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臣武將 指有計謀的大臣和勇猛的戰將
不文不武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才兼文武 指人具有文武兩方面的才能。
廢文任武 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廢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輕文重武。
較武論文 較:比較,評論。評論武藝,談論文章。
經文緯武 治理國家的本領,文的武的都具備。
赳赳武夫 赳赳:勇武矯健的樣子。武夫:武人,從軍之人。勇武矯健的軍人。後多含貶義,意指雖身強體壯,卻頭腦簡單的軍士。
孔武有力 形容人很有力氣。
窮兵黷武 窮:竭盡;黷:隨便,任意。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形容極其好戰。
繩其祖武 繩:繼續;武:足跡。踏著祖先的足跡繼續前進。比喻繼承祖業。
文治武功 比喻政治與軍事。
文武之道,壹張壹弛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文恬武嬉 恬:安閑;嬉:玩樂。文官安閑自得,武官遊蕩玩樂。指官吏只知貪圖安逸享受,吃喝玩樂,不關心國事。
威武不屈 威武:權勢,武力;屈:屈服。強暴的壓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堅貞頑強。
緯武經文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國家的才能。
文韜武略 韜:指《六韜》,古代兵書,內容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韜;略:指《三略》,古代兵書,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謀略。
我武惟揚 形容威武淩厲,奮發向上的樣子。
文武雙全 文:文才;武:武藝。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藝都很出眾。
偃武修文 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興文教。
壹元大武 指古時祭祀用的牛。
耀武揚威 耀:顯揚。炫耀武力,顯示威風。
英雄無用武之地 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
整軍經武 經:治理。整頓軍隊,經營武備。
止戈為武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戰,才是真正的武功。後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棄文就武 放棄文業,改從武事。
兵藏武庫,馬入華山 兵器藏進武庫,軍馬放入華山。指天下太平。
出文入武 謂文武兼備。
奮武揚威 振奮勇氣,施展威風。
橫搶武奪 見“橫搶硬奪”。
極武窮兵 黷武。濫用武力。
駕肩接武 肩挨肩,腳碰腳。形容人多。
揆文奮武 施行文教,振奮武事。語本《書·禹貢》:“五百裏綏服;三百裏揆文教;二百裏奮武衛。”孔傳:“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呂武操莽 呂雉、武則天、曹操、王莽的合稱。舊時都被認為是以陰謀手段篡奪君位的野心家。因以之指竊取政權的國賊。
乃文乃武 贊美人文、武兼備。見乃武乃文。
乃武乃文 本用以贊譽天子之德,指其文經天地,武定禍亂。後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能文能武 文的武的都行。現常指既能動筆也有實際工作能力。
入文出武 稱人兼備文武之才,入朝為文臣,出朝為將帥。
神武掛冠 南朝梁陶弘景“家貧,求宰縣不遂。永明十年,脫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見《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後以“神武掛冠”指辭官隱居。
聖神文武 稱頌帝王或傑出人物之詞。
韜戈偃武 收藏兵器,停止武備。謂息兵修文。
通文調武 謂賣弄文才和武藝。
玩兵黷武 輕率無度地使用武力。
文弛武玩 文武官員玩忽職守。
文覿武匿 藝文興而武道隱。謂尚文之風大盛。語本《國語·周語中》:“武不可覿,文不可匿。”
文經武略 經世的文才和軍事謀略。
文經武緯 ①謂文事武功都很出色。②菊花的壹種。見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九花山子》。
文婪武嬉 謂文武官員習於安逸,貪婪成性。
文武差事 喻明劫暗偷。
文武兼備 同時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雙全。亦作“文武兼濟”、“文武兼全”。
文武全才 文才與武功同時具備的人才。
文武之道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
文修武備 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規,已符合標準。備:準備完畢。謂文治和軍備都已達到了理想的要求。
文修武偃 禮樂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謂天下太平。
文昭武穆 古代宗法制度,宗廟位次,始祖廟居中,以下父子遞為昭穆,左為昭,右為穆。祭祀時,子孫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禮。周文王於周為穆,文王之子武王則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為穆。“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孫眾多,後則泛稱子孫繁衍。
文治武力 以文治國的盛績與以武禁暴的偉力。
武不善作 意思是既動武就不能講斯文。
武昌剩竹 比喻尚可備用的材料。
武斷鄉曲 指憑借勢力在民間橫行霸道。
武斷專橫 武斷:只憑主觀想象作判斷。專橫:專制強橫。形容憑借權勢獨斷專行,蠻橫跋扈。
武爵武任 依據戰功的大小給以爵位和官職。
武偃文修 文治已實行,武備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武藝超群 武藝:武術上的本領。也指軍事、戰鬥的本領。形容武藝高強,超出壹般人。
興文匽武 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修文偃武 提倡文教,停息武備。
偃武崇文 停息武備,崇尚文教。
偃武覿文 同“偃武修文”。
偃武櫜兵 見“偃武息戈”。
偃武息戈 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偃武行文 同“偃武修文”。
偃武興文 同“偃武修文”。
偃武休兵 見“偃武息戈”。
演武修文 指演練武藝,修習文章。
揚威曜武 炫耀武力,顯示威風。
揚威耀武 見“揚威曜武”。
揚武耀威 見“揚威曜武”。
用武之地 形容地形險要,利於作戰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機會。
允文允武 形容能文能武。
踵武前賢 踵:腳跟。武:足跡。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踵武相接 同“踵趾相接”。
朱雀玄武 朱雀:南方七星宿的總稱。玄武:北方七星宿的總稱。形容陣容整齊。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遵循堯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祖武宗文 祖襲武王,尊崇文王。指尊崇祖先。
秉文兼武 〖解釋〗猶言能文能武。
秉文經武 〖解釋〗執掌文事,經營武備。
善文能武 〖解釋〗既有文才,又通武藝。現常指既能動筆又有實際工作能力。
繩厥祖武 〖解釋〗繩:繼續;武:足跡。踏著祖先的足跡繼續前進。比喻繼承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