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城市青少年覺得春節“太混亂”,風俗習慣復雜,規矩太多;有些中年人覺得送禮壓歲錢太貴,過節不知所措。
在我看來,這種否定意見並不是因為習俗本身不適合現代社會,而是因為近代以來中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過程中所采取的相關策略,使得傳統節日未能適應社會變化,進行必要的創新。在現代社會,春節要想蓬勃發展,就必須進行必要的調整,要有足夠強的現代性。
現階段,除了民俗根據生活方式的變化而自動更新之外,政府相關部門、學術界等社會力量應考慮在以下三個方面強化春節習俗的現代性元素:
第壹,提煉和宣傳傳統習俗的現代文化內涵。節日文化內涵的現代性與壹些傳統習俗的合理存在並不矛盾。壹方面,壹些具有特色的古老習俗在現代社會本身就具有展示和紀念的意義;另壹方面,這些舊習俗也將獲得新生。
過年的本義主要是在新年之交祭祀神靈,施行巫術。這種習俗和內涵在近代必然逐漸衰落,而少數相關習俗則成為營造隆重、喜慶、祥和節日氣氛的手段,成為人們表達安定富足生活理想的方式。比如放鞭炮,原本是壹種開導精神或者驅邪的儀式,現在變成了壹種慶祝的方式。其他節日和習俗如貼對聯,觀察新的壹年,迎接新的壹年和壓制新的壹年也可以得到類似的解釋。
可以說,春節在壹定程度上適應了現代社會的演變,產生了現代人喜歡的新民俗,比如除夕看春晚,居民燃放更多的觀賞性煙花,而不是講究聲音的鞭炮。拜年的演變更具代表性。傳統的拜年方式是探親,采用跪拜的禮儀。現在只有少數農村地區還保留著跪拜拜年的禮儀,大部分地區已經從登門拜年變成了電話和短信拜年。
壹些城市舉辦的大型春節廟會是傳統習俗與現代生活相結合的成功範例。近年來,北京每到春節,地壇、龍潭湖、白雲觀、琉璃廠等公共場所都會舉辦廟會,很受群眾歡迎。廟會上幾乎每天都有成群的人。在過去,廟會是在向神獻祭和祈求祝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型集會。現在廟會主要以娛樂、娛樂、貿易為主,很少有祭祀活動。地壇、天壇等廟會的祭祀儀式只是表演,琉璃廠、世紀壇等廟會沒有祭祀活動。當然,由於這些年的社會環境因素,春節並沒有很好地完成現代轉型,其現代性仍有待加強。
第二,發展和宣傳春節紀念物,創造壹個浪漫和生動的節日氣氛。節日紀念品,或節日符號,指的是能夠代表節日特征的東西,如餃子,鞭炮,燈籠,對聯,臘八粥,竈神,生肖動物等。
節日紀念館在傳統節日現代性建構中有三大功能:
維護人們的節日感情,豐富人們的節日活動。傳統節日傳承千年,在民族成員心中積累了相對穩定的民族感情。這表現在,在節日期間,個別成員如果不遵守某些傳統習俗,比如除夕不能與家人團聚,就會產生情感上的失落,會覺得大年初壹的生活並不完美。但這種節日情感並不是無條件的代代相傳,需要借助節日中特定的儀式和活動來傳承。
在傳統社會中,人們在節日中特定的儀式或活動,往往是由相關的信仰所驅動,或是由某種文化需求所維系。而在現代社會,那些與農業文明相適應的文化需求很少存在,所以很多節慶儀式和節日難以傳承,這就使得節日呈現出壹種節俗減少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假日紀念物的使用對於維護假日傳統變得非常重要。在傳統社會中,這些節日紀念物只是節日活動的工具,但在現代社會中,它們往往成為節日活動的軸心和驅動力。這是因為這些節日紀念物凝聚著民族文化精神,成為人們節日感情的寄托和節日特色的重要載體;這些節日紀念物也是代代相傳使用的,圍繞這些紀念物的行為模式成為節日活動的主要內容。
營造濃厚的節日氣氛。節日對人們來說是壹個不尋常的時刻,人們有節日的氣氛和活動。在傳統社會或保留著許多傳統習俗的農村,人們在節日中的莊嚴感或神聖感壹般是由祭祀儀式帶來的。比如河北景縣農村過年,年三十的年夜飯前,所有的男人都會去墳地請祖先回家吃餃子,過年。請神儀式完成後,就是請祖先回家。這時,人們在家裏就意識到上帝的存在,家裏的氣氛變得異常肅穆,說話做事都非常謹慎。比如煮餃子,大人會告訴孩子不要說“破”“不夠”等不吉利的話,要說“賺了”“剩了”等吉利的話。
