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石屬於觀賞石其中壹個分類,而觀賞石中包括了象形石。象形石是立體的,以形象逼真而具有雕塑的觀賞效果。
觀賞石,是人們從大自然中發現而選擇,因審美需要而藝術安置,並賦予人文內涵的純自然石品。
觀賞石之形態及分類
造形石 圖案石 景觀石 礦物晶體 隕石及文物石
圖案石則與其完全不同,它是以平面的畫圖來彰顯自己的奇石,它除了註重構圖和內容外,色彩也是不可缺少的亮點。它總是先把圖案展現出來,讓人們去欣賞去發現,就如同猜謎壹般。它可能是壹幅光彩照人的日出風景畫,也可能是壹位俊俏少女的立體剪影圖。它嫻熟地運用色彩的漸變和反差,將壹組圖景或某個物體描繪得淋漓盡致又栩栩如生。圖案石表現的內容比較多,在壹個場景中,可能出現多個物體,而這些物體又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相互間傳遞出不同的信息,讓各個層次的觀賞者都能從中獲得美的享受。
造形石
瑤池壽桃 水沖矽化木
造形石是以形態的雕塑藝術審美為特征的壹種形態表達式,可分具象及抽象造形二類,具象的其形仿山若崖,狀物俏形,形奇突兀者像走獸器皿,抽象的,紋理細膩者可見節疤核癭。
山石的大起大落,大開大闔,禪石的圓滿擇偈,岸然道貌。充分體現出山石之蒼桑,水石之圓渾,皆具神似而不茍形如。
造形石可賞形亦可賞紋,其紋或細膩,或粗獷。細膩的若遊絲,絲絲縷縷,若隱若現,粗獷的似大漠風沙,層層疊疊,蒼茫淒美。超凡脫俗的意趣樸拙,空靈生動的疏密虛實,有似逸筆草草意隨所適,氣韻因之而生,情思由此而發,仿佛引人仰慕古賢高風,追思遠逝的情懷。
造形石因其鐘靈毓秀,殫怪盡奇,早在唐代就被列為貢品。作為傳統賞石,唐宋以來,就以其孤傲自賞的形態而成為愛松且愛石的文人墨客奉為上品,並比德於石,比才於石,比靈於石,比神於石,比壽於石,賦予深厚的人文內蘊。
景觀石
夢遊天姥水沖矽化木
景觀石小中見大,咫尺天涯而氣勢磅礴,名山大川的風花雪月體現得淋漓盡致,自然地呈現出雄、秀、奇、險、幽的意境,雖片掌之大能容萬物之象,而壹拳之小猶藏眾壑之奇,令人不得不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賞石就是壹種縮景藝術,山石造景在我國造園史上,主要指以假山為代表的壹種造景方式。所謂假山,是園林藝術家的構思立意和創作活動,用許多小石塊的山石堆疊而成的具有自然山形的庭園景觀小品。小者如同山石盆景,大者可高達數丈,廣義的景觀石實際上包括假山和置石兩部分。山水景物;置石則是以山石為材料作獨立性或附屬性的造景布置,和主要表現山石的個體美或局部的組合,可觀咫尺天涯,神與物遊,盡享臥遊之趣。
"玩石始於山形而終於山形"。無論遠山、近山、連山、孤峰、雙峰、疊峰、劍山、仙境、海島、港灣、懸崖、洞門、瀑布等,大地的脊梁!其雄偉陽剛,奇絕變化勻以臥遊之趣呈現眼前,咫尺盡天涯之勢。詩人白居易有《太湖石記》:"撮要而言,則三山五嶽,百洞千壑,視縷簇縮,盡在其中;百仞壹拳,千裏壹瞬,坐而得之"。正是受唐宋文化的影響,日本至今所稱的"水石"在狹義概念上也是指山川景觀石。玩石的最高境界當屬山形景觀石。
圖紋石
水之湄 紋之韻 黃蠟石
即由紋理、線條和色彩等構成的圖案、造型豐富、變化萬千的觀賞石,它是以書畫意趣韻味觀賞為主石品,往往追求神似、強調意境、註重內涵。它遍布於我國各地河流湖沼的沙礫石層之中,在戈壁、沙漠、洪積層、坡積層、殘積層、卵石灘以及海濱地區。
雨花石、天景石黃河長江石是此類圖案石的代表。它那絢麗的色彩所構成的美麗圖案,有的如東嶽朝輝、峨嵋暮色;有如遍地紅花、臘梅傲雪;有似八仙過海、觀音送子令人玩味無窮。大理石構成的圖案石屬工藝石範疇。
圖案石所呈的濃墨重彩,淡寫輕描,或大塊塗抹,或淡潑揮灑,或華滋點苔,或惜墨如金。風生方可談笑,雲散何必煙消,明心見性,厚積薄發,返璞歸真,有如足赤金黃,有如朝曙晚霞,千載難逢的眩目重光,水洗浪淘後的純凈質地,向世人昭示著曠世絕妙的曾經輝煌。
礦物晶簇
是指由生長在巖石的裂隙或空洞中的許多礦物單晶體所組成的簇狀集合體,它們壹端固定於***同的基地巖石上,另壹端自由發育而具有良好的晶行。
