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鐘馗並非是人的名字,而是壹種菌名。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爾雅》雲:‘鐘馗,菌名也。’《考工記》註雲:‘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壹椎擊鬼,故亦名 鐘馗 。好事者因作 鐘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鐘馗源於仲葵,本是壹種植物的名稱,屬於壹種椎形菌類。椎本是壹種敲打器物的工具,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壹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因故事講的是專門捉拿兇邪惡鬼,很符合人們的心理,故受到歡迎。這樣,菌類仲葵便變成;了打鬼的鐘馗,壹個植物的名字也就變成了捉鬼英雄的名字了。
民間懸掛鐘馗圖,原來都在除夕,然而如今,卻是在端午節畫鐘馗,或贈人、或自掛。這種改變源於乾隆二十二年,那年因瘟疫死了不少人,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將鐘馗請出來施威捉鬼,此後逐年相沿成俗。
歲月悠悠,鐘馗這個“驅魔大神”綿延至今,經久不衰。啟功先生的《題鐘馗騎驢小景》,寫得風趣而富有時代感。漫畫家方成畫過壹幅鐘馗圖:鐘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春眠不覺曉,鼾聲驚飛鳥。人間鬼太多,鐘馗累壞了”。諷喻極為深邃。北京的青年畫家周旭畫了鐘馗專輯並蒙他送我壹本。畫集內的鐘馗極為傳神並得到不少開國元勛的***鳴——“此公不可少”。看來現代人更需要鐘馗。
《鐘馗嫁妹》故事中,講到他是唐朝時壹位出身貧寒的書生,自幼飽讀詩書,才華出眾。然而他相貌奇醜無比,絲毫沒有讀書人那種風流倜儻的儒雅氣質。也就是因為這醜陋的相貌,使他在科舉考場上遭受歧視。
鐘馗憑借過人的才華,壹路過關最終考到殿試。但這位唐明皇偏偏無法容忍鐘馗的醜陋,大筆壹揮,兒戲般的取消了他的錄取資格。十年寒窗之苦,瞬間化為烏有。性格剛烈的鐘馗於是選擇了死……
這個故事的最早版本見於宋朝博物學家沈括所著《夢溪筆談》的《補筆談》,與今天故事稍有不同。
那次考場冤案後不久,唐明皇身患重病,夢中總被小鬼騷擾,無法安睡。壹天深夜,他夢見壹個小鬼偷偷潛入宮中,盜走自己心愛的樂器,還在宮中狂呼亂叫。懊惱間,唐明皇忽見壹個藍衣身影從天而降。壹把抓住小鬼,撕扯壹番吞下肚去。唐明皇驚醒過來,怪病從此不治而愈。回想夢中藍衣人,就是那位醜陋的書生鐘馗。於是請畫家繪制鐘馗神像,懸掛皇宮內外以求祛邪保平安。自此鐘馗名聲大噪,成為名揚天下的捉鬼大神。
北宋以來,幾乎所有的鐘馗故事都與此相類似。那麽這個流傳了近千年的故事有多大真實性呢?先來看鐘馗其人。
我們參閱了唐代的歷史文獻,在所有唐代的官方文獻中都沒有找到鐘馗這個人名。關於類似的考場冤案也沒有壹字壹句的記載。
唐代有關唐明皇李隆基的奇聞軼事多有記載。可是也沒有發現鐘馗夢中顯靈為唐明皇治病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考察科舉制度的發展歷史,唐明皇不可能主持殿試考試。因為殿試考試制度,是壹百多年以後才由宋太祖趙匡胤壹手創立。
如此說來,鐘馗其人以及他死後成神的故事很可能是宋朝以後才被虛構出來的。但這個故事至少有壹處是真實的,那就是在唐明皇時代,鐘馗已經是聲名顯赫的捉鬼大神。
《全唐詩》裏收錄了這樣壹首詩,名為《謝賜鐘馗及歷日表》。作者是唐明皇時壹位宰相,名叫張說。詩中說感謝皇上賜給自己的鐘馗神像和歷日表。後來的大詩人劉禹錫也曾寫過類似的詩篇。由這些唐人詩句不難看出,作為神鐘馗在唐朝時已是聲名赫赫,張掛鐘馗神像成為上層社會流行的年俗。
可是鐘馗到底是怎樣的身世來歷,又是如何走上神壇,詩中並未解釋。
這或許就是宋朝以後人們虛構鐘馗成神故事的原因:宋朝時鐘馗也是名聲顯赫壹如唐朝,可是人們無法解釋他的來歷。而從流傳下來的詩和鐘馗畫像來判斷,早在唐明皇時這種風俗就已經興起。於是人們引入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唐明皇,並虛構鐘馗讀書人身份和冤死後顯靈成神的故事,來解釋鐘馗的來歷。
那麽唐明皇賜給大臣的又是怎樣的鐘馗神像?為什麽宋朝人據此判定鐘馗的讀書人身份?我們能否從那幅神像中探知鐘馗的真實來歷呢?
