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兩類論文;解決(或回答)問題;評價標準
如何寫好論文往往與如何評價論文有關,因為對得起論文的評價標準,其實也大致知道寫好論文的方向和要求。
教育論文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壹般的學術討論文章,壹類是專題研究報告。這兩種類型的論文有不同的特點。
壹般的學術討論文章,俗稱“議論文”,是思辨性的研究論文。這類教育論文的文體結構靈活多變,可以主要依據研究者積累的知識經驗和現成的文獻資料進行寫作,不需要系統的、專門的研究行動。中國教育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大多是這種。思辨論文的特點是理論分析和邏輯證明。在內容上,他們註重觀點創新、理論深度和學術探討。在方法上,常用因果分析、矛盾分析、歷史分析、比較分析、結構與功能分析、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科學抽象等定性分析方法;在寫作方面,強調討論多於敘述,強調考證多於論證,強調文獻註釋多於圖表統計,強調理論推理多於實踐檢驗。
專題研究報告多為實證研究論文,包括教育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經驗總結報告、行動研究報告、觀察研究報告、案例研究報告等。它們被稱為“特殊論文”,因為這些研究報告的風格有其獨特的結構模式。比如實驗研究報告的結構模式是:①報告的標題;(2)提出問題;③研究方法;④實驗結果;③討論與總結;⑥參考資料。總的來說,實證研究的文體結構嚴謹,表達規範,格式相對固定,具有“應用文”文體的壹些要求。大多數情況下,研究者需要經過壹定的研究動作或實踐才能完成。這類論文的主要特點是檢驗假設,確認理論判斷,或者獲取經驗。在寫作中,壹般先陳述研究背景、研究價值、研究目的或假設、相關變量、研究過程和方法,然後著重陳述研究結果,並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指出新發現的情況和問題。最後,根據得到的研究結果,回答理論假設的檢驗和是否達到研究目的,解決研究問題,或者陳述研究者的意見,也可以提出進壹步討論的問題和建議。必須註意的是,對研究問題、變量、過程和方法的陳述要清晰、準確、簡潔;對研究成果的描述和說明應當客觀、平實、清晰;討論應以客觀事實為依據,采用科學的文體,恰當地分析和評價;結論要全面總結,高度概括。
雖然上述兩類論文的特點不同,但由於教育研究的過程本質上是壹個提出問題、陳述問題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或回答問題的過程,所以兩類論文的寫作大致都是按照這個過程進行的,所以兩類論文的評價標準也是* * *。
1974出版的《美國心理學協會出版手冊(第二版)》規定了心理學研究論文的格式和寫作方法。這本手冊已經成為心理學期刊發表論文和報告的標準。根據相關研究,心理學論文和研究報告的評價有以下八個標準:
1有壹個或多個具有理論意義的新結果;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適用性;3.論文的構思新穎、與眾不同,或者對老問題作了新的解釋;對研究結果的解釋清晰合理;5.這篇論文以簡明的方式綜合了新的研究數據;6.指出了以往壹些理論觀點的問題或局限性;7 .研究有明確的研究圖式、思路或實驗性(或實踐性)操作;報道的結果或理論是普遍的。
在這八項標準中,突出了研究成果的評價標準(見1、2、4、8條),強調了論文的創新性(見1、3、5、6條)、應用性和推廣性(見2、8條)。此外,還強調了論文的思想、價值和以往的研究討論。《美國心理協會手冊》建議,初稿寫好後,應該讓不同意見的人去閱讀和評價,而不僅僅是“朋友”,這樣會更容易發現問題或錯誤。文章也要註意字跡工整,段落清晰,這樣會讓論文的閱讀效果更好。
根據美國心理學協會對論文和研究報告的規定和要求,壹篇優秀的心理學論文或研究報告大致應回答五個基本問題:
1妳研究什麽問題?妳為什麽想學習這門學科?3妳用什麽方法學習?妳的研究有什麽創新?妳如何解釋發現的問題?
我們認為,如果這五個評價標準被賦予不同的內涵(即賦予教育論文評價的具體要求),那麽這五個標準也可以作為評價壹篇教育論文的標準。達到五個標準以“問題”為出發點和結論,以逐步回答問題為主線,體現了壹般教育論文和專題教育研究報告共有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或回答問題”的基本研究過程。筆者試圖根據教育研究的現狀,進壹步闡釋上述五個評價標準的內涵。
(1)妳研究什麽問題?
