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劍技術起源於殷周時期。春秋時期,由於水網縱橫、林莽叢生,劍成為吳越楚等南方國家軍隊的常規武器。這壹時期,吳越的鑄劍技術遠超中原其他國家。楚國滅了越國後,越國精湛的鑄劍技術傳到楚國。所以吳越楚被稱為“寶劍之鄉”。據說越王勾踐收藏的劍最多。
漢代的《越絕書》是這樣記載的:
那麽,春君劍到底是古代神話還是真實存在的?如果是的話,這把劍在哪裏?
1965 65438+2月,湖北荊州江陵地區水利工程施工期間,意外發現楚墓。當考古學家小心翼翼地打開壹號墓主人的內棺時,他們在骨架左側的壹個塗漆木鞘中發現了壹把青銅劍。
文物清理完畢後,工作人員緩緩將劍從劍鞘中拔出,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把古劍沒有銹跡。歷經千年,依然光亮如新,寒意襲人。有的人貿然伸手去摸,不小心手指瞬間被劍刃割破,血流滿面,於是大家戲稱這是劍“流血認主”。
隨著考古學家和科學家的不斷鑒定,這把劍的魔力越來越令人驚訝。
第壹,這把劍極其鋒利。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用它來切斷紙張。二十層紙在中間輕輕壹劃就被裁掉了。
第二,多種合金成分保證了最佳性能。劍脊采用含錫量低的青銅合金,韌性強,不易折斷;刀片由含錫量較高的合金制成,更加堅硬鋒利。劍身表面的黑色花紋中有錫、銅、鐵、鉻、硫等化學成分,千年不銹,主要是劍身鍍了壹層含鉻的耐腐蝕金屬。
這裏需要強調的是,鉻是壹種稀有金屬,地球巖石中鉻的含量很低,提取起來非常困難。另外鉻特別耐高溫,熔點在4000℃左右。很難想象古人在如此高溫的條件下做出鍍鉻的劍。
第三,復合金屬鑄造技術和多次成型技術。發現劍脊和劍刃兩次鑄造,劍身表面幾何暗紋的工藝更為復雜。目前對其方法尚無定論。
第四,劍首的同心圓精確到頭發的粗細。劍首飾有11手工雕刻的同心圓,只有0.2毫米,非常規整。兩千多年前沒有先進的機床達到這樣的水平,真的很恐怖。
專家認為,這把劍的古代鍍鉻技術已經失傳,目前的科技手段還難以破解,所以這把劍無法用古代的方法仿制。
從出土的文物來看,流傳至今的青銅劍很多,但在所有發現的青銅劍中,這把劍的工藝是最上乘的。它是中國古代青銅劍的巔峰之作,因此享有“天下第壹劍”的美譽。
按照常理,這把劍出現在楚墓裏,所以它的主人壹定是楚國人。然而考古結果卻出乎人們的意料。
這把劍的劍身上刻有八個字。《鳥蟲書》是篆書的變體,很難辨認。然而,這八個字中有六個出現在過去出土的武器中,考古學家方壯友很快就識別出了“王月”和“自動劍”這兩個字。“王月”後面的兩個難以辨認的字對於識別主人非常重要。根據以往在劍上發現銘文的慣例,這應該是壹個王月的名字。方壯友先生認為這兩個字是“邵簡”,可能是之子於,史書所載無疆。
後來,青銅器銘文專家唐蘭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他斷定這兩個難字是“鳩淺”,“鳩淺”是歷史上生活艱苦的越王“勾踐”的通稱。劍上的八個字是“越王勾踐,充當寶劍”。後來,專家學者經過仔細研究,終於確定這把劍就是越王勾踐的劍。
接下來又有壹個新問題:越王的劍為什麽會出現在楚墓裏?
根據考古學家的推斷,第壹種可能:楚越交戰時,越軍大敗,越王勾踐的這把劍成了楚將軍的戰利品,楚將軍死後被埋葬;第二種可能:越王勾踐曾經把女兒嫁給楚國,這把劍是陪嫁。在央視的《國寶》中,采用了後壹種說法,並進行了解讀。
據《吳越春秋》、《越絕書》、《水鏡註》等古籍記載,鑄劍大師歐冶子為越王雲鑄造了湛盧、春君、謝勝、魚腸、巨闕五把絕世寶劍。越王勾踐的出土寶劍會是其中之壹嗎?
我們用排除法來分析壹下吧。
有三把長劍和兩把短劍。其中魚腸和巨闕為短劍,與越王勾踐的劍不符,可以排除。
據《吳越春秋》記載,吳王闔閭的女兒,名叫滕羽。她死後,葬於建安墓。
關於湛盧劍的下落有許多故事。相傳戰國時,趙國名將李牧曾佩戴此劍與秦國作戰。後來,唐朝著名的士兵薛贏得了這把劍。多年後,南宋名將嶽飛曾手持此劍抗金。嶽飛死後,這把劍徹底消失了。根據這些說法,至少湛盧的劍是後人傳下來的,所以它不可能在楚國的古墓裏。
就這樣,春秋時期只缺了純君劍。如果說是上面說的戰利品或者嫁妝的話,那麽這把勾踐劍應該是純正的軍劍。當然,還有壹種可能,就是越王勾踐把他最喜歡的純鈞劍帶進了他的墓,但是越王勾踐的墓目前在考古發掘中還沒有發現。
因為我們的壹些推斷都是基於傳說,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目前無法確定勾踐的劍是不是純鈞劍。只能說,從劍身銘文和鑄造工藝與古籍中記載的吻合程度來看,其身份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越王勾踐的劍到底是不是傳世的純鈞劍,這壹考古發現為歷史記載的歐冶子鑄劍技術提供了實物證據,越王勾踐依然無愧於“中華第壹劍”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