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鐘寺古鐘博物館大鐘寺古鐘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海澱區北三環西路。其原名覺聖寺,建於清雍正十壹年(公元1733)。因寺內懸掛有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永樂大鐘,故俗稱“大鐘寺”。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收藏了不同時期的各類古鐘,是中國唯壹集收藏、研究、展覽、教育、旅遊為壹體的博物館。博物館常年有“古韻鐘”展覽。本次展覽有十大主題:鐘鳴、爵聲、讀古、禮樂呼應、莊嚴器皿、妙梵音、金火流光、洋鐘、詩鐘、永樂鐘。
初冬,寒意不深。北京城西大鐘寺古鐘博物館仿佛回到了近300年前覺聖寺的模樣。院子裏的銀杏美不勝收,賞心悅目。天高雲淡,我的思緒隨著落葉起舞,時間仿佛慢了下來。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北三環西路31號
2.頤和園博物館位於北京西北部的頤和園、圓明園和香山。與玉泉山、萬壽山、景逸園、景明園、長春園合稱“三山五園”,以山清水秀、人傑地靈著稱。頤和園博物館位於“三山五園”中的頤和園。
館內設有現代文物展廳,展示了夏宮從商周到清末的精品文物,是我國皇家園林歷史變遷和文化價值的珍貴見證。
目前,由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主辦、頤和園管理處承辦的“園林理論ⅳ——這個景觀,這個園林”展覽正在頤和園展出。本次展覽匯集了來自全國十余家文化藝術機構的171件(套)珍貴藏品,向遊客講述了三山五園的壯麗傳說。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宮門路頤和園內
3.北京汽車博物館北京汽車博物館於2011建成開館,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建築設計是壹只明亮的“眼睛”,意味著博物館放眼世界,面向未來。
展館以“科技-社會”為主題,設置三館壹區,展示世界汽車從無到有的百年發展史和中國汽車工業的起步、發展、壯大,揭示汽車工業對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的巨大貢獻和影響。
館內展覽突破傳統展示模式,通過各種互動體驗,讓觀眾置身於可看、可聽、可觸、可互動、可體驗的多維時空,深切感受科技與文化、科技與藝術、科技與生活的無限魅力。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26號
4.首都糧食博物館妳知道糧食是怎麽起源的嗎?妳知道古代的糧食加工工具,比如扇子,石磨是用來做什麽的嗎?還有北京明清時期的老糧店老酒館是什麽樣的?
首都糧食博物館是北京唯壹的糧食行業博物館,所有關於糧食的疑問都可以在這裏找到。
博物館通過實物、照片、微縮模型、場景還原等手段,輔以透明屏、觸摸屏、投影等先進技術,介紹糧食的起源、種植、儲藏、加工、供應等知識。
生活在城市的人很少有機會親身體驗和了解農業知識。在這裏,他們不僅補充了缺失的知識,也領略了餐桌上來之不易的美食。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永定門外三元街17號
5.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劉立河遺址)
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是由原北京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原北京大保臺西漢墓博物館和原北京遼金成遠博物館組成的考古遺址博物館。目前,該博物館有三個地點。
劉立河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劉立河鎮。是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三千多年前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重要的北方諸侯國燕國的早期都城。也是北京最早可以追溯到考古的城市文明源頭。
這個遺址是在20世紀60年代發現的。經過五代古人的奉獻和科學發掘,發現了西周古城、高級墓葬、宮殿建築和手工業作坊,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證明了西周的分封制和禮樂制度。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劉立河鎮董家林村七區1號。
6.經過半年的局部升級,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於2022年6月30日正式恢復對外開放,以全新面貌與遊客見面。此次升級改造保持了原有的展覽風格,在全面展示北京人藝深厚歷史的同時,重點展示了劇院近年來的藝術創作,通過對劇目藝術檔案的整理,向參觀者展示了館藏中更具代表性的文物,生動展示了北京人藝在藝術創作、文化交流、人才培養、設施建設、戲劇普及和研究成果等方面的活力。
