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地,客人進門時,即便已近中午,主人也要先打荷包雞蛋,叫“燒水喝”,然後再備酒備菜,開正席。臨別前還要再設壹餐,表示送行。
民間筵席壹般先設茶點,再上4至6個冷菜拼盤,然後逐步上8到12個熱菜,叫做“幾盤幾碗”,城市筵席以精巧為上,農村筵席以豐厚為好。
膠州馬店、沽河、膠菜等鄉鎮壽辰、婚喪等筵席要上5道飯菜:第壹道是4盤點心和茶水;第二道是米粥,加4種小鹹菜;第三道才是大菜,壹般為24個或48個,最多的可達64個菜;然後還有第四道的水果、茶點和第五道的糖果、花生、瓜子等。第五道上席後。主人賓客還可邊嗑瓜子邊海闊天空地神聊,從上午9點坐下,要吃到掌燈時分,方盡興而散。 筵席的上菜順序也有規定,第壹道菜上雞,因為雞象征吉利。然後是海鮮、肉類等,無特別規定,最後壹道必是魚,而且是帶鱗的全魚,取連年有余之意。這樣,首尾兩道菜就概括成“吉(雞)慶有余魚)”了。
人們樂於把這種筵席稱作“光鋪張不浪費”,因為許多大菜都是青菜墊底,上面蓋上壹層豬肝、豬肚等肉類,僅僅走走過場而已。但這種繁瑣而又浪費時間的禮俗,也足以使壹些年輕的赴宴者望而生畏了。 逢宴必備酒,無酒不成席。在筵席上,主人總希望客人開懷暢飲,敬酒的禮節也多種多樣。斟酒必須斟滿,叫“茶要倒淺,酒要倒滿”;敬酒要自己先喝,叫“先喝為敬”;敬酒還要連敬雙杯,叫做“好事成雙”;而勸酒的辭令更是五花八門。
近來,有壹些勸酒詞很時興,如“感情深咱就壹口悶,感情淺妳就舔壹舔”。被敬者則推辭:“咱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吧!”於是推推讓讓,說說笑笑,不知不覺中大家都壹醉方休了。 過去,筵席上多喝即墨黃酒和農家自己用地瓜釀造的白酒,用小錫壺燙熱後喝。如今,白酒、啤酒、黃酒、果酒並用,不再熱燙。另外,壹些很有民間特色的各式小酒壺也不多見了。
即墨、峪山壹帶有壹種叫“代桌”的習俗。農家辦紅白喜事,因客人大多,應接不暇,可請鄰裏幫忙。鄰裏在自己家裏備宴代為招待壹桌或數桌客人,以後鄰裏有事再代為接待,叫“還桌”。這壹習俗解決了當事人的壹時困難,也增進了鄰裏之間的感情,至今仍在民間流行。
>玉米餅子
這是過去青島人的主要食品,人們習慣叫“苞米餅子”,是用玉米面和帶頭同加水放入鍋內做成,有烀餅子、蒸餅子和菜餅子等多種。菜餅子是用玉米面加野菜或青菜葉子上鍋蒸熟,是人們度荒年時的主食,現已無人食用。另外還有用少許白面(小麥面)做成的“發糕”,則屬玉米做法中的上品,多在節日中食用。
>玉米餅子就鹹魚、蝦醬
是青島沿海漁民中最常見的吃法。鹹魚中以鹹鮁魚、鹹刀魚(帶魚)和鹹白鱗為最佳,蝦醬則有蝦子醬、蟹醬和蝦頭醬(用對蝦頭磨成)等。山地人喜歡大蔥蘸大醬就餅子吃,大醬都是農家自己制作的,有豆瓣醬、面醬(用小麥制作),其中用黃豆發酵做成的豆豉,摻以蘿蔔丁、胡蘿蔔丁、白菜絲等,吃起來鮮美可品,特別受人們喜愛。
>地瓜
