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湖帆是個園林工人,也擅長松、竹、荷。從清初“四王”開始,繼明末董其昌的努力,深受宋代董源、、郭等人的影響,畫風不變,但筆法變得凝重。其畫風清麗濃郁,清麗淡雅,色彩深沈,雲霧繚繞,春石洗去。吳湖帆的山水畫是最有特色的。他梳頭的時候用大筆在紙上灑壹下,稍微幹壹點,然後用普通筆蘸淡墨,稍微渲染壹下。壹旦裝上,看上去就像壹團雲朵,絕對精彩。有時候畫鳥和牛更貴。有壹幅長卷《五牛圖》,圖中的牛或仰或俯,或仰或立,很有氣勢。線條剛柔並濟,真的很精致。
吳湖帆還有現代畫竹第壹人的美譽,這幅賞春圖也顯示了他高超的畫竹技藝。他從宋代的雙鉤畫竹子,並加入了趙勇的和雲的無骨方法。用淡墨或淡色畫竹子,他筆下的竹子有壹種淡淡的淡雅韻味,尤其是對水的恰當運用和控制,使竹葉有“鳳尾鳳尾”之勢。雖然它沒有著色,但它仍然有壹種華麗、豐富和奢華的感覺。此圖雖是竹叢,但吳的墨竹神韻已展露無遺。
在此期間,在花卉、鞍馬、人物畫等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如1931年的《鄭氏南國仿蘭花》、1935年的《唐寅仿仕女》、1935年的《信義》、《趙家三馬》、雙花、1936年底至1936年初的《王若水雙花》。1936年的《霧障與青龍》是吳湖帆荷花畫的代表作。這幅畫用寫意的色彩和筆墨描繪了盛開的蓮花。從碑文來看,這是吳湖帆偶然勾畫的場景。從這幅畫中可以看出,吳湖帆的荷花畫色彩奇妙,清麗淡雅,色調明快,與雲南天有很深的關系。
《雲表奇峰》是吳湖帆的代表作。它於1936年首次發表在《藝術生活》上。這幅畫的主體描繪了群峰,遠處的山峰伸入雲端,充滿白雲的山谷從洞穴中出來,壹排排松樹覆蓋著中間場景的山脈,隱藏在郁郁蔥蔥的綠葉中的亭臺樓閣,近景的小溪,遠處的水汽和雲彩。。。。。。整個畫面美極了。在繪畫中,或用無骨烘染,則平淡而明亮;或者用解索皴,或者皮馬子,或者小斧子去砍石頭,使它又深又厚。在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吳湖帆對傳統山水畫“南北派”和綠色水墨的兼收並蓄,擺脫了流派的束縛,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筆墨風格。除了《雲表奇峰》之外,《小雲張碧》、《海葉雲岡》和《秋淩恒韻》都是標誌其繪畫風格成熟的重要作品。
玉浦桃花是吳湖帆綠色山水畫的又壹傑作。這幅畫描繪了三月江南大地的美麗景色。春天的江南,芳草萋萋,鳥兒載歌載舞,桃花盛開在紅映,三三兩兩的漁船在碧波蕩漾,讓人想起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繪的理想世界。其章法采用平遠法,可見出自以董源、巨然為代表的江南派。在繪畫方面,《玉浦桃花》主要吸收和綜合了董源、、和黃的方法,如《山上的皮馬》。這些短箋來源於董源的《瀟湘圖》、《峽山圖》、《峽山口候圖》、《秋山問圖》和的《層巖樹木圖》,尤其是黃的《富春》。吳湖帆的作品在民國時期基本上都有人讀。《富春山居圖》殘卷是吳湖帆美景書店1936年入藏的重要秘密之壹。吳抄了好多遍。從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出吳對黃的深刻印象。但是,與黃的詞相比,它們又有著微妙的區別。如黃之筆,精神較弱,而吳在精神的基礎上趨於剛健,這與吳仿唐寅有很大關系。事實上,這也是吳湖帆在繼承傳統方面的壹大貢獻和特色。