重新亮相的戲劇博物館增加了重要的手稿和歷史檔案,更新了歷史館、演員墻、劇目館等展廳的內容。展品的定位更加準確地突出主題,內容展示更加系統。
舞廳是展覽的最大亮點,實物和圖像都很有趣。不僅有《李白》中郭子儀穿夜行衣的場景,還有《全家福》中1: 2比例的灰色影壁,甚至還有《雷雨》中模仿聲音的雨扇。參觀者甚至可以感受到舞臺效果是如何親手打造的。
在新增加的互動體驗區,遊客可以在留言簿上留言,蓋章留念,或者辨認墻上掛的藝術家畫像。在戲劇體驗區,未來博物館將為遊客策劃豐富的戲劇體驗活動。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22號首都劇場4樓。
7.北京石雕藝術博物館北京石雕藝術博物館位於美麗的長河北岸,毗鄰北京動物園、紫竹院公園、國家圖書館。是國家三級博物館。該建築位於真覺寺,是明朝永樂皇帝修建的。清代改為正覺寺。乾隆皇帝兩次選擇這裏作為他母親生日的地點之壹。
據了解,北京石雕藝術博物館成立於5438+0987 10年6月,館藏2600余件(套),以北京地區的石刻、石雕為主,包括碑碣、墓誌、造像、建築、石雕、石建築構件等。唐代至清代的寺碑、誥碑、墓碑、堂碑、墓誌銘等眾多石刻,是研究海澱乃至北京地方史誌的重要實物資料。
每年深秋初冬,館內銀杏樹金黃,吸引遊客拍照留念。除了銀杏,博物館裏還種了柿子樹。紅色的柿子掛在樹上,就像喜慶的燈籠。站在柿子樹下拍照的遊客,要註意隨時可能掉在地上的熟柿子。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五塔寺村24號
8.中國園林博物館中國園林博物館是中國第壹座以園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占地65000平方米。以“中國園林——我們理想的家園”為理念,是充分展示中國園林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多樣功能和輝煌成就的重要窗口。
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要由展廳、室內展園和室外展區組成。博物館展示了200多種植物和10種巖石,體現了中國傳統園林的多樣性。博物館裏有16種藏品,如陶器、瓷器、木制品、古籍等。年代跨度較大,較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園林的發展脈絡。
“物上山水”展覽在中國園林博物館2號主題展廳向公眾開放。展覽* * *展出展品107件(套),包括《戰國秦奎文日月山水利瓦》、《清代漁父耕讀土山子》、《錢偉成畫西湖勝景圖》、《清代四屏》、《清代碧玉淺刻山水花卉小屏》、《文徵明《墨碧高線圖軸》等珍貴文物。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靶場路15號
9.北京藝術博物館北京藝術博物館坐落於明清時期的古剎——曼居基。它是北京的壹座綜合性美術館。館藏各類文物13萬余件,主要有宮廷刺繡、字畫、陶瓷、玉器、竹木角、錢幣、家具等門類,自原始社會、民國以來,尤其是明清時期,可謂壹絕。
目前館內有基本陳列,如《曼菊記歷史沿革展》、《佛教雕塑展》、《吉祥文物特展》、《清代皇家書畫展》、《中國傳統家具展》等。
初冬,館內兩棵古銀杏樹滿樹金黃,壹陣風吹來,片片黃葉飄落在地,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西北三環滿居集。
10、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主要從事古生物、動植物、人類學等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展廳面積10000平方米。博物館基本陳列以生物進化為主線,展示生物多樣性及其與環境的關系,構建地球生命發生發展的全景。
目前,博物館壹樓臨時展廳正在舉辦原創特展《微生命與大觀——我們與微生物的恩怨》。展覽集中展示了微生物學、流行病學、醫學史、公共衛生等相關領域的科研成果和最新進展。通過精美的展板、按比例放大的微生物模型、館內的生物標本、生動有趣的動畫和視頻片段,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微生物學知識和人類與微生物競爭、鬥爭、互利、協同進化的精彩故事,幫助觀眾充分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重要地位,更好地了解人。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天橋南大街126號
技巧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提醒廣大市民和遊客,出行時不要放松疫情防控,嚴格遵守各項防疫規定,按要求進行核酸檢測,進入公園、景區、超市、賓館、民宿等公共場所要配合全體工作人員掃碼測溫,查驗核酸陰性證明;不要聚集或聚在壹起,以盡量減少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