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光線進入1944的時候,德國的情況就已經開始不好了。東線得到補充的蘇軍,讓德國付出了數百萬的慘重傷亡。在西線,德國不僅失去了法國,還幾乎失去了大部分西線防禦力量。同時損失了大量輕重武器。由於投降這個詞無法進入希特勒的字典,德國不得不搜刮壹切人力物力進行最後的鬥爭。
在招募了數百萬65,438+06到60歲的青少年和老人的人民步兵師,武器嚴重短缺,不僅是繳獲的盟軍裝備,還有德國武器設計師為應急設計的末日武器。這些武器涵蓋了從飛機到裝甲戰車和步兵武器的壹切。雖然五花八門,但它們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由於設計制作倉促,材料低劣,安全系數低,所以明顯粗糙。但這畢竟嚴重違背了德國精工嚴謹的工業傳統。按照壹貫優秀的標準,只能是垃圾武器,在崩潰的時刻是不可能選擇的。它們的確是納粹鼓吹的千年德意誌帝國的末日武器。二戰末期,德國國內工業生產能力被壓縮到最低限度,但出於戰爭需要,仍然研發了“人民”突擊步槍,這種步槍使用的資源最少,生產效率最大化。VG1-5 7.92mm突擊步槍是在第三帝國成為垃圾股,即將退出市場的時候,由蘇爾的古斯特羅夫公司設計開發的。按照德國當時制定的“極其省力”的武器發展計劃,“人民”突擊步槍省略了表面改裝等工序。這種槍型中的“VG”是德語“人民步槍”的縮寫。產品乍壹看很粗糙,但是從結構上來看。
請註意,VG1-5雖然性能差,但不能說不是原創。它不是STG44的簡化。STG44是插銷偏置的剛性鎖緊,VG1-5是慣性鎖緊加氣體延時。雖然挪用了STG44突擊步槍的7.92×33mm步槍短彈和30發彈匣,但閉鎖系統是以最低為準的。該炮采用半自由炮機構的工作原理,圓筒形外殼包圍槍管,起到槍管套筒的作用。擊發時,火藥氣體通過導氣孔進入外殼,起到延緩槍栓解鎖的作用。這種氣壓鎖定系統的設計思想被戰後的H & amp;采用k的HK P7手槍。VG1-5人民突擊步槍有很多變種,包括壹個前握把。
因為VG1-5的生產是在1945年初正式啟動的,當時德國使用了所有能生產的設施來生產該槍,但其生產並不由通常負責武器監管的施佩爾的軍備部門管理。準確的說,VG1-5是私生子!當地納粹黨部門負責制作。在物資短缺、轟炸頻繁的狀態下,生產運輸秩序混亂,生產過程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導致產品質量問題非常嚴重,只有少數能滿足作戰使用要求。士兵的感覺是VG1-5 7.92mm突擊步槍只能射子彈,精度不敢恭維。
VG1-5的產量在5萬件左右。它曾在柏林戰役中使用過,直到現在都極其珍貴。“斯特恩”沖鋒槍原本是英國解決裝備不足的急需。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開發的。它易於生產,並且具有粗糙和醜陋的外觀。雖然它的表現還不錯,但被戲稱為;水管工的傑作,10美元的廉價作品。