色彩的運用是吳湖帆繪畫的壹大特色,尤其是他的山水畫,如《洞中普雪》、《秋脊穿雲》、《玉浦桃花》等,色彩明快,富有裝飾感。這是他追本溯源,反復探索的結果。唐宋時期是綠松石山水畫的高峰期。除了壁畫,江帆亭、千裏河山和宋萬金闕都是青綠色景觀中不朽的傑作。元代的趙孟頫,明代的文徵明、仇英、董其昌,清代的王建等。仍能繼承青綠山水的發展,但總的來說,元代以後,水墨成為主流,而青綠則日漸式微。綠化景觀分為大綠和小綠。前者勾多,筆畫少,著色性強,裝飾性強;後者是以水墨的淺色為主。雖然它們之間有壹些差異,但它們主要由藍銅礦和綠松石組成。因此,唐宋綠(金玉)山水形式語言的高度純粹性是其重要特征。另壹方面,形式語言的高純度並不妨礙其豐富性。這是因為它的顏色經過了多次渲染和回退。20世紀30年代,吳湖帆發現趙伯駒的綠色山水多達七層,這對他的山水畫創作大有裨益。吳湖帆在此基礎上有了進壹步的發展。他的山水色彩遠超石綠、石青、泥金,幾乎所有國畫顏料都用。這樣,在吳湖帆的作品中,古老的青綠山水語言得到了高度的凈化,風格古樸典雅,發展成為豐富的語言和明麗的風格。
據當代資深山水畫家、國畫理論家關銳誌先生考證,中國名畫《富春山居圖》第壹筆筆墨組合,歷經三百年殉難,為1954165438+十月,是吳湖帆先生根據其收藏的《殘山圖》和《清宮無用師書》組合而成。吳湖帆先生的版本是筆和墨的結合。巧合的是,明思家沈周1954所繪的火後版和1487所繪的火前版,都是兩位60歲的國畫大師所作。關銳誌通過對《余火本》、《無用師卷》、《余山圖》和《預火本》的仔細比較,指出先生的筆墨極其浩瀚,神韻和用筆比沈周《預火本》更接近元代黃的《富春》。
吳湖帆在業余時間經常閱讀唐宋詩詞。蘇軾曾說,王維的藝術是“畫中有詩”。所以,我們不妨稱吳湖帆為繪畫中的詩人,尤其是優雅的詩人。書法接近宋徽宗的薄金書,後來得了米芾的《多經樓詩卷》原著,開始專攻米芾。
碑文的字體不是宋宣和,
是米向陽。
與他的健康狀況壹致,20世紀60年代是吳湖帆繪畫風格轉變的又壹個時期。書法上學習懷素的草書《自傳體筆記》,配以他對蘇軾、趙孟頫的枯木竹石及其寫意的拓展,題改為草書,而不是通常的薛基、米芾行書。《枯木竹石》(1963)、《竹石山水》(1963)、《中流砥柱》(1963)、《荷花》(1964)、《穆斯林詞意》(1965)是他這壹時期的代表作。但就藝術本身而言,他試圖改變畫風的作品並不完全成功。主要表現為組織混亂,墨色略爛。當然這也和他的畫風密切相關,六十年代以前基本上是工整的。從工整到豪放,用筆的變化,紙張質量的差異,都是他掌握水墨畫控所必須的,似乎超出了他的把握。吳湖帆還善於鑒賞,他家收藏了四張宋拓跋,所以他住在“四甌堂”。壹般收藏者,請鑒別真假。特別是古畫,經過他的壹瞥,就站出來辨別真偽了。著名書畫鑒定家張衡、、楊都是他的弟子。吳湖帆書畫時,壹定要自己磨墨,人們問他為什麽?他說:“自己磨墨,既是為了掌握濃淡,也是為了構思好時機。”
吳湖帆受家學影響,熱愛藝術,13歲學畫,從“四王”和董其昌開始,再到五代、兩宋、元明的探索。他在仔細觀察家中名物的同時,遍遊天下名山大川,把師古與師法自然結合起來,形成了藝術上的美、豐、清、艷的獨特風格,他的書法集米芾和宋徽宗趙霽的“細金體”於壹身,別具壹格,各具特色,成為滬上最著名的畫家和鑒賞家。他們與趙樹儒、吳岱秋、馮超然並稱為“海上四傑”。與、吳岱秋、並稱“三吳壹馮”。20世紀30年代,中國畫壇被稱為“南吳(湖帆),北張(大千)”。在大千壹生敬仰的“兩個半畫家”中,第壹個是吳湖帆。
