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由社會經濟部策劃的系列報道,將該部負責的各原獨立的經濟專版打通串連,連續發表了《唉,花錢為什麽也這樣難》、《路路皆卡》等6篇報道,系統反映當時市民為繳交水、電、煤氣等各種費用而不得不奔波於各指定銀行的難處。這組報道立即在市民中引起強烈反響,許多讀者紛紛來信或致電報社,感謝為百姓說了心裏話。
為促使問題早日解決,這組系列報道也整理成材料送交市有關領導。經過歷時兩年不懈追蹤,繳費難問題最終解決,繳費壹卡通於1998年3月正式在廈投入使用,此屬全國首創,被譽為廈門模式。這組報道因而先後獲全國、省、市各級新聞獎。 文革中1969年廈門計有三萬知青前往閩西三縣(永定、上杭、武平)插隊落戶接受再教育。20世紀80年代初,這些知青多已返城,但也還有480多人留在當地。
1995年廈門晚報《星期天刊》(4月23日)刊登廈門知青作家謝春池《尋找最後知青》壹文,反映留在閩西的廈門知青生活艱難現狀,他們的期盼和要求。文章刊出後,原市委書記陸自奮深有感觸,第二天就給當時的市委市政府領導寫了壹封言辭懇切的信,希望市委市政府妥善解決閩西知青遺留問題。市領導對此十分重視,由市府辦公廳組成調查組,召開相關部門協調會,又專程赴閩西組織知青座談會,聽取意見。
1996年10月,市委市政府辦公廳聯合發出《關於做好在閩西的廈門知青工作的意見》,《廈門晚報》即以《讓最後的知青返城》為題進行報道,在閩西知青及其親友中引起很大反響。此後,市委組織部、公安局、民政局、人事局、勞動局、市教委聯合發文,對知青返城壹些具體問題作處理決定,《廈門晚報》及時報道《知青返廈有了具體規定》,緊接又於5月17日報道市中招出新規,招收廈門籍知青子女考生。 九龍江是我省第二大河。廈門市自北溪引水工程建成後,九龍江水就成了廈門最重要水源。為了呼籲上下遊各界***同保護九龍江生態,讓市民了解九龍江,《廈門晚報》策劃了考察九龍江***飲壹江水系列報道。
第壹次活動於1998年著手,先期做了充分準備,請資源專家洪華生、朱鶴健等介紹情況,聘請朱鶴健教授為本次活動總顧問;福師大廖善剛副教授、廈大博士後工作站的曹文誌作為隨隊顧問參與了考察活動;還公開招聘了5位誌願者參與。
《廈門晚報》由潘興軍等4名記者對此次考察活動全程跟蹤報道。
這次考察活動於1999年2月成行。考察隊溯源而後下,行程萬裏,壹個多月時間途經閩西、閩南的18個縣區,先後對九龍江源頭、梅花山自然保護區、梅花湖、雁石溪,以及西溪、南溪,九龍江入海河段的流域生態和環保狀況進行考察,發回報道30多篇、圖片30多幅。這些報道通過大量實地考察實例,全面反映九龍江現狀和存在問題,引起廈、漳、龍等地和省領導重視,促成九龍江流域各市聯手開展綜合整治,讓市民對廈門母親河有較全面認識。
2003年9月,《廈門晚報》再次主辦***飲壹江水--第二次九龍江生態綜合考察,並與廈門、漳州、龍巖三市環保局聯合,在九龍江源頭--連城縣曲溪鄉馮地村立下九龍江之源碑。推動上、中、下遊多方面合作。 2002年6月的壹個晚上,壹名叫許育紅的市民打通晚報熱線,講述在返廈火車上遇見壹個找不到回家路的14歲智障少女。小姑娘是安徽警方偵破壹起拐賣婦女兒童案解救出來的,她只能提供自己名蔣衛龍,在福建石獅打工,其余無法提供更多情況,甚至不知家人姓名及原籍。許小姐從蔣口音中斷定她絕非石獅人,為免讓少女再入虎口,許小姐向廈門晚報求助。
