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關於實施“良田建設工程”的幾點思考

關於實施“良田建設工程”的幾點思考

0簡介

永寧鎮後沖村作為浦口區試點村之壹,早在2008年就按照“三集中”(工業集中在開發區、建設集中在新區、高校集中在大學城)的要求,依托國土資源部門的村莊整理規劃,結合本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經過近兩年的實踐,對如何更好更快地推進“沃土建設工程”進行了壹些思考。

1“良田建設工程”的開發

後沖村“良田建設項目”位於該村復興圩片區,涉及12個村民小組,215戶,總面積7424畝。目前,後沖村正按照全村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實施新壹輪產業結構調整、村莊整理、土地流轉、社區建設和現代高效農業基地建設。

1.1村莊合並

村莊整理是實施“良田建設工程”的基礎環節,是關系到土地流轉成敗的關鍵因素。2008年下半年,後沖村將復興圍地區的莊村和耿村整體搬遷到後沖社區。村莊整理* * *涉及120戶(含戶數),復墾村莊面積150畝。通過村莊整理,不僅可以節約110畝建設用地,更重要的是村莊整體搬遷為這兩個組農地成功流轉提供了有利條件。

1.2土地流轉與整理

2009年,後沖村在順利推進村莊整理的基礎上,在復興圍地區進行土地集中流轉,按照每年400元/畝、每兩年遞增5%的補償標準執行。* * *土地流轉面積2000多畝,涉及5個村民小組,153農戶。對於已經流轉的土地,村裏還委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為其編制了土地整理方案,按照方案要求進行整理。通過重組,新增耕地面積為9%。同時,該村還積極引導農民成立了全市首家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實現了“定租+股份分紅”的模式,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農民權益,使農民積極參與土地流轉。2010後沖村在完成北更組村拆遷的基礎上,再流轉300畝土地,重新整理。

1.3安置小區建設

與“良田建設工程”同步實施的後沖生態社區南延工程,確定為莊、耿集中居住區,總建築面積265438+10萬平方米,建設房屋206間,以二層聯排房屋為主,部分多層,周邊還建有超市、農貿市場、幼兒園等。“萬公頃良田”建設工程取得了保增長、促發展、穩農村、增效、增收的效果,這些都離不開土地要素的支撐。“萬公頃良田建設工程”的實施,正是通過大規模的農用地整理和充分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優化用地布局,加快建設用地空間整合,實現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最大化,為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拓展空間、提供保障。

2 .“良田建設工程”取得成效

2.1土地融為壹體,增加了發展潛力。

後沖村復興圩區實施的“良田建設工程”中有相當數量的分散村落。通過村莊整理,新增建設用地平衡指標與城市建設用地掛鉤,為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提供了有效途徑。同時,農業的產出效益得到了提高。就目前實施情況來看,通過拆遷推進集中居住,已整理出150畝土地面積;通過土地流轉重組,合並零散地塊,改造土地面積近30畝。實現集中居住後,安置點建設用地面積僅為40畝,直接節約宅基地140畝。

2.2農民成為居民,推動了城市化進程。

“良田建設工程”實施以來,後沖村在上級政府和國土資源部門的指導下,認真編制了“良田建設工程”規劃方案,切實把“良田建設工程”作為保障民生、促進發展的民生工程。

(1)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條件。根據土地和城鎮規劃,確定了農民向城鎮和村莊集中的規劃。需要在已建成後沖社區的基礎上繼續建設並向南部移民。小區水、電、路、通訊、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完善,周邊商鋪、菜場等服務設施齊全。再加上廉價環保的稭稈氣,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環境和質量,實現了從農民到居民的轉變。

(2)農民財產性收入增加。在“良田建設工程”的拆遷安置過程中,後沖村按照“自拆統建”和“面積置換”的模式運作換言之,安置區農民購買的安置房基本不需要“自掏腰包”。但是對於拆遷戶來說,他們的房子已經升值了。同樣100平米的房子,在復興圩區最多1000 ~ 20000元,在安置區最少1800元。平均每戶財產性收入(房屋升值)可達5 ~ 10倍。

(3)減少公共服務設施投入,提高社會服務水平。實現集中居住後,徹底改變了過去分散的布局。過去,盡管鄉鎮加大了對公共服務設施的投入,但成效並不明顯。比如建壹個垃圾池,標準通常是20個農戶壹個垃圾池。但由於壹些自然群體比較小,往往出現只有幾戶人家要建垃圾池的情況。這極大地浪費了公共資源。實現集中居住後,有效避免了類似問題,減少了鄉鎮的資金投入。此外,隨著醫療衛生、教育、交通等集中投入的增加,全村社會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2.3新農村農業促進了城鄉協調發展。

(1)建立現代規模農場。復興圩區分散分割的耕地流轉後,後沖村經過重新規劃形成了連片的百畝、千畝農田,並對原有溝渠、泵站、道路進行了改建,不斷完善農業基礎設施。

(2)確定農業發展思路。“萬公頃良田建設工程”的實施,促進了土地的適度規模流轉,極大地推動了農業生產經營的規模化、產業化和現代化。在此基礎上,侯崇存決定走現代高效農業的發展道路。以有機農業為基礎,以設施農業和有機水果為特色,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最終目標是成為中國壹流的有機循環農業示範基地。

