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安慶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麽特色

安慶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麽特色

安慶,皖西南中心城市,安徽省“皖江開發”的重點城市之壹,長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中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中國傳統戲劇黃梅戲之鄉,有“萬裏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壹州”之美稱.以石油化工、輕紡食品、建築材料、機械電子為四大支柱工業.歷史悠久,二千多年前為皖國,安徽省簡稱“皖”即源於此.自公元1217年建城至今,安慶已有782年歷史.自清康熙六年(1667)安徽建省始,直至建國初的二百多年裏,安慶壹直是安徽省的省會.

1.基本市情

1.1 區位交通

安慶市位於北緯29°47’-31°17’、東經115°46’-117°44’,東與安徽省池州市、銅陵市隔江相望;南靠長江,與江西省九江市相連;西界湖北省黃梅、蘄春、英山三縣;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安慶位於寧漢長江黃金水道之要津,是連接武漢和南京兩大經濟圈的中心紐帶城市.歷來是長江中下遊及其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有“萬裏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壹州”之美稱. 因為軍事戰略如此重要和張英、張廷玉父子的極力舉薦,所以自清康熙六年(1667)安徽建省始,直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二百多年裏,安慶壹直是安徽省的省會,因其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上的重要地位,曾壹度與上海、南京、武漢、重慶這四個沿江城市並列為中國“長江五虎”城市. 安慶是安徽省“皖江開發”的重點工業城市之壹,長江十大港口城市,是國家壹級口岸,可常年通航5000噸級貨輪和萬噸油輪;公路方面,安慶是中國東西向的景觀大道318國道(出自《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與南北向大道206國道的交匯處,有多條高速公路在此匯合,同時建有安慶長江大橋.鐵路方面,合九鐵路貫穿境內5縣(市),與大京九鐵路相連.隨著寧安城際建設的加速,合安城際鐵路的規劃建設,安慶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距離,將會被極大地拉近.增強了安慶與長三角地區各大城市之間的軍事防禦和經濟聯系.屆時,通過陸路、鐵路交通,安慶到南京僅需2個小時,到上海僅需4個小時.民航方面,安慶天柱山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航線.

1.2 人文歷史

安慶

安慶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薛家崗和張四墩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見證了安慶的祖先自古就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舒州德慶軍為舒州安慶軍,“安慶”自此得名.安慶城始建於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東晉詩人郭璞曾稱“此地應該建城”,故安慶又別名“宜城”. 從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到民國二十六年(1938年),安慶壹直是安徽省省會和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壹.清鹹豐十壹年(1861年)為了血腥鎮壓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並又“師夷長技以制夷”.由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制造了中國第壹支槍,第壹臺蒸汽機和第壹艘機動船;清光緒年間陳獨秀在安慶舉辦藏書樓演說、並在蕪湖創辦《安徽俗話報》,第壹次試舉起“新文化”的旗幟;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三十四年(1908年)先後發生在安慶的徐錫麟巡警學堂起義和熊成基炮馬營起義,接連打響了辛亥革命第壹槍和新軍起義的第壹槍;在安慶成為安徽省歷史上第壹個省會省市後,安徽省的第壹座發電廠、第壹座自來水廠、第壹家電報局、第壹部電話、第壹條官辦公路、第壹個飛機場、第壹個現代圖書館、第壹所大學、第壹張報紙……都作為省會配套設施誕生在這裏.安慶素有“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禪宗聖地”的美譽.是《孔雀東南飛》、“大喬小喬”、“不越雷池壹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發生地,是統治中國文壇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裏,是京劇鼻祖程長庚為代表的徽班成長的搖籃,是黃梅戲形成和發展的地方,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陳獨秀、佛教領袖趙樸初、道教領袖陳攖寧、“兩彈元勛”鄧稼先、中國“計算機之父”慈雲桂、“將軍外交家”黃鎮、“雜技皇後”夏菊花、通俗小說大師張恨水等影響中國、聞名世界的傑出人物的故鄉.古皖文化、禪宗文化、戲劇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這裏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1.3 生態環境

