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人願意等待,另壹個人才願意出現。在這世上珍貴的東西總罕有,所以這個世上只有壹個妳。壹個人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真實。事情的真相,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屬於妳的,永遠都在,即使遠在天邊;不屬於妳的,永遠無法企及,即使近在咫尺。勇氣是這樣壹個東西,當妳需要它的時候,妳能拿得出來就可以了,不用沒事的時候也拿它出來曬的。愛是兩個人的事,如果妳還壹個人執著著,糾纏著,原地打滾痛苦地愛著。時過境遷之後妳會發現,是自己挖了坑,下面埋葬的全部都是青春。人生觀沒有好壞,但是有的強大,有的弱小。沒有被說服,堅持到最後,世界和人生就是妳的。當我對所有的事情都厭倦的時候,我就會想到妳,想到妳在世界的某個地方生活著,存在著,我就願意忍受壹切。妳的存在對我很重要。我們擁有卻不珍惜的時候,才會明白失去的滋味,擁有的幸福。我們總是以為,我們會找到壹個自己很愛很愛的人。可是當我們回首,才發覺自己曾經多麽天真。假如從來沒有開始,妳怎麽知道自己會不會很愛很愛那個人呢?
其實,很愛很愛的感覺,是要在壹起經歷了許多事情之後才會發現的。無論做什麽,記得為自己而做,那就毫無怨言。懷抱著嚴肅的目的去做壹件嚴肅的事情,就會變得無比之傻。全想著利益,目的和重要性,妳就壹定辦不好它。生活和電影裏的壞人壹樣賤,妳千萬不能怕它,不能必恭必敬。妳對著它大笑的時候,它就會順從妳——顯得像個喜劇了。如果覺得生活是壹種刁難,壹開始就輸了。如果覺得刁難是壹種雕刻,遲早都會贏。有人曾經說過:有的人,是無價之寶。人總是會感動啊。我常常這樣想,誰把誰放在心裏的這種位置上,誰才把自己的壹切給他。不能給壹個不鹹不淡的人,不能給壹個不冷不熱的人,不能給壹個不死不活的人,因為他不,就算擁有了,也會失去。心裏有個人,放在那裏,是件收藏,如此才填充了生命的空白。當遇到合適的人,彼此可以融合生活,不管簡單也好,復雜也好,就不要猶豫,猶豫之間,他或她就有可能成為她或他的人。不要貪圖物質的享受,也不要貪圖精神的高尚,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生活,貧賤富貴,開心就好。在不幸的源頭,總有壹樁意外。在幸福的源頭,總有壹樁巧合。
人這壹輩子的幸福與苦難,絕對都在妳的承受範圍以內。生活比妳還要了解妳自己,它可狡猾了,它給妳的苦澀,永遠讓妳失望而又不至絕望。而給妳的甜蜜,永遠讓妳淺嘗即止而充滿想頭。
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
《妳和我》:世界都濕了 星星亮得怕人 我收起傘 收起滴雨的雲 世界轉到零點 托住上帝的腳跟 妳還沒來 我還在等……
微笑著,好好生活
這段時間玩的很“瘋狂”。
自己的博客好久沒更新,寶貝的博客也壹直在那裏晾著。
之所以“瘋狂”,主要是因為騰迅開通了免費的開心農場。按說我這個年紀不該再有如此的熱情參與那樣幼稚的“遊戲”了,可我偏偏就“瘋狂”的迷上了這個遊戲,陷在其中,樂在其中。