有記載唐代的畫聖吳道子是第壹位擅長鐘馗畫的大師,雖然他的鐘馗像畫作現已失傳,但北宋時還有人在皇宮裏見到過。北宋鑒賞家郭若虛,詳盡描述他所見吳道子的鐘馗像真跡。郭若虛在《圖畫見聞誌》卷六《近事》中寫道:“昔吳道子畫鐘馗,衣藍衫,革敦壹足,眇壹目,腰笏,巾首而蓬發,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筆跡遒勁,實繪事之絕格也。”
所謂“衣藍衫”的藍字與襤褸的襤字同義,是破舊的意思,也就是身著破爛的衣衫。“腰笏”是說腰帶上別著笏,是大臣上朝時手中持的木質禮器。“巾首而蓬發”則是描寫他儒生身份和落魄的儀表。從北宋書畫鑒賞家郭若虛對吳道子的鐘馗畫描述來看,鐘馗的確是面目醜陋,出身貧寒的讀書人形象。
這是現存年代最早的鐘馗畫像,是五代時期人物畫家石恪的作品。鐘馗形象壹脈相承,始終是貧寒的讀書人形象。
看來從早期畫像裏,還是無法找到鐘馗真實來歷的蛛絲馬跡。
也許我們忽略了壹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在民間社會中的鐘馗形象。
要想探知鐘馗的真實來歷,還要把目光轉向民間。然而在唐朝的史籍文獻中,對於民間鐘馗形象的記載卻是壹片空白。
1900年,敦煌。壹位王姓道長偶然發現在唐代寫本經文當中,有壹篇提到鐘馗。篇名為《除夕鍾馗驅儺文》。文章大意說:在壹種叫做儺的儀式中,鐘馗鋼頭銀額,身披豹皮,用朱砂染遍全身。帶領十萬叢林怪獸,四處捉取流浪江湖的孤魂野鬼。
看來在唐代民間還有另壹種鐘馗,與上層社會流行的書生形象大異其趣。所謂的儺,到底是怎樣壹種儀式,鐘馗又在其中擔當何種角色?他的起源是否與這種儀式緊密相關呢?
翻開《新唐書》我們可以讀到有關儺的記載。《新唐書·儀禮誌》中詳細記述了壹次皇宮裏舉行的儺儀式。從《儀禮誌》中記載來看,雖然儀式的名字都稱為儺,但宮中的儺和敦煌《鐘馗驅儺文》裏的儺還是有著顯見的差別。首先是規模的不同,其次是在國家典禮中儺舞的領頭者是方相氏,而並非敦煌驅儺文裏的鐘馗。
為什麽同是唐代的儺,卻有著如此的差別?這是因為在唐代,的確存在著兩種儺;壹種是官方主持的儺稱為宮廷儺或國儺,另壹種流行於民間,稱為鄉儺。
這種差別不僅在唐朝,甚至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
敦煌出土的《鐘馗驅儺文》是最早鐘馗出現在儺儀式中的記載,從唐代以後壹些風俗誌和詩歌裏的片斷文字描述來看,也只有在鄉儺中才能見到鐘馗的身影。
幸運的是,這種古老的鄉儺儀式,現在還能看到。江西省萍鄉市石洞口村,以儺舞遠近聞名。村民們認為他們的祖先是唐朝時遷居到這裏的中原人。儺舞也就是那時從中原帶來,祖祖輩輩壹直傳到今天。
儺舞裏最活躍的角色就是鐘馗。由於他頻繁出場,又是場上絕對的主角,所以有時候人們也直接稱儺舞為跳鐘馗。與唐朝的儺儀式稍有不同,這裏的鐘馗已不是身著豹皮,而是壹副將官打扮,手下的十萬叢林怪獸也簡化成四員副將。但他在儀式中的職能並沒有變,仍舊是捉鬼。
壹旦儀式開始,儺舞藝人就立即采用這樣的步法。而這步法透露鐘馗的真實身份。這步法有壹個響亮的名字,稱作禹步,是大禹行走的步法。
壹千七百年前,晉朝的道教學者葛洪在《抱樸子》中記載了這種步法。傳說大禹在治水時兩腿受傷,行走時只能碎步向前挪移。但人們感激他治水的恩德,並不視之為缺陷,反而因其與眾不同而視為神聖的證據。
那麽鐘馗采用這種步法的由來也就可以作如下推想:大禹所處的時代是氏族社會,氏族首領又往往身兼巫師的職務。所以他所主持的祭祀儀式,也因為這種特殊步法而顯得與眾不同。後世的巫師沿襲了這種步法,既為了紀念大禹,也為了增加儀式的神秘性,就稱其為禹步。
這種推測有沒有道理呢?至少有壹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跳鐘馗儺舞是古代巫術活動的壹種,而且的確起源很早,甚至比傳說中的大禹時代還要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從早期巖畫石刻和陶器上的圖案來看,早在文明誕生之始,具有巫術色彩的祭神儀式就已出現,而儺舞很可能也是那時相伴而生。
鐘馗嫁妹
傳說鐘馗有個同鄉好友杜平,為人樂善好施,饋贈銀兩助鐘馗赴試。鐘馗因面貌醜陋而被皇帝免去狀元,壹怒之下,撞階而死。跟他壹同應試的杜平便將其隆重安葬。鐘馗做了鬼王以後,為報答杜平生前的恩義,遂親率鬼卒於除夕時返家,將妹妹嫁給了杜平。這就是著名的“鐘馗嫁妹”。“鐘馗嫁妹”成為古代繪畫和戲劇的壹個重要題材,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