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貨幣:伊拉克第納爾,1第納爾=1,000菲爾。
國內生產總值:21.9億美元(1.999)。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76美元(1999)
石油的開采和提煉是重要的經濟支柱。石油工業已經國有化,伊拉克國家石油公司控制了該國的石油資源。還有鋼鐵、化工、煉鋁、水泥、汽車裝配、紡織、卷煙、制糖、皮革等工業部門。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麥、棉花、紅棗等。食物不能自給自足。椰棗平均年產量約63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40%。公路4萬公裏,鐵路2000公裏。有先進的輸油管道。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聯合國對伊拉克實施了嚴厲的經濟制裁,伊拉克經濟遭受重創,基本癱瘓。1996 16年2月,安理會通過第986號決議(“石油換食品”計劃),允許伊拉克出口石油購買食品、藥品等人道主義物資,伊拉克經濟狀況略有好轉。伊拉克戰爭後,經濟重建任務繁重。2003年5月,安全理事會通過了第1483號決議,解除了除武器禁運之外對伊拉克的所有經濟制裁。為了發展經濟,臨時政府頒布了壹項鼓勵外國投資的法律,成立了壹家新的貿易銀行,並發行了壹種新貨幣。
貨幣名稱:伊拉克第納爾。
資源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到2001,探明石油儲量達到115億桶,主要分布在73個地區,僅15地區已開采。石油儲量居世界第四位。已探明天然氣儲量約3.285萬億立方米,占世界總儲量的2.4%。磷酸鹽儲量約為100億噸。
工業伊拉克石油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壹直處於領先地位,是伊拉克的支柱產業。1973年,伊拉克將其石油工業國有化,並成立了伊拉克國家石油公司(INOC),以控制該國的石油資源。從兩伊戰爭結束到海灣戰爭,伊拉克平均每天生產350萬桶原油,高峰時達到450萬桶。海灣戰爭後,由於采礦設備的破壞和聯合國的制裁,石油日產量下降到30萬桶。在2月份執行安全理事會第986號決議後,石油生產開始恢復。2002年,伊拉克平均每天生產約200萬桶石油,主要通過伊土輸油管和南部港口巴士拉出口。2003年,由於戰爭和戰後的破壞,伊拉克的石油產量急劇下降。第三季度日均產量僅為654.38+0萬桶,其中日均出口僅40萬桶。2004年產量約6543.8億噸,日均產量207萬桶。目前,伊拉克的石油生產正在逐步恢復。
農業可耕地占土地總面積的27.6%,農業用地嚴重依賴地表水,主要集中在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壹。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大麥和棗,糧食不能自給。由於管理的改善,2004年的灌溉土地比上壹年增加了三分之壹。農業逐漸恢復。
旅遊業主要景點有烏爾城遺址(公元前2060年)、亞述帝國遺址(公元前910年)、哈特爾城遺址(俗稱“太陽城”)。巴比倫位於巴格達西南90公裏處,是世界著名的古城遺址,傳說中的“空中花園”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壹。運輸國內運輸主要靠公路。公路網遍布全國,全長3.97萬公裏,大部分修建於1991年前。伊拉克的高速公路在海灣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戰後大部分得以修復。
鐵路全長2027公裏,以巴格達為中心有三條幹線:巴格達-基爾庫克-埃爾比勒線、巴格達-摩蘇爾-土耳其線和前蘇聯援建的巴格達-烏姆卡斯爾港線。2000年8月,伊拉克和敘利亞之間的鐵路恢復運營。2001年7月,伊拉克和土耳其20年來首次開通鐵路運輸業務。
水運:* *現有各類船舶35艘,總噸位791,000噸,內河航道總長1,01.5公裏,主要有底格裏斯河、幼發拉底河、沙太阿拉伯河和人工運河(薩達姆河)。主要港口有烏姆卡斯爾港(年吞吐量500多萬噸)和貝克爾港,貝克爾港是大型輸油港口,年輸油能力84萬噸。2003年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烏姆卡斯爾港立即被用於接收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同年6月,港口對商船開放。
航空:巴格達和巴士拉有國際機場,哈迪塞、基爾庫克和摩蘇爾有相對較小的民用機場。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通訊設施遭到嚴重破壞,美英在伊拉克北部和南部設立“禁飛區”和“安全區”,對伊拉克實施持續的軍事打擊,導致伊拉克民航事業長期中斷。2000年8月,伊拉克重新開放了關閉了65,438+00年的巴格達國際機場,並向約旦、敘利亞和埃及開放了航空服務。165438+10月,伊拉克恢復巴格達至南部城市巴士拉和北部城市摩蘇爾的國內航線。2003年,受伊拉克戰爭影響,伊拉克航空業再次陷入癱瘓。2004年,飛往約旦等地的航班開始恢復。
金融金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聯合國對其實施經濟制裁,凍結了伊拉克在國外的資產。伊拉克財政枯竭,虧損巨大,第納爾持續貶值(官方價格不變)。2004年底,伊拉克的外債超過6543.8億美元。戰後,伊拉克貿易銀行成立,具有政策性銀行的職能。5438+065438+2003年6月+10月,伊拉克發行新第納爾,取代薩達姆政權時期的舊貨幣。
在聯合國對外貿易制裁期間,伊拉克只被允許在“石油換食品”計劃中出口原油。隨著2003年安全理事會第1483號決議解除除武器禁運以外的所有制裁,伊拉克的農產品也可以出口。由於伊拉克國內工業部門不完善,大部分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品需要進口。2003年,伊拉克的主要進口國是約旦、越南、美國和德國,主要出口國是美國、加拿大、意大利和約旦。
外援5438年6月+2003年10月,聯合國伊拉克重建捐助國會議在馬德裏舉行,所有與會者承諾為伊拉克重建提供約330億美元。
為協調國際社會對伊拉克的援助,啟動伊拉克捐助方馬德裏會議批準的伊拉克重建國際捐助基金,2004年2月,伊拉克、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加拿大、西班牙、印度以及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阿盟、歐盟委員會等38個國家和國際機構在阿聯酋舉行了伊拉克重建基金國際協調機制(IRFFI)首次會議。各方* * *向IRFFI認捐6543.80億美元,其中美國、卡塔爾、瑞典、韓國、西班牙、挪威、印度、科威特、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歐盟、日本等654380+03個國家成為捐助方委員會正式成員。5月,IRFFI在卡塔爾舉行了第二次會議。* * * 36個國家、歐洲聯盟、阿拉伯聯盟、世界銀行、聯合國以及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出席了會議。意大利和土耳其成為新的捐助國。5438年6月+10月,IRFFI在日本舉行了第三次會議,有53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參加。伊朗成為新的捐助者委員會的成員。日本對IRFFI的註資占其對伊援助總額的2/3,而英、加、澳的註資分別為1/3至1/2不等。美國對伊援助總額約為6543.8+08億美元,但在IRFFI的投資只有6543.8+00億美元。由於伊拉克安全局勢持續動蕩,援助資金落實進展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