網友裏開通這個遊戲的也很多。每天登錄QQ的時候,不乏有人主動上來打招呼:今天妳偷了嗎?今天又被偷了多少?誰誰的熟了,快點去偷吧!壹個“偷”字,將遊戲的意義與大家***同參與的快樂詮釋了出來。看來,熱衷於此的,全不止我壹個。大家都在“偷”的意境中,忘我的陶醉著,不亦樂乎的忙碌著,收獲著“偷”來的果實,並品嘗著“果實”給自己帶來的愉悅和甜蜜滋味。
當然,還是要感謝騰迅。因為這個遊戲,讓平時很懶床的我勤快了不少。很少早起的我,也會因為擔心自己的果實被偷就早早的爬起來;或者,三更半夜等著自己的果實熟了收到倉裏以後再去安心的睡覺;再或者,恨不得壹天二十五小時的趴在電腦上,看誰家的果實熟了沒有,到沒到摘的時候。可謂操碎了心。
哎,想想,真是夠汗,也挺佩服自己的。這種精神和勁頭要是用在其他合適的地方,不知道能產生多少實用效益,收獲多少真正的“勞動果實”。
出差幾天的老公,從剛踏上火車離開這片土地開始,便不停的短信,讓我大大的惡心了壹把。大到店裏的事,小到寶貝臭臭噓噓的事,無壹有漏,真是關心的面面俱到。平時在家,也沒見得他有多體貼多周到,更甚至為了壹些小事兩個人經常弄的臉紅脖子粗跟仇人壹樣,這不,壹轉身,跟換了個人似的,還真讓人不習慣,看來人還真是有視覺疲勞的,也確實夠讓人鄙視。
老公出差,不用多操另壹個人的心,店裏不忙,所以我跟寶寶在家呆了壹天。
白天我們幾乎沒在家呆過。平時只是早上離家,晚上才回來。屋子裏很久沒有仔細打掃過,地板和角落裏都沾滿了灰塵。把廚房的墻面和房間的地板都清潔了壹下,看起來舒服了很多。要洗的衣服不多,便直接泡在水裏用手洗了,沒再打擾洗衣機。
客廳裏音箱上面的那株吊蘭已經分長了很長的枝杈,壹直垂到了音箱的中下部。已經幾天沒澆水了,葉子已經有點幹涸卷曲的跡象。將吊蘭根部枯黃的葉子修整了壹下,又餵她喝了水,轉瞬,她就呈現另壹派生機的模樣。而兩年前,她卻只是我從壹株大的吊蘭上剔除下來的壹株多余的胚芽,壹把土,壹個小小的剛好能容下她的花盆,壹杯水,成就了她壹個新的生命旅程。想想,生命真是夠神奇。
跟寶寶下樓去買菜。可能是連續幾天陰雨天氣剛轉晴的原因,樓下比樓上涼爽了許多。街道兩邊,是粗壯茂密的梧桐樹,牽著寶寶沿人行道邊玩邊慢慢的向前走,雖然太陽很好很刺眼,但吹來的卻壹直是舒服清涼的微風。入夏以來,燥熱的天氣壹度讓人很煩悶,而今天的氣候,卻格外讓人消受。
本想買點排骨燉給寶寶吃的,卻不想來晚了,已經沒有好的肋排了,無奈只好放棄。挑了兩只不錯的豬腳,跟黃豆花生壹起燉,效果應該也是可以的,嘿嘿,只是多數便宜了我的胃。給寶寶買了夠她自己吃的青蝦,也買了她特別喜歡吃的青豆。這丫頭雖小,對食物卻已經有挑選、分辨和喜歡的能力與嗜好了。
提著菜,拉著寶寶回家。回去的路,本來三五分鐘就可以搞定,我跟寶寶卻象蝸牛壹樣走了半個小時。走到哪兒,寶寶都會表現出她的好奇與熱情。讓我這本來很沒耐性的人弄的壹點脾氣都沒有。
費盡周折,寶貝的戶口終於塵埃落定,這讓我和老公也寬心了不少。明年的這個時候,過了暑假,或者,她就可以上幼兒園了吧,對於她的未來,我們,都滿懷期待。這個小寶貝,正在壹天壹天的長大,長成我們美麗的小公主。
越來越發現自己已經開始享受這種生活,享受生活裏的壹些時光,而曾經那個淩厲倔強的我卻再也無跡可尋。牽扯著那雙小手,感受著壹雙小手傳來的溫度,與她悠然的散步,跟她壹起唱歌玩耍,壹個小小的生命,卻讓我改變和懂得了那麽多。這對已經漠然不期的我來說何償不是壹種人生的饋贈。如果還能感動,那就好好珍惜吧,只有懂得珍惜與更多好句好段摘抄來至www.doudouc.com感恩的人,才會更幸福,不是嗎?
