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瓦當中的白虎瓦當
漢代是瓦當工藝發展的鼎盛時期。這壹時期的瓦當做工精細,新出現了裝飾有篆體文字的瓦當,這些文字瓦當多為小篆書體,排列組織和諧勻稱,布局講究,顯示出漢代質樸渾厚的藝術風格。文辭多為壹些祈福的吉語,其藝術觀賞性可與精致的印章相媲美
漢代瓦當以動物裝飾最為優秀,除了造型完美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外,兔、鹿、牛、馬也是品種繁多。
漢代的瓦當紋飾更為精進。王莽時期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當,形神兼備,力度超凡,是這壹時期的代表作。還有各種動物、植物等紋樣,如龜紋、蚊紋、豹紋、鶴紋、玉兔紋、花葉紋等,漢代瓦當中,以文字瓦當的數量最大,特點是在形制上分區劃界,中心是乳釘與聯珠,給銘文安排壹個固定模式,在此範圍內作上下左右的變化。文字數目不定,最長可達十多字,例如"千秋萬歲"、"長樂未央"、"萬壽無疆"、“永受嘉福”等,字體有小篆、鳥蟲篆、隸書、真書等,布局疏密相間,用筆粗獷,成為中國陶制品中獨具魅力的珍藏。
漢代的瓦當繼承了秦及以前的瓦當的形制有半圓形和圓形兩種。半圓形瓦當流行於漢初,圓瓦當的形制變化是:漢初與秦代瓦當風格近似,武帝以後特點較為明顯。制作實現用模子將瓦面印好,再附在瓦筒坯上,因此壹般是瓦面變大,背面光平,沒有切痕和棱角,瓦當邊輪較寬且平整,質地明顯較秦瓦好。陶色為灰色或淺灰色。
西漢素面瓦當較為少見,所見者多為飾紋瓦當和文字瓦當,其飾紋瓦當亦可分為圖像畫和圖案畫兩類,圖像種類繁多,據《陜西金石誌》記載有麟鳳、狻猊、飛鴻、雙魚、玉兔、蟾蜍等數十種,構圖巧妙,獨具匠心。值得註意的是,與秦圖像瓦當取材於現實生活不同,漢代瓦當圖像多是取材於現實而又經過了高度藝術誇張的超脫於現實生活的珍禽異獸,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構思、細膩而不繁瑣的線條勾勒,將漢代質樸渾厚、走有奔放、氣勢磅礴的藝術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漢瓦類型
雲紋瓦當
根據瓦當紋飾的區分,基本上分為三大類:圖像紋瓦當、圖案紋瓦當和文字瓦當三種。
◆圖像紋瓦當
代表作品:
龍紋瓦當 西漢漢長安城遺址出土。直徑19.5厘米,邊輪較寬,當面為壹鼓目長髯,張牙舞爪的盤龍形象,龍身飾細密的鱗甲。
蟾蜍玉兔瓦當 直徑18厘米,邊輪主齒輪狀。當面主紋是蟾蜍和玉兔,蟾蜍圓目鼓腹,身後有短尾,四肢屈張作跳躍狀,玉兔鼓目長耳翹尾,作騰空奔躍狀,周圍襯以蔓草紋,蓋取壹於民間傳說月宮裏的蟾蜍、玉兔形象。
四神紋瓦當 由各飾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紋的四種瓦當組成,分施於東、習、南、北不同方位的殿閣之上,漢長安城遺址多有出土。
◆圖案紋瓦當
代表作品:
雲紋瓦當 雲紋瓦當是西漢瓦當中數量最大的壹類。其花紋特征是:當面中心多為圓鈕,或飾以三角、菱形、、分格形網紋、乳釘紋、葉紋、花瓣紋等。雲紋占據當面中央大面積的主要部位,花紋變化十分復雜多樣。據主紋雲紋的主要變化,大致分為卷雲紋瓦當、羊角形雲紋瓦當等類別
◆文字瓦當
文字瓦當在漢代最具時代特色,占有突出的地位,內容豐富,詞藻極為華麗,內容有吉祥頌禱之辭,如“長生無極”“長樂未央”“長生未央”“富昌未央”“千秋萬歲”“延年益壽”“與華無極”等,也有宮苑、陵墓、倉庾、私宅等,如“長陵東當”“長陵西當”“冢上”等等。文字瓦當絕大多數為陽文,字數從壹到數十不等。
