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孤山的景點有哪些

孤山的景點有哪些

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水,壹山獨特,山雖不高,卻是觀賞西湖景色最佳之地。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是為紀念宋代隱居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

景點有

仰賢亭

印社初期建築之壹。原為明代故跡,年久為墟。清光緒三十壹年(1905年)印社諸君重建此亭,以明天順間胡郡守所題仰賢亭之舊名命之。印社創始人之壹吳石潛先生摹刻清代揚州八怪之壹羅兩峰所繪浙派先賢“丁敬身畫像碑”嵌諸壁間,以申景仰。此後十年,印社諸君***訪求廿八印人遺像“述其事跡,系以傳替,按年次而編摹。求形容於仿佛,壹堂濟濟”嵌諸東西壁面。亭內還有成於1910年之石圓桌,邊上刻篆書銘文:“龍泓印學開南宗,壹鐙相續傳無窮。二篆八分交異同,和神如坐春風中。宣統七月西泠印社丁仁銘、王壽祺篆,葉銘鑒造,吳隱刻石。”仰賢亭之匾額分別由兩任印社正副社長沙孟海、趙樸初、王個?m等題寫。

四照閣

原為宋代古跡,始建於宋初,為都官關氏之別業。舊閣在現華嚴經塔處,年久閣廢。1914年印社同人重建此閣。“左眺平湖之秋月,右挹曲院之風荷。兩峰夏雲排闥送青,兩湖春漲拍岸澄碧。”1924年印社建造華嚴經塔,遷閣於現址。門楣上掛有西泠印社顧問、著名書畫家謝稚柳所題“四照閣”匾額。兩旁楹聯“盡收城郭歸檐下,全貯湖山在目中”由印社副社長劉江篆書。閣內還掛有著名書畫大師劉海粟八十八歲時所書“高閣山光仍四照,故人石壁亦三生”之楹聯。“環水抱山眼底天然圖畫,吉金樂石座中自有周秦”刻畫出四照閣內品茶賞景,切磋交流之絕妙情趣。

放鶴亭

放鶴亭初建於元代,現亭為1915年重建,亭中有《舞鶴賦》刻石壹塊,碑通高2.4米,寬2.94米。文章為南北朝鮑照所著,字跡系清康熙帝臨摹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所書。全賦***466字。栩栩如生地描繪了鶴的美麗動人的形象和能歌善舞的才能。

放鶴亭旁還有林和靖墓,墓畔曾有林和靖生前所養"鶴臯"的鶴冢。這裏曾被譽為"梅林歸鶴",系清代"西湖十八景"之壹。

林逋 (967~1028),北宋詩人。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時多病,未婚娶,布衣終身。大約40歲以前,長期漫遊於江淮壹帶。後半生隱居於杭州西湖孤山。喜歡梅、鶴,自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他曾在孤山繞屋種梅300株,並養鶴放鶴,流傳有“梅妻鶴子”的故事。他在隱居生活中自得其樂,相傳20年足不入城市。但是聲名遠揚,常有士大夫、文人往謁。朝廷曾賜給他粟帛,並要地方官員照顧他。他同範仲淹、梅堯臣都有詩歌唱和。天聖六年(1028)卒,年六十二,賜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集》。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壹,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歷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 《平湖秋月》壹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現在的平湖秋月景址,實際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後才確定下來的。當時將這裏原有的龍王堂為禦書樓,樓前鋪建跳出湖面的石平臺,臺周圍以欄桿,旁構水軒,懸掛康熙禦題“平湖秋月”匾額,後人又勤石建景碑亭於其左。

新中國成立以後,經重新規劃和逐年翻建,擴建,新建,這裏形成了壹片狹長的沿湖園林,遍植四季花木,點綴假山疊石,亭臺樓閣錯落其間,更加宜賞月,宜品茗,宜休閑。

西湖秋月之夜,自古公認為良辰美景,充滿了詩情畫意。平湖秋月高閣淩波,綺窗俯水,平臺寬廣,視野開闊,秋夜在此縱目高眺遠望,但見皓月當空,湖天壹碧,金風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其實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駱成驤有撰有壹副楹聯:“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卷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

