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力量此中來,此中自有真意!——李壹諾《力量從哪裏來》讀後記

力量此中來,此中自有真意!——李壹諾《力量從哪裏來》讀後記

前陣子,張文華老師在我們的援藏***進群裏推薦這本書,我看到信息的下壹刻就去當當網把書買了。剛剛結束上壹本書的閱讀,我正思索著下壹本該讀什麽。這個推薦,來得剛剛好。第二天,我開始了這本書的閱讀,斷斷續續,大概花了三天的時間讀完。

既然是***讀,我想我總該與我的戰友們進行壹些“交流”,那不如就用我比較喜歡的文字的方式來“對話”吧。

李壹諾的這本《力量從哪裏來》,是由壹些關鍵詞展開的敘述。比如“不敢”“面對”“力量”等等。我想說的話,就從下面幾個我閱讀時隨手記下的關鍵句生發吧。

壹、原生家庭給了李壹諾壹生取之不盡的愛與勇氣。

不到十三歲的年紀,李壹諾的父母離婚了,壹個單親家庭長大,不得不跟著母親過顛沛流離的生活的女孩子,壹個她自己口中所定義的窮學生。但是她很健康地長大,並且成長為壹個社會各界公認的精英。退壹萬步,脫離世俗的角度,剝去她身上所有的光環,我想,她仍然是壹個向光而行,在任何時候,任何境遇下,都能夠溫暖妳我的人。

人們往往傾向於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比較容易出問題,且不論這觀點科學與否,從這本書中,我們明明白白地看到,李壹諾很難成為這些單親問題少年中的壹員,因為即使是離異了的原生家庭的親人,也給了她壹生的愛與勇氣,這實在是壹個人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

給我印象很深的壹段話,出現在“永遠的姥姥”這壹段(272):“回想和姥姥在壹起的時候,我做什麽都是被包容的、都是可以的,她對我從來沒有要求,也從來沒有期待。如果有要求,也就是希望我能多吃點兒,出門的時候能多帶點兒。寒假作業做不完,因為那是老師布置得太多了;有事情忘了做沒事,下次再做;東西搞亂了沒事,不著急收拾。姥姥對我從來不著急,不生氣,只要我能吃好,就壹切都好。”真讓人羨慕不已,李壹諾是在壹個多麽讓她感受到安全的環境下長大啊,她知道自己永遠被愛,無需任何條件,所以她幹什麽都充滿勇氣,無所畏懼。因為就算她丟掉所有證書和履歷,就算她壹無所有,她依然是那個會被愛著的李壹諾。

《無問西東》裏的那句話——占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麽才能被愛?我特別喜歡,李壹諾在書裏也提到過,並且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們終其壹生在追尋的是什麽?無非是愛罷了。因為從童年開始就不缺失的愛和對愛的覺知,讓她早早地從“小我”中掙脫出來,最終順利地進入“真我”的狀態。面對不敢,活在當下,向光而行。所以,她毫不狹隘,她覺得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壹點,順其自然地,就是自己理所應當做的事,正如喝水、睡眠那般自然。這樣的人,內心安詳,從不荒涼。

二、壹直變化著的在世俗眼光中越來越“低”的平臺,卻讓李壹諾慢慢地走向了靈魂的最高處。

李壹諾在獲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分子生物學博士之後,順利進入麥肯錫公司,壹度做到了全球董事合夥人的位置。那個最硬核的福利——自己及家人無論去找哪壹個國家的哪壹位醫生治療,皆可全額報銷——真是讓眾人欣羨不已,也讓她在離開之前有過壹段時間的心結。

從麥肯錫離開,進入蓋茨基金會,壹個相較之下註定是邊緣化的慈善事業,收入直線下滑不說,前途也不被看好。但是在蓋茨基金會的那些年,她卻收獲了壹段無價的人生體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高低與否,價值自明。

我相信在蓋茨基金會的那段時間是她從“小我”走向“大我”的壹個關鍵時期,認知的突破和平臺的濡染,讓她擁有了從四面八方撲面而來的力量。壹個人,選對了道路,會越活越通透,越活越明白。

