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評論,說姿勢。
學悟空裝猴。
幾典鞋,只拉。
刀在頭上,槍是直的。
說檐口,看手指。
王奎生到了。
前兩句是關於肢體動作表現的評論。中間四句,說的是有兩部神魔書,西遊記寫的《濟公傳》。後四句是指“袍隨書”和“短書”的表現特點。最後壹句中的王奎生是北京評書第五代“十八魁”之壹,擅說《濟公傳》。他在沈陽接受顧春山為“五泉”之壹。在同壹本書裏,還提到另壹個說書人趙文東(應該是趙文東)曾經在沈陽石獅市的說書館演出過。
清代傳統書目有30余種,大致可分為三類:壹是袍隨書(關於史書),有《萬國、西漢、東漢、三國、大隋唐》、《盜馬金槍》(又稱)、《忠言嶽》、《明英烈》、《鄭錦傳》(又稱《勝利圖》)。二是短篇小說(公案俠義書),包括水滸、三俠五義、小五義、大八義、彭公安、石公安(又稱五女七俠)。三是有神魔的書,比如神榜,西遊記濟公傳,升仙傳說,聊齋。其中《鄭金川》是關於清軍征服大小金川土司叛亂的故事。《五女七釵》是由北京藝術家雙厚平和白根據晚清小說《石公案》改編而成。這本書傳到沈陽後,當地的藝術家編輯演出了續集《龍虎東遊》,這是壹個關於康熙皇帝東遊盛京,英雄們活捉反叛三國的三叔的傳奇故事。《五個小男孩去關東》的故事發生在吉林省長春市和梨樹縣(原名奉化縣),《十俠去關東》的故事發生在黑龍江省尚誌縣(原名賀鑄縣)義伯鎮,反映了東北風情,深受東北觀眾的喜愛。還有兩本很棒的滿文書籍:《女真譜評》,分為上中下三集。上半部分是古代女真族族源的神話傳說;中間部分是大金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的故事。下半部是努爾哈赤和後晉王皇太極的故事。這本書後來在沈陽丟失了,近年來在黑龍江省找到了。馬亞川的錄音手稿有壹百萬字。這本書可以說是壹部女真族的英雄史詩。《薩布蘇將軍傳》是康熙年間名將薩布蘇的故事。《傅家傳》約30萬字。
民國初年,奉天西門聯(今程喜順)的評書場。
評書表演有四個優點:說、表達、贊美、評論。講個故事;表是表演本裏的人物;贊美是壹種描寫人物和景物的贊美;評論是對書中情節的對錯的評論。其中說西漢三國之類的書的,都是在說今朝,鮮有行動。而玩《水滸傳》等短書的,動作更多。藝術家有三個道具:壹把扇子、壹塊手帕和壹個叫醒電話。扇子可用於刀槍,打開後也可用於詔令。手帕可以代替信件等。覺醒木可用於小木槌、酒杯、銀器,輕敲桌案可用於敲門。
清代沈陽作詞家不下二十人。清代詞人傳世“洪、陳、廣、錢、瑞、德、直、介、寬、曾”十字。前四代藝人都在北京,清末第五至第七代藝人在沈陽演出。第五代藝術家分為三支:芮、隗囂、毛。來沈陽演出的牛瑞全是“九瑞”之壹,常說“忠義圖”。前面提到的王奎生是“十八奎”之壹,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龔澎案”。第六代藝術家分為德、春、馮三個流派。在“十八獎”中,有五個人來沈陽演出,包括戴德順、藍德軍、徐德勝、馮德全和張德勝。其中,戴順興齊,人稱“戴”,是牛瑞全的弟子。光緒初年,他從天津來到沈陽演出。他經常說他的書法技藝高超,許多人想向他學習。他傳下來的應該是“知、解、寬、曾”四個字。按照“甩枝”收徒的習俗,他必須邀請習俗中的秀才和叔伯。因為不方便,他又在沈陽另立門戶,傳世“粵、清、通、豪”四個大字。先後收過、陳月珍、馬月清、吳月清、、李月明、、黃等弟子,故有“戴突破關東,另立門戶”之說。“越”藝人第七代傳人馬月清(1854—1930),是戴德順的侄子,聲望最高。有壹天,他在茶館裏講《大隋唐》。突然,壹匹受驚的馬在門外跑過街道,觀眾們都被分散了註意力。馬先生說的是對羅士信——壹個猛頭會出壹個聰明頭。說到錘子和棍子互相擊打的時候,他大喊壹聲,全場安靜下來。從那時起,他得到了“馬”的綽號,並成為沈陽市的名人。後來在民國三年(1914)的沈陽詞評家考試中名列前茅,成為清末民初的說書大家。
