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應該在壹些古詩裏見過這樣壹個詞“吳鉤”。這個詞的壹般解釋是指壹種武器,而且已經被很多人認可了。許多人認為吳鉤是壹種武器。
吳鉤是春秋時期流行的彎刀。它由青銅制成,是冷兵器的典範。它充滿了傳奇色彩。後來被歷代文人寫進詩詞,成為馳騁沙場、勵誌報國的精神象征。
相傳“吳鉤”是刀刃彎曲(根據形狀可稱為彎刀或彎刀),具有適於劈砍的結構。彎刀由刀頭、刀身、護手和刀柄組成。壹側有刃,形狀彎曲而沒有銳邊的那壹面叫刀背。
柳葉刀是標準類型的彎刀。總長約1m,手柄約20cm。因刀刃形似柳葉,故名柳葉刀。
刀由淬硬的優質銅制成,刀背由韌性好的金屬制成。
雖然刀的長度和重量取決於使用者,但也有壹個通用的標準。長度是握刀的手自然垂下,握住刀柄,刀尖向上,刀尖不過耳且刀重在0.7kg以上時。
刀的使用方式壹般有兩種,壹種是單手單刀,壹種是雙刀兩刀為壹組(對)。單手,有時配合另壹只手使用盾、鉤、轉等具有較強防禦力的武器。
刀的變化(即形狀)有很多種,這裏很難介紹。不過變化較大的刀片是鋸齒刀和刀背栓有鐵環的環形刀。
吳鉤真的是壹種武器嗎?
在吳國和越國出土的青銅器中,有禮器、樂器、兵器、車馬、農具、器皿等。其中兵器最多,體現了吳越和中國的武學傳統。在大量的兵器中,有戈、矛、戟、劍、箭簇等兵器,沒有壹件是“鉤”形兵器!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吳鉤在《吳越春秋》中很常見,為什麽出土文物中沒有鉤呢?因此,有人認為兵馬俑壹號坑出土的兩件青銅器是吳鉤的,秦始皇陵博物館官方網站也持這種觀點。這種青銅器比較少見。形似砍刀,由兩部分組成:長65.2cm,寬2.2-3.5 cm,柄長11.1cm,重1.045kg,但這兩把所謂的“吳鉤”既沒有正面,也沒有中間的脊部,無法達到勾人殺人的效果。與其說是武器,不如說是工具。
總的來說,把秦陵的兩件青銅器稱為“吳鉤”有點冒失,所以吳鉤存在的證據確實很弱。作為東漢時期的壹部野史小說,《吳越春秋》本身包含了許多神話傳說。那麽,這個故事完全是虛構的嗎?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但其實只要我們換個思路,就很容易探索出另壹個更靠譜的答案,那就是:所謂的“吳鉤”確實存在,但它根本不是武器,而是鉤子!
什麽是鉤子?眾所周知,管仲用鉤子射死了齊桓公,齊桓公裝死來愚弄管仲。這種鉤,相當於今天的皮帶扣、皮帶扣,是壹種將腰帶系在腰間的日常用具,在先秦文獻中十分常見。
比如荀子的《禮記》說:“制君子而不鉤。”“鉤帶”顯然是帶和鉤。《莊子》說:“盜鉤者必受罰,竊國者必受罰。”這句話也很有名,但是妳有沒有想過為什麽偷“鉤”會成為個案,偷武器是普遍現象嗎?如果盜竊的是日常用具,顯然更有說服力。
事實上,在《吳越春秋》中,根本沒有提到“金鉤”是壹種武器。反而看起來像是某種生活用品,比如雙鉤“飛上父胸”和何呂的“舉起所有的鉤子以示”和“遵命不離身”,不像是壹個大物件。而《河呂列傳》敘述雙劍之後緊接著雙鉤,也帶有魔幻色彩,所以給讀者壹種貨的印象,而後世正好有壹種武器叫“鉤”,於是產生了誤解!
這個觀點不僅僅是腦洞,而且確實被考古證明了。吳王闔閭,以光著稱。關於何呂是尊稱,光是私稱。在青銅器銘文中,壹般稱之為“武”。
關於吳有很多鉤。曹先生在《吳銅鉤考》壹文中,公布了近年來紹興西石山出土的三件新造銅鉤。這三個銅鉤壹個在紹興越文化博物館,壹個在紹興古月閣,壹個在壹個收藏家手裏。三個銅鉤上的銘文完全壹致。內容是:“(吳)王得了。很明顯,這三個鉤子都是吳王闔閭的神器。
今天出土的西施帶鉤山,據說是《越絕書》和《吳越春秋》的土城,因勾踐在此訓練美女西施和鄭丹而得名。
然而,根據考古發現,西施應該是越國青銅冶煉和鑄造車間的網站。1959出土了很多青銅農具和兵器,之後又出土了很多青銅鉤,但大部分流入民間。僅紹興博物館壹次就收藏了多達45件,這些鉤壹般長約2-8厘米。紹興是春秋時期越國的都城,吳越是不共戴天的仇敵。河呂和吳王夫差被曾經向夫差投降的越王勾踐所殺。
那麽,為什麽吳王闔閭的這三把鉤子會流入嶽的作坊呢?據對越國青銅器頗有心得的吳國說,這三件鉤應該不是越人給吳王制作的貢品,而是越人制作鉤時參考的吳人樣品。
夫差作為吳王闔閭的工具,不太可能給越人送樣,所以最有可能的是勾踐滅吳後的戰利品。其形制和銘文壹模壹樣,可以印證“王鉤多,形制相近”的說法。
歷史與發展
所謂的“吳鉤”指的是壹把有彎曲刀刃的刀。這把帶彎刃的彎刀是春秋時期吳王下令制作的。因為極其鋒利,所以留下這個名聲。據說彎刀出現在青銅時代。因此,彎刀有著悠久的歷史,很久以前就在中國南方廣泛使用。這是南方特殊的環境決定的。眾所周知,我國南方多山,植物茂盛,有很多適合海戰的江河湖泊。在這種地理環境下,彎刀也可以作為伐木和船舶作業的工具。
在中國,曲道之盛在唐以後。當時,唐朝的壹些文人給曲道起了壹個優雅的名字,叫吳鉤。這種是仿照珍貴的制作的,也是名刀的文學表現。
隋統壹了南北朝,後來是唐朝。這種彎刀長期興盛,被文人騷客廣為傳唱,廣為流傳。
曲道於唐代復興,至宋代更為流行。在宋代的吳窯中,已看不到直刀的樣式,但彎刀——手提刀的流派樣式仍保存完好。雖然當時的軍隊也裝備了直刀,但是從武學總論的記述來看,彎刀的裝備率還是占據了明顯的優勢。由於宋代法律並未將這種彎刀列為民間禁止的武器,因此不僅在軍隊中,在民間也極為普遍。
明末至清代,雖是日本刀的鼎盛時期,但中國傳統曲刀仍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在民間和武術界。即使在當今的武俠世界,我們說刀,也是指中國傳統的彎刀,或者說是由彎刀演變而來的各種刀。
碑文中沒有“帶鉤”或“金鉤”的標題,只有壹個簡單的“句(鉤)”字。可見“鉤”在當時是壹個帶鉤的俗稱,“鉤”作為壹種武器並沒有在這個時候出現。直到西漢才出現這種兵器“鉤”,與周朝以來的鉤名“鉤”相混淆,所以“吳鉤”也被大眾誤解為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