斯特恩沖鋒槍由47個零件組成,結構非常簡單。大部分部件都是沖壓的,只有槍栓和槍管需要機床操作。槍托由壹根鋼筋和壹塊鋼板焊接而成。槍體是鋼管,通過槍栓槽可以看到裏面的彈簧。這款槍的設計理念是赤裸裸的實用主義。不僅許多美國和英國士兵對此嗤之以鼻,裝備精良的德國人也對醜陋的船尾嗤之以鼻。現在,事情發生了變化,為了給人民武裝力量緊急補充裝備,德國決定在44年仿制英國的“斯特恩”沖鋒槍,因為MP 40的工藝復雜,產量供不應求,連正規軍都不夠裝備。只有德國版的斯特恩改良型MP3008沖鋒槍可以提供給人民突擊隊。兩者都使用Pellabellum 9mm手槍子彈,但不同的是MP3008將斯特恩的側供彈改為垂直供彈。有意思的是,這種槍可以像英國表哥壹樣使用德國MP40彈匣。(斯特恩沖鋒槍的彈藥供應系統源於MP40)這種槍大部分已經很難找了,現在已經成為收藏者關註的產品MP3008沖鋒槍。
子彈:9x 19毫米
長度:795毫米
槍管長度:198毫米
未包裝重量:2.95千克
彈藥容量:32發
初速:381米/秒
射速:每分鐘500發左右。
1944年,Irma公司設計了EMP-44沖鋒槍,很粗糙很醜,還能用。整支槍都是用便宜的鋼管做的。最復雜的部分是MP40-II的雙彈倉入口,EMP 44沖鋒槍也是Irma制造的最便宜的沖鋒槍。德國M24長柄手榴彈世界聞名,被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仿制。到44年年底,連簡化的M-43都無法裝備在人民步兵師。這位別出心裁的人民武器設計師,竟然用水泥、罐裝木材和壹塊未經加工的木柴,變成了人民的手榴彈。安全要求自然不能太高,也無法想象當年扛著人民手榴彈前進的戰士是何等的英勇,何等的動情。
“浮士德”反坦克手榴彈其實叫“浮士德佩特龍”。又名鐵拳(德國鐵拳),港臺翻譯為鐵甲拳。這是第壹種真正的單兵反坦克武器,輕便、靈活、有效。最早是1942下半年發給部隊的。它在戰場上的出現曾經引起了壹場小小的革命,使得位於狹長戰壕中的單兵步兵達到了與坦克幾乎勢均力敵的地位。不僅如此,它還是現代投射武器的前身。就其簡單性、有效性和低成本而言,它仍然不遜於目前服役的許多武器,但其唯壹的缺點是射程太近。鐵拳其實是1小型無後座力炮。它的發射裝置是壹根薄壁鋼管,長800.1mm,直徑接近50.8 mm,發射裝置內裝有黑火藥,重量為85.1g,由簡易火帽點燃。火帽放置在發射器壁上的壹個孔中,可以通過由彈簧驅動的發射桿發射。扳機桿用雙頭螺栓連接到發射器上。螺柱螺栓就是扳機,射手可以用拇指輕松推開扳機。行進時,擊發裝置被薄鋼板制成的扳機蓋罩住,輕輕彈開蓋子就成了瞄準裝置的門。照片門上有壹系列小孔,不同的孔對應不同的拍攝角度。對於射手來說,外面沒有其他部位。火箭有壹個精巧的彈頭和壹個短的尾柄。戰鬥部裝填重量為1.59kg的炸藥,可穿透厚度為177.8-203.2 mm的裝甲,火箭彈尾桿為木質管狀桿,桿底由四根軟尾環繞。裝填時,先將火箭尾部推入發射筒,裝填後,火箭尾部緊靠推進劑。裝填壹發子彈後,武器系統總重量為5.22kg,其中火箭部分約占3.18kg。發射時,先拔出保險銷松開扳機蓋,然後向上推扳機蓋,使其與發射筒垂直。同樣的安全銷也可以用於將火箭定位在發射器中,因此射手在發射操作過程中不能劇烈搖晃或傾倒火箭發射器。如果不能保證這壹點,任何危險都可能發生。在這種情況下,火箭應該被撤回,放在地面上,然後重新裝載。這樣發射的時候就不會爆炸。然後,將發射筒放在右臂腋下,左手迅速握住桶口後部,然後低頭瞄準。站姿拍攝時,完成這套動作並不容易。在蹲姿或俯臥位投籃時,完成這套動作就更難了。其實在臥姿射擊時完成這套動作是最難的,因為這個時候,為了防止自己被後火藥的氣體傷害,射手必須將發射架的後部指向身體外的空間。發射裝置的準星是火箭體最大外徑的外緣曲線,量規是處於垂直狀態的扳機蓋上的通孔。