並不復雜,只是偶然發現蜜蜂靜止不動(或被剪下雙翅)乃能發出聲音。於是,他觀察了壹個月,終於發現了蜜蜂的發聲器官。這個事實告訴我們:科學並不神秘,真理並不遙遠。只要妳細心觀察身邊的每壹件事,妳就會發現,真理就在妳身邊!懷特森先生用心良苦,通過“貓猬獸”這個例子來告訴我們善於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要有懷疑的精神。在這的學習中,“我們”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也增長了見識。
上星期語文第四單元練習,最後壹題是閱讀《我最好的老師》壹文並寫出讀後感。文中寫了壹個叫懷特森的老師,他把錯誤的動物學“教”給了他的學生,當學生們測驗都得了不及格之後,他說出真相,並讓他的學生時刻警惕著。
讀完此文後,我覺得我的班主任謝老師和文中的懷特森先生壹樣。記得上她的第壹次語文課時,我讀課文時讀錯了壹個字的音調,當同學們為我糾正時,謝老師卻說是對的,我們壹下子被蒙住了,心想老師總是對的,我們也就全信了。當做練習時剛好有那個字的音調,結果是全班都錯了,我們都楞住了,明明謝老師上課時說我讀對了,怎麽又錯了呢?謝老師笑著說:“那是我故意騙騙妳們的,沒想到妳們這麽容易上當,”我們這才明白過來,以後謝老師每次提問,我們總是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常常警惕謝老師“騙”我們。
就拿這學期做過的練習《第十二塊紗布》來說,文中的女護士沒有因為醫生是外科專家而被他所說的:“我全部取出來了。”而迷惑,她堅持自己是對的,為此,當專家取出第十二塊紗布時稱贊女護士是他合格的助手。
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這樣的例子還很多……
所以說壹個人要自信,要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要大膽地嘗試,這樣才會學到更多的東西。甚至還會有發明創造呢!
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做壹個警惕而又大膽的人,不僅在學習上而且在生活上。
我認為,懷特森先生是個認真負責的人,在他的影響下,學生們也都會有壹個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