接到電話,《廈門晚報》領導與多名記者馬上來到小許和少女身邊,並留下蔣衛龍。為幫助蔣衛龍找到回家之路,《廈門晚報》記者寫出了壹篇篇充滿曲折和懸念的尋親報道,根據讀者提供的有關少女原籍的信息,又聯系湖南衛視,兩地聯手,系列報道激起兩地人士的強烈關註。在讀者的幫助下,這名14歲少女終於回到湖南邵陽老家。當地村民壹路燃放鞭炮,感謝救援。不久,當地縣政府發來傳真,稱在社會各界幫助下,小蔣已經上學。政府還向全縣人民發出號召,學習廈門市民熱心扶助弱者的高尚精神。 2003年8月,留美的廈大學子謝聞鶯發來壹份傳真,遠在大洋彼岸的卡茲米厄茲·波茲南斯基博士希望通過《廈門晚報》,探求100年前出生於廈門的美籍華人藝術家周廷旭的身世,尋找其在廈門的親戚朋友及生平有關資料。卡茲是華盛頓大學著名經濟學教授、同時也是著名美術收藏家,他慧眼識珠發現了周廷旭的作品,並在西雅圖市舉辦了周廷旭繪畫展。
《廈門晚報》刊發了《探尋周廷旭的蹤跡》,立刻收到眾多讀者來電,提供周及其家族的重要情況。記者龔小莞、黃秋葦合作完成了解讀周家人才現象的深度報道。卡茲教授得知《廈門晚報》已探尋到周廷旭的相關資料後,當即飛抵廈門,《廈門晚報》邀請了廈門美術界部分知名人士,***同研討周廷旭的油畫藝術。
2003年12月5日,卡茲教授再次來到廈門,提出兩點建議:第壹,在鼓浪嶼為周廷旭舉辦個人畫展;第二,在鼓浪嶼建立油畫博物館,長期展出壹部分由自己捐贈的周廷旭畫作。 1997年8月15日-- 20日,《廈門晚報》在華安山區舉辦了壹個少年磨練營。
《廈門晚報》派出專人擔任領隊和輔導員,全程負責此次活動。有60人參加了這次活動,參加者都是年齡在12-14歲的獨生子女。
活動啟事刊出後,不到兩天時間報名人數就超過原定名額,沒報上名的家長通過各種途徑找人說情想把孩子送來吃苦,已報上名的家長則要求不要給孩子什麽特殊照顧。
這些營員們在華安山區經受了諸多磨練:白天在烈日下走十幾裏的山路,參加田間勞動;訪問貧苦家庭學生、自強不息的失明少女;晚上住在教室裏面,睡課桌椅拼成的通鋪;洗冷水澡,吃農家粗茶淡飯。
磨練營結束後,《廈門晚報》相繼邀請隨營工作人員及營員家長,教育專家座談,反思教育觀念,探討素質教育。 2001年9月23日下午,由《廈門晚報》獨家策劃並實施的廈門首屆雙胞胎聯誼活動在廈門悅華會展酒店的大草坪上舉行。廈門450多對雙胞胎、多胞胎在此相聚,他們中年齡最大者90歲,最小者才出生2個月。雙胞胎才藝表演和450對雙胞胎、多胞胎合影將活動推向高潮。超過3萬市民參加了這次聚會,2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媒體的記者參與報道了這次聚會。
整個活動歷時近壹個月,***經歷報名、初賽、復賽、決賽幾個階段。從報名那天開始,《廈門晚報》每天推出壹篇雙胞胎的故事,還穿插了不少有關生命科學的知識介紹。雙胞胎活動受到社會各界高度評價,認為具有較高的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娛樂性。 2003年3月底,是廈門市舉辦的第壹屆國際馬拉松賽的日子。為了給參加首屆馬拉松賽的市民熱身,《廈門晚報》於2003年3月2日在環島路廈門國際馬拉松賽賽道舉辦了廈門市民馬拉松賽,比賽分A、B組,A組為10公裏,B組為半程。這是國內首次由壹家地方媒體主辦的市級馬拉松比賽。
