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和欣賞是音樂學習的壹個重要領域。嚴格來說,重要的學習領域只有兩個,壹個是感受和欣賞,壹個是表達。創作、音樂及相關文化都是圍繞這兩個學習領域。另外,從世界各國音樂課程的標準和指南來看,國外也非常重視這兩個領域的學習,因為人類接觸音樂的主要方式是欣賞和表演,而音樂的表演包括演奏和演唱。在說明音樂欣賞教學的具體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回顧壹下2011版音樂課程標準中關於音樂欣賞的壹些要點:
1.美學與音樂欣賞
2011版音樂課程標準增加了“課程的性質”部分,音樂課程的性質對於實施欣賞教學法具有更重要的指導意義。新的音樂課程標準繼續堅持“以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審美”更多地與欣賞教學相關。在課程標準中,審美是核心,但實際上情感體驗是中心,所以在感受和欣賞領域,我們提到了音樂的情感和情感體驗。
2.人文主義與音樂欣賞
在課程自然與人文部分,第壹句就提到“音樂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除了音樂之外,還經常用文獻、文字、標題來講解音樂。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新課標增加了人文內容,特別闡述了音樂本身的文化屬性。如果壹線音樂教師沒有這樣的認識,可能會使音樂課偏離音樂本身的價值取向,從而成為其他學科的工具。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很多老師習慣於講解作品的標題。如果沒有標題,我們不知道從何說起。我們在課程標準的培訓中也提到過這個問題,避免理解音樂的意義。也有很多老師認為只有文學和寫作才能稱之為文化,於是音樂課就變成了地理、歷史、文學或者社會學。所以這個問題在《人性的本質》中特別強調。
3.音樂聲音的特征
有壹句話在音樂課程標準中出現過兩次,那就是“樂音沒有語義確定性和事物的具體性。”也就是說音樂方面的生活經歷很少。音樂本身就是壹種藝術形式,能產生豐富的聯想,是壹種直指人心的情感體驗。它並沒有在我們的生活中提供具體的生活體驗。因此,教師在進行鑒賞教學時,壹定要註意這壹點。
4.音樂欣賞的特點
許多人認為欣賞是壹種被動的學習方式。尤其是實用主義哲學,批評了欣賞和審美過於被動,學習沒有主動性和自主性。其實課程的實用性有四個方面:音樂創作、音樂表演、音樂交流、音樂欣賞。這些方面都有各自的文化背景,都是我們課堂教學中的實踐內容。所以音樂欣賞也是壹個實踐的過程,但這個實踐不同於唱歌和演奏樂器,它主要強調的是“動之以心”。許多中小學音樂教師熱衷於參與式欣賞。
尤其是在小學階段,通過物理手段、樂器、文學或其他藝術形式參與欣賞。音樂欣賞其實是壹個從動態欣賞到靜態欣賞的過程,也就是從“身動”到“心動”的過程。參與欣賞有助於學生壹開始理解音樂,尤其是課堂教學,可以觀察到。但教師要明確,音樂欣賞最終是通過安靜的欣賞、用心的傾聽、與音樂的對話來實現的。所以初中和高中,音樂欣賞課不能純粹為了動而動。
大眾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能夠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人。人們參與音樂活動的主要方式是表演,包括唱歌和演奏,以及音樂欣賞。但是,音樂欣賞不是盲目的欣賞。要通過教育培養他們對音樂元素的敏銳感覺,增強他們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因為音樂的不確定性,每個人聽音樂的感覺都不壹樣。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開發音樂理解的這種不確定性,運用各種方法讓學生獲得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對音樂的理解。所以,從動態欣賞到靜態欣賞的變化,就是從“身動”到“心動”的變化。
因為很多人批評欣賞是被動的,所以很多老師進入了壹個誤區,認為欣賞課會動,不動就不是好的欣賞課,不參與就不是好的欣賞課。其實每個人對音樂都有自己的感受。“心跳”是靈魂的參與,最終目的是聽完音樂後被感動,有所感悟。教師要註意“身動”轉化為“心動”的過程,而不是過於公式化、形式化。
讓學生參與教學沒有錯。對於大三學生來說,還是要通過參與來幫助他們獲得壹種音樂體驗。但是,教師仍然應該考慮欣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什麽。其實“動”是很外在的,僅限於對節奏和速度的壹種理解,並不是整個音樂。年級越高,越應該註重內心的參與。所以在高年級學生的欣賞課上,壹定要在內心參與上下功夫,註意音樂的細節。
5.音樂作品的內容
有壹個問題壹直在爭論,那就是壹部音樂作品的內容是什麽意思?有人認為是音樂之外的情境,或者是故事,或者是人生經歷,或者是作品標題所暗示的東西。也有人認為音樂內容主要是人經歷的壹種情感,或者說是音樂的壹種形式元素。這些說法各有道理,但在音樂課程標準中,我們支持形式元素是音樂作品主要內容的觀點。通過生活經驗和生活現象對音樂的理解是壹種個性化的行為,不能成為主要的學習內容和追求目標。如果我們了解這壹點,我們可以改變我們傳統的音樂欣賞教學的基本做法,並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這是對音樂作品本身的理解,也是音樂課程標準修訂中提出的學習和理解音樂本體論的基本要求。
首先,什麽是音樂元素