學名甘薯,是青島地區,特別是即墨、萊西、嶗山壹帶人們的主食。由於地瓜產量高,莖葉是餵牲畜的好飼料,又適於山嶺薄地種植,所以在青島山區廣泛栽種。 鮮地瓜怕凍,不好儲藏。萊西等地冬天多把地瓜放在屋內頂棚上;即墨、嶗山等地則多堆積在生火的炕頭,或在屋內挖地窖存放。壹般可吃到來年奏,所以有“地瓜半年糧”的說法。 地瓜的吃法多種多樣,除鮮地瓜煮食或擦絲煮粥外,主要地切片和擦絲曬幹,分別叫“地瓜幹”、“地瓜絲”。將地瓜幹、地瓜絲碾碎磨成面,即為地瓜面。 地瓜絲可用來做成“豆包”,不太好吃,所以就有了“別拿著豆包不當幹糧的俗語,意思是別瞧不起人。 地瓜幹只能煮著吃,由於吃起來不可口,如今很少有人食用,只能做飼料了。 地瓜面可單獨和面烙餅或烀餅子,還可與其他面粉混合包餃子、搟面條或做其他面食。有些做法很有特色,如采壹種叫“筋骨草”的野菜或榆樹皮,搗碎後和地瓜面混合,搟成面條,放鍋內箅子上蒸,鍋底煮上菜鹵,熟悉後將菜鹵澆在面條上食用,這種飯菜壹鍋熟的做法,人們給起了個很形象的名字,叫“二起樓”。還有壹種叫“金銀卷”的食品,是用白面(小麥面)、玉米面、地瓜面分3層卷起,上鍋蒸熟而成。金銀卷黃、白、黑三色相間,吃起來香裏透甜,這種做法在青島地區也很盛行。 地瓜以前是青島人的主食之壹,所以,在吃法和做法上有很多花樣。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地瓜作為主食的時代已成為歷史,但“地瓜食品”仍深受人們喜愛。烤地瓜、地瓜棗、炸地瓜片還擁有大批的愛好者。地瓜棗(萊西叫地瓜陰幹)是在冬天把煮熟的地瓜切片曬幹後密封於缸、壇內,到春天取出,上面壹層白醭,味道甚佳。炸地瓜片則是把鮮地瓜切成薄片,上鍋用食油炸熟後,撒上砂糖,吃起來香脆可口。如今地瓜棗、炸地瓜片,在食品攤和食品店裏多有出售。
>米飯
青島地區不產大米,過去,大米飯只有在有錢人家的餐桌上方能見到,尋常人家吃的多是小米幹飯。即墨等地把做幹飯叫做“撈幹飯”,作法是把小米加水煮成半熟後,把湯濾出再上鍋蒸,濾出來的飯汁叫“飲湯”,這樣,飯做好後吃的喝的就全有了。這種既省柴草又省工的作法,世代相傳,直到如今。 小米幹飯裏如加上虹豆,或紅豆、綠豆,則飯更香,味道也各不相同。有時人們還用胡米(高粱米)或慘子米做幹飯。慘子皮厚產量低,做出的飯味道不佳,如今已無人栽種。 用黍子米做的飯叫“大黃米飯”,多用它包上面皮蒸糕,是壹種節日食品。
>稀飯
農家常吃的是小米稀飯、胡休米稀飯和玉米渣子飯,或用玉米面、胡休面熬成的各種面子飯。 小米稀飯營養豐富,是婦女“坐月子”和伺候老人、病人時的佳品。用少許玉米面摻上野菜、再加點鹽做成的稀飯叫“菜飯”是以前度荒年的食品。
>餑餑
也叫“饅頭”,是逢年過節、祭祖供神和親友之間禮儀往來的主要食品,花樣繁多。 棗餑餑是在餑餑頂端做上5個棗鼻子,嵌上紅棗蒸熟,作供品用;磕餑餑則是用面模(俗稱“餑餑磕子”)磕出蓮蓬、魚、桃、蟬、獅、猴等形狀的面食,用以贈送親友和節日期間食用。 在重要節慶日,如祭海,漁婦們還在悻悸上做上魚、蝦、蟹、貝、花卉或雞、燕等動植物面塑,形象逼真,造型美觀,使人樂於觀賞,不忍心吃掉。