1200名市民和來自德、美、英、日、新加坡等國的朋友參加了這場歡樂健康的大聚會,他們中年紀最大的74歲,最小10多歲。同時,交通、醫療等諸多部門通力協作,成功地為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進行了壹場演練。 2002年3月起,《廈門晚報》和市總工會聯手推出為扶助下崗人員自主創業的春雨行動。
有200多個家庭提出申請,不少人寫出了創業計劃。市總工會組織專人對申請者入戶調查,《廈門晚報》和總工會聘請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和退休企業家組成顧問組,為這些家庭的創業計劃做分析評估,《廈門晚報》還向社會征集金點子,發動讀者為下崗人員自主創業獻計獻策。
銀行、工商、稅務等部門都表示要為春雨行動創業家庭提供最優惠政策、最快捷的服務。經過數月努力,第壹批 種子家庭陸續創業開啟。他們是:陳雅卿的春雨花香鮮花店,葉劍鋒的春雨花行,軍嫂向曉丹春雨貝雷餐館和呂碧馨的春雨寶記食坊。《廈門晚報》樹立了壹批自主創業、自謀出路的典型。壹時間,春雨名聲鵲起,許多市民為下崗職工加油鼓勵,紛紛登門照顧他們的生意,扶助無業人員。 每年的新壹屆大學生入學報到之時,《廈門晚報》熱線總會接到壹些新生及家長來電,詢問入學應註意事項,訴說準備工作的種種疑難困惑。為此《廈門晚報》新聞部於2004年7月--8月策劃推出了新生結伴上學行動,意在為即將踏上大學校園的新生們營造壹個相識相幫的平臺,順利走出人生這重要壹步。
2004年有東北、西北等5個片區,200多名新生通過晚報記者編輯牽線,彼此結為上學夥伴。
首次新生結伴上學受到歡迎,第二年繼續進行。老生踴躍報名當誌願者,樂當學弟學妹領路人和護航者成為壹大亮點。該年有300多名新生分5個片區結成上學夥伴,甚至有來自泉州、南平、三明的新生參與。《廈門晚報》並請廈航、火車站派專人到現場提供查詢、訂票服務。
新生結伴上學至此成為《廈門晚報》每年必有的活動。 崗位助學是市慈善總會與《廈門晚報》聯合開展的壹種全新的助學模式,活動倡議企業為貧困高考生提供暑期勤工儉學的崗位,讓他們打工掙錢,既籌措學費,又鍛煉能力。
首次崗位助學活動於2005年6月啟動。半個月內,先後有24家企業提供了206個崗位。報名申請助學崗位的學生達180多人,學子們順利上崗,堅持到最後的學子們都拿到了兩個月的工資,
崗位助學活動的新穎和創意,吸引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網、中國社會報以及廈門市各家媒體前來作深入報道,福建省電視臺新聞頻道專門進行了為期3天的采訪,連續報道。 2005年初,《廈門晚報》要聞部開始策劃與警方***同倡導成立反扒誌願者大隊事宜。
此前,已有部分市民群眾自發進行著反扒活動,但這些見義勇為者力量分散,缺乏相應的管理和專業技能培訓。《廈門晚報》基於此,倡導成立有組織的民間反扒隊伍,由警方統壹管理,保險公司提供意外傷亡保險。
2005年6月,在市公安局的協助下取得了市相關領導的支持。《廈門晚報》記者開始與自發反扒的市民吳東亮等人接觸,多次采訪資深反扒民警姜海鷹及專業反扒民警,並在警方支持下,與關押在看守所、戒毒所的老扒近距離接觸,獲得大量第壹手材料。
經過充分準備,《廈門晚報》於2005年11月開始正式推出連續報道,從民間反扒到我市反扒現狀、扒竊團夥內幕,以及當前警方反扒遇到的阻力等,壹步步將民間反扒推上前臺。連續壹個月幾乎每天整版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註,民間反扒壹時成為廈門市民關註的熱點,報名參加誌願者大隊的市民十分踴躍。