代表作品: 衛字瓦當 ,傳世很多,大都出自漢長安城遺址。當面為壹“衛”字,通常占滿當面。有的“衛”字較小,字外有壹周網紋。有的當面或塗朱色,或塗白堊。如在陜西淳化縣涼武帝村甘泉宮遺址的壹件,直徑15厘米,邊輪寬1.2厘米,當面為隸書的“衛”字,從出土地點來看,應屬漢甘泉宮衛尉官署所用之瓦。
文字瓦當是漢代的主流,其內容之豐富自不必說,其高妙的書法價值更被歷代文人墨客推崇備至。書畫同源,書法是中國獨有的藝術種類和審美對象,它已經化了的線條美,比彩陶紋飾的抽象幾何紋還要更為自由的和多樣化的線的曲直運動和空間構造,表現和表達出種種形體姿態、情感、意興的氣勢力量,終於形成中國獨有的線的藝術。
美術特征
漢景帝時期的上林瓦當
漢代瓦當集繪畫、浮雕、工藝美術、及書法於壹身,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裝飾手法成為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的壹個極具特色的藝術種類,千百年來,始終發揮著經久不息的藝術魅力。
◆瓦當紋飾的取材美
漢代瓦當紋飾的題材是十分豐富的,瓦當紋飾的取材幾乎囊括了天上、地下、神話世界和人間生活的各個部分。從幻想中的猛獸饕餮、龍鳳、四神圖騰,到自然界各種飛禽走獸,花草樹木,房屋、人物、雲彩以及各種抽象的幾何線條,組成的圖案和文字表達出的各種思想觀念和情感等等,描繪出了壹個龍飛鳳舞、鹿奔虎嘯、鳥飛魚躍、祥雲繚繞、無雜陳的極為豐富飽滿、充滿著非凡活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異常熱鬧世界。以藝術特有的敏感觸覺,在極其有限的空間內容納社會生活中政治的、經濟的、文化思想的、宗教幻想的各種內容。
◆紋飾瓦當的造型美
瓦當藝術也是壹種造型藝術,除瓦當自身體積的造型外,更重的是紋飾的造型。中國古代瓦當壹般都是半圓形和圓形,圓弧是壹種富有動感和韻律美的造型,作為紋飾造型的背景和映襯,能更加突出整個畫面靜中有動,方圓結合的呼應和統壹,增強藝術形形象的整體性的美感。
漢代藝術的浪漫色彩在瓦當的造型上被很好的貫徹,融匯進去了。它以大幅度的動作,高度誇張的形體姿態,頗具野性動勢的塑造出壹個個飛揚流動而又古樸可愛的藝術形象。如四神翼虎、蟾蜍與玉兔紋瓦當,完全是粗線條、粗輪廓的大手筆,不做任何細部的直接描繪,長短不合的比例,直線,棱角,方形又是那樣突出,缺乏柔和,看起來是那樣笨拙古老,姿態不符常情。但這壹切卻增加了它們力量、氣勢的美,構成漢代藝術古拙質樸的風格,簡而不俗,誇而不飾,飾而不誣。那種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種天真狂放的氣勢,那種征服世界的自信的力量,毋寧說更多的呈現出中華民族整體性的精神。
◆瓦當紋飾的結構美
瓦當是兼實用與裝飾為壹體的建築配件。這就決定了瓦當必須在相當高度的屋頂、檐頭的位置上,在有限的面積上,再仰視和遠視的重重局限下,盡可能以最為醒目突出的構圖形式來實現自己的裝飾性。古代瓦當紋飾不論是中軸線對稱結構,輻射圓旋結構還是任意靈活性結構,卻力圖作到主題突出,結構均衡,並顧及裝飾效果的最大發揮,在這壹點上是破費匠心的。
中軸對稱結構:大多數瓦當紋飾是講究對稱的。這種對稱結構是中國古典藝術的傳統特色。
輻射圓旋結構:圖案瓦當主要采用這種結構,以圓心為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出輻射線,如太陽紋。
