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麽是“小平”、“折”
2、“天啟通寶”簡釋
3、“鹹豐元寶”簡釋
4、“熙寧通寶”簡釋
5、“乾封泉寶”簡釋
6、“元佑通寶”簡釋
7、“聖宋元寶”簡釋
8、“政和通寶”簡釋
9、“熙寧重寶”簡釋
從時間上考慮,多仿制時代久遠的古幣,且越古的品種越具有誘惑力。
例如,空首布出土不多,國內外市場價格昂貴,所以偽品也多。還有圓足布及在圓足布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三孔布更為罕見,所以偽品眾多。
從鑄造及存世量上考慮,仿制珍貴稀有的古錢幣。
例如,王莽時期的金錯刀,錢上鑄“壹刀平五千”字樣,其中“壹刀”二字用黃金錯成,偽品中“壹刀”二字通常凸出,有銅質,也有用金粉描成。五代十國時的開平通寶,天成元寶,清代的祺祥通寶等都極為珍貴,偽品也極多。
古錢幣真假鑒別
壹、從貨幣文字的源流演變上加以考察。古錢幣文字往往帶有獨特的地方色彩,特別是漢唐以來,官方鑄幣,面文多為書法家及皇帝書寫,具有獨特的文字風格。如唐代的開元通寶即為歐陽詢所書寫。因此掌握文字的氣息、神韻是鑒別古錢幣的關鍵之壹。偽品因為是摹仿別人的,常常處處小心,手法極不自然,牽強做作,文字神韻自然大打折扣。
二、從錢幣的顏色、成分諸方面加以考察。真錢的銹與銅質結合在壹起,所謂“銹色入骨”,不易脫落。偽錢的銹浮在表面,用醋壹擦即脫落。此外,真錢幣因年代久遠,內部成分發生變化,所以壹般重量會大為減輕,用手拈壹拈,即可從輕重方面加以辨別。
古錢幣收藏
收藏古錢幣必須了解壹些基本的術語,與錢商打交道,與同仁交流,才能做到內行說行話。這裏收集壹些常用術語做個簡單的介紹。
內廓:古錢幣穿孔凸起的邊緣。
外廓:也稱外輪或邊緣,是古錢幣周邊凸起的邊緣。
錢幕:內廓與外廓之間的部分。
穿孔:也稱貫,古錢幣中央的通孔。
方穿:穿孔的形狀為方形。
圓穿:穿孔的形狀為圓形。
廣穿:穿孔比壹般的要大得多。
包漿:古錢幣表面的壹層極薄的氧化物。
生坑:指新近出土的古錢幣上的銹色,或出土時間雖長但銹色未遭破壞的。
古錢幣價格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泉局38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源局28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蘇局200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雲局10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型 背寶鞏局35000
祺祥重寶 楷書 折五 背寶源局“當十”3500
祺祥重寶 楷書 折五 背寶泉局“當十”6800
祺祥重寶 楷書 折五 背寶鞏局“當十”35000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雲局“八”15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泉局雕母7000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部頒各局樣錢700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新十”8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阿無蘇局“當五”5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五 背寶泉局“當十”10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五 部頒各局樣錢1200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五 背寶伊局“當四”2000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三 背寶鞏局“當五”800
古錢幣交易
八十年代初,藝術收藏品市場解凍,作為其中壹個分支的古錢幣收藏活動,在沈寂了幾十年後也開始復蘇。在北京,最早是在南城的象來街,開始聚集了二三十位古錢幣愛好者(筆者也在其中),在半地下狀態下進行交流和交易,不久,引起有關部門的註意。於是,這些人打遊擊似地轉移到復興門和木樨地之間的街邊綠地,以後又“轉戰”到禮士路小花園、後海小土坡、潘家園等地執著地進行著自己的追求。越是管得嚴,這些“遊擊隊“越象滾雪球般地壯大,到八十年代末,已經發展到數百人。直到隨著政策的松動,南城報國寺、西城德勝門收藏品市場開業,這些“遊擊隊員“才算有了相對固定的交易場所。至今,北京壹些仍在活躍的古錢幣收藏家、錢商,有相當壹部分就是當年“遊擊隊”的成員。全國其他地方的古錢幣收藏活動,也大體有類似北京這樣的經歷。
中國古錢幣收藏
古錢幣收藏大軍不斷壯大的另壹個重要原因是古錢幣收藏的門坎較低。
和其他門類的古代藝術品比起來,古錢幣的價格要低的多,目前,海內外中國古錢幣最高的拍賣記錄也沒有突破二十萬元。工薪族和普通的錢幣愛好者,每年從收入中拿出幾千幾萬元用於古錢幣收藏還是做得到的,而且也能獲得較好的成績。如集全壹般的北宋普通錢數千元也就夠了,當然要向高級階段發展,也應有相當的投入。不過,到了這個階段,投資者的鑒賞水平已經有所提高,用於“交學費”的機會成本大大降低,投資方向也有所選擇,不再“壹網打盡”,“全面出擊”。
古錢幣市場
和近年郵市、股市的不景氣形成反差的是:古錢幣的市場價格壹直穩步上揚。這和收藏者隊伍不斷膨脹擴張有直接關系。由於古錢幣的不可再生性,作為投資的手段之壹,吸引了壹批原來沈迷於郵市股市的人,這些人的加入,造成了求大於供的局面,其真接結果就是帶來了古錢幣的價格上揚。除此,古錢幣收藏隊伍的成份年齡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調查顯示:古錢幣投資者的年齡越來越呈現年輕化趨勢,給這支收藏大軍不斷註入了新鮮血液。原來古錢幣收藏者大部分是中老年人,現在則是二三十歲的青年占了絕大多數,其中不少人從小學時代就開始收藏古錢幣,我認識的壹對戀人,女孩兒21歲,男孩兒24歲,但在收藏花錢方面已經頻有成績。他們中有些人是受前輩影響,有些人本身是學美術專業的,出於對本民族文化的景仰,而更多的人是受市場利益的趨動。“市場“這壹只無形的手,在錢幣出土地的農民、錢商、收藏愛好者之間形成了壹條供應鏈。