盡管平湖秋月景區範圍在西湖十景景區中也許是最小的,但人們仍可以在此尋訪和體味到歷史古跡和文化蘊涵。早在唐朝,這裏就建成望湖亭。南宋時,隨著孤山皇家道觀四聖延祥觀的建造,這裏又建望月亭。“望湖”,“望月”,這兩“望”為日後平湖秋月定址於此埋下伏筆。明萬歷年間,司禮太監孫隆斥巨資復建西湖舊景時,曾對望湖亭大加修繕,

文學家張岱在《西湖尋夢》中記載道:“修葺華麗,增築露臺,可風可月,兼可肆設席,笙歌劇戲,無日無之。今變建龍王堂。”

位於景區偏西處的湖天壹碧樓,原是清末民初猶太富商,“冒險家”哈同的私人別墅“羅苑”中的遺物,後來成為中國現代新興木刻運動的搖籃?――八藝社所在地。如今,這裏辟為西泠書畫院,為湖山勝景更添壹份書卷氣。

秋瑾烈士墓

秋瑾烈士墓位於西泠橋南端,是經十次遷徙於1981年重新建造起來的。墓座上端立著英姿颯爽、手持寶劍的秋瑾烈士漢白玉塑像。墓座石碑正面,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巾幗英雄”四個大字;背面鐫有《鑒湖女俠秋君墓表》,詳細地記敘了這位巾幗英雄的革命壹生。

秋瑾(1875-1907)是我國近代女民主革命家。字睿卿,號競雄,別署鑒湖女俠,浙江紹興人,辛亥革命時期同盟會浙江分會會長。為推翻清政府統治,她積極投身於救國救民的革命運動。1907年7月13日在紹興大通學堂被捕,15日在軒亭口英勇就義,犧牲時才32歲。因其生前有“埋骨西泠”的願望,經再三輾轉,由好友吳芝瑛與徐自華將其遺體安葬在西泠橋畔。秋瑾,不僅是壹位尋求真理的革命先驅,而且還是壹位近代文學史上的傑出女詩人,“秋風秋雨愁人”壹句,便是她的臨終絕筆。西泠橋畔,面臨外西湖,原秋社遺址前,有壹座由十二根朱紅柱子組成的四角亭,就是為紀念秋瑾而建的風雨亭。

蘇小小墓

蘇小小,南齊時(479-502)錢塘名伎,才貌出眾,身世和愛情故事淒婉動人,其詩作“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膾炙人口。傳說死後葬於西泠橋畔,後人於墓上覆建慕才亭,歷代關於蘇小小的詩文、小說和戲曲甚多。“千載芳名留古跡,六朝韻事著西泠”,傳為湖山佳話。 歷史上蘇小小墓幾經毀建,2004年,杭州市重新修復蘇小小墓及墓亭。該墓修復前曾經過各方專家學者多次論證,修復過程中根據孟兆楨等國內著名園林專家的意見和設計草圖,並按照遺留墓亭老照片反復推敲,原汁原味地還原其本來面目。墓亭***有12副柱聯,分別邀請12位全國著名書法家書寫,是西湖風景區中柱聯最多的壹座亭子。

蘇小小墓蘇小小墓留給我的記憶就是它那渾圓光滑的墓頂,小時候父母將我抱上去,坐不住滑溜下來引得旁觀者開懷大笑。稍大點問我父親這是誰的墓,父親告訴我此墓與左近的武松墓壹樣,都是虛擬的假墳,而中間的秋瑾墓才是真的。父親酷愛書法,到了那裏就看亭柱上的楹聯。我總弄不明白什麽叫做拜倒在石榴裙下,父親笑笑未作答復卻乘機給我講了好多有關的唐詩宋詞,只記得其中有壹首《長相思》:南高峰 北高峰 壹片湖光煙靄中 春來愁殺儂。郎意濃 妾意濃 油壁輕車郎馬驄 相逢九裏松。就是說蘇小小的。

中山公園

位於浙江杭州的孤山。在南宋,這壹帶就建有西太乙宮和四對聖延祥觀等皇家園林。到清康熙年間,改建為行宮。雍正後間(1723--1735),經稍加修建,改為聖加寺,到近代幾近廢墟。1927年,為紀念辛亥革命,特別是孫中山先生,人們在聖加寺的舊址基礎上辟建成中山公園。

  • 上一篇:如何在報紙或雜誌上發表文章
  • 下一篇:家庭教育的征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