>面條
青島人習慣叫“面湯”,由農婦們和面用搟面杖搟成,按形狀分,有寬面湯、棋子塊面湯(用刀切成菱角型)和細面湯等,寬面湯(也叫“寬心面”)是結婚時新郎新娘必吃的食品,現在城鄉婚禮中仍很流行。按糧食品類分,有白百湯、豌豆面湯、雜面湯由白面、豆面混合而成)、“三條腿面湯”(由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成)等。用直豆面褂成的面湯,片薄光滑,吃起來非常可口。
>餃子
在青島農村叫“滑紮”,是青島人最愛吃的壹種食品。過去,老百姓家只有過節或招待客人時才包餃子。常見的有白菜豬肉餡、蘿蔔絲蝦皮餡、韭菜餡等餃子。沿海壹帶的魚餃子很有特色,其中以鮁魚餃子為最佳。青島市區至今在谷雨前後鮁魚上市 時,子女還有向老人送鮁魚、讓父母嘗鮮鮁魚餃子的習俗。 近年來,還有壹種野菜(養菜)餡餃子很得青島人青睞,春季在壹些大飯店的餐桌上常可見到。
>野菜
舊時,農村百姓度荒年時,多在野菜裏摻上少許糧食或麩皮做成菜團、菜飯食用。青島人常吃的野菜有山菜、苦菜子、薺菜、掃帚菜、灰菜、蛐蛐牙、七七菜、陰青菜、螞炸菜等,也吃槐花和榆樹錢。如今已無人以野菜代糧了,但山菜、苦菜子和養菜在春天仍有人叫賣。人們多用它來包包子。 許多昆蟲也經常成為青島人飯桌上的菜肴或零食,如桑蠶、柞蠶蠶蛹、松毛蟲蛹、蟬和蟬的幼蟲(“知了鬼”)、螞炸等,油炸豆蟲、油炸蠍子已成為人們餐桌上常見的美味佳肴。
青島地區的婚姻風俗·與山東省其他地區大體相同。男子結婚稱“將媳婦”,女子結婚稱“出門子”。結婚禮儀除特殊情況外,要經過說媒、相親、訂婚、送日子、娶親等多道手續。
->說媒
也叫保媒”,由媒人為男女兩家介紹,締結婚姻關系。媒人可以是親友、熟人,也可以是專門的媒婆,他們按照門當戶對、年齡般配、家境相當等基本條件,往返男女雙方家中說合,壹般是對男方要求條件要高壹些。若雙方有意,則由男方向大家提親。向女家提親的人越多,女家越感到榮耀,即所謂“壹家女百家求”。如女方向男家提親,則會被譏諷為“閨女嫁不出門了”。舊時,若雙方滿意,兩家男女要互挽年庚帖子,把男女雙方的出生年、月。日、時各寫在上面,字數還必須是雙數。請算命先生“合婚”,推算雙方屬 相和生辰八字是“相生”還是“相克”,如不相克,才可商議結親的事。
->相親
舊時,新婚夫妻在侗房揭蓋頭時方能見面。為了防止受媒人欺瞞,女方父母只能暗地裏打聽,了解男方的相貌、年齡與媒人說的是否相符,同時還要打聽男方的為人和家庭境況。如今相親己成為公開的必不可少的程序。
相親,也叫“相對象”,是由媒人(現叫“介紹人”)約男女雙方到第三者家中見面,如彼此相中,即可建立戀愛關系。經過多次交往。認為條件成熟,就安排女方到男方“驗家”。 驗家往往會影響到婚姻的成敗,畫此男方要把家中好好裝修壹番,把值錢的東西亮出來,家長也要穿戴整潔,有的甚至借用外人的東西,以顯示自家的富有。
