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拍照搜題APP
再見了,拍照搜題APP,作業有問題,就問題拍拍、xx搜題,拍壹下,就學會……身處互聯網時代這樣的新聞廣告隨處可見,所拍即所得成了這類APP的代名詞。再見了,拍照搜題APP。
再見了,拍照搜題APP112月13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壹條只有300多字的通知,卻在廣大中小學師生和家長中引起極大反響,那就是加強對教育APP的管理,並要求下線所有具有“拍照搜題”功能的APP,這也是首次提出該項要求。
作為“互聯網+教育”的新產品,拍照搜題曾在2015年前後風靡壹時,隨後就野蠻生長。雖然說大部分有拍照搜題功能的APP是免費的,但作為面向2億中小學生用戶的入口,早已成為K12群體的剛需,使用基數大、使用頻率高、用戶粘性強。
於是,市場上出現的作業幫、猿輔導、學霸君等,都是從拍照搜題服務起家,在積累了大量用戶的基礎上轉向在線教學業務,後來傳統線下教學品牌學而思也紛紛介入。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初,猿輔導累計用戶突破4億、作業幫用戶量突破 8 億。
在多家企業鋪天蓋地的宣傳中,似乎擁有了拍照搜題,學生學習就會變得簡單,完成作業更是輕而易舉。而壹些家長由於無暇顧及孩子,通過網絡和平板電腦成為孩子在家學習的主要通道。
但拍照搜題帶來的問題也顯而易見。在教育部發布的通知中,列舉了拍照搜題的三大“罪狀”,分別是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每壹條都很嚴重。
先來看“化學生思維能力”。惰化這個詞,其實平時並不多見,連百度上都找不到,壹般是指群體壹起完成壹件事情時,個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單獨完成時偏少的現象,可以理解為弱化,也就是說,學生在使用拍照搜題時,所付出的努力和思維比正常完成要少很多,這表明,即使學生完成了作業,效果也大打折扣。
第二條是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只要用手機等設備壹拍就出答案,大部分學生就會依賴拍照搜題提供的答案,而不是再動用自己的大腦,獨立思考更是無從談起。
第三條是違背教育教學規律。學生學習、掌握和鞏固知識,需要壹個過程,包括在課堂上的學習、課後的作業以及壹系列學習過程中養成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借助拍照搜題,讓比較系統的學習過程和模式幾乎不復存在,違背了教育教學規律,更難以達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提升能力的效果。
此外,拍照搜題平臺本身的正確率就不高,學生卻往往將平臺提供的答案作為標準答案,老師對這樣漏洞百出的答案也頭疼不已,難免就“誤人子弟”。還有壹點就是由於過度使用電腦和手機的電子設備,對孩子的視力也造成傷害。
其實,早在今年7月底發布的雙減文件中,就明確提出不得向學生提供拍照搜題的“學習”方法,這次則直接對所有APP作“暫時下線”處理,估計恢復上線也是遙遙無期。
但也有人提出,拍照搜題曾被視為“免費家教”,目前至少有數千萬學生在使用,如今全部下線,對學生和家長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尚不得而知。
但對學校和教師來說,還是應該指導和引導學生借助互聯網平臺去學習和獲取知識;對家長來說,也要規範孩子對電子設備的使用,最好能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而不是將孩子拋給電子設備。
對此,妳怎麽看呢?
再見了,拍照搜題APP2近日,教育部印發《加強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管理推動與“雙減”政策銜接》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完成中小學線上學科培訓機構審批前,暫停中小學線上學科類培訓APP的備案工作,已備案的相關教育APP暫時從平臺下線,等經相關部門重新審核通過後再恢復上線,未獲得中小學線上學科類培訓許可的,撤銷備案。
同時,該通知還提出,對於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的作業APP,暫時下線。整改到位並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後,方可恢復備案;未通過審核的,撤銷備案。
對於要求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暫時下線這壹舉措,大家均能理解也很支持,畢竟這是將“雙減”由線下延伸到線上的必然舉措。然而,當通知要求將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類作業APP”也暫停、下線時,網友們瞬間不淡定了,評論區吵作壹團:
有網友認為搜題APP,並不僅僅面向中小學生,壹些老師和家長也離不開,畢竟老師或家長要是有不會的題,根本不用東奔西走求人解題,只要用拍照搜題就可以完全解決。而老師和家長掌握了解題思路再講給孩子聽,這本是解人以難的好事。
很多老師和家長對該網友的觀點予以支持,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即使是老師遇到不會做的題也太正常了,特別是現在的題新穎靈活,即使老師會做,也難免出錯,利用搜題APP,看看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確,是否有更好的解法,解題過程及自己做出來的答案是否規範等,用這種搜題軟件,實則跟簡單“抄答案”沒有關系,而事實上卻提高了老師和家長解題、講題的效率和質量。
也有網友認為,運用拍照搜題的用戶,除了老師和家長外,大多是初中和高中生,還有大學生,這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利用搜題APP來打開思路,規範解題方法,這並不是“懶化”學生思維能力,也不會影響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還有壹部分網友表示,真正心中有學習的孩子才會遇到不會的題,會想法設法找出答案,才會想到用搜題APP搜壹搜,理清思路,從而解決此類題的解題方法。而對那些不愛學習的孩子來說,有不會的題他們寧可空著也不會去費勁搜題,從這壹點來講,如果沒有搜題APP,實則是限制了孩子自學的積極性和能力。
除此之外,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有的學生老師講壹遍就能記住了,有的學生則要數遍重復解題方法才能打通個人解題思路,如果沒了搜題APP,學生遇到任何問題,只能等著老師來不斷的重復講解,那麽老師怎麽顧得過來?