中國古錢幣價格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月6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星1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星月15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右桃元8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鐵母30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廣穿7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普品2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光背3元太宗太平興國年間(676--983年)鑄,宋年號錢由此始,有銅鐵兩種,徑2.4厘米,重3.4克左右。錢文隸,真二體,背有星、月紋,以鐵母,廣穿錢為稀有。
太平通寶錄書小平背星2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背月15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合背30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廣穿鐵母350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廣穿600元
太平通寶隸書折十大樣背巨星22000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光背0.50元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鑄,有銅,鐵兩種,太宗親書真,行,草,三體錢文,開禦書錢之先河,亦草書入錢文之始。旋讀光背,徑2.4厘米。重3.8克左右,以縮小淳化為稀有。
淳化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背星80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鐵母6000元
淳化元寶隸書小平縮水1500元
至道元寶行書小平光背0.50元太宗至道年間(995-997)鑄,有銅,鐵兩種。錢文真、行、草三體書為太宗親書。徑2.4厘米。重3.8克左右,傳世以合背錢為稀有。
至道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
至道元寶行書小平合背300元
鹹平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真宗鹹平元年(998年)鑄,有銅鐵,輪廓精整,另見有各式寬緣厚肉之大型錢。錢文真書,旋讀光背,徑2.5厘米,重4克左右,鹹平無珍惜錢。
鹹平元寶隸書小平合背300元
鹹平元寶隸書小平背四出250元
鹹平元寶隸書小平闊緣厚肉180元
鹹平元寶隸書折二闊緣厚肉500元
鹹平元寶隸書折五闊緣厚肉1000元
鹹平元寶真書折十大樣光背45000元
景德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始鑄。有銅、鐵兩種,鐵氏只見折三。徑2.5厘米,重4克,鐵錢徑3.5厘米,以鐵錢折三少見。
景德元寶真書小平鐵質光背50元
景德元寶真書折二鐵質光背10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鑄,有銅、鐵兩種,錢文真書,旋讀。小平有大、小樣版別數種,徑2.4-2.5厘米,重4克左右,光背及背有星月紋。傳世以背星月紋為少見。鐵錢折三稀有。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星18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星月25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合背3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二闊緣厚肉5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鐵範銅3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鐵母10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闊緣厚肉1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二光背3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十光背45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巨星200元
天禧通寶隸書小平縮緣小字2元真宗天禧年間(1017--1021)鑄,有銅、鐵兩種,小平徑2.5厘米、重3.8克,折二徑2.8厘米,重4.7克,鐵錢亦有折二。其時鬥米十錢。天禧以銅、鐵折二及合背為稀有。
天禧通寶真書小平光背0.5元
天禧通寶真書折二光背20000元
古錢幣收藏價格 慶歷重寶真書小平旋讀光背300元
慶歷重寶真書折二直讀光背7元
慶歷重寶真書折二直讀光背15元
慶歷重寶真書折五鐵範銅3000元
慶歷重寶真書折五鐵母10000元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光背250元仁宗至和年間(1054--1055)年鑄,元寶錢文為真,行、篆三體,旋讀,通寶錢為真,篆二體,直讀,重寶為折二,折三,錢文真書,小平徑2.4厘米,重3.8克,折二徑3厘米,重8.8克,折三徑3.4厘米,重10克上下。傳世元寶,通寶易尋,重寶錢為泉界所珍愛,尤以背文虢,坊者更足珍貴。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左挑350元