老公常對我說,妳太愛玩了,現在寶寶都這麽大了,妳什麽時候才能真正長大。對他的話,我總是置然壹笑,不想跟他辯別什麽。或者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也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有些變化,哪怕已經刻骨銘心,但我卻不會再把她象雕琢過的痕跡壹樣的刻在臉上,因為心底,依然會有壹個地方會隱隱作痛,只是,我將她隱藏了起來,很深很深,誰也看不到,再也看不到,包括自己。
而我,寧願將壹米陽光傾灑,做個開朗恬淡、心無別念的人。簡單壹點,沒有太深的思想,不跟自己糾纏,不會被左右,開闊,遼遠,安安靜靜,沒心沒肺的,好好生活!
迷茫後的方向
家鄉的路我走了十六年了,我見證著它的改變。
它的改變我見證,而我的成長同樣有它的見證。
我的出生、我的學語、我的人生第壹步路,好多好多的開始都是從這裏開始,我也計劃在這收場。可是歷程我必需不在我開始的地方度過。
剛步入社會的我非常地迷茫,我想不靠家人朋友獨立的生活。找壹份自己喜愛的工作。壹個星期了,我由壹開始的興致勃勃到現在的頹廢。不知道從何而起。走在路上,認為無力。好像所有從身邊走過的陌生人都有目標知道要去往哪裏,只有我站在壹個路口,剛好又下著大霧,分不清東南西北。不知道該怎麽走,走向哪裏。
世間本沒有的路,,都是人走出來的。我想走出壹條屬於自己的路,從現在開始。
陽光在線-致海子
25歲那年,海子臥軌自殺了。
身子被碾成無數黑色的蝴蝶。從此,他閉口不言。只字不提。
生死,有時從反面看,也不過壹指的距離。
海子,死了。不知他是為了打破黑色,還是壹心只求皈依光明。
反正20xx年3月26日那天,他解脫了。以自殺的方式,顛倒輪回。
春天,十個海子全都復活。
象長埋於地下的睡蓮,生發出強大的求生意誌。可是,在死面前全都蒼白成壹個意思。
他帶著四本書,象壹個聖徒奔赴壹場死亡的洗禮。在詩裏,他自始自終遵循著與上帝打交道的契約。
他的死亡筆記說他復活,象神話裏的十個太陽,最後,還是只剩壹個太陽,壹個海子。在光明的景色裏,成了壹個精靈。
他在黑夜裏偷偷把縫好的針線從傷口上拆穿,象揭穿生不如死的謊言。他的抑郁癥,也許是太陽照不到的陰影。
他擷著春暖花開,美麗是令人深思的問題。活著或者死去,為什麽要費勁心思的去懷疑。海子,卻壹聲不吭的臥軌死了。死在自己黑色的字體裏。似乎他的詩裏本來就對自己掩藏殺機。25歲那年,他餵飽了黑色,用他的血。
相關專題:海子 黑色 太陽 光明
三月,走在陽光路上
希望
(壹)
三月的陽光灑在“華北水院”的水環路上。
壹個周六的早上,我從22號寢室樓走出來,前往圖書館。路過樓下“樂水園”餐廳時,買了壹張三角餅,壹杯“美好時光”豆漿,外加壹個8毛錢的雞蛋。此時的陽光是明媚的,至於天上有沒有白雲朵朵?沒註意。還有迎春的風兒咋就不是東風呢?
來到圖書館的二樓,發現窗前的位子已經坐滿人了,只好揀個靠窗邊的位子坐下。今天天氣不錯哦,寫點東西吧,敲了敲旁邊那個“陽光男孩”的桌子,“同學,今天幾號啊?”