用音樂的思維方式學習音樂,不僅要註意音高、力度、長短、音色,還要把這些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節奏、旋律、和聲、音色、力度、速度、調式、織體、形態等等。這些都是音樂的要素,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去學習。
教師更應該關註這些要素的逐步發展,包括節奏、旋律、和聲、力度、速度、調式、形式,而不僅僅是講解音高、長短、強弱、音色。當理論知識與音樂實踐相結合時,音樂作品的深度被挖掘出來。
二、如何關註音樂元素
越小的孩子越能註意力度、速度、節奏的變化,所以老師可以從低年級開始引導學生註意這些音樂元素。至於旋律,可以以後再加入。初中以後可以深入壹點,註意和聲,形式,調式。音色從小就可以分辨。學習樂器是壹種體驗,學生通過體驗獲得了就能記住。當然,音色本身並不是孤立的,音樂欣賞是壹個綜合性的音樂元素。對於音樂本身來說,如果沒有聽眾,那麽什麽都不存在,它只是壹部作品。有些人聽,但是不同的人聽會得到不同的音樂感受。
1.音樂語言
音樂不是世界通用的語言,它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每壹部音樂作品都包含著自己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身份。在欣賞教學中,老師要把不同音樂文化的音樂傳播給學生,這也是我們的目標之壹。這就是為什麽教材編寫者給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而不是提供同壹類型的音樂作品的原因。音樂不是人類的同壹種語言。從這個角度看,音樂課程標準要求我們不僅要弘揚自己的民族文化,還要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音樂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不是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建築、生活習慣、生長環境,而是了解音樂本身及其語言。
2.音樂情感音樂是直指人心的,音樂本身是有情感的。以審美為核心,美育、情感教育、情感體驗的培養,其實是以情感體驗為基礎的。歌唱、表演和欣賞的最終目的是體驗音樂中所蘊含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時代的人類情感。
音樂沒有特定的情感,也就是說音樂中沒有確定的情感。在教學中,很多老師會問這樣的問題:“這部作品表達了什麽?”學生的回答只能說明其個人反應,不代表本作品的固定情緒和情感。當然,壹部作品可能會有壹種大家都傾向的情緒,比如歡快或者悲傷。
音樂中的情感從何而來?音樂中的情感是由聽者激起的情感,所以要調動學生去體驗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影響情緒的是音樂的基本要素,對情緒的判斷是人的本能,不需要教育來獲得。但是情感的豐富體驗需要通過教育來獲得,因為他需要對音樂元素有敏銳的感知。
第三,如何用音樂的思維方式學習音樂。
1.深刻理解音樂元素的含義
關於音樂元素的構成,2001版音樂課標中有六個元素,20011版音樂課標中增加了節拍和調式。這些是廣義的元素概念,不是狹義的。音樂欣賞者首先要搞清楚音樂的問題,老師不要總是用壹個寬泛的概念來提問。在教學過程中,對音樂元素的理解要清晰。壹部作品中的典型元素並不多。如果這部作品有八個元素,並不是所有元素都有特點。
2.善於發現獨特的音樂元素。
敏銳的音樂元素感,而且是獨特的感覺。這個“獨特性”是指當妳要欣賞壹部作品時,妳要了解這部作品中音樂元素的獨特性。只要掌握了這個原則,欣賞課就不會不及格。壹部作品中有獨特的元素,但不是所有的元素都有特點。音樂課程標準的感受與欣賞提到了音樂風格的問題。音樂風格是音樂元素的獨特性,音樂元素的獨特性構成了音樂風格。因此,教師要善於發現音樂作品中獨特的富有表現力的音樂元素。
教學參與給教師帶來很多指導和啟發,但教師不能完全依賴教師備課和授課。李存老師在教學參考的基礎上關註教材本身,然後通過研究樂譜來備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聆聽並關註總譜,深入研究作品,帶給學生更多對音樂本身及相關文化的體驗,挖掘作品的內涵。
第四,如何從音樂元素中欣賞音樂。
1.記住音樂的主題
音樂欣賞教學最基本的要求是學生聽完要記住音樂的主題,再聽的時候要知道自己聽過,老師說過。其次,我能說出這首音樂的特點以及壹些相關的時代和創作背景。
音樂最大的特點就是百聽不厭。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只有音樂具有這種特征。無論看小說,看舞蹈,還是看電影,看多了都會讓人厭煩。沒有人會想看五遍,但是聽五遍音樂是不夠的。音樂心理學家曾經做過壹個測試,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任何壹首音樂作品,聽了90遍,都不會忘記。所以音樂經驗的積累代表了壹個人音樂素養的基本狀態,音樂經驗的積累是通過聽來獲得的。為什麽記得主題第壹?因為對於音樂修養來說,儲存音樂經驗是第壹位的。
壹個人的音樂素養直接關系到音樂經驗的積累。這個人音樂素養好,音樂素質高,但只懂理論和道理,遠遠不夠。對於大眾來說,頭腦中積累的音樂主題越多,音樂素養越好。記住音樂的主題,甚至會唱很多交響樂主題,說明壹個人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和音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