在小徐老師看來,拍照搜題類作業APP確實有弊端,作為老師也發現有的學生為了早點完成作業,偷拿父母的手機拍照搜題抄答案的現象,但也有真正把這壹軟件當工具,當“老師”認真總結歸納解題思路,提高自己解題能力的學生。
事實上,我們老師、家長和積極向學的學生之所以離不開搜題APP,是因為各科題目花樣百出,難度太大了,僅拿小學語文來說,某些閱讀理解題的深度早已超過孩子的理解能力,甚至連家長和老師來做也是壹頭霧水,不得不借助答案來理解。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為了杜絕中小學生“抄答案”行為,可以實行實名認證限制年齡。而事實上,有網友打開手機內各種搜題APP進行驗證,刷新後發現確有部分搜題APP有新變化——被要求實名認證,但並未下線。相信凡是有利於教學和學習的線上APP在完成審批備案後,也會再次上線,大家反應不用太激烈,相信國家不會冤枉壹個好軟件,也不會放過壹個壞軟件。
再見了,拍照搜題APP3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拍照搜題APP受到了廣大中小學生的熱捧,用過的同學都直呼“真香”。
與之相伴的是廣大家長的焦慮,拍照搜題APP到底是在幫助孩子學習還是在縱容孩子呢?
“作業有問題,就問題拍拍”、“ xx搜題,拍壹下,就學會”……身處互聯網時代這樣的新聞廣告隨處可見,所拍即所得成了這類APP的代名詞。
通過對某小學五年級學生小雲的采訪,詢問使用這類APP的感受得知;這類APP確實用著方便,遇到不會的拍壹些就知道答案,感覺現在自己有點離不開它了,而且稍微遇到點復雜的題目有時候沒有過多的去考慮就直接打開APP掃題了。
小雲表示;知道這種行為不好,但是自己已經習慣了。學校是禁止使用搜題APP做作業的,但是同學們自己都私下下載,甚至有的`同學手機裏面還不止壹個搜題APP。
搜得到答案,收不到思考能力
“搜題APP的出現在壹定程度上是幫助學生解決了做作業時的困難,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利就有弊,對於自控力差的學生就成為了他們抄作業的工具。從目前的情況看,是弊大於利的”。某中學班主任說道。
通過壹些學生、家長及教師普遍反映,拍照搜題App也不是萬能的,題目的正確率並不讓人滿意。
壹名小學六年級學生家長張某表示:“輔導孩子學習時,有些題目家長也不會做,需要參考搜題App,但用久了就發現這類App的解答也有出錯的情況,錯誤率在10%以上。”
對不少家長、老師來說,學生對拍照搜題App越是“喜歡”,他們就越發感到憂慮。
這不,針對家長、老師擔心的這類情況,國家教育部及時做出反應。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對加強教育App管理推動與“雙減”政策銜接提出明確要求。通知提出,對於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的作業 App,暫時下線。整改到位並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後,方可恢復備案;未通過審核的,撤銷備案。
事物總是壹分為二的,利和弊也是相輔相生的,普及壹個產品,尤其是向心智還不成熟的青少年普及壹個產品,我們不僅要看到其利更應該看到其弊
但是,不管是利大還是弊大,該來的還是會來,該有的還是會有,所以,我們能做的只能是正確引導和慎用。
破解學生對搜題類App的依賴,需要家長也要發揮監督引導的作用,如此才能使這類App充分發揮輔助功能。#拍照搜題的作業APP暫時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