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雕夏綠、
冬溫夏凊、
夏裘冬葛、
冬裘夏葛、
夏蟲疑冰、
商彜夏鼎、
夏陽酷暑、
嚴霜夏零、
無冬歷夏、
隨車夏雨、
春去夏來、
郭公夏五、
冬日夏雲、
子夏懸鶉、
夏五郭公、
春誦夏弦、
三伏盛夏、
冬扇夏爐、
用夏變夷、
春風夏雨、
小冠子夏、
霜雕夏綠、
秋行夏令、
夏樹蒼翠、
夏雨雨人、
夏爐冬扇、
無間冬夏、
冬箑夏爐、
夏蟲語冰、
2. 夏的四字成語大全若想提高寫作能力,就要多積累成語。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壹份含有“夏”字的成語,僅供大家參考。
壹、“夏”在第壹位置的成語有9個:
夏蟲不可以語冰 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夏爐冬扇 夏天生火爐,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當時的需要,費了力氣而得不到好處。
夏日可畏 象夏天酷熱的太陽那樣使人可怕。比喻為人嚴厲,令人畏懼。
夏五郭公 《春秋》壹書中,“夏五”後缺“月”字,“郭公”下未記事。比喻文字脫漏。
夏雨雨人 雨:前壹個“雨”,名詞,雨水;後壹個“雨”,動詞,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時給人幫助和教。
夏蟲朝菌 意為夏蟲活不到冬天,菌類朝生暮死。比喻極短的生命。
夏蟲疑冰 比喻人囿於見聞,知識短淺。
夏蟲語冰 比喻人囿於見聞,知識短淺。
夏鼎商彜 夏代的鼎,商代的彜器。泛指古董。
二、“夏”在第二位置的成語有3個:
用夏變夷 夏,諸夏,古代中原地區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諸侯國;夷,指中原地區以外的各族。以諸夏文化影響中原地區以外的。
廣夏細旃 高大的房屋,精致的氈毯。指居住條件優越。
子夏懸鶉 鶉:鶉鳥尾禿有如補綻百結。指子夏生活寒苦卻不願做官,衣服破爛打結,披在身上像掛著的鶉鳥尾壹樣。
三、“夏”在第三位置的成語有13個:
春風夏雨 春風和煦,夏雨滋潤,足以養育萬物。常比喻及時給人以教益和幫助。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壹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春誦夏弦 誦、弦:古代學校裏讀詩,只口誦的叫“誦”,用樂器配合的叫“弦”。原指應根據季節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
冬裘夏葛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冬日夏雲 冬天的太陽,夏天的雲層。比喻人態度溫和可親,使人願意接近。
冬扇夏爐 比喻不合時宜。也比喻毫無用處的東西。
冬溫夏凊 凊:涼。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亦泛稱冬暖夏涼。
冬箑夏裘 比喻不合時宜。
冬溫夏清 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稱冬暖夏涼。
秋行夏令 令:時令。時已秋季,還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時令。
商彜夏鼎 夏商的青銅禮器。泛稱極其珍貴的古董。
霜雕夏綠 猶言冬去春來。指時光的流逝。
隨車夏雨 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時為民解憂。同“隨車致雨”。
四、“夏”在第四位置的成語有5個:
無冬無夏 無論冬天還是夏天。指壹年四季從不間斷。
無冬歷夏 指壹年到頭。
無間冬夏 無論冬天還是夏天。指壹年四季從不間斷。同“無冬無夏”。
三冬二夏 猶言三兩年。
五冬六夏 猶言不論寒暑。不管什麽時候。
3. 帶有夏天的成語大全帶有夏天的成語有:1、皎陽似火[ jiǎo yáng sì huǒ ] 基本解釋皎:白而亮。
太陽像火壹樣燃燒。多形容夏日的炎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5653933熱。
詳細解釋解釋:皎:白而亮。太陽像火壹樣燃燒。
多形容夏日的炎熱。2、夏山如碧[ xià shān rú bì ] 基本解釋描寫夏天山景的成語,夏日山裏壹片碧綠如玉。
3、大雨滂沱[ dà yǔ pāng tuó ] 基本解釋滂沱:雨大而多的樣子。 形容雨下得很大。
詳細解釋1. 解釋:滂沱:雨大而多的樣子。形容寸下得很大。
2.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行了數日,忽值大雨滂沱。”4、暴風驟雨[ bào fēng zhòu yǔ ] 基本解釋暴、驟:急速,突然。
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展急速而猛烈。
詳細解釋1. 解釋:暴、驟: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風雨。
比喻聲勢浩大,發展急速而猛烈。2. 出自:《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3. 示例:有雌雄二鳥,原在壹處同飛,忽被~驚散。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九回4.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形容迅疾而猛烈的風雨或群眾運動5、七月流火[ qī yuè liú huǒ ] 基本解釋“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是說在農歷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
然而,“七月流火”多年來卻常被誤用來形容暑熱,至今仍不絕於各種媒體,所以此古語的本來含義已被通俗而異化。詳細解釋1. 解釋:“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是說在農歷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
然而,“七月流火”多年來卻常被誤用來形容暑熱,至今仍不絕於各種媒體,所以此古語的本來含義已被通俗而異化。2. 出自:《詩經·國風·豳風》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壹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