這種武器的瞄準基線很短,在射擊難度較大時不好用,但在非常近的有效射擊距離內射擊時還是相當有效的。這個火箭的初速是44.2m/s,比最好的投球手快壹點。由於火箭彈頭爆炸時產生的碎片對射手有破壞作用,為了避免發生意外,射手在射擊時必須戴上頭盔。它的作戰距離是30米。雖然這個射程很短,但是比派壹個士兵上坦克,在坦克後甲板上扔壹個“圓盤”雷要好得多。“輕型火箭炮”的早期型號非常粗糙,在某些情況下射擊不安全,但這種設計後來有了明顯的改進,彈頭的性能也有所提高。其上壹款的射程已經提高到60.3m,但超過這個距離後,命中概率急劇下降。它的關鍵問題是尾部在發射裝置中的運動距離太短,所以無論是初速還是精度都沒有太大的提升空間。但即便如此,也已經能夠滿足作戰要求。相對於它的體積,鐵拳的彈頭威力相當高,主要是因為彈頭中使用了RDX炸藥。RDX炸藥由於安全性差,通常只少量用作起爆藥。現在把幾斤RDX裝進鐵拳彈頭真的很冒險。為了防止RDX炸藥分子在發射過程中相互摩擦,從而產生足夠的能量使炸藥在槍口爆炸,在RDX中摻入了蜂蜜蠟。即便如此,還是會不時發生壹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大多數使用過這種武器的德國射手毫不掩飾對這種武器的恐懼。其戰鬥部的穿甲彈威力驚人,其空心裝藥戰鬥部形成的金屬射流長度為1.52-1.83 m,1944年,法國發生了壹件有據可查的案例:壹輛謝爾曼坦克在小鎮上沿街行駛時,其側面被鐵拳發射的火箭彈擊中,金屬射流穿過乘客艙,打死了壹名炮手,然後通過另壹側進入大氣層。坦克遭受了巨大的破壞,而坦克乘員——除了那個不幸的炮手——只受了輕傷。在其他情況下,鐵拳戰鬥部的射流壹度輕松穿透謝爾曼坦克的炮塔,但從炮塔壹側穿透到另壹側的情況壹直沒有見諸報端。德國鐵拳曾經給盟軍裝甲部隊造成巨大傷亡,然而,它給盟軍裝甲部隊造成的最大傷害是心理影響。在沒有強大步兵掩護的情況下,坦克在接近掩體時變得異常謹慎。就是這樣。壹個隱蔽而聰明的火箭筒射手,還是有可能突然從壹條溝或者壹棵大樹後面跳出來。有時候,雖然只有幾個射手,卻能有意想不到的結果。3月29日,1945,英國皇家坦克團的壹個坦克連,被壹個裝備鐵拳的德軍小分隊堵在了堅固的路障後面,整整堵了四個小時。這並不是因為這個英國坦克連的乘員缺乏勇氣,而是因為在德軍的火箭筒被徹底消滅之前,試圖接近敵人的價值不大。在盟軍橫跨法國和歐洲低窪國家的攻勢中,謝爾曼坦克不計其數,正是因為坦克乘員的魯莽冒險才被摧毀。
“鐵拳”壹直生產到德國投降。是最早的單兵反坦克武器之壹。
毛瑟98K步槍是二戰德軍的標準裝備,性能良好。到戰爭結束時,由於原材料短缺,時間緊迫,技術缺乏,隨著戰爭的進行,這種經典步槍的工藝越來越粗糙。為了降低制造成本和時間,毛瑟98K人民步槍在44年後變成了“縮水版”,質量每況愈下。比如把價格昂貴的胡桃木槍托等木質部件換成了非常薄的木頭或纖維壓縮板,取消了弧形規內側的刻度,推拉門後側的形狀由斜角改為直角,槍托底部改為杯形沖壓組件,前護箍由切割件改為點焊,彈匣底部和護弓也改為鋼制沖壓件。最初,槍托上有壹個金屬套管,用於拆卸擊發機構時容納撞針。後來改成直接在股票底板側面開孔。