雕刻版中長評論
小清門藝人塗光輝(相當於第三代王門評點),傳“五光”,再傳“四萬弟子”。其中馮萬春、邢思也在光緒初年來沈演出,收了程鳳祥、侯兩個徒弟。
北京天橋藝人安泰安(藝名“猴安”)專攻西遊記。他傳下了“勇、遊、道、義”四個字。光緒初年,雍派藝人、吳永春、、韓等先後來沈演出。子弟書《廣煙嘆》有兩句:“趙文東好,韓評鼓樓南”。上面這句話可以證明沈陽作詞人趙文東同時演奏三弦,伴隨鼓手。韓曾在沈陽鼓樓南茶館講過壹個故事。據已故沈陽相聲藝術家白萬明(1896—1985)說,他少年時見過張永福,說《西遊記》最像猴子,讓人捧腹大笑。
此外,《沈陽十郡》未刊稿中還提到了專門研究《聊齋》的詞人王占山。他於清末在沈陽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民國以後,沈陽的評論還是以傳統書籍為主。20世紀30年代以後,天津藝人編創演出的《三俠五義》、《雍正劍客圖》、《金刀會七義》等書籍流傳到沈陽。當時出版的武俠小說也被評論界采納,出現了《火燒紅蓮寺》、《青衣女人》等書籍。沈陽人張青山,曾編著《水滸傳》《洪武劍俠圖》等書籍,該藝人編著的續作書籍有《後套神榜》《續小五正》等。20世紀40年代初,由於西河大鼓缺少弦樂器手,許多演員改行評書,稱為“西河評書”。所以西河鼓的很多長書也被改成了評書書目,書目增加到了100種左右。
另壹篇文章中說,1914年奉天評書鼓書法研究會畢業的評書藝術家有21人。1923,奉天市政辦對全市茶館進行調查,也有20多個說書人。根據《遼寧文史資料》、《沈陽文史資料》、《沈陽文史研究》等書刊中壹些老聽眾寫的回憶錄,提到了金慶蘭、喬慶貴、李同福、顧、段、宋、丁慶久、丁、陸、石興魁、趙德連、馬興田、李華臣等人。民國時期,沈陽詞人分為五派:
壹、坐學:即坐而談今朝,多談《萬國公報》、《西漢》、《三國》、《聊齋》等書。主要是說,表演不多。往往先看原文,再解釋。書籍往往以“拉歌”、引用成語典故、傳播歷史知識取勝。丁為此派出了藝術家代表。
二、帥派:藝人在舞臺上穿得好,表演大方,李同福派藝人代理。
三、怪胎:藝人在舞臺上專門扮演書中的漫畫人物,表演誇張可笑。比如石星宇,號稱“活公”。再比如趙德廉,照本宣科講故事,外號“照本宣科”。他說《鄭學利董》,唐駿出去打外國的小號和鼓,不分古今,大多數孩子都喜歡。
四、搏擊派:這壹派藝人擅長“短寫”,手腳壹起動,甚至連踢帶打,加入許多武術元素,使表演更加逼真。經常談到《打羅漢》的金慶蘭派出了藝術家代表他。
五、浪派:專事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擅長模仿古代女子的神態。常說“古今奇觀”的“煙粉李”(真名不詳),為此派出了藝人代表。另外,另壹位藝人是童先生,在小河沿演出。他現在發現他可以從日報上講故事,即使是帶有批評的,關註時事。
1920前後,、潘、、梁殿元並稱“三大家”。
李慶奎(1862—1935)是第八代沈陽人。清末任阿清兵,民國初年拜馬月清為師,為“十八慶典”之壹,十壹次出行。經常說的是《大隋唐》《盜馬金槍》《五女七女》《雙飛鏢的故事》之類的書。被譽為“評書之王”。1920當選為奉天平詞研究會會長。1925當選奉天書曲改良研究會首任會長。他經常去大都督的辦公室給張講故事。張曾送給他壹塊牌匾,上面寫著“崇高的中國”。沈陽書迷集資送給他壹面刻有“劉俠遺網”的銀盾,寓意他繼承了明末清初說書大家劉敬亭的書法技藝。1935年,他被迫帶病去偽滿洲國皇宮長春(當時叫“新京”)講故事。在《楊摸碑》的發言中,他特意把閉幕詩中的“將軍必然戰死沙場”壹句改為“將軍寧死不為王”來嘲笑大漢奸和偽丞相張景惠,表現出壹個說書人的骨氣。回到沈不久,就窒息而死。他的弟子古(1903—1972)寫了壹部清宮秘史,也是壹位大師。
