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公園位於北京亞運村西南部,位於首都龍脈的中軸線北部,毗鄰中國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占地約40公頃。是集中國少數民族傳統建築、民俗風情、歌舞表演、工藝制作、民族美食為壹體的大型民族文化基地。
中國國家博物館(National Park of China)是壹座復原、收集、展示和研究中國56個民族的文化、文物和社會生活的大型人類學博物館。它的建成開放填補了我國沒有大型人類學博物館的空白,標誌著首都文化文化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大發展。標誌著首都擁有中國最大的國家級文化保護、展示和交流基地。標誌著首都有了壹個全新的窗口,全面展示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民族團結、民族進步。"
位於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公園)是國家奧林匹克公園的文化活動中心,占地50公頃。園區內規劃建設中國國家博物館56個分館和景區。目前已建成40多個國家博物館分館和景區、100多個國家景觀、200多個國家建築和2個主展館。其余的將在2008年前完成。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公園)的建設已被列入“八五”和建國50周年重點工程。自始至終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領導和支持,各級民族地方政府和群眾的熱情幫助和參與,海外愛國僑胞的全力資助。
北京中華國家公園位於北中中路西側,分南北兩個公園,占地40萬平方米。有藏族、羌族、傣族、景頗族、哈尼族、佤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彜族、達斡爾族、赫哲族、鄂倫春族、朝鮮、高山族、白族、基諾族、傈僳族、普米族、怒族、獨龍族、德昂族。有王戎、沈竹、瀑布、溶洞、棧道、滑索、刀桿、坎兒井等近百種國家景觀。按照1: 1的比例建造的吊腳樓、船屋、土掌房、瞭望塔、木屋、石板房、窯洞等各種形式的民族建築200座;這些建築裏陳列著大量的民族文物和物品,真實地再現了各民族的原始生活。園中湖水氤氳,小橋拱月,花紅草綠,竹影搖曳,羊咩雞鳴,稻麥飄香。數百名來自民族地區的年輕人在公園裏為遊客進行引導和講解,並展示他們的民族風情。園內舉辦的民族節慶活動生動歡樂,富有民族特色和情趣,參與性強,受到遊客的歡迎。傣族潑水節、景頗族目瑙縱歌節、傈僳族刀桿節、蒙古族那達慕節、維吾爾族豐收節成為園內最具吸引力的活動。
納西建築
納溪景區占地4032平方米,建築面積2060平方米。建築復原為雲南麗江古城納西鎮民居典型建築“磚結構”,均為1: 1。規劃布局為麗江古城“四方街”形式,全長90米,最寬處5米,最窄處3米。它的特點是靠近河邊的主要街道和靠近運河的小巷。麗江古城是“中國古西南絲綢之路”的重要壹站,商隊商人使其成為壹個貿易中心。四方街是麗江古城的中心廣場。四方街周圍都是店鋪,條條街道都通往四方街。龔克大廈是四方街的中心建築,以它為中心的制高點起到控制聚集街道空間的作用。玉龍雪山的泉水,流過街巷和小鎮,流過墻頭和屋子,“每壹口泉水,家家戶戶掛陽”;道路以運河的曲度排列,房屋根據地形的高低組合,不經意放置的跳板和無數的石橋、木橋穿插其間,使建築空間多變,自然和諧。成為了中國最具特色的民居——高原水鄉。
白族建築
白景區占地面積7168平方米,建築面積2900平方米。建築修復以雲南大理“喜洲”“州城”白族典型建築為原型,磚石結構1: 1。規劃形式是城市“街道”。由城門、主廟、戲臺、集市、三室壹墻、四進五天井、茶館、蝴蝶泉等建築,形成農業、手工業、商業相對發達的白族人民文化經濟狀態。
白族民居多由內相的四合院式封閉建築組成,典型布局為“三室壹墻”“四進五天井”。* * *同樣的特點是建築空間分為三部分。大天井的大空間被廳堂、臥室等主要生活活動區所包圍,而漏廓則布置了門廳、廚房、動物圈舍等輔助用房,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相應互補。民居外部裝飾的處理是白族民居與文化藝術融合的特色。