晶體是內部質點在三維空間周期性重復排列的固體。由於質點呈有序排列,晶體內部就具有格子構造,稱為晶體結構。不同晶體,其質點種類不同,質點的排列方向和間距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晶體結構。
在自然界以完好單晶或晶簇產出的礦物比較稀少,壹般都要在晶洞裂隙中才有可能找到。這是因為礦物晶體發育完整的重要條件是需要壹個能自由生長的良好空間,且溶液的過飽和度比較低,使礦物結晶速度進行得比較緩慢。在壹定溫度壓力條件下,流體和洞壁圍巖不斷相互作用,才能生成各種發育完好的礦物晶簇。
礦物晶體的種類很多,有紅色矛頭狀的辰砂、柱狀晶體或者成為晶簇的雄黃、有棕黑色厚板狀晶體的黑鎢礦、也有以集合體出現的孔雀石、長柱狀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晶、塊狀和薄片狀的自然金、螺旋狀和樹枝狀的自然銀以及不同顏色的瑪瑙等等。欣賞礦物晶體,主要是看它的顏色組合、晶體的完整性和品種的名貴程度三個方面,有時壹些礦物本身並不名貴,但是當它們集合在壹起,成為多種顏色的晶簇時,這樣的組合往往就會成為了觀賞石中的精品。就會呈現出色彩絢麗、晶瑩剔透的藝術美感,其效果是單壹晶體所不能達到的。
生物化石
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最常見的是骨頭與貝殼等。簡單地說,化石就是生活在遙
遠的過去的生物的遺體或遺跡變成的"石頭"。
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裏,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死亡之後的遺體或是生活時遺留下來的痕跡,許多都被當時的泥沙掩埋起來。在隨後的歲月中,這些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分解殆盡,堅硬的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與包圍在周圍的沈積物壹起經過石化變成了石頭,但是它們原來的形態、結構(甚至壹些細微的內部構造)依然保留著;從化石可以推斷出埋藏化石的地層形成的年代和經歷的變化,可以看到生物從古到今的變化等等。
化石有三葉蟲化石,植物化石,貝殼化石,足印化石,恐龍化石,魚化石等。
《山海經》也有“石魚”(即魚化石)的記述;南朝齊梁時期陶弘景有對琥珀中古昆蟲的記述;宋朝沈括對螺蚌化石和杜綰對魚化石的起源,已有了正確認識。迄今,發現最早的細菌化石為距今35億年前的澳大利亞瓦拉翁納群中的絲狀細菌化石。
從古到今,生物的石化矽化鈣化,實屬不易,它需要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地質條件,並且不可能再生。據專家估算,生物矽化率大約是萬分之壹,化石被洪水沖落江河,後與沙石滾磨而成形的,也不過萬分之壹;在茫茫河灘中有緣找到壹塊出形出色的水沖化石,更是萬分之壹。因此,化石是壹種罕見的微量資源,比之山原石、風礪石,可謂彌足珍貴。
紀念文物石
文物石,就是某壹時期特殊事件的見證之石,其主要價值在於其符屬的人文意義。
文物石 矽化木
比如杭州花圃掇景苑入口處照壁前的松化石,來自於南宋丞相王爚故裏新昌縣澄潭古鎮相府遺址,是珍貴的觀賞石和傳承石。另後期東花園遺址出土的相府遺石。《閑遠樓記》記載:“……乃出帑賄,運石營山,構樓數檻,匾曰閑遠。間植松柏康幹石林,鑿溝引水溶回,置觴其內,隨波轉屈,與吟翁韻士壹詠壹觴,暢敘幽情。”
觀賞石是大自然留給我們難以再生的寶貴財富,觀賞石收藏在中國流行已久,而且形成了以觀賞石為載體的奇石文化。石頭本無意,人類形成的種種文化基因給石頭增添了人文的力量和色彩,折射出人類豐富的文化意蘊。
人類對賞石、藏石文化的研究、和探索過程也是對人類起源、人類發展、地球能源、自然能源、自然規律的研究探索過程,無休無止,歷史悠久、博大而精深。中國的石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豐富多彩。把能給人以視覺快感、引發美的啟悟和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