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錢幣有著很久遠的歷史。夏朝時期便有了以物換物的說法,其實也可以稱作是以物代替錢來交換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用於交換的大多為牲畜。
但對於牛羊這種大型牲畜來說,交換過程過於麻煩。到了商朝時期,隨著日益熟練的打獵技巧,便開始有了的想法,用壹種小型的東西來代替。
那個時候,人們大多生活在海岸邊,淺海邊捕魚打貝類也比較簡單,看著打上來堅硬且小巧的貝殼,萌生出了以貝殼來代替牲畜的交換。
這就是最古老的貨幣,貝殼。後經過時代的更替,逐漸變為銅幣、錢幣等壹系列。那麽在商朝時期,貝殼作為貨幣,為什麽人們不去多撿點貝殼,讓自己成為有錢人呢?
01小巧但又堅硬的貝殼
貝殼,生活在水邊軟體動物的外殼,是壹種鈣化物,所以相當的堅硬。貝殼的種類有很多,如虎斑貝、白玉貝、五爪貝、珍珠貝、大角螺、馬蹄螺、海蝸牛等,上百種。
有些貝殼甚至具有珍珠般的光澤,經常被用於珠寶行業,或者是用來進行制作貝雕等,具有壹定的觀賞價值,深受人民群眾的追捧和喜歡。
並且,我們所知的珍珠,也是由壹種貝類動物體內產生。它是壹種古老的有機寶石,好的珍珠所制作成的飾品甚至,可以賣到上幾百萬的價格。
在遠古時期,山頂洞人便開始用拾到的貝殼進行打孔,制作出飾品佩戴在脖子或者腰上。壹直到了商朝,人們才將貝殼作為錢幣進行交換。
商朝,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朝代,約在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期間。它不同於商朝時期,無論是在數學、文學,甚至是在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都發展到了壹定的程度。
由於甲骨文的出土,我們可以得知在殷商時期,文字已經得到了壹種廣泛的應用,並且我們現今所用的漢字也已在當時基本成型。再加上農業、牧業、手工業等行業的發展,商朝的經濟也可謂是相當繁盛。
這就使人們在進行物品交換時發生了壹些小問題,牲畜體積太大,並且若是要外出不便於攜帶等等,各種各樣的弊端紛紛暴露了出來。
"辦法總比困難多",有人便想出了可以用壹件小巧的東西代替,經過了古人的多次嘗試發現,用貝殼來當做"貨幣"最好,不過當時還沒有貨幣這麽壹說。
這就是我國貨幣的初步形成,從此之後代替了牲畜交換,更為方便快捷。直到春秋戰國時期,貝貨才被人們所淘汰,隨之漸漸興起的便是用金屬制作的銅幣。
02貝殼量多但難得
現如今我們知道,貝殼數量之繁多如天上的明星,我們能夠見到的貝殼也是數不勝數,同樣無論是在海邊還是在內陸居住,都可以看到很多的貝殼。
但在古時候卻不是這樣的,那個時候捕獵技術雖有所提高,但沒有像如今壹樣,能夠通過器械來輔助人類進行打撈,所以捕撈還是壹件危險的工作。
我們可以通過相關的歷史記載中了解到,人類對於大海的懼怕是從古至今的,尤其是在科技文明程度不高的古代,大海對於他們就像是神壹樣的存在。
那麽對於貝類的打撈也是如此,他們只能是在淺海區或者是岸邊尋找,稍有不慎便丟失性命。並且由於交通的不便,內陸的人是無法撿到貝殼的。
剛打撈上的貝殼是無法作為貨幣的,必須是經過壹系列的加工,將貝類外殼的鈣化物進行打磨,使其變得富有光澤,這才可以用於物質交換。
眾所周知在古代,權利都是掌握在壹些達官貴族人的手裏。當然,作為貨幣的貝殼也不例外,普通百姓只能是作為被雇傭來勞動力,是無法任意地捕撈貝殼。
他們只能是通過出售自己的勞動力來得到貝殼,並將其低價出售,這才能得到壹些微薄的"工資",然後將收購上來的貝殼再進行加工。
貴族們自然是不願意將這些權利下放給普通百姓的,所以即使那個時候貝殼不少,但人們也無法通過多撿些貝殼,來使自己成為有錢人。
03金屬冶煉越來越成熟,貝殼逐漸被替代
隨著金屬冶煉越來越成熟,人們逐漸發現貝殼作為貨幣並不是那麽好了,無論是從加工還是從其稀有程度上來看,都不如金屬方便又多。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國家分裂,爆發出了各式各樣的貨幣,隨著秦始皇統壹了六國之後,出現了壹種新的貨幣,秦半兩,從此貝幣被替代。
中國也結束了由貝殼作為貨幣的時代,但貝殼依舊被富豪貴族們作為飾品,用於點綴衣服或者是首飾,它只是消失在了中國錢幣的歷史中。
中國貨幣的歷史後經過銅幣、金銀、紙幣,壹直到如今的銀行儲蓄卡、網絡支付。唯有金銀作為貨幣,使用時間最長,甚至至今也作為全球通用貨幣。
阿毛還記得,在幾年前人們出門購物逛街時,還須得帶現金或者是銀行儲蓄卡,而如今壹部手機便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網絡支付已成為了主流。
這也使假幣行業受到了沈重的打擊,人們將金錢變成壹個個數字,通過銀行與網絡之間的聯系,方便了人們,丟錢收假幣的現象也越來越少。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我們知道金錢的作用是十分大的,甚至可以用金錢來顛倒是非,但"君子愛財,應當取之有道",不能淪落為金錢的奴隸。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於金",有些人能夠為了得到錢不惜進行詐騙,或者是從事壹些不當行業,從而毀了自己的壹生。阿毛認為,應當向李白多學習"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金錢只是用來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卻不是用來將我們束縛。俗話說"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應當多去享受自由時光,而不是每天承受在掙錢的壓力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