居民樓外部以白灰水墨畫為主,飾以石藍、赭石等彩畫,色彩淡雅,線條流暢。木構架、青瓦屋頂、青石板屋檐,與高原地區的自然空間色彩相協調,使建築、人、環境融為壹體。展示墻面是處理和利用庭院空間的最佳方式。發光墻由兩個對稱的水滴組成,利用大面積的白色粉墻反光,不僅增加了周圍室內房間的采光,延長了高原地區的日照時間,也讓狹窄的天井豁然開朗。
羌族建築
羌族景區占地3575平方米,建築面積936平方米。建築按照四川省阿壩、北川、岷江上遊的羌族農村民居典型建築進行復原。石結構,大面積毛石砌築,均為1: 1。規劃形式是高山寨子,由四房家庭組成。
羌人民居建築充分利用險要地形,就地取材建造石塔,易守難攻。所以都是防禦型建築,所以窗戶很小,往往幾戶連片,建築連成壹體,就像長在石頭山上的壹樣。這裏還原的是四川汶川的羌族民居——四戶相連的羌族石頭建築,方形,平頂。每戶三層,底層圈養牲畜,堆放雜物;中層人士居住,有臥房、壺(即火塘)、神社;上層儲存糧食,屋頂平臺可以晾曬糧食和衣物,可供老人休息和小孩玩耍。屋頂是用宏偉的白色巖石建造的,人們在那裏祈禱和崇拜上帝。羌族民居的室內空間非常“現代”,每戶和另壹個相鄰的住戶都有自己的天井和活動空間,使用程度不同。他們充分利用了斜坡的垂直高差,既解決了石結構建築的高度問題,又滿足了防守的需要,使四戶的高、中、低得以連接和溝通。壹旦敵人入侵,每個空間都可以獨立關閉。通常情況下,這些靈活的自由空間已經成為家庭之間交流感情的生活場所。
侗族建築
侗族景區占地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71平方米。建築復原以貴州省從江、黎平地區的典型侗族建築為原型,均為1:1。規劃形式為寨,由鼓樓、風雨橋、寨門、戲臺、民居、水車、磨坊、谷倉、水田組成。侗族建築以杉木為原料,民居形式為幹欄式。董村池塘多,大部分居民樓的下部都掛在池塘裏。董鼓樓的整體外觀、底廳和頂部的木鼓結構、屋檐的塑獸形態都有相同的功能需求和造型;建在寨子中央,雄偉高大,從幾十裏外就能看到高聳入雲。每當有重要活動時,它頂端的木鼓就會響起,村民們就會聚集在鼓樓的“議事堂”,聽老寨子主持的“鼓樓會議”制定農村的規章制度,通過擊鼓生效。
鄂倫春族建築
鄂倫春風景區占地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8平方米。根據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鄂倫春族典型民居,建築復原為1: 1。規劃形式為村莊。鄂倫春民居又叫“神仙柱”,俗稱“撮子”。鄂倫春族長期從事狩獵采集,民居建築簡單實用,易於拆建。“神仙柱”以壹根樹幹為中心,幾十根樺木或柳木的桿子圍成壹圈排列在周圍。下端置於土中,上端向中心傾斜,交叉固定在中央樹幹上,形成圓錐形框架,外面覆蓋樺樹皮或獸皮。用丁字褲紮緊。只有男人可以坐臥在房間的前面,右邊是老人的座位,左邊是年輕壹代的座位。“神仙柱”中央有壹堆篝火整天燃燒著做飯取暖。
傣族建築
傣族園景區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47平方米。建築的復原以雲南西雙版納典型的傣族建築為原型,比例為1:1。規劃形式為“村”。傣族村寨由寨門、民居、曼飛龍塔、傣族寺廟、寨心、潑水亭、水井、孔雀亭、橋等組成。形成壹個完整的生活社區。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每個寨子都要有寺廟和佛塔。同時,倡導“水”的神聖性,村旁的水井、河流成為社區中不可或缺的條件。傣族人的房屋是竹木結構,由幾十根木柱架空成幹欄式建築。上面壹層住人,下面壹層陰涼寬敞,可以圈養畜禽,擺放生產生活用具。墻體以木或竹為材料,屋頂壹般為斜山草頂或瓦頂(土坯瓦),下層也有腰檐;形成了架空高、挑檐長、屋頂陡、墻板斜的獨特民族形式和地方特色,極大地適應了當地濕熱的氣候條件。傣族人的井造型獨特,以井蓋為特征。它以大象、孔雀或塔的形狀象征吉祥;內外壁鑲嵌著鏡子,上面繪有圖案,側面留有壹個取水口,既使井水變得幹凈,又體現了傣族人崇尚水的精神。
遊客在遊覽民族村寨的同時,還可以欣賞和參與各民族的歌舞、節慶、制作、比賽、技藝等表演。每年夏天的傍晚,國家博物館都是北京的壹大亮點,帶給遊客獨特的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