(3)增加農民收入。後沖村村民流轉土地年租金400元/畝,每兩年漲5%。為進壹步推進“良田建設工程”,後沖村組織成立了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通過土地入股參與分紅。同時,該村還通過農業生產安置和再就業安置,允許農民自願選擇進入農場或周邊企業工作,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

3.關於實施“良田建設工程”的兩點建議

“良田建設工程”是實現農用地集中、居民集中、土地集約、效益集中目標的系統工程;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在實施過程中,“萬公頃良田建設工程”要與發展農村產業相結合;應該和民生相結合,以人為本。

3.1“良田建設工程”應與農業發展規劃相結合。

(1)良田建設工程和農業開發是兩個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農業產業發展總體規劃要納入“沃土建設工程”,爭取上級職能部門支持。壹是在土地集中流轉和整理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制定農業產業總體規劃,推進農業經營規模化和農業生產現代化。堅持壹個計劃,逐年推進,分步實施,開始制定短期、中期、長期實施計劃。二是積極協調農業、林業、水利等部門做好項目區水利、交通、供電、供水的布局規劃。改變過去政府對農村公共服務分散、低效、無回報的投入,轉變為集中、高效、有回報的良性投入產出機制,真正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目標。第三,結合產業發展,爭取國家發改委、規劃等部門建立保護性農業,讓“良田建設工程”真正成為推動農業發展的“助推器”。

(2)充分結合農業產業發展實施“萬公頃良田建設工程”。在土地整理過程中,要充分結合農業產業的發展思路和要求。例如,後沖村在“良田建設工程”啟動之前,就對復興圩區的農業發展進行了科學論證。根據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確立了有機循環農業的發展道路,這條發展主線貫穿了“良田建設工程”。重新改造項目區農田,進壹步完善溝渠、道路等配套基礎設施,滿足有機循環農業發展要求。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上級職能部門研究解決“良田建設工程”與設施農業的關系。眾所周知,“良田建設工程”是整合建設用地空間,優化土地結構,建設連片高標準農田,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有效措施。現代農業集生產、加工、銷售於壹體;生產、生活、生態相結合;農業和農業發展應被視為壹個整體;與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高度壹致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產業。設施農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手段,已經成為壹個新亮點。壹提到設施農業,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基礎設施、必要的管理、儲藏室和配套服務,這似乎與耕地保護和“良田建設工程”的初衷相沖突,束縛了基層的手腳。目前,解決這壹矛盾的政策依據有兩個:壹是《關於促進規模化畜禽養殖用地政策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220號);二是《關於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增收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意見》(國土資發〔2009〕27號)。這兩個文件對設施農業的審批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建議相關職能部門研究制定相關具體實施方案,細化程序,明確部門,量化標準,以利於政策落實。

(3)在實施“良田建設工程”和農業發展過程中,爭取多方資金支持。無論是“良田建設工程”,還是農業發展的前期投入,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應該主要著眼於整合各級政府投入“三農”和市場化運作的資金,集中財力辦大事。首先,各級政府撥給“良田建設工程”的專項資金要專款專用。其次,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取得的建設用地指標用於安置區後,應由實施機構負責統壹實施有償出讓,取得的有償使用費可用於“良田建設項目”。三是省、市、區政府水利、交通、農業、科技、衛生、供電、供水、環保等部門在農村相關項目上投入的資金,要集中到“良田建設工程”上,多方向、多渠道支持農業現代化和規模化發展。

3.2“良田建設工程”應與民生和民生相結合。

雖然通過實施“良田建設工程”,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用地,優化區域用地布局,可以有效解決“保護耕地,保障發展”的問題。但從農民的角度來看,只能解決和改善農民的生活和生產問題,而不能解決農民的致富問題。如何突破農業發展瓶頸,確立良好的農業發展模式和方向,持續穩定地增加農民收入,是“良田建設工程”的又壹次探索和完善。壹方面,發展農業產業是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關鍵。“良田建設工程”實施後,農民每年500元/畝的租金肯定不會致富,農民要增收致富必須解決再就業問題。然而,他們的文化水平低,工作技能缺乏,成為他們在就業道路上的致命弱點。特別是壹些年齡較大的農民,實現再就業就更難了。因此,在“良田建設工程”中,必須充分考慮農業生產的發展;必須讓農民再次從土地中受益。土地整理後,要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建設規模化農場。同時,積極吸納失地農民,特別是年齡較大、沒有文化和技能的失地農民,讓他們參與農場生產,成為農業勞動者,增加收入。另壹方面,加快發展第三產業也是促進農民就業的廣闊渠道。“良田建設工程”實施後,農民實現了在鄉鎮的集中居住,這將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帶來商機。壹是加強農村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加快花木交易市場、水果交易市場和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的規劃建設,形成規範有序的農產品流通市場。二是積極發展農村服務業。進壹步發展農村交通、餐飲、中介等服務業,提高農村服務業在農村經濟總量中的比重。

  • 上一篇:關於“馬”的諺語、成語、歇後語、典故集
  • 下一篇:關於玉米?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