現代社會,在城市和很多農村,民間信仰已經淡化,重大節日沒有祭祀儀式。如果不用其他節日來彌補儀式的不足,節日往往會變得冷清。在這種情況下,節日紀念物就派上了用場。是營造節日氣氛的重要方式,尤其是營造外在可見的節日氣氛的主要方式。所以,在現代社會,我們對節日時間的“非同尋常”的感覺,來源於那些特定日子保留在我們記憶中的意義,主要來源於這些節日紀念物對環境的渲染,以及使用它們的習俗活動。
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的順利傳承有賴於節日紀念性消費市場的推動。在傳統時期,節日活動主要在家庭範圍內進行,公共活動很少,節日用品主要由自己制作。現代社會家庭活動減少,節日用品主要從市場購買,同時節日方式的社會性和公共性增強。節日的公共活動和文化消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商家的經營和推廣,節日紀念品的相關消費是商家經營的主要方式和目標。商人對現代節日傳承的推動作用不可小覷。
近年來,隨著國外節日在中國的興起,商家的推廣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商家的炒作也能改變節日的主題,產生壹個全新的節日。比如西方的聖誕節沒有聖誕老人,後來由於商人的作用,聖誕節幾乎成了圍繞聖誕老人的節日。目前,我們在慶祝傳統節日時並不完全使用紀念館,但從數量、質量和使用規模來看,仍然不夠。在盛大的春節中,更多的使用紀念物品,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營造熱鬧喜慶的節日氣氛的作用。它的缺點是老氣橫秋,缺乏現代氣息。
第三,加強和擴大傳統民俗的娛樂性和宣傳性。我們的傳統節日,在唐宋及以前大多有豐富有趣的習俗和活動,但明清以後,受儒家文化和理學的影響,過於註重禮儀和教化,到了近代就更加單調,戶外舉行的娛樂性節日太少。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元宵節是最具娛樂性的,也是公共活動最多的。現在元宵節被視為春節的壹部分,是春節的結束和高潮。在古代,元宵節文化內涵的核心是祭祀太乙神(北極星神),祈求豐收和子孫。
在當代社會,祭星、祈年、祈福子女的習俗都已衰落,其救世習俗精神可以歸結為珍惜和熱愛生命,表達人們對繁榮和團圓的祝願。舊社會繁榮的元宵節可以算是中國的狂歡節,各種大型的慶典娛樂活動都洋溢著民眾的狂歡精神,所以被稱為“元宵節”。元宵節的節慶活動幾乎集中了所有大型的傳統娛樂和慶祝方式:裝飾燈籠、敲鑼打鼓、舞龍舞獅、跳秧歌、唱戲、猜謎遊戲等等。元宵節元宵節、唱戲、秧歌、舞龍舞獅等慶祝活動都是在社區舉行的群眾性公共活動。通過良好有序的公共慶祝活動,可以增強人們的公共意識、社區認同感和集體榮譽感,有助於營造社區的和諧氛圍。
雖然傳統節日的演變和轉型主要取決於其自身的機制和生命力,取決於人們的自然傳承和自主選擇,但國內外的歷史經驗表明,問題並沒有那麽簡單,外部的幹預也可以對節日的興衰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傳統節日的疲軟很大程度上是過去外部幹預的結果。現在需要利用傳統節日來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這是政府輿論倡導的,給傳統節日更多的假期。這是強有力的政策幹預。當然,對於外部幹預,應該有更系統、更完整的措施。總體上,要提升傳統文化在現代主流文化中的地位,增強人們的文化自覺,逐步消除崇洋媚外的情結。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營造有利於傳統節日繁榮的人文環境,也是其現代性得以滋生和生長的基礎和動力。
正月十五,最熱鬧的是元宵節。這張清代元宵節的圖,展示的是當時的市場。
春節的國際化與習俗的傳承
近年來,春節的國際化趨勢已經成為壹個引人註目的文化現象。
