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青山壹發是中原
其壹
倦客愁聞歸路遙,眼明飛閣俯長橋?。貪看白鷺橫秋浦,不覺青林沒晚潮?。
其二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陽招我魂?。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壹發是中原。
——《澄邁驛通潮閣二首》
宋哲宗駕崩後,宋徽宗在向太後的支持下繼位,他大赦天下,下詔讓蘇軾遷至大陸廣西的廉州安置。當年的四月二十壹日,宋徽宗的兒子出世,推恩天下,於是蘇軾又被安排任舒州團練副使,準許在永州居住。六月,蘇軾離開儋州。從六十二歲到六十五歲,蘇軾在儋州度過了整整三年時間。
在儋州的三年時間裏,蘇軾和當地的黎族百姓結下了深厚的友情。黎族同胞紛紛前來為他送行,而蘇軾對他們也很戀戀不舍,臨別時,他寫下來“九死南荒我不恨”的深情詩句。原本蘇軾以為會老死海南,他實在沒有想到有生之年還能生還大陸。雖說故鄉對於他這樣的流放之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但對故鄉的眷戀之情,蘇軾絲毫也沒有減弱過。在告別海南返回大陸時,他在海南島澄邁縣登通潮閣寫下這兩首詩。
“倦客愁聞歸路遙,眼明飛閣俯長橋。”蘇軾站在通潮閣上遙望大陸,愁緒萬丈,回歸的路途杳杳茫茫,不知何時才能邁上故土。這裏蘇軾自稱“倦客”,字面意思是壹個疲憊的羈旅之人,其實也深含著蘇軾對政治鬥爭的厭倦。他原本是壹書生,只因有著絕世才情,在朝堂之上說了幾句肺腑之言,便屢遭排擠打擊,甚至將他逼至沒吃、沒喝、沒住的絕境。
人的壹生能有多少美好年華呀,蘇軾的壹生幾乎全在貶謫流放中度過。如今他已經垂垂老矣,是個年邁的老人,他已經厭倦了朝堂的爾虞我詐,他已經厭倦了天涯羈旅,他只想有壹方清寧之地安度余下的時光。他渴望回歸大陸,可大陸的政治環境讓他憂慮,同時他也憂慮自己年邁的身體能否平安抵達故土。“愁聞”更深壹層的意思是,連聽起來也發愁,那麽他登上通潮閣舉目北望家鄉,會是怎樣的百感交集呢?迫切地想回家,又不敢回,這樣的矛盾糾結著蘇軾的心。
但他很快被眼前的美景吸引:飛檐四張的通潮閣下便是長橋,長橋的另壹端通向朝思暮想的大陸。“貪看白鷺橫秋浦,不覺青林沒晚潮。”江邊有白鷺之類的水鳥飛來飛去在尋找食物,望著這些自由飛翔的白鷺,不知不覺地到了傍晚,心中望鄉的愁思也被暫且擱置下來。這時晚潮上漲,水位提高,遠處壹片青蔥的樹林和深藍的江水渾然成為壹體,已經分不清哪是樹林,哪是江水了。在這首詩中,蘇軾的情感變化,從惆悵到苦悶,再到豁然開朗。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陽招我魂。”原本以為自己剩下的日子,將會在海南島這個偏僻的地方度過了,甚至也做好了葬身海南的準備,沒想到此時朝廷又將我召回大陸。這兩句寫蘇軾意外獲命歸還的驚喜。
對於蘇軾這樣的被流放、被管制的官員來說,故鄉是不可觸摸的夢,他不敢登高家山北望,只怕那壹望便會淚水洶湧。現在他終於接到朝廷的詔書,他終於等來可以回歸故土的消息。“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壹發是中原。”登高北望,天空幽遠,在那高飛的鶻鳥逐漸消失的天際,在那連綿的青山猶如壹絲纖發的地方,就是我熱望的中原,是我遙遠的故鄉啊!