所以,五年後,她再壹次做決定離開蓋茨基金會。這壹次的抉擇看起來只會更加困難,因為面對的不是降薪,而是沒有了“下家”,丟掉了“保險”。但是,內心充滿力量的李壹諾少了壹些猶豫,多了幾分確信。

我有壹個由來已久的信念:我其實不追求優秀,但我壹直追求的是平臺,我太渴望自己能和喜歡的人在壹起,做自己真正願意做的事情。並且,我希望自己永遠活得心安理得。這兩者於我而言,是很高的追求和很難達到的精神境界。而在這兩個方面,李壹諾都毫無疑問是我的榜樣。

三、現在社會的需求早就變了,但是基礎教育和兩三百年前相比並沒有太多變化。(149)而回歸常識的教育也遠沒有想象中的簡單。

不惑之年的李壹諾專場多次,最終走到了教育行業,而且是基礎教育。頂尖的人才來從事基礎教育,過去總是被人們看成是大材小用的事,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大眾越來越意識到,最基礎的教育,最應當由優秀的人才來探索。小孩子的教育,其實是“難”的。就目前的大環境來看,是需要進壹步探索的。從其中壹個小小的切入口來說:看似簡單的“回歸常識”的教育,我們就不知道還需要走多少年?

李壹諾相信: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學校。但是今天的孩子,和自然分離,已經太遠了。城市的孩子如此,其實農村的孩子也是如此,特別是經濟發達的地方。孩子們學習著天文地理,但是他們離腳下的土地卻越來越遠了。“壹土學校”的初心,大概就蘊含著回歸土地,道法自然吧。我之前對“壹土教育”並無太多了解,這壹次因為閱讀這本書,關註了公眾號。還需要持續探索,目前在這方面,暫且沒有太多話能與大家分享。

這段時間,因為新冠疫情的緣故,深圳中小學的返校時間遲遲未定。四年級及以上的學生早早地上起了網課。三年級及以下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居家學習。有的家長與我交流中隱隱表露著憂思:“整天凈想著玩兒!”其實我知道,這個學生每天該完成的任務也都完成了,是個自律性不錯的孩子。我內心的聲音是:“玩兒去吧!做好防護,身心健康,比什麽都強。這個年紀的孩子,就應該玩兒啊!”雖然說“因疫情不能返校”實屬無奈之舉,但是確實在客觀上把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有的娛樂時間還給了他們。只是,不能亂跑,“大自然”仍是稀有的場所。可是,孩子們如果沒有觀察生活的時間和機會,他們該怎麽講述呢?又該如何創造呢?忽記起之前讓孩子們寫上放學所見,我心裏擔憂,清晨出門上學,傍晚回家睡覺,孩子們是否有足夠的素材呢?

有些家庭可能因為玩兒的問題,甚至和孩子鬧了不愉快,這當然不值得。不過,我與家長交流,措辭很是委婉。開學暫時無期,家長已經夠焦慮了。或許每個人都有關於教育的美好設想,哪怕只是心頭閃現,壹晃而過的念頭,然而現實中總是布滿太多的荊棘。我不是妳,我將很難體會妳的無奈,所以,我時刻提醒自己壹定不要忘記,不要讓自己成為那個“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冷眼者。這個教育生態要改變,需要太多個“李壹諾”,也少不了每壹個妳和我。

我現在特別喜歡讀人物傳記或者不同領域的寫作者給大眾講述的他們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的天賦有限,際遇不同,我們很難成為另壹個誰。(當然,我們也不需要成為誰,人生的終極命題,無外乎成為壹個完整、自洽的“我”。這也是李壹諾的觀點。妳看,中庸之道可真是無所不在,有用至極。)但是讀了他/她們的故事,我好像在文字裏經歷了另壹段別樣人生,這真是壹場性價比極高的追夢旅程。

力量從哪裏來呢?去生活吧!去閱讀吧!去感受吧!妳將找到只屬於妳自己的答案。

大瑤瑤

2022.3.2

廣東? 深圳

  • 上一篇:光啟山嚴光寺、千年古剎和神秘失蹤的皇帝演繹了壹個傳奇故事。
  • 下一篇:十二根樹枝代表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