安慶生態優良,環境優美,是國家園林城市.安慶城北枕龍山,南臨長江,西依皖河,東接石塘、破罡諸湖,獅子山、鳳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鑲嵌其間,整個就像是壹座大園林.城北的大龍山—石塘湖風景區,山景、水景、石景、樹景、洞景融為壹體,別具特色;城西的陳獨秀陵園,林郁山靜,幽雅肅穆,令人嘆止;城南沿江岸建設的外灘公園、橋頭公園綿延近十公裏,形成壹條靚麗的風景線;城內的“世太史第”、“探花第”、“太平天國英王府”等古建築,保持了典型的明清建築風貌;特別是歷史悠久的菱湖公園與近年建設的蓮湖公園、皖江公園、菱湖風景區已連成壹片,總面積近五平方公裏,堪與杭州西湖媲美;建設在景區內的文化廣場、黃梅戲藝術中心、鄧石如碑館、黃梅閣、血衣亭、日本櫻花園、徽派盆景園、黃鎮紀念館和科技館、體育館、圖書館等建築物,以及程長庚、鄧石如、嚴鳳英、鄧稼先、陳延年等塑像,增添了壹層文化的氛圍.目前,城區綠化覆蓋率已達38.26%,綠地率達35.66%,人均公***綠地面積為8.03平方米.但是,由於過去實行“犧牲環境要經濟利益”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導致安慶整體生態環境每況愈下.比如說安慶的花亭大溝周邊環境就很不好!

1.4 自然災害

安慶防洪同馬大堤

安慶是全省旱澇災害的次頻繁地區(僅次於阜陽和正陽關).以某壹旬出現旱為旱旬、出現澇為澇旬,平均每年有8~10旬的時間非旱即澇,占全年時間的22~27%,有5旬時間是大澇或大旱.壹年內旱澇相連的年份占70~95%左右.壹年內既出現大澇又出現大旱的機遇較多,約3~4年壹遇.旱澇季節分布,幹旱以秋季最多,夏季次之,冬季又次之,春季最少.水澇主要集中於夏季,大致從4月下旬到6月下旬都是澇多於旱,尤以6月下旬大澇旬多出大旱旬1倍以上.7月中旬後梅雨結束,旱明顯多於澇.

1.5 現任主要領導

現任中國***產黨安慶市委員會書記、安慶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安慶軍分區黨組書記:朱讀穩 現任安慶市人民政府市長:肖超英

1.6 城市競爭力

目前,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10年統計,安慶的城市綜合競爭力在安徽省居第6位.列於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蚌埠之後.

1.7 城市發展

早在中華民國時期,著名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建國大綱》就提出了大力建設安徽安慶市,並跨江發展建設雙聯市,形成規模與武漢、南京大略的城市,形成強大輻射,帶動皖南發展.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如毛澤東、李鵬、朱镕基、回良玉、吳儀等先後視察安慶,他們對安慶的經濟發展十分關心.但由於受到自然災害頻發、市民經濟創新能力不強、省會遷移而淪為地級市、目前黨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的《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中重新明確了安慶的定位,是全省三大區域中心城市之壹、三大產業集團之壹、六大交通樞紐之壹,打造帶動皖西南、輻射皖贛鄂交界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安慶的發展,不僅納入皖江城市帶中的重要壹軸,也納入到面向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不過,現在安慶經濟在全省較為偏後,與規劃目標相差稍遠,故實現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堅信未來的安慶(大約10年以後),將逐步建成壹個輻射皖鄂贛三省的產業布局齊全的跨江大城市.

1.8安慶方言

由於安慶地區地理位置處於皖、鄂、贛三省交界地帶.因此,安慶地區方言存在地域的多樣性.安慶區內方言既含有“楚語”、“贛語”、“江淮方言”的某些特征,同時又摻雜各種方言而匯成地區獨有的地方色彩.

編輯本段2.人文地理

2.1 名稱由來

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皖”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為“錦繡河山".安徽省潛山縣有天柱山,是大別山脈的最高山,也叫萬尖山,古時候是皖國,皖伯大夫的封地,天柱山也叫皖山(皖公山).漢武帝南巡封禪天柱山,稱之為南嶽,舊稱衡山.山下的河流叫皖河(皖水、潛水),註入長江(皖江).山下之城,叫皖城.安徽省簡稱“皖”,即源於此. 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舒州德慶軍為舒州安慶軍,“安慶”自此得名.安慶城始建於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東晉詩人郭璞曾稱“此地宜城”,故安慶又別名“宜城”.