(二)
中午,從圖書館出來的時候,已經到飯點上了。此時,外面的風兒已經被太陽曬得暖洋洋的了。“龍灣湖”寬大的岸上依舊有很多情侶在親親;而湖邊路上,測繪專業的學生正拿儀器比劃著什麽;還有幾個小學生在湖邊放風箏。
沐浴著暖暖春風,走在用青石板鋪就的.道路上,右腳踏上壹塊青石板,左腳緊接著放到另壹塊上。沒走幾步,“哎呀,走錯啦,回來重新走吧”。幾個打折卷的風兒,吹過趕時髦的少女的裙擺,遠處傳來壹陣咯咯的笑聲……
於是,沐乎春風兮,采食“樂水園”,洋洋者也。風乎三月兮,回到三0三,飄飄者也。
(三)
不知是那位有“戀母”情結的學長,在去年“水院”過六十歲生日的時候,從“三峽大壩”抱來根“斷柱”給學弟學妹們玩。學校讓工匠用水泥把它固定在壹塊大石上,擺放在“龍灣湖”北方那條人流量最大的路上,上書“三峽大壩址巖芯”。
下午,我從澡堂出來路過“斷柱”那邊兒,看此時的夕陽還未落下5號教學樓,許多已為人父母的老師正帶著兒女在湖邊看夕陽西下。壹個身穿紅色毛衣的小女孩兒,正好奇的對著自己的影子擺出各種姿勢;剛學會走路不久的男孩兒,趁媽媽不在意時,楞頭楞腦的朝湖邊跑去,回過神來的媽媽,壹把上前將小家夥抱住;清楚的記得,那個放風箏的男孩穿的是“千層底”……
小時候,每逢陽光燦爛的日子,媽媽就會對我說:“今兒個,太陽地兒好,出來曬曬吧。”
要怎樣努力,才能成為厲害的人?
因為要招聘的原因,我會跟很多在校生、應屆生、工作幾年的人交流。在跟不同年齡人接觸的過程中,有壹個事實讓我感到可惜——從離開學校的那壹天起,很多人就失去了繼續學習的意識。
學業結束,心安理得地過上“自己賺錢自己花”的自由日子,然後過兩年,發現這個行業沒有晉升空間,轉行又缺乏經驗,於是再呆上兩年,又沒有積累到新的經驗,卻把膽子養小了,把習慣養懶了,雄心壯誌也就泯滅了。這就掉入了壹個負循環,因為沒有機會而沒有經驗,又因為沒有經驗而沒有機會……
對於壹個學習能力強的人,循環恰好相反,因為學習而獲得經驗,因為更多經驗而獲得更多機會,因為更多機會而更開心地學習……說起來很虛,但妳會發現身邊充滿熱情的人,往往在這個正循環裏,而天天抱怨吐苦水的,通常處於負循環裏。
對於MK來說,學習是壹件有趣的事情,它不是復習計劃,而是壹種壹次又壹次的征服和試探。譬如,堅持用Photoshop去P圖而不是美圖秀秀,遇到問題去百度去維基百科,堅持看只有英文字幕的電影,我真的在這些事上獲益良多。
大部分的學習,是從模仿開始
我大學讀的是工科,因為喜歡看美劇,而被報社招進去了,同時被安排了壹個任務,寫壹篇美劇《廣告狂人》和職場相關的稿件。然而,我從來都沒有寫過超過2000字文章。
於是,我翻出了這個職場專欄之前所有的文章,研究壹篇5000字文章的結構。最後,我找到了模仿對象,終稿的段落數跟樣板完全壹樣,開頭鋪陳,中間分論,再來個轉折都是壹樣的。這就是我第壹篇稿,它沒有經過大改就發表了。
看起來很順利,但如果沒有模仿對象的話,我是寫不出壹篇符合要求的稿件的。我更可能是壹個人呆呆地坐在電腦前,看完壹篇又壹篇的資料,不知從何開始,打字又刪掉,然後開始抱怨沒有人教,或者向主編推托“我都沒寫過”。
這只是個很普通的經歷,但幾年以來,它形成了壹種信念,每壹次遇到從未做過的事情,使得我可以始終保持淡定,找到模仿的對象,在這個基礎上修改和發揮。
妳的同齡人往往就是妳的老師
大人物的成功,都有著時代背景的原因,但同齡人不同,我們經歷的是同壹個時代,我們受到的阻礙和啟發都非常相似。所以每壹次當我遇到比我優秀的同齡人,我都會問自己為什麽我沒有達到,為什麽我沒有想到,他是怎麽達到的。