至2005年12月初,時機相對成熟,經市公安局正式授權,當年12月11日正式宣布成立廈門市義務反扒誌願者大隊,首批隊員80人。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陳炳發稱之為文明城市文明市民的義勇之師,此後,全社會迅速形成良好的反扒氛圍,見義勇為事件層出不窮,壹批老扒紛紛逃離廈門。 1995年市公交公司推出無人售票車,實施中乘客對找零等問題多有怨言。9月的壹天,時任《廈門晚報》副總編輯的朱家麟,以其乘公交車為找零錢遭乘務小姐譏連1元錢都計較的經歷,寫了《無人售票車感言》發表在廈門晚報1版言論欄上,認為公交公司有待改進窗口服務。
這事引起公交公司領導高度重視,雙方決定因勢利導,公交公司花錢買意見,在《廈門晚報》設立公交與市民欄目,讓市民對公交服務安全線路等方面提出批評建議。
短短半個月,《廈門晚報》編輯部就收到800多封來信,規模空前,有批評有建議,有的甚至還畫出需要增設的服務設施設計圖。公交公司領導說,市民這樣徹底地透視公交,有助於深化公交體制改革。市委宣傳部新聞處負責人說,這是廈門新聞史上空前的壹場大討論。 2000年4月,不少讀者來信舉報島內城鄉結合部豆腐黑店衛生條件差,《廈門晚報》記者從衛生防疫部門了解到廈門市發放了衛生許可證的豆腐加工點僅6家,無證的黑店卻有200多家。根據這些信息,《廈門晚報》新聞部立即策劃追蹤報道。
女記者孫麗萍、何崇梅假扮酒樓老板和采購人員,暗訪了壹些黑店,那裏的衛生狀況讓人觸目驚心,許多做豆腐的石膏粉竟是工業用的,甚至是醫療垃圾中回收的。而廈門市民吃的豆腐80%就是這樣生產出來的。
記者根據暗訪發表了《在豆腐白嫩嫩的背後》現場通訊,引起市民和各相關單位極大反響,湖裏區馬上進行了綜合執法查黑店,《廈門晚報》連續三天跟蹤報道。當時的市長朱亞衍親自在報道旁做了批示,責成副食品局進行調查,並召開工商局、衛生局、副食品局領導碰頭會,商討解決黑豆腐問題。朱市長並對記者的工作表示感謝。
隨後,全市島內外壹起行動,查封了壹些不法加工點,同時壹批現場加工的正規豆腐店也應運而生,讓市民吃上放心衛生的豆腐。 2004年1月-3月,《廈門晚報》推出了地溝油揭秘系列報道,在本市引起強烈反響。
記者劉文輝從廈門某酒樓壹位廚師長那裏獲悉,部分酒樓酒店用油很不規範。為此,記者以《酒樓廚師長痛揭地溝油黑幕》為題,推出了系列報道的第壹篇。之後,又分別以《地溝油是怎樣煉成的》、《地溝油這樣周轉》、《小店用油觸目驚心》為題,對廈門地溝油的產生、加工、周轉及小店用油的現狀進行了曝光。
之後,《廈門晚報》與廈門市餐飲同業公會聯合,發起了《廈門市餐飲業拒絕地溝油誠信承諾倡議》,首批38家餐飲企業參與了附議。最終在2004年3月15日,廈門各大餐飲企業成立了拒絕地溝油誠信單位聯盟,從正面引導餐飲企業規範用油。
除此之外,為從源頭上截斷地溝油流向餐桌,廈門市有關部門和企業也行動起來。首先是地溝油加工企業在廈門晚報上發出呼籲,讓正規企業大規模回收地溝油,做生物柴油或肥皂,抵制野回收人員將地溝油回收送往餐桌;其次,工商部門也出臺堵油措施:所有糧油銷售店必須建立臺賬,工商部門對不合格的餐飲店張貼《禁示》,告知消費者該店食用油有問題等;有關部門也提倡餐飲企業安裝油水分離器,杜絕廚房剩油流向地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