驗家時,男方要準備酒飯和禮棧,女方若滿意就會答應留下吃飯,若叫壹聲“爹、媽”,男方父母要掏錢給女方,叫“見面禮”,這門親事就算定下了。
->定婚
俗稱“定親”或“下媒柬”。過去,燈婚要換束,由男家準備柬帖兩張,壹張寫明男方年齡和主辰八字,封面寫上“敬求金諾”等求字樣,用紅漆匣裝好送往女家。女方接柬後,照樣填燈另壹張,寫上“謹遵玉言”或“願結秦晉”等允親字樣送還男家,表示同意結親。
訂婚時男方要向女方送“定親禮”(即“彩禮”),富家送金銀首飾、綢緞衣料和錢財,壹般人家送布料,稱“送衣裳面”如今在壹些農村,要彩禮之風仍很興盛,訂婚的衣物、器具都追求高檔,給男家造成財力負擔。
訂婚後,雙方夫妻關系算正式確立,別人就不再來求親了。
->送日子
過去,男方將婚禮日期寫成柬帖,叫“婚書”送往女家。婚書上除婚期外,還有新娘下轎方向等內容,都是請算命先生事前蔔定的。婚書要在婚期前40天發送,以便雙方都有較充分的準備時間。如今,此俗已廢除。
->送嫁妝
婚期前壹天,女方向男家送嫁妝,俗稱“過嫁妝”。嫁妝多是箱、櫃、桌、椅、被褥等生活必備品,被褥則講究“兩鋪兩蓋”(兩床被、兩床褥子),或“四鋪四蓋” 舊時,富家大戶為擺闊氣,雇用挑夫擡嫁妝,由男濱陪送,送嫁妝的隊伍浩浩蕩蕩。貧寒人家貝!將女子常用的衣服、被褥等必需用品托入送到男家,或由男家派人夾取。但無論嫁妝多少,壹對“長命燈”是不可少的。
送走嫁妝後,女家要請壹個公婆、夫婿、兒女皆全的婦女給待嫁的女兒“開臉”和“上頭”。開臉是用紅線把臉上的汗毛絞悼,上頭是把發辮縮成舍。開臉、上頭後表示姑娘已成為媳婦。如今,青島農村仍有“送嫁妝”、“開臉”的習俗,但綰髻的已很少了。
嶗山、即墨等地還有“鋪房”的習俗。由女方來送嫁妝的男儐和男方家人壹起安床、鋪床。床的四周放上粟子和棗,鋪上被褥後再讓壹個小男孩在上面打幾個滾,以求早生貴子。
->娶親
娶親是婚禮中最熱鬧也是最繁瑣的壹個環節。
舊時,有錢人家雇轎兩乖,壹乘叫“官轎”,由新郎乘坐;新娘坐的那乘叫“花轎”。 新郎到女家迎娶時要先拜女家祖先和父母,叫“謝親”,隨後由送親客陪著吃面條和雞蛋。 新娘離家時兩腳不能沾土,要由兄弟抱著上轎。轎裏放壹個包有臉盆和鏡子的包袱(意為“包福”).新娘手裏拿壹條手帕,路上遇見另家結婚隊伍時可與另家新娘交換。交換手帕後可視為姊妹·有的以後可當親戚往來。 花轎起轎時,新娘的母親或嫂子還要把壹瓢水潑向門外,意思是嫁出去的閨女和潑出的水壹樣,無法收回。新郎親自到女家迎娶,稱作“迎親”。 壹般人家雇花轎壹乘,新郎先坐轎,由轎夫擡著走十幾步,叫“壓壓轎”再由新郎的弟兄到女家接新娘,新郎在家等候,稱“等親”。 貧窮人家雇不起轎,只能用毛驢或小推車送新娘到婆家,稱“送親”。 新娘下轎後,由兩個伴娘攙扶進院與新郎同拜天地,然後新郎用壹塊紅綢牽新娘進入洞房。洞房中新郎用秤桿將新娘蓋頭挑下。 二人同飲“交杯酒”,也叫“同心酒”,至此,夫妻關系就算正式成立。