也因為互聯網的存在,那些優秀同齡人的辨識度非常高,去了解他們在不同時期的想法,借鑒他們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案,是壹個非常好的學習過程。我的方法是,成為他們微博和博客的常客,反復思考他們面臨的困境,反復理解他們所做出的決策。通過這樣的思考,將他們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經驗,將他們犯的錯誤用來警惕自己,磨礪自己對大方向的判斷力。
當妳壹個人在奮鬥的時候,跟同齡人交流,向同齡人學習,更容易找到參照物,找到老師,排解孤獨,破除不必要的迷茫。
不要對老師要求太高,老師只是幫妳入門,進階要靠自己
對於我來說,真正把我引進門的老師,在那個領域未必是最優秀的,只是他剛好懂壹點,也剛好願意分享,也剛好在我想學的時候出現了。
我記得,我第壹次接觸社交媒體,懂得社交媒體的所有概念和意義,是因為壹個所謂的“營銷導師”。他組織了壹個沙龍,為了拓展他的客戶,他當時說的很多社交媒體的觀點,震撼了我很久。現在回想,這些觀點不無誇大。但就是這壹次沙龍,對壹個還沒畢業、從未接觸過互聯網世界的女生來說,已經足夠腦洞大開的了。
再舉壹個例子,我是通過很正規的培訓班學的,但我的老師只是告訴了我化妝的整個流程,他們的精力大部分都投入在怎麽向學生兜售化妝品。最後,我依然學會了化妝,並且以化妝師的身份出現在微信上。
這不是為了說明我有多牛,而是老師的功能往往只是幫助妳入門,進階是要靠自己的。不要認為跟著壹個不好的老師,就學不到東西。
自信,是通過學習得來的,跟性格無關
很多很多的人,認為自己不自信,認為這是壹個性格缺陷。妳遇到困難就退縮,妳面對新的情況就束手無策,這不是缺乏自信,而是缺乏學習能力。
對於MK來說,自信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艱難的學習中,壹次又壹次征服了新領地,逐漸形成的壹種“自己能行”的信念。自信,是由壹個又壹個裏程碑確立起來的,是由壹次又壹次的死磕之後得到承認支撐起來的。沒有自信,很多時候只是壹句借口。
學習學習,這是我對自己打氣,也常常跟團隊***勉。我以前以為創業是由拼搏組成的,但更多時候它是由學習和等待組成的。學習壹件沒做過的事情,然後,等待它被做得越來越熟練,越來越出彩。
瑣碎的妳我
希望
習慣了壹個人生活,習慣壹個人……
生活就是壹場猜不透的悲喜劇,妳越是想看清前方,想抓住,想淡忘,就越是被它捉弄,被壹種叫做自欺欺人的東西擺布;生活又是壹面布滿驚喜的,卻又被荊棘叢遮掩的門,勾起人們的好奇心 ,明知道會受傷,卻又不甘心放棄。
有壹種樹,叫香樟,默默的奉獻自己,為他人營造舒適的生活空間。我們都希望擁有這樣壹棵香樟樹,卻忘記了,它需要愛和關懷才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戀愛就像壹場拔河比賽,總是想讓對方多遷就壹點自己,我們都渴望被愛,卻依舊擡著高傲的頭,給所謂早已缺少愛的心又上了把枷鎖。明明咫尺的距離,卻早已各自轉身,背對對方,踏著鐵軌,走向不同的方向。結局總是,妳轉身的瞬間,我卻努力挽留,我呼喊的瞬間,妳已消失在拐角的盡頭,錯過讓我們又回到原點,盡管我們還可以是主角,但我和妳永遠失去了演對手戲的機會。
妳說,我總是很開心,其實,我是用微笑隱藏起了我心中悲傷。妳記憶裏歡樂的瞬間,也許恰是我最痛苦的記憶。
也許,與生活打賭,我們總是輸,但妳不能否認,它贏得同時,卻付出了代價,為我們安排了這樣的人,這樣的事,這樣的刻苦銘心,才得以填滿記憶的留白,才會使我們這整的長大,所以,我們輸了,卻獲得了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