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的制作工藝(上)</b> 許多年以來,有著“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憑借著她獨特而迷人的高原風光吸引著無數的遊人,壹首藏族民歌這樣唱道:“美麗的藍天是松石的寶盆,燦爛的陽光是純金的裝飾。” 在這片散發著神秘與獨特魅力的高原上,生活了千百年的藏族人民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了光輝的文明和無數的文化瑰寶。現在您眼前所看到的這壹幅幅美輪美奐、栩栩如生的圖畫便是我們今天要像您介紹的藏民族文化中的壹朵奇葩----唐卡。 唐卡是藏文譯音,意思為可以卷起來的,它是畫在棉布上的壹種布畫.由於兩端穿有木軸,因此也被稱為卷軸畫。它興起於松贊幹布時期.唐卡構圖嚴謹,筆法精細,著色濃艷,善於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屬於筆彩的畫法。同時,唐卡的品種也是多種多樣,主要有彩繪唐卡、印刷唐卡以及刺繡唐卡等等。 唐卡題材廣泛,無所不含,可以說是壹部社會史的風俗畫。它的內容概括起來可分為歷史故事、宗教教義、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建築布局等等,可謂壹部西藏社會綜合的歷史文化大辭典。無以記數的大小唐卡,為藏學研究的諸多領域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隨著文化的發展,如今,唐卡畫已經摘掉了它神秘的面紗,從寺廟中走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運用唐卡的繪畫手法和藝術形式來進行裝飾的家具或建築比比皆是,特別是時下旅遊經濟異常火暴,唐卡也成為了許多遊客與收藏家們爭相購買與收藏的藝術珍品。那麽今天我們就以唐卡中最具代表性的彩繪唐卡為例,向大家介紹壹下唐卡的制作工藝。 壹、 制作唐卡的主要原料、工具及用途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初步了解了唐卡之後,我們首先向您介紹制作唐卡所需要的主要工具及主要原料。 制作唐卡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有: 畫布 畫布是唐卡繪畫的載體,壹般選擇白色或乳白色的棉布作為畫布。 礦石粉 將礦石粉、牛膠和水混合後刷在畫布上,可以提高畫布的著色能力。 礦物顏料 礦物顏料是在礦石中提取出的彩色顏料,比較珍貴,目前大部分需要從印度進口,它是繪制唐卡的主要顏料。 牛膠 牛膠是用牛皮熬制出的壹種膠體,用水溶解後具有壹定粘性,為畫布刷漿、制筆以及調制顏料的過程中都會用到它。 狼毫 狼毫通常指黃鼠狼尾巴上的粗毛,它軟硬適度、質感挺拔是制作唐卡畫筆的最佳原料。 制作唐卡所需要的主要工具有: 畫框 唐卡的畫布要先縫制在畫框上才能進行繪畫。畫框壹般由兩長兩短四根木棒組合而成,長短要根據畫布的大小來定。 打磨石 打磨石選用普通的鵝卵石就可以,並沒有特殊的要求。它主要是在畫布刷好漿後用來打磨布面。 打磨板 打磨板是在打磨畫布時墊在畫布下面起支撐作用的壹塊木版。 針線 針線是用來將畫布縫制在畫框上。 碳筆 碳筆主要是用來打草圖。 毛筆 毛筆主要是用來勾勒線條、上色或暈染。 制筆模具 制筆模具用來制作繪畫唐卡所需要的毛筆。 老鷹羽毛 老鷹羽毛在繪畫過程中充當著橡皮的角色,在打草圖的時候如果是畫錯,就要用老鷹羽毛在畫布上輕輕刮擦,直到將碳筆痕跡刮掉。在這裏要註意的是,較柔軟的壹側羽毛用來刮擦碳筆痕跡輕的地方,較堅硬的壹側羽毛用來刮擦碳筆痕跡重的地方。 手墊兒 手墊兒正面為動物毛,背面有壹個圓環。使用時將小拇指套在圓環內將手墊兒墊在掌下,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手掌蹭到顏料而汙染畫面。 圓規 圓規主要是用來在畫布上確定所要繪畫唐卡的尺寸以及在打草圖時用來保持所繪中心人物各部位的比例關系。 彈線尺 彈線尺主要是在打草圖之前用來畫出定位線。使用時將彈線尺上裝有畫粉的粉包從線上滑過,這樣線上就會沾上畫粉,然後將線從起始點和終結點固定住,輕輕拉起在畫布上壹彈,就會顯現出壹條印記。 