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什麽是2.0頻道?

什麽是2.0頻道?

單軌

單聲道是聲音再現的壹種原始形式,在早期的聲卡中被廣泛使用。當通過兩個揚聲器回放單聲道信息時,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聲音是從兩個揚聲器之間傳到我們耳朵裏的。這種缺乏位置感的錄音方式,從現在的角度來看自然是非常落後的,但是在聲卡剛剛起步的時候,已經是非常先進的技術了。

立體聲

單聲道缺乏聲音定位,而立體聲技術徹底改變了這種情況。錄音過程中聲音被分配到兩個獨立的聲道,從而達到良好的聲音定位效果。這項技術在音樂欣賞中特別有用,觀眾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各種樂器來自哪個方向,從而使音樂更富有想象力,更接近現場體驗。立體聲技術從Sound Blaster Pro開始就被大量聲卡廣泛使用,成為壹個影響深遠的音頻標準。今天,立體聲仍然是許多產品遵循的技術標準。

準立體聲

準立體聲聲卡的基本概念是錄音時用單聲道,回放時有時用立體聲,有時用單聲道。使用這種技術的聲卡曾經在市場上流行過壹段時間,但是現在已經消失了。

四聲道環繞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雖然立體聲滿足了人們對左右聲道位置感的要求,但是隨著技術的進壹步發展,人們逐漸發現雙聲道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由於PCI聲卡的出現,帶來了許多新技術,其中三維音效是發展最快的壹種。三維音效的主要目的是給人帶來壹個虛擬的聲音環境,通過特殊的HRTF技術營造出逼真的聲場,從而獲得更好的遊戲聽覺效果和聲場定位。想要達到好的效果,僅僅依靠兩個揚聲器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立體聲技術在三維音效面前顯得捉襟見肘,但是四聲道環繞音頻技術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四聲道環繞定義了左前、右前、左後、右後四個發音點,觀眾被圍在中間。同時建議增加低音揚聲器,加強低頻信號的播放處理(這也是現在廣泛流行4.1聲道揚聲器系統的原因)。就整體效果而言,四聲道系統可以給觀眾帶來來自多個不同方向的聲音,可以獲得沈浸在各種不同環境中的聽覺感受,給用戶全新的體驗。如今,四聲道技術已經廣泛融入到各類高端聲卡的設計中,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

5.1通道

5.1頻道已廣泛應用於各類傳統影院和家庭影院。壹些知名的錄音和壓縮格式,如杜比AC-3(Dolby Digital)和DTS,都是基於5.1音響系統,其中“. 1”聲道是專門設計的低音炮聲道,可以產生20的頻率響應範圍。其實5.1音響系統來自4.1環繞,不同的是增加了壹個中央單元。這個中央單元負責傳輸80Hz以下的聲音信號,有助於在欣賞影片時加強人聲,並將對話集中在整個聲場的中間,以增加整體效果。相信每壹個真正體驗過杜比AC-3音效的朋友都會對5.1聲道印象深刻。

千萬不要認為5.1是環繞聲的巔峰,更強大的7.1系統已經出現。在5.1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發音點,中左和中右,以求達到更完美的狀態。因為成本高,壹直沒有大範圍推廣。

從單聲道到多聲道

[編輯此段落]

65438+留聲機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人們迎來了最早的單聲道音響系統。但在當時,留聲機是只有貴族和富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無法普及到大眾。後來,電子管收音機和晶體管收音機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但人們能聽到的仍然是壹成不變的單聲道音響系統。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美國、英國和法國等發達國家已將立體聲系統用於商業運營。隨著1957年美國無線電公司(RCA)首次將立體聲唱片引入商業應用,立體聲技術逐漸被大規模采用。1977年,杜比實驗室成功研發了多聲道環繞系統———杜比立體聲。至此,音頻正式進入多聲道環繞時代。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從單聲道到多聲道的旅程。

單聲道(Mono Channel)

想象壹個場景,我們去聽音樂會,但不是坐在音樂廳裏,而是站在音樂廳外面。這時候音樂廳裏樂器的直射聲、反射聲、混響聲都是通過門上的鑰匙孔傳到我們耳朵裏的。我們只能通過這個鎖孔欣賞大廳裏的樂隊表演,無法感受到音樂廳的空間感和存在感。我們聽到的聲音也是差、無味、單薄、膚淺,清晰度不夠,層次感弱,這就是單聲道系統重放聲音的鎖眼效應。