2.2 建置沿革

安慶府城古地圖

安慶之名始於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德慶軍為安慶軍"作軍號名稱出現,由“同安郡”(隋代大業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慶軍"(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懷寧,今潛山古皖城)各取壹字而命名,含“平安吉慶"意. 慶元元年(1195年)“ 以南宋寧宗皇帝潛邸,升舒州為安慶府"(治所今潛山古皖城),又作府名.安慶古名“盛唐”,見於文獻記載最早為漢武帝於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至此,“作盛唐之歌".今安慶城區登雲坡即為盛唐山故址所在,山下臨江為盛唐灣古渡口.相傳東晉詩人、堪輿風水家郭璞登盛唐山有“此地宜城”語,故安慶別名“宜城”. 安慶城始建於南宋時期.嘉定十年(1217年)知府黃幹考慮南宋邊疆安全,為了阻止金軍從水路進攻南宋國都臨安(今杭州市)建“城安慶以備戰守";後因戰亂,安慶府於端平二年(1235)移治羅剎洲、楊槎洲;及至景定元年(1260年),沿江置制大使馬光祖“復築宜城為新安慶府”治(今安慶市),並遷懷寧縣治附郭.從此,府治穩定不移,“安慶"才作城鎮地名,並與行政區名稱(府、道、專區等)相壹致,沿用至今. 安慶建城以後直至清末,均為安慶府治和懷寧縣治,民國時期為專署駐地.明末以來的巡撫亦持節鎮守於此.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同時又是安徽省省會(皖省省治).新中國成立後,安慶單獨建市,是皖西南(不包括桐城市)的中心城市.

2.3 1949年後城建大事記

1949年設安慶市,由安慶專署領導.1951年安慶市改由皖北行署直轄.1952年安慶市由省直轄.1960年安慶市委托安慶專署領導.1961年安慶市改由省直轄.1965年安慶市劃歸安慶專署領導.1979年安慶市改由省直轄. 1949年設安慶專區,屬皖北行署區.安慶專署駐安慶市,轄安慶市及懷寧(駐石牌鎮)、望江、宿松、太湖(駐晉熙鎮)、嶽西(駐衙前鎮)、潛山(駐梅城鎮)、桐城、桐廬(由桐城縣析置,駐湯家溝)等8縣.  1952年安慶專區屬安徽省領導.安慶市改由省直轄.原池州專區所屬銅陵、貴池(駐池州鎮)、青陽(駐蓉城鎮)、至德(駐秋浦)、東流等5縣劃入安慶專區.轄13縣.  1958年撤銷銅陵縣,並入銅官山市.原由省直轄的銅官山市改名為銅陵市,劃歸安慶專署領導.轄1市、12縣.  1959年東流、至德2縣合並為東至縣(駐堯度鎮).轄1市、11縣.  1961年安慶、銅陵2市改由省直轄.  1965年安慶市劃歸安慶專署領導.將銅陵、貴池、青陽、東至4縣劃歸池州專區.轄1市、8縣.  1970年安慶專區改稱安慶地區,地區駐安慶市.轄安慶市及桐城、樅陽、懷寧(駐石牌鎮)、望江、宿松、太湖、嶽西、潛山(駐梅城鎮)等8縣.  1979年安慶市改由省直轄.安慶地區轄8縣.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1988年8月1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安慶地區,所屬的桐城縣、懷寧縣、樅陽縣、潛山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嶽西縣劃歸安慶市. 1996年8月20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6]59號)撤銷桐城縣,設立桐城市.由安慶市代管. 2005年5月13日,國務院(國函[2005]38號)批準調整安慶市部分行政區劃:安慶市郊區更名為安慶市宜秀區,將五橫鄉、大龍山鎮和桐城市的羅嶺鎮劃歸宜秀區管轄.