二、 制作唐卡前的準備工作 在了解了制作唐卡所需的工具和原料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制作唐卡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1、 選擇畫布 制作唐卡壹般要選擇白色或乳白色的淺色棉布作為畫布。畫布要有少許彈性,不能過厚或過硬。選擇畫布時要認真檢查畫布表面是否有破損、汙染或其他瑕疵,如果有要立即更換。畫布的大小可根據所要繪制的唐卡的尺寸來進行選擇。但是壹般情況下都選擇尺寸大壹些的畫布,因為這樣可以在壹張畫布上繪制幾幅小尺寸的唐卡。 2、 組裝畫框 畫框壹般由兩長兩短四根木棒組合而成,木棒長短要根據畫布的大小來定。其中兩根較長的木棒兩端要打出契口,兩根較短的木棒兩端要做成“品”字形,且要與契口大小吻合。將品字形壹端分別插入契口中,這樣,畫框就組裝完了。 3、 縫制畫布 為了便於繪畫,在畫唐卡前都要將畫布縫制在畫框上。首先用針穿過畫布的壹角,用線在畫框銜接的地方纏繞並打結,然後再用針穿過畫布向上,使線纏繞在畫框上後再向下穿過畫布。重復這壹動作,直到畫布四周都已經縫制在畫框上後,在畫框銜接處再打結完成收尾,這樣,畫布就縫制好了。在這裏要註意的是畫布壹定要繃直繃緊。 4、 刷漿 為了提高畫布的著色能力,要對畫布進行刷漿。這時就要用到礦石粉和牛膠了。首先在牛膠中倒入少量清水,放在壹邊讓它自行融化。再取壹些礦石粉放在盆中倒入清水攪拌。攪拌過程中要將沒有溶解的殘渣濾掉。然後再倒入融化的牛膠繼續攪拌,直到混合均勻。在這裏要註意的是,礦石粉、牛膠和水的用量要根據畫布的大小來決定,壹般情況下,水、礦石粉、牛膠的比例為3比2比1。以上工作做好後就要開始刷漿了。刷漿時用毛刷蘸取漿液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將畫布兩面全部刷完,同時要保證力道均勻,不可胡亂塗抹,盡量使漿液覆蓋的薄厚程度統壹。刷完壹遍後壹定要進行檢查,顏色發淺或漿液厚薄不均勻的地方還要進行補刷,直到顏色與薄厚程度基本壹致。再有就是要檢查刷好的地方是否沾有刷毛,如果有要立即清除,以免以後影響唐卡的品質。 5、打磨畫布刷好漿後就要對畫布進行打磨。打磨分濕磨和幹磨兩部分,其中用來繪畫的壹面要進行濕磨,背面進行幹磨。濕磨時首先將打磨板墊在畫布下面,然後用潔凈的毛刷在布面上刷上清水,最後用打磨石細細的進行打磨,當布面上的清水被磨成泥漿狀,被打磨處變得細膩光滑為止。壹處磨完後繼續進行下壹處,直到整張畫面都被打磨完整後將畫布反轉,在背面進行幹磨,幹磨就是不用水,直接用打磨石在布面上進行打磨。幹磨好的布面看起來光滑、平整,用手敲擊會發出類似打鼓似的“咚咚”聲。這樣,壹張畫布就打磨完成了。 6、 制筆 由於唐卡筆法十分精細,因此有壹些筆還是需要自己動手去制作。制筆的方法也比較簡單,用剪刀在黃鼠狼尾巴上剪下壹小撮毛,剪下毛的多少可根據自己需要來定,剪的多壹點可以做壹個筆尖粗壹點的毛筆,相反,則可以做壹個筆尖細壹點的毛筆。剛剪下的毛中會含有壹些絨毛,這些絨毛不適合作筆,我們可以拿壹根竹簽在這壹小撮毛中來回滑動,將其絨毛刮掉。然後將剩余的壹小撮硬毛放入制筆模具的圓孔中,輕輕震動模具,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插入模具的壹端硬毛變的整齊。再將這壹端輕輕蘸取少量溶解的牛膠,這樣筆尖部分就做好了。然後取壹根雞或鷹的羽毛,在羽毛的根部剪下壹節毛梗兒,長度應為剛才做好的筆尖長度的1/2左右。最後,將作好的筆尖插入到毛梗兒中,再將竹簽的壹端蘸取少量的牛膠也插入到毛梗兒中,用手指搓壹下使它成為筆尖的形狀,這樣,壹根唐卡畫筆就算制作成功了。 7、 調配顏料 制作唐卡所使用的礦物質顏料壹般呈塊狀或粉末狀。使用前要先進行調制,調制顏料時在顏料中加入清水和融化的牛膠,顏料、清水、牛膠的比例壹般為2比1比0.5,將顏料調制成粘稠狀就可以使用了。礦物顏料與其他顏料壹樣也可以根據需要相互混合來調制出不同的顏色。下面我們列出幾種最常用的顏色的調配公式來供大家參考:(讀法:6份淡紅色與4份白色混合可得出粉紅色)淡紅6/10+白色4/10=粉紅 桔紅4/10+黃6/10=桔黃色桔紅3/10+黃2/10+白5/10=淡桔紅色 黃6/10+白4/10=淡黃色赭石6/10+黃2/10+白2/10=淡茶色 桔紅2/10+朱紅1/10+白7/10=肉色 三、 唐卡的繪制 以上準備工作完成後就要開始繪制唐卡了。