這種鎖眼效應在單聲道系統中最為明顯。普通的單聲道錄放系統是用麥克風錄音,信號錄在壹個音軌上,用壹個放大器和壹個揚聲器播放,所以再現的聲音是點聲源。揚聲器的音色再明亮動人,再豐富飽滿,給人的感覺都是從壹個點發出來的。這些聲音,以及它們在實際環境中的混響聲和反射聲,都來自壹個方向,即揚聲器的位置,所以只能再現聲音的強度和音調,而不能再現聲音的方位感和空間感,不能準確再現不同聲源在不同位置的方位感。

隨著時代的發展,單聲道音響系統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欣賞標準和要求。所以,除了在無線廣播和電視單聲道這兩個傳統領域繼續發揮余熱之外,單聲道音響系統在其他領域早已開始被更有效的立體聲系統所取代。

【註:需要註意的是,在壹些特定的場合,比如露天場地,有時同壹聲道的聲音信號會被送到多個揚聲器進行回放。這個系統不是單聲道系統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回放的是同軌的信號,本質上還是單聲道系統。

這種聲源的單壹導致了整個聲場的平面化和聲音的緊密性,聲源之間的掩蔽效應非常明顯。由於沒有音源的空間定位,單聲道音效往往缺乏清晰度和層次感。尤其是在回放壹些打擊樂較多的音樂時,打擊樂的動態範圍較大,影響和破壞了其他音源的清晰度,因此整部作品的聲音渾濁度較大。當我們把它與現代立體聲作品進行比較時,我們可以感受到明顯的差異。

第二,雙通道。

我們知道,人耳之所以能準確識別發音點的位置,是因為聲源和耳朵之間存在角度差。這種角度差造成了聲源到達左右耳時的輕微時間差,而人耳對這種輕微的時間差非常敏感,從而使人具有準確的方向感。同時,這種角度差使得聲源與左右耳的距離略有不同,導致兩耳在接收同壹聲音信號時產生聲強差,人耳可以通過聲強的微小差異來判斷聲源與自身的距離。有了準確的方向感和距離感,就能準確定位聲像,這就是所謂的哈斯效應。

正是通過這種視聽定位原理的逆向應用,人們發明了最早、最簡單的雙聲道立體聲系統,即在錄音時,用兩個麥克風在不同的位置錄音,用兩個獨立的功放和兩個揚聲器放音,讓聽者在錄音中準確地確定不同聲源的確切位置。

雙聲道立體聲系統不僅消除了單聲道系統的鎖眼效應,而且在實際聲場中的音質、臨場感以及各個聲源的空間定位都比單聲道系統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被人們認可和接受後,立體聲技術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發展。

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美國、英國和法國等發達國家已將立體聲系統用於商業運營。隨著1957年美國無線電公司(RCA)首次將立體聲唱片引入商業應用,立體聲技術逐漸被大規模采用。在20世紀60年代,大多數唱片公司逐漸放棄單聲道,轉向立體聲技術,並開始出版大量立體聲節目磁帶。在隨後的幾十年裏,立體聲節目的信號載體經歷了壹系列的變化,如開放式磁帶、黑膠唱片、盒式磁帶、光盤(CD)、MD、MP3播放器等。但在Hi-Fi領域,普通CD依然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主導地位。

高水平的立體聲給我們帶來了單聲道音頻無法比擬的良好感受和快感。立體有很強的空間感(方位感和縱深感)。當使用高水平的雙聲道音響系統播放音樂節目時,觀眾幾乎感覺不到音箱的存在,整個樂隊就像坐在妳面前壹樣。比如在播放雨果公司錄制的專輯《古琴與蕭》時,就明顯體現了當代立體聲的典型效果。古琴輕撥的手指清晰可辨,琴聲的純凈潤澤與笛聲的悠遠蕭瑟極為和諧。視聽位置的空間感恰到好處,充分體現了立體聲效果的細膩程度。再如《姊妹鼓》,這裏的深聲渾厚而不濁,女高音醇厚、亮而不細,竹笛悠遠空靈,多聲部的交融清晰明了,音樂的廣度和深度給人以神秘感和舒展感。

第三,多渠道(Multi Channel)

雖然雙聲道立體聲的音質和聲場效果比單聲道好很多,但是在家庭影院應用中也暴露出了它的局限性。雙聲道立體聲系統只能在二維平面上再現空間感,即整個聲場在我們面前是平面的,無法給我們身臨其境的感覺。當然,因為在演唱會現場,觀眾原本是坐在臺下的,樂隊隊員在舞臺上方,立體聲所能再現的聲場的簡單方位感與現場演唱會的方位感基本壹致,所以還是能滿足欣賞需求的。但在欣賞影片時,整個聲場的全方位立體感無疑能給觀眾以生動的臨場感,因此多聲道技術也開始發展起來。

  • 上一篇:書法常識
  • 下一篇:雨傘作文500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