編輯本段3.行政區劃

3.1 市轄區

市轄區名 面積(k㎡) 人口(萬人) 郵政編碼 下轄街道辦事處 下轄鄉鎮

迎江區 207 24.42 246003 宜城路、新河路、華中路、人民路、孝肅路、建設路 老峰、龍獅、長風、新洲

大觀區 204 29.56 246004 德寬路、玉琳路、龍山路、菱湖、集賢路、石化路、花亭路 海口、十裏鋪、山口、皖河農場

宜秀區 410 19.06 246003 大橋、菱北 楊橋、大龍山、羅嶺、白澤湖、五橫

3.2 縣

縣名 面積(k㎡) 人口(萬人) 郵政編碼 下轄鎮 下轄鄉 政府駐地

懷寧 645 40 246121 高河、月山、平山、三橋、小市、黃墩、黃龍、公嶺、馬廟、金拱、茶嶺、洪鎮、江鎮(中國包子之鄉)、石牌 雷埠、清河、秀山、涼亭、石鏡 高河

樅陽 1808 96.21 246700 樅陽、藕山、老洲、周潭、陳瑤湖、橫埠、項鋪、湯溝、錢橋、麒麟、義津、官埠橋、浮山 鐵銅、鳳儀、長沙、錢鋪、白梅、白湖、金社、會宮、雨壇 樅陽鎮

潛山 1686 57.21 246300 梅城、王河、源潭、余井、黃泥、槎水、官莊、水吼、黃柏、黃鋪、天柱山 油壩、痘姆、塔畈、五廟、龍潭 梅城

太湖 2031 55.83 246400 晉熙、徐橋、新倉、小池、寺前、天華、牛鎮、彌陀、北中、百裏 大石、城西、江塘、湯泉、劉畈 晉熙

宿松 2394 80.28 246500 孚玉、復興、匯口、許嶺、下倉、二郎、破涼、涼亭、長鋪 高嶺、程嶺、九姑、千嶺、洲頭、佐壩、北浴、陳漢、隘口、柳坪、趾鳳、河塌、五裏 孚玉

望江 1357 60.47 246200 華陽、楊灣、漳湖、賽口、高士、鴉灘、長嶺、太慈 雷池、涼泉 華陽

嶽西 2398 39.86 246600 天堂、店前、來榜、菖蒲、頭陀、白帽、溫泉、響腸、河圖、五河、主簿、冶溪、黃尾 毛尖山、蓮雲、青天、包家、古坊、田頭、中關、石關、姚河、和平、巍嶺 天堂

縣級市

縣級市名 面積(k㎡) 人口(萬人) 郵政編碼 下轄街道辦事處 下轄鎮 政府駐地

桐城(並入合肥經濟圈) 1572 74.48 231400 文昌、龍眠、龍騰 雙港、新渡、金神、孔城、範崗、青草、呂亭、大關、唐灣、鱘魚、嬉子湖、黃甲 文昌

編輯本段4.交通運輸

滬渝高速(G50)、濟廣高速(G35)、合安高速(G4212)、京臺高速(G3)等高速公路幹線、105、206、318三條國道和合九鐵路在市境交匯,已建成通車的安慶長江公路大橋和建設中的安慶長江鐵路大橋,跨江與建設中的寧安城際鐵路、沿江高速公路、安慶——景德鎮高速公路連接.安慶天柱山機場先期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航線,目前又在擴建之中.安慶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為壹體的立體交通網絡已經形成. 安慶區位優勢明顯,地處皖鄂贛三省交界處,是溝通三省並連接上海、武漢兩大經濟區的紐帶,是3000噸級海輪入江的終點港口.

編輯本段5.經濟發展

5.1 概述

建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安慶作為全國重要的糧棉油、水產品和畜禽生產基地,作為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車零部件制造和紡織加工業基地,又被省列為皖江開發的重點開放城市之壹,社會經濟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10年,全市地方生產總值達988億元,財政收入達121億 安慶長江公路大橋

元.農業繼續保持較高的發展水平,工業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輕紡、建材、機械四大支柱產業,湧現了安慶石化、華茂、環新、海螺、全力、鴻潤等壹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基礎教育成為品牌,文化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城市供水、供電、供氣、公***交通通訊和商業服務等基礎設施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安慶已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往來關系,出口商品達200多種.

5.2 地區生產總值

2010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988.11億元,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155.5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23.9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08.57億元.