由於進壹步簡化了工藝,取消了槍托上用於握拉把的凹槽,固定槍護環的螺絲換成了木制品,金屬件用磷酸鹽處理代替了原來的烤藍,在後來的壹些型號中使用了固定快門。在第三帝國崩潰前夕,壹些Kar 98K步槍甚至取消了刺刀和竹筍,同時還取消了通用杠,使用槍膛刷拉繩。許多零件是德國統治下的歐洲占領國生產的不合格產品,制造水平極低。到了45年開始,除了狙擊型,連火槍槍管都直接用上了,省去了生產膛線的過程。最終出現了無差別版的鋁合金槍管。
二戰發展到1944時,納粹德國已經岌岌可危。尤其是納粹空軍。面對英美盟軍前所未有的猛烈戰略空襲,整個德國每天都面臨著無休止的轟炸。納粹德國從下層民眾到元首希特勒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於是他把憤怒和怨恨發泄在空軍司令戈林身上。戈林幾乎每天都要忍受希特勒的責罵。戈林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新式武器上。
雖然納粹德國空軍擁有當時最先進的Me-262噴氣式戰鬥機。但Me-262是典型的雙發重型噴氣式戰鬥機,價格高,故障率高。生產過程復雜而繁瑣。這就大大限制了裝備數量,所以德國空軍要求研制壹種成本低、易於生產、單發低級性能優異的輕型噴氣式戰鬥機,來輔助Me-262這樣性能優異但生產復雜的重型飛機。此外,當時納粹德國空軍嚴重缺乏有經驗的飛行員。所以特別要求新飛機必須非常好飛。整個計劃最大的特點就是新機的生產和駕駛操作必須非常簡單。所有普通德國人都可以投入生產。可以飛到空中去戰鬥。於是這個計劃被命名為“人民戰士”計劃。結果漢高公司因在眾多廠商計劃中表現突出而中標,被命名為He-126計劃。He-126設計獨特,發動機放在機器背面。這有很多好處。但由於設計者的疏忽,飛機背部的短艙與機身間隙過窄,導致發動機噴氣流幹擾嚴重。導致He-126在高速飛行時,機尾經常擺動,嚴重影響飛機的穩定性和機動性。所以針對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設計師做了很多改進。後來的改進成功避免了上述問題。1945年2月6日,He-126計劃的He-162a-2最終量產型正式裝備納粹德國空軍,正式命名為He-126“火蜥蜴”輕型噴氣式戰鬥機。
He-126“火蜥蜴”輕型噴氣式戰鬥機的機身結構是典型的鋁合金蒙皮鋼管框架。機翼主要是木質的,但是主翼的翼尖向下55度垂直段是鋁合金的。飛機的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也是木制的。由於金屬短缺,He-126大量使用木結構和膠水。導致堅固性差。
He-126“火蜥蜴”輕型噴氣式戰鬥機,空重1750 kg,最大起飛重量2780kg;機長9.10米,機高2.55米,翼展8.45米。動力裝置為寶馬003e-1渦噴發動機,推力1910 kg,最大速度890km/h;最大上限為12000m;航程620公裏;固定武器配備兩門20mm機關炮,彈藥240發,每側側翼可攜帶兩枚當時納粹德國空軍已經廣泛使用的空對空火箭炮。在機身的重要部位,如駕駛艙、油箱,布置適當的防護裝甲。
He-126“火蜥蜴”輕型噴氣式戰鬥機具有成本低、機動性好、易於批量生產等優點。更重要的是,高低戰機搭配的原則已經被美俄等空軍強國所接受和繼承。但由於第三帝國末期燃料供應緊張、原料劣質、生產秩序混亂,He-126的優異性能沒有發揮出來,加上缺乏訓練有素的新手飛行員,使得飛行事故猛增。德國設計師的傑作並沒有拯救納粹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