至和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
至和元寶篆書小平光背1元
至和元寶真書小平光背1元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隸通250元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隸寶300元
至和元寶真書折二光背1700元
至和元寶真書折五鐵母光背5000元
至和重寶真書折五背“坊”40000元
嘉佑元寶真書折五背“號”30000元仁宗嘉佑元年(1056)鑄,錢文真篆二體,旋讀光背,徑2.5厘米,重3.8克,為小平對錢,傳有鐵錢,然未見存世。
嘉佑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寶篆書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寶篆書小平光背0.50元
治平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英守治平年間(1064-1067)鑄,錢文真、篆二體,有直讀,旋讀兩種,徑2.4厘米,重3.8克,光背小平,未見折二以上大錢。偶有背四出傳世,實為稀品
治平元寶篆書小平光背0.50元
治平通寶隸書小平光背1元
治平通寶篆書小平光背1元
熙寧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30元
熙寧元寶篆書小平背“衡”250元
熙寧元寶真書小平背“衡”180元
熙寧元寶篆書折二光背0.5元
熙寧重寶真書折二光背1元
熙寧重寶行書折二連飛點10元
熙寧重寶篆書折二長冠“寶”15元
熙寧重寶真書折三光背20000元
元豐通寶行書小平光背0.3元神宗元豐元年(1078)鑄,有銅、鐵、兩種,錢文分篆、隸、行三體,小平徑2.5厘米,重5克。折二徑2.8厘米,折三徑3-3.2厘米,版別可達百種,為宋錢中最多壹種,隸書體、背穿上仰、俯月為貴。集隸書體元豐錢時須註意豐字頭,另有壹種日本曲字頭元豐,最易魚目混珠。
元豐通寶篆書小平光背0.3元
元豐通寶行書小平背月200元
元豐通寶篆書小平背月200元
元豐通寶行書小平背星10元
元豐通寶隸書小平小字光背100元
元豐通寶隸書小平大字1000元
元豐通寶篆書小平大字40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二背星5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二背月4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二長字1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二長字1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五鐵範銅1500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五鐵母2800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五鐵範銅150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五鐵母2800元
元豐重寶篆書折十光背40000元
政和通寶楷書小平文“政”80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文“政”85元
政和通寶篆、隸書小平光背1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大字50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大字55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銳禾400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文政背“陜”10000元
政和通寶楷書小平楷“通”25元
政和通寶楷書小平小樣文“政”70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銀質大字6000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鐵母6000元
古錢幣鑒定
年代久遠的古錢的確較為珍貴。然而,並不是所有年代越古老的古錢幣都是越值錢的,年代較近的古錢裏也不乏價格十分昂貴的。距今2300年前的戰國時代燕國貨幣“明刀”,年代可謂久遠,然而市場價僅60~70元壹枚,且品相上乘。2000年前的漢“五銖”、1000多年前的唐“開元通寶”及北宋“宣和通寶”,其價格之低,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錢幣市場裏幾角錢即可買上壹枚。但同樣年代的古錢,有些售價之高卻同樣令人匪夷所思。戰國時的“三孔布幣”,售價高達60000余元壹枚,且有價無貨。西漢末年王莽所鑄的“壯泉四十”,也絕不會低於25000元壹枚出手。即使僅100多年前問世的清代錢幣,不少品種也高達上萬元,如“祺祥重寶(1861年鑄)”、太平天國起義時所鑄“天國通寶”等等。
古錢幣價值何以會有如此天壤之別呢?主要原因還在於古錢幣存世量的多寡。歷史上有些朝代比較強盛,數十年甚至幾百年發行單壹品種的錢幣,故這類古錢的數量就十分巨大;有些短命王朝剛試鑄了壹些樣幣即被改朝換代,這類古錢的數量自然就很少。“物以稀為貴”這條原則尤其適用於古錢收藏。戰國時“明刀”雖僅流行於燕國壹地,但由於鑄量可觀,至今仍時有出土,且動輒即成百上千枚。“五銖錢”從漢朝中期壹直延續至隋朝末年,在長達六百多年的歷史長河裏,年復壹年的重復鑄造,留傳下來數量之大可想而知。北宋歷經150多年,文化發達,商業繁榮,鑄錢之多,空前絕後,壹幅《清明上河圖》反映了當時的繁榮景象。宋神宗時,每年鑄錢多達500萬貫以上,至今北宋通寶錢仍遍布於大江難北,連域外也時聞出土,北宋錢數量之多由此可知。
由此可見,古錢幣價格之高低,主要取決於它的存世量,與年代是否久遠沒有必然的聯系,古錢幣售價之所以懸殊,根本道理也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