鬧房是婚禮中必不可少的,俗話說“新婚三日無大小”。所以不分大小輩份,親友都可以鬧新房捉弄新娘,由於鄉俗以為不鬧不喜、越鬧越吉利,因此,鬧房常會使新娘叫苦不叠。 婚後3天,新娘由新郎陪同回娘家,叫“回門”。膠州等地是婚後第2天新郎、新娘到女家認親,第3夭返回男家,第6天新娘父兄或弟侄到男家探親,第9天女方接新娘回家,叫做“叫二,還三,住九”。以後按正常親戚走動。
建國後至今,婚禮風俗發生了很大變化,壹些特殊的婚嫁陋俗已絕跡。有些婚姻形式,如“贅婚”、“換親”,尚在青島地區流行。“贅婚”稱“入贅”俗稱“招養老女婿”、“倒插門”,是女娶男的壹種婚姻形式。過去,有的家庭無子,為繼承家業、傳延子嗣、養老送終, 或因舍不得女兒遠離,便設法招贅女婿入門。“贅婚”也舉行迎娶、拜堂等劄儀程序,但要比男娶女簡單得多。養老女婿大都是家境貧寒、兄弟多、無力娶妻的男子,進門後要隨妻改換姓氏。 如今,經男女雙方同意,男於自願到女家人贅,不必改性,其子女多從妻姓。 “換親”是兩家將子女互換給對方作兒媳和女婿,也有三家互換的(甲家子女換給乙家,乙家子女換給丙家,丙家子女換給甲家),叫做“轉轉親”。換親多由父母作主,幾家子女很難個個滿意,因此,往往造成家庭不幸和婚姻悲劇。
在婚嫁禮儀上,過去的壹些繁文褥節如今在青島地區多已廢棄。婚期不再講究“黃道吉日”,而選五壹、國慶、新年等節日的不少,但農歷的雙日仍受人喜歡。在農村.新郎到女家迎娶時“謝親”、吃面條,新娘進家後拜公婆、喝交杯酒、鬧房,以及婚後3天回門等風俗仍沿襲了下來。
在市區,婚嫁禮儀更趨向簡單化。壹般是結婚當天上午,新郎由男儐相陪同到女家迎親,新郎向嶽父母鞠躬致謝。並與新娘壹起吃餃子,吃餃子時碗裏要剩雙數。隨後接新娘返回,到男家的時間必須趕在中午12點前,所謂“不能誤了時辰”。至男家後,新郎、新 娘要吃“寬心面”。
現在,新娘接回後,多在賓館或飯店舉行婚禮。親友送禮祝賀,賀禮除裝飾品、實用品外,近年送“喜錢”的居多。 中午設酒宴招待賓朋,桌數多少不等,少者數桌,多者數十桌。席間,新郎新娘向客人壹壹敬酒,客人以吉言相賀。同時,女方在家中設宴,招待自家親戚。
近年來,許多青年人選擇旅行結婚,到壹些旅遊點度蜜月。多數新婚夫婦在婚禮後,著禮服、披婚紗,倘祥在海濱沙灘上,照相、錄像,近幾年,尤其5到10月份,每逢“吉日”,眾多新人著婚紗聚集海灣景區錄像紀念,成為島城壹景,為青島的婚禮民俗增添了新的特色。
青島地區,親族、親戚間的稱謂下盡相同。菜西稱父親為“爹”,稱母親為“媽”,稱祖父為“爺爺”,稱祖母為“奶奶”。嶗山、即墨壹帶稱父親為“爹”,稱母親為“娘”.稱祖父為“爺爺”,稱祖母則為“媽媽(ma)”。另外,膠州有的地方稱父親為“大大”。對父親的兄弟,有的地方叫“大爺”、“叔叔”,大部分地區壹律按排行叫“爹”,如“大 爹”、“二爹”、“三爹”等等。父親兄弟的配偶叫:“大娘”、“二娘”或“大媽”、“二媽”,平度稱“大娘”、“嬸兒”、“娘娘”。