以問題為誘因和出發點,評價壹篇教育論文的好壞,首先要判斷研究者對研究問題的表述是否清晰具體。有經驗的研究者壹般根據研究課題的內涵和研究領域的實際,確定具體的研究問題和內容,進而確定論文的體系結構。壹篇論文要討論三到六個具體問題,每個研究問題要研究清楚什麽。需要判斷這些問題中哪些已經被別人解決了,哪些還沒有解決,急需解決,這些問題是否具有“探索性”,是否需要我們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研究。研究問題要從新的角度提出,有深度和啟發性,有進壹步思考和探索的價值。還要清楚地認識問題的重點、關鍵點和難點,明確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每個研究問題的組合和排序要表現出壹定的邏輯結構和理論框架,要完整嚴謹。
(2)為什麽要學習這門學科?
在評價壹篇教育論文的好壞時,還要看題目的背景、意義和價值。選題水平主要表現在選題的社會現實意義和理論貢獻價值。要判斷本學科研究成果對人類社會發展、學科建設和個人生活、工作、學習可能做出的貢獻。作為評價者,主要是通過閱讀全文後的反思以及對研究成果的作用和價值的綜合分析,來判斷作者對該課題研究的必要性。
(3)妳用什麽方法學習?
在專題研究報告中,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研究方法的適宜性、科學性和規範性來判斷所獲得的研究結果是否可靠,因此要重視對研究方法的評價。在教育研究論文和教育實驗報告中,往往用專門的部分或段落來描述研究方法及其應用過程,以便讓讀者分析判斷本課題所用研究方法的適宜性和科學性,從而判斷所得到的研究結果是否可靠,進而考慮是否接受研究者得出的研究結論。
在很多學術論文中,雖然沒有具體闡述研究方法,但往往會關註論文的研究視角和思路,這也是壹個研究方法問題。在學術研究中,有時候討論問題的視角和出發點往往決定了壹篇論文的成敗。只有思維方法正確,才能將研究問題引入討論和深化。獨特的思維方法也能帶來問題創新。
(D)妳的研究有哪些創新?
論文的創新性是評價論文水平的核心和焦點。實證研究中的新發現和新見解,思辨研究中的新論點和獨特分析,甚至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思路,都可以視為論文的創新之處。有幾種方法可以評價論文的創新性。
1根據論文中的文獻綜述。通過對以往相關文獻的探討,可以找到本課題的研究基礎和新的出發點,從而判斷研究的突破和創新,區分哪些內容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哪些內容是創新成果,哪些內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進壹步完善和深化的。
根據研究結果。在專題研究報告中,研究成果往往包含研究者的新發現。研究成果越豐富,研究人員可能會有更多的新發現。重大發現會讓人眼前壹亮。壹般的學術論文要根據作者的理論觀點來判斷。
根據論文中的明確陳述,結合評價者的知識和經驗。通過論文中的“摘要”、“分析”、“結論”來判斷論文的新觀點、新見解、新結論,寫作中經常使用“我們認為……”和“我們的結論是……”。但必須指出的是,有些作者自以為是新觀點、獨到見解,其實並無新意。因此,需要對學科領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結合評價者的知識和經驗,做出正確的判斷。
(5)妳如何解釋發現的問題?
在評價專項研究報告時,評價的重點是論文是否對研究成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討論,是否結合研究者掌握的相關信息拓寬了研究視野,是否能夠對檢驗假設做出恰當的解釋,是否能夠對新情況、新問題做出恰當的說明。
對壹般學術論文的評價主要看分析問題是否深刻,對現象的描述是否準確,對事件的評價是否恰當,觀點的論述是否註重理論聯系實際。無論什麽樣的教育論文,都要求觀點清晰、正確、有說服力;解釋或討論是有邏輯的、有組織的、有層次的和完整的。
總之,對壹篇教育論文的評價,壹般應以問題陳述、選題意義、研究方法、研究創新、分析深度、文章結構、文字表達等為標準。重點是看研究課題的價值和研究者是否正確解決了研究問題,或者說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否包含創造性,是否達到了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