潘(1872—1927)是北京人。因為它能講很多書,所以被稱為“潘姬叔店”。民國初年,他曾三次訪問廣東,但兩次沒有提到李慶奎和梁殿元。他回到北京,努力學習了五年。第三次來到沈陽。潘、李、梁在大帥府爭書,都說《忠義傳》。壹舉奪冠,在關東壹戰成名。張給了他400元,他回京時買了壹套四合院。
梁殿元(約1875-1945),北京人,民國初年赴沈陽演出。他說大隋唐“十三傑”每壹個都有“贊”,常常引起滿堂喝彩。1942沈陽說書人宋、丁、陸、石星魁被評為“四大說書人”。
陸(1891—1954)是第八代說書人。原名陸,,沈陽人。民國時期當過警察,學過武術,後來拜李為師。我下海講故事,專攻水滸傳。他身材魁梧,留著胡子。他上臺講故事的時候,穿著灰色的布袍,布襪,和尚鞋。他被稱為“霍魯達”。除了在茶館表演,他還經常在課堂上為名人講故事。解放後,他加入了沈陽民間曲藝團。劇團錄制了他的口述《水滸傳》,可惜在“文革”中遺失了。
宋·佟彬(1900—1978)是第九代說書人。山東蓬萊人,原名宋·,少年時到東北謀生。他熱愛曲藝,博覽群書。24歲時,他在鐵嶺拜陳為師。27歲登臺演出,長期占領沈陽。說神榜,西遊記,水泊梁山,清廉公案,大紅袍等書。他是沈陽最早的廣播說書人。獲得了壹枚“廣播千日”勛章。弟子劉(1926—1988)得到了他的真傳。曾編著出版《龍宮庵》(即《清凈宮庵》)等書。
丁(1902—1974)是第八代說書人。河北省薊縣人,原名丁。二十歲那年,我在北京拜張為師。他的長輩開了壹家書店,家裏有很多書。他知識淵博,學識淵博。他經常說《萬國公報》和《西漢》這兩部書被稱為“丁西漢”,他還說《火燒紅蓮寺》等短篇也是與宋合編的。丁先生是個正派人。1947,有地痞流氓要交換崗位結拜兄弟,丁先生被特別邀請參加。丁沒去,於是有人送來壹封信,上面寫著壹首五言詩:“壹進的樂譜,壹群英雄就開始了。諸侯* * *會,八拜紫金冠。讀周公的書,妳的子孫就是高官。換得金印,貼在街前。”這是壹首有冠的詩,八首詩的第壹個字是連在壹起的:“壹群混蛋讀(犢子)換(帖)。”洪的兒子(1922—1996)繼承了父親的事業,也就是西漢王朝,並編輯出版了該書。
石興奎(1906—1985),遼寧省遼陽市人。我年輕時在壹所私立學校學習。二十歲時,我加入了馮軍軍隊。他博覽群書,熱愛古典文學,尤其是《三國演義》,能把整個故事背下來。他經常在沈陽各個茶館講故事,與藝術家交往密切。30歲拜沈陽畫師張華斌為師,說了《三國誌》《大隋唐》《齊桓公傳》《黃河英雄》《青衣女人》《軍閥禍國》等書。他說的評書,人物形象生動,語言幽默。他的《三國誌》叫《搞笑三國誌》。據評論,張飛壹出場,臺下就會有笑聲;說《濟公傳》,通稱“小濟公”。他晚年回到了家鄉遼陽。有傳世的手抄本,如《濟公鬧祥符》、《少年張》等。
當時沈陽的觀眾對專門“講史書”的四位藝人有四種評價:“丁準(準確)、士行俗(通俗)、正(正派)、李華臣帥(俏皮)”。
1949年3月沈陽市曲藝家協會成立後,宋任會長,丁任評書組組長,邱連生、王其仁、程炳權評書研究組整理了壹些傳統書目。新中國成立後,被譽為“沈陽北市第壹評書人”的李慶熙、鞍山的楊田榮、營口的袁闊成都是評書的領軍人物。上世紀80年代,袁闊成、陳慶元、田連元和劉蘭芳並稱為“遼寧四大說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