任意性結構:動物圖像紋飾主要是這種任意結構,畫面舒展自由,不拘壹格。都有壹個主體紋飾滿幅而來。
◆文字瓦當的藝術性
瓦當文字多為篆書,也少見隸書,在圓這壹特定範圍內,以圓就勢,促長行短。互為辟就,不取方正。充分發揮了篆文書法的裝飾藝術效果。據統計,瓦當篆文的變化就有120種之多,可謂奇麗壯觀。篆書之美是建立在從象形基礎上演化出來的線條章法和形狀結構之上,即在於它們曲直適宜,縱橫合度,,結體自如,布局完滿。瓦當書法正是利用有限的空間淋漓盡致地體現了這種美,達到了與印章異曲同工的藝術效果。
此外,瓦當文字還有少量運用美術變體如鳥蟲篆書的,如“永受嘉富”瓦當,秀麗茵蓐,遒勁蒼茂,尤為奇特。
瓦當始制於西周中晚期,是中國古代建築遺址中常見的遺物,是了解當時建築規模、性質、工藝的實物資料。瓦當藝術告別了戰國、秦漢以來的輝煌,在政治、經濟、文化相對繁榮的唐代形成了發展的壹個小高峰。唐代,佛教影響進壹步擴大,與中國主流文化日益融合,受到皇室的尊崇。蓮花是佛教的聖物,以蓮花為原形的藝術被廣泛采用,大明宮遺址歷年來出土的瓦當以蓮花紋瓦當為主,有少量連珠紋瓦當。
遺址展覽館內陳列的6枚瓦當均采自大明宮遺址範圍內,其中5枚為蓮花紋瓦當,1枚連珠紋瓦當。
蓮花紋瓦當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到了唐代這種紋飾發展得相當成熟。其構圖分為三重:內重象征花蕊,有蓮蓬狀、寶珠狀、同心圓狀、柿蒂狀等;中層是蓮瓣,為主題紋飾,可分為復瓣和單瓣;外層附飾,有突棱紋和連珠紋兩種。
唐代的瓦當在其他地方也有出土,以洛陽出土的最多。洛陽出土的唐代瓦當尺寸、大小大致如下:直徑9.1~ 18.5厘米,邊廓寬度0.7~2.8厘米,厚度0.9~2.8厘米。這6枚大明宮瓦當大致直徑9.4~18厘米,邊廓寬度1.1~2.8厘米,厚度1.3~1.9厘米。從這些數據上看,大明宮遺址內出土的瓦當堪為唐代瓦當典型。
6枚瓦當中,寶珠式復瓣蓮花紋、蓮蓬式復瓣蓮花紋、柿蒂式單瓣蓮花紋、連珠紋這幾種瓦當,在洛陽也有出土。而同心圓式復瓣蓮花紋和寶珠式單瓣蓮紋這兩枚瓦當在其他地方尚未見到,兩枚瓦當均采自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是大明宮內第壹座正殿,據記載:“含元建名,《易乾坤》說,曰:含宏光大,又曰:元亨利貞,括萬象以為尊。”高宗於龍朔二年(662年)四月遷入大明宮(此時稱蓬萊宮),兩月之後為大明宮各門、殿、亭取名。這時大明宮內諸多殿宇顯然不能滿足高宗和武後對宮廷各種盛大活動場所的要求,宮內還沒有可以代表大唐威嚴與強盛的大殿,含元殿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修建的。
含元殿始建於龍朔二年,次年四月建成,歷時壹年。在經過實地勘察選定龍首塬南坡後,朝廷即下令征調數以萬計的工匠大興土木。據李華《含元殿賦》中描寫:“命征盤石之匠、下荊楊之材、操斧執斤者萬人。涉磧礫而登崔嵬,擇壹幹於千木,規大壯於喬枚。聲坎坎於青雲,若神培而顛摧。”終於建成了這座“進而仰之,騫龍首而張鳳翼;退而瞻之,岌樹顛而萃雲末”的巍峨大殿。這座殿宇壹直作為大唐國力的象征,是舉行冬至、元日的朝賀及登基、冊封大典等重要儀式的場所,沿用至唐朝末年。
作為大明宮內的標誌性建築,含元殿修築於政治相對穩定,經濟和文化發展的上升時期,建築材料有別於其他,規格等級更高,其遺址內出土的精美瓦當,當為唐代瓦當之極品。
這兩枚采自該處的瓦當,蓮瓣飽滿、生動,與其他幾枚相比,紋飾更精美,做工更細致,當為建造含元殿特別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