唐卡的繪制主要流程有畫定位線、打草圖、白描、上色、暈染、開眼、勾金線和點睛等八個部分。 1、 畫定位線 畫定位線前首先要確定唐卡的尺寸,如果所要繪畫的唐卡的邊線長度大於畫布邊線長度的1/2,就要在整塊畫布上畫定位線,相反,如果所要繪畫的唐卡的邊線長度小於畫布邊線長度的1/2,那麽就要將畫布平均分成4份,在其中壹份上進行繪畫。畫定位線時要首先畫出中線,方法是,在畫布的上沿處確定出中心點的位置並標記,然後將彈線尺的上端固定於中點處,彈線下端系壹重物,使它自然垂直並固定,拉起彈線輕輕壹彈,這時畫布上所顯現出的壹條印記便是中線了。中線畫好後再將彈線尺兩端固定於畫布的兩個對角處,畫出對角線,再按同樣的方法畫出另壹條。這樣,定位線就畫好了。 2、 打草圖 打草圖就是用碳筆在畫布上先描繪出壹個底稿來,在這裏有壹個規定,繪畫唐卡中的中心人物或佛像必須要先根據中心人物或佛像的比例關系畫出比例格,其他部分可以自行安排,但壹般都要保持對稱。在這裏我們要先向大家介紹壹下唐卡繪畫中所特有的比例單位。唐卡繪畫中有四大計算尺寸的名稱,從大到小分別為:拓、縮、剛巴和乃。在實際繪畫中,我們將所要繪制的中心人物或佛像的眼睛的寬度定為壹縮,它與其他三個單位的換算關系是:1拓=12縮,1縮=4剛巴,1剛巴=2乃。換句話說,這四個單位並沒有實際的大小,他們只是根據所要繪制的中心人物或佛像的大小自由放大或縮小,但他們之間的比例關系是不變的。了解了比例關系後我們再以這幅釋迦牟尼像為例,向大家簡單介紹如何繪制頭部和身體的比例格: 繪制頭部比例格,首先打好頂線和中線,然後中線兩邊的臉寬各六縮,耳寬各兩縮,***五條縱線。從頂線起寶頂兩縮,頂髻四縮,發厚四縮,發跡至眉線四縮,眉線至眼上線壹縮眼寬壹縮,眼至鼻下線為兩縮,鼻下線至下頜為四縮。從下頜線與中線交叉點往兩邊各留兩縮,這兩處和發際線與中線交叉的兩邊連接所出現的立三角形中得出兩眼之間的距離、鼻頭寬度和嘴的兩角點。發際與中線交叉點到臉邊線與鼻下線交叉點左右兩點的連線得出眼外角位置,眉線和臉外線交叉點與立三角形下頜底線兩邊相連得出鼻和嘴的範圍。 繪制佛身比例格,從中線向左右各畫壹拓縮寬的腋位線,再向外打四縮寬的肩內線,然後打二縮寬的肩外線,再打八縮寬膝外線,左右各四條垂直線。頸長四縮,胸長十二縮,胸至臍孔十二縮,小腹四縮,恥骨聯合八縮,雙腳盤壓點四縮,再到膝底線四縮。 從肩線和肩內線左右交叉兩點與中線和膝底線交叉點兩邊相連接形成壹個倒立等邊三角形,從中可得知胳肢窩與胸的寬度,又從肩內線和膝底線左右交叉兩點與肩線和中線交叉點兩邊相接形成壹個直立等邊三角形,從中可得髖部的寬度。倒、直立兩個三角形交叉的兩點為腰的位置,從臍孔點到恥骨線與膝外線交叉左右兩點相連所得的三角形中可知盤坐時的大腿位置。從恥骨線和肩內線交叉點與直立等邊三角形的底部兩角左右相連的交叉點為雙腳盤壓點。 按照以上的方式打好比例格後,就要用碳筆在比例格內繪制出中心人物以及壹些裝飾性輔助圖案的草圖。繪圖時,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碳筆,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整體順序進行繪制。我們現在所畫的雖然是草圖,但它可是壹幅唐卡成敗的基礎,可大意不得,畫草圖時講究的是筆鋒流暢,線條飽滿,布局對稱,不能將人物畫歪,或兩邊大小不壹,這就要求繪畫者繪畫功底深厚並且經驗豐富,何時起筆何時收筆都要心中有數。起筆果斷,自然筆鋒流暢,運筆自如,必然線條飽滿。在這裏還需要特別註意的是,繪畫所使的用碳筆的筆尖不要過粗,下筆不要過重。畫出的線條粗度在1~2毫米左右就可以了,如果線條過粗或者過重都將影響到下壹道工序的進行。 在本集節目中我們向大家介紹了制作唐卡所需要的工具、原料、準備工作以及唐卡畫打草圖的方法。之後還要經過白描、上色、暈染等數道工序,壹幅精美的唐卡才能夠繪制出來,那麽這些工序又是怎樣完成的,我們將在下集節目中為觀眾朋友們詳細介紹。
上一篇:和仄押韻這四個字怎麽讀下一篇:四年級300字愛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