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成為最大的愛好
“我雖然是海門人,可屬於吳語區。評彈我聽得懂,以前沒怎麽聽過。”談到與評彈的最初接觸,周良這樣說。65438到0957,來蘇州文化局工作。不久,周良開始負責戲曲和評彈。“文革”後回到文化局領導崗位,主攻評彈。1983調入文聯工作,仍以評彈為主。1989退休後,對評彈的研究並沒有停止。
妳為什麽這麽熱愛評彈?“關心評彈,始於工作需要。”周良說。“因為分管評彈工作,自然要和評彈藝人打交道,聽書。而且50年代末,陳雲經常來上海、杭州、蘇州聽書,了解平潭的情況,這就逼著我們去了解當地的平潭情況。不然首長問我怎麽辦?”就這樣,周良不僅開始在圖書館聽書,而且開始收集和整理評彈資料。“文革”期間,這種積累也在悄悄進行。在他的第壹本書《蘇州評彈舊聞鈔》第壹版的後記中,周良曾生動地記錄了相關資料被追回的經過:“在‘十年浩劫’中,這些資料能夠保存下來,是非常偶然的。這袋資料壹開始也是經過審查,進了“集中營”。“有壹次,我奉命打掃和清理‘戰場’。我在地上找到這些材料,偷偷藏了起來。那是1967。”1975,生病休息的周良開始整理這些材料,按時間順序排列,並加上壹些註釋。當時他只是希望相關資料能保留下來。1983年,《蘇州評彈舊鈔》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本書主要是收集蘇州評彈史料。雖然這些資料來源於數百種地方史料、筆記小說等。,我前後看了至少上千本相關的書。”“文革”後,評彈藝人減少,書店減少,書目短缺也很嚴重。1980年,江浙滬聯合成立評彈研究會,呼籲關註評彈藝術,發動評彈演員演出,積極整理、創作、改編書目。1984成立江浙滬評彈領導小組,三地文化部門和曲協領導參加。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蘇州,周良任辦公室主任。“這個辦公室還是有的,基本上壹年開壹次會,做壹些平潭領域的溝通協調工作。”
評彈的生命線在書店。
“蘇州評彈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評彈保護的重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但從平潭保護和發展的現狀來看,仍需努力。”在周良看來,重視長篇書目和書店的藝術建設是保護好評炸彈的關鍵之壹。“蘇州評彈的表演主要是以在書店表演長篇書目的形式,長篇書目及其表演是評彈藝術的生命線。”
周良說,壹方面,長篇目錄學通過充足的空間和容量,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復雜的歷史進程和社會人文心態,塑造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充分體現了自身的藝術特色;另壹方面,書展演出可以深入群眾,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強大的藝術生命力。重視長書目的建設和書藝的提升,從根本上說是對評彈藝術規律的尊重,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好評彈。"
“現在很多評彈表演都是從歌開始,實際上卻離開了表。評彈怎麽才能多唱流行歌曲?”周良說,壹個關於評彈的長篇故事,要在書店演10天和20天。演員今天聽完明天再來是個考驗,但也有利於藝術積累。“評彈主要是講,唱歌是為了講。如果只是唱歌,會很單調。作為壹種曲藝,很重要的壹點是壹首壹首的唱,而不是像歌壹樣壹首壹首的唱。”周良說,評彈的敘事不壹樣,敘事中有第壹、第二、第三人稱,視角變化很大,和壹般小說很不壹樣,講故事人和角色的語言變化自如。此外,評彈的敘事有三個時空,即過去、現在和未來,這與壹般只有壹個時空的戲曲有很大不同。“這樣的敘事特征,在開唱中是體現不出來的。”周良深感遺憾。
研究評彈的人太少了
在采訪中,周良經常提到陳雲的壹些小往事。其中,讓他印象最深的是負責人對評彈的研究態度。“壹本讓人喜歡的書不是好書,但有益於人的書才是好書”,“評彈要像評彈”等至理名言壹直被周良銘記在心。打開書櫃深處的壹個牛皮紙信封,周良向我們展示了壹些他精心收藏的頭像信件,其中有壹張白紙,上面用鉛筆寫著“蘇州評彈學校”幾個字,這是陳雲為蘇州評彈學校1979重新註冊寫的學校名稱。“蘇州評彈歷史悠久,但作為流派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後續隊伍有待培養。”搞笑的周良告訴記者,現在從事曲藝研究的大多是和他壹樣的“老人”,而蘇州評彈研究也壹直希望有年輕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加入進來。
20世紀60年代,為了加快平潭資料的收集和研究工作的開展,周良率先成立了市曲聯藝術團資料室,開始收集資料、史料和記錄長篇書目,還形成了壹些平潭史料和老藝術家回憶錄。在他去年2月出版的《蘇州評彈藝術論》中,記者看到兩個附表:壹個是建國後出版的評彈研究資料和工具書目錄,另壹個是建國後出版的評彈研究著作目錄,兩個附表* * *列出評彈專著41部,其中17部是周良整理撰寫的,從壹個側面反映了他的50年。“搞評彈研究比搞評彈難。”周良告訴記者,近年來,有很多人專門拜訪他,尋求建議。有的研究生在平潭周邊寫論文,有的甚至來自國外。然而,這些研究者並沒有像周良那樣坐下來成為評彈研究者。
周良告訴記者,評彈的研究工作包括對評彈史料、劇本、工具書、歷史和藝術的收集和整理。比如他去年擔任主編的蘇州評彈書目庫,就屬於評彈劇本的收集整理。目前第壹輯已進入校對階段,收錄了《西廂記》等四***9部傳統書目。“我今年準備編第二輯,項目很大。該書可以為今後的研究提供文字材料。”
2006年,周良作為曲藝理論家獲得第四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這個代表著業界肯定的獎項,並沒有減緩周良對評彈的研究。除了編輯蘇州評彈書目數據庫,《中國曲藝誌》的評審工作已基本結束,《蘇州評彈詞史》等新作也正在撰寫中。有人說,蘇州評彈藝術因為周良而在學術層面得到了分析、總結和提升。
2012 10著名評彈理論家、文化部江浙滬評彈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周良近日訪問上海師範大學,在中國現代社會研究中心評彈研究室作了《陳雲文藝觀的歷史和現實意義》的講座,並探討了蘇州評彈的經驗和教訓。1957之後,87歲的周良先後擔任蘇州市文化局局長、蘇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江蘇省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曲藝誌》副總編輯。他是蘇州乃至江蘇省曲藝界的老領導,與陳雲交往甚多。在這次講座中,周良系統地總結了陳雲的文學思想,特別是評彈藝術的具體指導思想。比如,他認為文藝要有市場觀念,要接受市場的審查,但不能只由市場來討論;長篇是蘇州評彈的氣度,短篇可以百花齊放。強調傳統目錄學的保存和發展;等壹下。在報告的第二部分,周根據自己的經歷,談了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炸彈評估經驗教訓的看法。他認為,過去片面強調藝術為政治服務和經濟平均主義是導致評彈危機的重要因素;他從戰略高度談了蘇州評彈的現狀和未來。上海師範大學中國現代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唐教授認為的講座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據悉,該中心評彈研究室今後還將邀請其他評彈理論家和老藝術家來此講學,以加深工作人員對蘇州評彈的認識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