祖父之父稱“老爺爺”,祖父之母則稱“老媽媽”或“老奶奶”。祖父之祖父母,則稱“老老爺爺”、“老老媽媽”或“老老奶奶”。 夫妻之間對稱,夫稱妻為“孩兒他娘”,或按其子女名字叫“XX他娘”;妻稱夫為“孩兒他爹”或“XX他爹”,未有子女的多半以“哎”代替。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多直呼對方姓或名了。
在外人面前,舊時,丈夫稱自己的妻子為“俺老婆”或“俺家裏頭的”;妻稱夫為“俺當家的”或“俺外頭的”。現在,年輕人則多稱“俺對象”或“俺家小X(姓)”,年紀大的則多稱“俺老伴兒”。
妻對夫的父母稱”爹”、“娘”或“媽”,對外人則稱“公公”、“婆婆”;對夫之兄稱“大伯”,弟稱“小叔”;稱夫之姐為“大姑”、妹為:“小姑”;稱夫之侄、侄女為“侄子”、“侄女”。 公、婆稱兒媳為“媳子”,直呼則根據兒媳的姓氏叫“X嫚”如張嫚、王嫚。
對親族近支(壹般在五服以內),稱“自己家裏”,遠支稱“本家” 親戚間的稱謂,大體分為:
外祖父母門上的:
母親之父(外祖父)“姥爺”,母親之母(外祖母)稱“姥娘”或“姥姥”。
外祖父之父稱“老姥爺”,外祖父之母稱,“老姥娘”。
母親之兄弟稱“舅舅”,稱舅舅配偶為“舅母”或“妗子”。
外祖母之兄弟稱“舅老爺”,其配偶稱“舅姥娘”、“舅姥姥”;
外祖母之姊妹稱為“姨姥娘”、“姨姥姥”。
舅父之子女稱“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當面以兄、弟、姐、妹相稱,對外人則稱“姑舅兄弟”,“姑舅姊 妹”。
舅父對姊妹之子女稱“外甥”、“外甥閨女”;對姊妹之孫子、孫女稱“外孫”,但發音上卻與“外甥”相同。
姨姨門上的(兩姨親):
母之姐妹稱“姨”(按長幼呼“大姨”、“二姨”等),姨之配偶稱“姨夫”。
姨之於女稱“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對外入則稱“兩 姨兄弟”、“兩姨姊妹”。
姑姑門上的(姑舅親):
父之姊妹稱為“姑”、“姑姑”(以“大姑”,“二姑”區別長幼),其配偶稱“姑夫”。
姑母、姑夫之子女亦稱”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當面以兄、弟、姐、妹相稱,對外人則稱“姑家兄弟”、“姑家姊妹”。
嶽父嶽母門上的:
妻之父母當面稱“爹”、“媽”或“娘”,對外人稱“丈人”或“丈人爹”、“丈母”或“丈母娘”。
妻之兄弟當面稱“哥哥”、“弟弟”,對外人稱“舅子”。
對其配侶當面稱“嫂子”或“弟妹”,對外人稱“舅子媳婦”。
妻之姊妹當面稱“姐”、“妹”,對外人則按長幼稱“大姨子”、“小姨子”,統稱“姨子”。
妻的姐妹之夫當面稱“姐夫”、”妹夫”,對外人稱“連襟”、“割不斷”。
父母對子女之夫當面稱“他姐夫”、“老大女婿”、“老二女婿”等,對外人則稱“閨女女婿”。
夫妻雙方之父母互稱“親家”或“男親家”、”親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