這兩句詩以遠渺之景抒寫對故鄉的懷念之情,情感熾熱綿長,表達了詩人殷切思歸卻憂愁路遠的心情。“青山壹發”四個字,承載了蘇軾不盡的寄托和不解的惆悵。大陸依稀在望,只需跨過這壹灣淺淺的海峽,便是故鄉……
蘇軾六月二十日渡海,九月到達廣西郁林,這時他接到了學生秦觀病死滕州的噩耗。對秦觀的死,蘇軾極度哀痛,他失聲痛哭,兩天不能進食,他哀痛道:“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在“蘇門四學士”中,秦觀最受蘇軾器重,然而蘇軾壹生屢遭貶謫排擠,秦觀便首當其沖遭到牽連,因而他壹生仕途暗淡、郁郁不得誌。秦觀死後,蘇軾將他的詞句抄寫在扇面上,以寄哀思。“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秦觀壹生以結識蘇軾為榮,即便是為他遭流放貶謫也在所不惜,情願追隨他而去。面對秦觀這樣的壹份深重情感,他的死對蘇軾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就在秦觀死後第二年,蘇軾也在常州病故。
在北歸途中,蘇軾的心情是復雜的。經過大庾嶺時,蘇軾遇到壹位老翁。那老翁聽說是蘇軾壹行人,就上前對他行禮說:“我聞人害公者百端。今日北歸,是天佑善人也!”蘇軾笑了,他非常感謝老翁,就寫了壹首《贈嶺上老人》:
鶴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親栽。
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
這首詩有世事滄桑之感,也凝聚著蘇軾無限的憤慨,像他這樣的元祐舊臣,在經受了黨爭的殘酷折磨後,大多已死去。雖然他有幸活著北歸,但是生活卻沒有著落。空有滿腹詩情才華,壹生為國為民憂慮,到頭來卻“人老家何在”?
宋徽宗親政後,他貶黜了蘇軾的政敵張惇,這倒並不是因為宋徽宗不滿張惇的“專圖報復,屢興大獄”,而是因為章惇曾反對他繼位。去了壹個小人章惇,宋徽宗又重用了另外的奸臣童貫和蔡京?。面對黑暗的朝廷,蘇軾已是不願意再靠近京城壹步,他決意留在常州。
蘇軾同朋友壹同遊覽金山寺時,看到寺中有大畫家李公麟所畫的蘇軾像。蘇軾觀像有感,題詩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那些迫害蘇軾的人,以為把他流放到最偏遠蠻荒的地方就可以置他於死地。他們沒有想到,蘇軾壹生最引以為豪的功業就立在黃州、惠州、儋州。如果沒有流放黃州,蘇軾的詩歌也不會成熟到渾然天成的地步,也就不會有今天我們仍津津樂道的“東坡肉”“東坡羹”“東坡茶”……如果沒有流放惠州、儋州,說不定當地百姓的生活還會再落後很多年,正因為蘇軾去了,才使得當地的百姓生活有了改觀;他為他們尋醫問藥,他為他們尋泉鑿井,他為他們改進農具……哪裏有蘇軾,哪裏的百姓就有了福音。
“青山壹發是中原”,在嶺外流放七年的蘇軾,得以回歸中原是什麽樣的感覺?他以為他還能為朝廷做壹些事情,然而他回歸後所看到的朝廷和以前並沒有什麽兩樣,所以他剛剛燃燒起的心,又熄滅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平生能活著回歸中原已是造化,這樣的垂老年紀還是尋壹隅清靜之地頤養終年吧。再三考慮之下,蘇軾決意定居常州。
《梁溪漫誌》記載著這樣的壹則軼事:蘇軾的朋友邵民瞻在宜興協助他買了壹所房子,花了五百緡錢。對於長期流放,沒有俸祿,且缺衣少食的蘇軾來說,這五百緡錢是他所有的積蓄。蘇軾準備選擇吉日搬進新居,壹個月夜,他和邵民瞻散步到壹個村落,聽見有農婦痛哭,就詢問緣由。原來她的祖宅被不肖子所賣,因而傷心痛哭。經打聽後,才知道正是他所買的那所房子。於是蘇軾對老婦說:“嫗之舊居,乃吾所買。不必深悲,今當以是屋還嫗。”蘇軾當場燒毀了房契,又叫其子接母回舊居,五百緡錢也沒要他還。最終,蘇軾還是借他人之屋居住。
蘇軾從二十歲開始離開祖籍地眉山,來到京師尋求他的濟世經國之路。他遇到了欣賞他的伯樂歐陽修,壹舉成名天下知。然而,他卻因率真、耿直,說了壹些“不合時宜”的話,而屢遭小人排擠打擊,壹路流放,直至天涯海角的南荒。
他的大半生在貶謫中度過,卻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朝廷。當蘇軾在遙遠的南荒登高遠眺,北望家山,寫這壹句“青山壹發是中原”時心裏是什麽樣的滋味?隔著千年的時光,我們仿佛能看到蘇軾在風中淩亂的如霜白發,還有他淚流滿面的滄桑面容……
中國地名命名的地理文化特征
文/淩德祥
壹、中國地名詞語的特點
古漢語詞匯構詞的壹個最大特點是單音詞匯構詞,即詞匯構詞主要是壹個詞,多音節的簡單詞多為外來詞。現代漢語詞匯是雙音節的,即詞匯主要由兩個詞組成,三音節的詞,尤其是三個或三個以上音節的簡單詞,多為外來詞。漢語詞匯構成的上述特點也充分體現在古今地名的命名中,主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