其實舊歷年的風俗國際化早在古代就開始了,尤其是在國力強盛的唐朝。到了唐代,中國的夏歷和傳統節日習俗傳到了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東亞地區,並被這些國家所采納。直到今天,起源於中國舊歷的年俗及其節日在朝鮮、韓國和越南仍然非常盛大,並享有很長的假期。1872年,日本改用西歷,將傳統習俗移至西方元旦。歷代移居他國的華人社區也保持著傳統的過年習俗,這也是春節國際化的另壹個方面。
在異國他鄉的遊子和華僑,在融入當地社會的同時,非常重視以傳統習俗慶祝祖國的節日,以此慰藉自己在祖國的人文情懷,也向周圍不同的文化群體表明自己的文化認同,展現自己群體的文化特色。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顯著提升,海外華人在不同文化社會慶祝中國年的聲音越來越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非華人觀看和參與中國新年活動,中國新年越來越受到當地主流社會的尊重甚至接受。
海外華人特別註重春節期間演出的宣傳,註重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公共場所向當地人展示中國文化群體的存在。因此,舞龍、舞獅、打鼓、放鞭炮這些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符號,又能吸引人們註意力的活動,尤其受到中國人的青睞。他們還適當吸收壹些當地社會常用的節日,比如遊行,很有力量。2004年,紐約宣布“中國農歷新年”為該州法定假日。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文萊、毛裏求斯等國也為當地華人設立公共假期,慶祝春節。自2007年以來,每當中國農歷新年到來時,加拿大政府都會發行壹套生肖紀念郵票,今年還推出了牛年生肖郵票。今年春節前夕,巴西政府還發行了壹枚印有“金牛”的郵票。這是繼蛇年和馬年郵票之後,巴西郵政局第三次發行中國農歷新年郵票。這些例子都表明,春節慶典被視為海外華人所屬的族群文化的壹個鮮明象征,當地主流社會對中國春節的尊重和接受也是壹個象征,表達了對華人貢獻的認可和對中華文化的尊重。
傳統節日是壹種宏大的象征性民族文化,能夠顯著體現民族文化特色,強烈影響其他民族對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關註和理解,也是不同文化群體了解我國民族特色文化的便捷窗口。有人說,春運的國際化顯示了中國軟實力和在世界影響力的顯著增強,這是很有道理的。
與文化的其他部分相比,民俗文化的傳承更多地依靠口頭傳授和代代相傳的方式。以過年的習俗為例。我們關於過年的印象和習慣有多少是從書上學來的?從小到大沒跟著長輩過年嗎?這種傳承方式的關鍵是不能斷代。現在很多人擔心青少年不喜歡我們的傳統節日,熱衷於西方節日。這是因為傳統節日真的不適合現代社會嗎?
羅素有壹句名言:不均等的多態性是幸福的源泉。這裏我想轉述壹句: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如果世界上只有壹種文化,那壹定是非常不好的事情。各民族只有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才能維持世界文化多元的格局。我們的傳統節日是中國特色文化的壹部分,不能根據上面的理由去丟棄。從世界各地文化發展的實例和理論來看,經過調整和更新,完全可以適應和有益於現代社會。在我看來,洋節和傳統節日的關系,就像洋快餐和中餐的關系壹樣。我們可以吸收國外幾個有特色的節日,但只能用來豐富我們的節日體系,而不能同時扔掉我們的傳統節日。麥當勞不喜歡可以換成北京烤鴨,但是不愛外國節日就不壹定能回歸傳統節日,因為傳統節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同於物質的東西,壹個群體的節日習俗如果失去了就很難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