解放前,吳湖帆是故宮博物院的法官。解放後,任上海市文聯(第二屆)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中國畫院畫家。
吳湖帆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有“壹只眼睛”的美譽,足以想象他在鑒定領域的權威。他對自己的鑒定水平也相當自信。民國二十七年(1938),上海吉谷館老板曹有慶請他用剛買的壹張破舊的《殘山圖》鑒定。他知道這幅畫出自名家之手,經過“交涉”,用這件殘跡換下了家中收藏家易周敦的青銅器。經與故宮博物院《富春山居圖》影印本比對,原來是《富春山居圖》在黃原王鞏的第壹段。他還在殘破的畫作中發現了壹幅題字為“黃平洋·王鞏,大妄想道士,畫於雲中客堂,秩八年”的山水畫,這幅畫既沒有被前人封緘,也沒有記載。但經過他的考證,這幅畫竟然是他晚年真正的大妄想之筆。他用壹大筆錢買下,精心裝裱,搶救保護珍貴書畫。
繪制成原子彈輻射圖:吳湖帆的畫受到人們的稱贊。他從正統派入手,追根溯源,借鑒了諸多畫派,這在當時的畫家中並不多見。20世紀40年代,他在東南部很有名。作為壹個吳人,他繼承和發揚了吳派的精髓;身在上海,以他為首的“三無壹豐”是壹個時代的縮影。
1964年,中國試驗第壹顆原子彈後,他看了幾部紀錄片,看到了彩色照片,於是用他慣用的靈動之筆畫出了原子彈輻射圖。這次展覽展出時,壹位來訪的解放軍在建議書中要求:“請把這幅畫做成盤子,印成宣傳品,供群眾購買欣賞。”妳可以想象這幅畫的巨大影響力。新中國成立後,吳湖帆受到了禮遇。代表作品有《洞內雪圖》、《廬山小景》、《寫米菲詩》、《芙蓉映早霞》等,在吳湖帆收藏豐富。他是近代著名的收藏家之壹,收藏有65,438+0,400件石書畫。
壹個是我祖父的舊收藏。比如吳大猷的周朝和非常喜愛的,就把他們的房間取名為“興科”吧。大成生前喜愛40余枚古印、50枚官印、28枚將軍印,後為樊虎收藏。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題寫的《禹公碑》,也是大成家的老遺物。
第二件是他妻子潘靜淑的家庭收藏。的曾祖父潘是清道光年間的宰相。潘祖蔭叔是清朝光緒年間的軍機大臣兼工部大臣,他在古樓收藏的文物,在東南是很豐富的。舒靜進門時,有宋托歐陽詢的《杜華寺塔銘》、《九成宮禮泉銘》、《皇甫生日碑》三帖,加上大成的舊集《愚公共工碑》,於是歐陽詢四大名帖集於壹室,吳湖帆十分珍惜,於是將家中的廳堂命名為“思甌堂”;他還給大兒子蒙歐、二兒子舒歐、大女兒斯歐、二女兒惠歐取名,意為“四歐”。30歲時,舒靜認識了心有30歲那年,恰逢宋靜刻制《梅花喜神譜》,她的叔叔潘忠武用《梅花喜神譜》為他慶生。因此,樊虎將他的公寓改名為“美景書店”。還有壹種舒靜祖師爺送的玉華硯,幹凈如壹堆雪,潤如油脂。夫妻倆情同壹生,就是把自己的房間叫做“雨花仙堂”。
第三是樊虎自己收集的珍寶。他買下了隋代董的墓誌銘,並珍藏起來。他專門建造了壹座房子,並把它命名為“東寶室”。他壹般壹會兒帶著這個平板,壹會兒睡覺口袋裏裝著壹本書,說著“和美女壹起做夢。”他對古跡著迷,並以此為“妻子”。
他還盡力收集清朝的頂級作家。有的出高價,有的和別人交換珍貴的藏品。20年後,獲得了75個手柄。形成他的收藏特色之壹。
他收藏了許多名畫,如北宋米芾的行書《多經樓詩書》、繼之後的《櫻桃黃鶴圖》、宋的《睡猿圖》、宋汪清的《武俠清秋圖》、宋的《千字文》、宋的《漢宮圖》、劉松年的《四大名山圖》、宋拓的《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