5.3 工業和建築業

2010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455.99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68.6億元.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企業增加值75.4億元;集體企業6.2億元;股份制企業231.0億元;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20.3億元.重工業增加值222.9億元;輕工業增加值145.7億元.全市新產品產值72.7億元. 全年石油加工業增加值增速為2.59%.壹次性能源生產總量63.1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4.2%;原煤生產下降10.4%,發電量下降3.4%.  安慶最繁華的商業街——人民路

5.4 固定資產投資

2010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9.4億元. 全年第壹產業投資31.3億元;第二產業投資408.4億元;第三產業投資369.6億元.在投資中,工業完成投資402.6億元;制造業投資360.4億元;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投資43.5億元;水利環境公***設施管理等基礎設施投資85.7億元.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92.2億元,商品房銷售銷售額85.1億元. “861”行動計劃成效顯著.全年***安排“861”行動計劃續建、新開工項目171項,總投資規模2161.9億元,當年完成投資214.3億元.

5.5 國內貿易

2010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8.7億元.分城鄉看,全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30.1億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8.6億元.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290.5億元;餐飲業零售額43.4億元;住宿業零售額4.8億元.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中,建築裝潢材料類比上年增長27.5%,家用電器及音像制品類增長37.1%,汽車類增長82.4%,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5.3%,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33.3%,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43.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43.5%.

5.6 對外經濟和旅遊業

2010全年進出口總額68093萬美元.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3家;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935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額22255萬美元.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新簽合同金額1600萬美元;完成營業額1755萬美元,當年外派勞務人員104人. 全年接待海外遊客4.5萬人次,;接待國內遊客1931.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27.6億元.

5.7 財政、金融

2010年全年全市財政收入為121.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0.6億元.全年財政支出161.2億元.全市金融機構存款年末余額為1156.0億元.

5.8 經濟開發園區

國家級安慶經濟開發區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 省級開發園區:安徽安慶大觀經濟開發區、安徽樅陽經濟開發區、安徽太湖經濟開發區、安徽宿松工業園、安徽宿松臨江產業園、安徽望江經濟開發區、安徽安慶長江大橋經濟開發區、安徽桐城經濟開發區、安徽懷寧經濟開發區、安徽潛山經濟開發區等.(石牌經濟開發區申報之中.)

編輯本段6.文化藝術

6.1 京劇發源地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秋天,為慶祝乾隆帝八旬壽辰,揚州鹽商江鶴亭(安徽人)在安慶組織了壹個名為“三慶班”的徽戲戲 京劇鼻祖:程長庚

班,由藝人高朗亭率領進京參加祝壽演出.這個徽班以唱二黃調為主,兼唱昆曲、吹腔、梆子等,是個諸腔並奏的戲班.北京的祝壽演出規模盛大,自西華門到西直門外高粱橋,每隔數十步設壹戲臺,南腔北調,四方之樂,薈萃爭妍.或弦歌高唱,或抖扇舞衫,前面還沒有歇下,後面又已開場叫人左顧右盼,目不暇接.真是群戲薈萃,眾藝爭勝.在這場藝術競賽當中,第壹次進京的三慶徽班即嶄露頭角,引人矚目. 三慶班進京,原本只為進宮祝壽演出而來.由於徽戲曲調優美,劇本通俗易懂,整個舞臺演出新穎而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故而受到北京觀眾的熱烈歡迎.這樣,三慶班演完祝壽戲欲罷不能,就留在北京繼續進行民間演出.三慶班的班主高朗亭是安徽安慶人,入京時才三十歲,演旦角,擅長二黃腔,技藝精湛.《目下看花記》稱他:“體幹豐厚,顏色老蒼,壹上氍毹,宛然巾幗,無分毫矯強.不必征歌,壹顰壹笑,壹起壹坐,描摹雌軟神情,幾乎化境”.因此三慶班在北京越演越火.徽班在進京演出的過程中又吸收了昆曲、弋陽腔、梆子腔等劇種的表演技藝,使自己更加豐富,不久成了當時最受歡迎的劇種.三慶班進京獲得成功後,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臺班等徽班進入北京,並逐漸稱雄於京華的劇壇.這就是所謂的“四大徽班進京”.他們各有所長,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臺的孩子”的說法,軸子指以連演整本大戲著稱,曲子指擅長演唱昆曲,把子指以武戲取勝,孩子指以童伶見長.徽班進京開始了我國國劇――京劇的孕育期. 三慶班進京獲得成功後,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臺班等徽班進入北京,並逐漸稱雄於京華的劇壇.這就是所謂的“四大徽班進京”. 四大徽班各有所長,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臺的孩子”的說法,軸子指以連演整本大戲著稱,曲子指擅長演唱昆曲,把子指以武戲取勝,孩子指以童伶見長. 在捧旦之風十分火爆的京城,技藝不凡的高朗亭自然受寵.抵達北京後,他接替原三慶班班主余老四掌班,壹做就是30多年,同時還擔任了京師戲曲界行會組織“精忠廟”的會首,通過精忠廟對北京的戲班、戲園實行行政管理,他也成為梨園領袖.繼高朗亭之後,程長庚、徐小香、楊月樓、劉趕三等人均任過此職. 至嘉慶初,徽班在北京戲曲舞臺上已取得主導地位,據《夢華瑣簿》記載:“戲莊演劇必‘徽班’.戲園之大者,如‘廣德樓’、‘廣和樓’、‘三慶園’、‘慶樂園’,亦必以‘徽班’為主.下此則‘徽班’‘小班’‘西班’,相雜適均矣.” 四大徽班進京獻藝,揭開了200多年波瀾壯闊的中國京劇史的序幕.

6.2 地方戲劇——黃梅戲聖地

黃梅戲《天仙配》劇照

據宿松縣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廖理南先生考證,黃梅戲淵源於唐初的湖北黃梅縣的采茶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代已經形成獨樹壹幟的地方戲曲.是安徽安慶市宿松縣和湖北黃梅縣壹帶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吟唱的壹種曲調藝術形式.兩縣毗鄰,有很長的邊界線,很多東西是無法分開的.歷史上不少時候兩縣曾屬同壹行政區域.就是***產黨創建初期,兩縣還屬同壹個黨支部.廖理南先生通過查閱《中國戲曲誌》、《黃梅縣誌》、《宿松縣誌》等文獻資料發現,在黃梅戲發展史上,宿松有十幾項第壹.如:1、第壹個專演黃梅采茶戲.從明代中葉開始,宿松人就於每年的三月初三,在松梅嶺街上專演黃梅采茶戲;2、第壹個將黃梅戲劇目寫入廖河戲臺楹聯.清代道光年間,當地人把《送香茶》、《西樓會》等十幾個為群眾喜聞樂見的黃梅戲劇目寫入廖河戲臺楹聯;3、第壹個進行“官方公演”.宿松於1853年將黃梅戲由草野請進官方的縣城公演,比《黃梅縣誌》記載的“黃梅戲1934年進黃梅縣公演”早81年;4、第壹個正式把流行於民間的黃梅采茶歌定名為黃梅戲,1921年版的《宿松縣誌》中,第壹次正式記載了“黃梅戲”這個名稱. 黃梅戲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詞兩大類.花腔以演小戲為主,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風味,多用"襯詞"如"呼舍"、"餵卻"之類.有"夫妻觀燈"、"藍橋會"、"打豬草"等;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於大段敘述,抒情,聽起來委婉悠揚,有"梁祝"、"天仙配"等. 現代黃梅戲在音樂方面增強了"平詞"類唱腔的表現力,常用於大段抒情、敘事,是正本戲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專戲專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樂成分,創造了與傳統唱腔相協調的新腔.黃梅戲以高胡為主要伴奏樂器,加以其它民族樂器和鑼鼓配合,適合於表現多種題材的劇目.嚴風英是黃梅戲著名演員,真正唱活黃梅戲,代表作《天仙配》、《女駙馬》等. 黃梅戲語言以安慶地方語言為基礎,屬江淮官話.其特點為----唱詞結構在整本戲多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結構,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結構.有時可根據需要以七字、十字句為框架,字數可壓縮或增擴,曲調則常使用垛句.花腔小戲的唱詞靈活多變,有三至七字不等,中間常夾雜多種口語化無詞意的字.句數不壹定為偶數有時奇數句重復最後壹句便成偶數.唱念方法均用接近普通話的安慶官話唱念.整本戲中用韻母念、官話唱,小戲說白則用安慶地方的鄉音土語,唱腔仍用官話唱.

  • 上一篇:威士忌配什麽?
  • 下一篇:lonely的版本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