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師壹年級實用教學反思
身為壹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壹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師壹年級實用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學教師壹年級實用教學反思1
在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總想出色地完成每壹次的教學任務,但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盡管我們精心準備,還是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仍會出現壹些細節性的失誤。如何處理這些失誤呢?作為壹位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自己的方法:
壹、坦白從寬,真誠贏得學生尊重。
案例:在壹節課上,教師正在講臺上講課,“報告!”忽然,壹個學生站了起來,“老師,妳寫錯標題了,這節內容應該是第四章第壹節。”老師仔細壹看,果然自己將“第四章”寫成了“第五章”,課堂陷入了短暫的停頓……
我認為,對於這類細節性失誤,由於它的出現,課堂教學已經出現卡殼,正常的教學程序被打破。因此,教師要沈著應付,不能緊張,更不能斥責學生;另壹方面,教師應該主動承認失誤,並立刻改正,讓失誤造成的卡殼迅速消失,讓教學繼續進行。人們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教師的坦誠不僅可以節約時間,更可以取得學生的諒解,既讓教學得以順延,又樹立了良好的教師形象。
二、瞞天過海,亡羊可以補牢。
案例:這是壹節公開課,課堂上教師講得生動有趣,學生的討論積極熱烈,可是學完了第二個問題後,教師忽然發現第壹個問題的講述中漏掉了壹個知識點,怎麽辦?
我覺得對於這壹類細節性的失誤,教師如果公開承認:“同學們,剛才我們有個問題漏掉了……”這樣的處理是不恰當的。因為本來這個失誤並沒有引起課堂程序的中斷,它的出現完全可以靠教師的機智去彌補。如果教師公開承認錯誤,反而破壞了課堂正常授課程序。當然,不是說,對這類失誤,教師可以不管不問。這個時候,教師需要的是因勢利導,隨機應變。比如本例中,對於遺漏的知識點,教師發現以後,可以把它撿回來。這就需要老師動動腦筋,想想如何過渡到漏掉的知識點,在哪個地方插入等等。這樣的處理,既做到了有錯必改,又不影響課堂教學,我稱為瞞天過海。
總之,對於教學中出現的小細節性失誤,教師必須冷靜面對,區別處理,既要有錯必改,又要深刻反思,找出原因,避免再次失誤。
小學數學教師壹年級實用教學反思2《加或減》是依據小學生學習的心理特征,用學生喜愛的遊戲為素材設計的壹種數的計算的學習活動。借助富有合理數學意義,包含情感價值和數學價值的“邏輯圖式”這壹學習載體,使學生在趣味有益的遊戲活動中參與“加與減”的整合,親歷“再創造”的過程,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到許多問題能夠用數學知識來解決,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和交流的工具。
學習背景材料是學生入門的基礎,僅有學生對學習背景材料感興趣時,才會主動地參與學習。把學生喜歡的遊戲活動引入課堂,學生倍感親切,參與欲望強,促進了學校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日常數學背景的聯系。要學生講出遊戲中的數學,學生感受到遊戲中也有數學,學數學有用。而將設置成遊戲狀態的“邏輯圖式”展現於學生面前,使枯燥的計算資料巧妙而自然地還原於生活,拉近了數學與學生間的距離,增強與數學的'親和力。
以“講壹講,問壹問、喜歡哪個組的方法?”為啟迪學生思考的“導火線”,學生用熟悉的經驗自我去攝取信息,分析信息,猜測想象。在實踐操作,觀察比較,驗證推理、討論爭辨中分析眾多觀點的合理成分和缺陷所在,吸取別人思考的長處,盡可能想辦法完善自我和別人的觀點。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由想而悟,由悟而得。不僅僅掌握知識,並且思考知識,詰問知識,批判知識,創新知識。
小學數學教師壹年級實用教學反思3數學是壹門十分嚴謹的學科,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由於過於註重教學邏輯和知識的傳授,而導致課堂氣氛壓抑,學生乏味無趣,教學效果低下。
可是必須要切實上好壹節好的數學課,讓學生聽得趣味、學得簡便是壹件很難的事情,教師在課堂的開頭導入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課堂的開頭導入好了,就能高度激發學生的求知學習興趣,到達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使整個課堂十分的活躍。
那麽怎樣導入才能到達這樣的效果呢?
我認為數學課的導入最好是走近小學生的生活,從他們身邊的壹些事例出發,或者設置壹些題型、或引用壹些數字、或改編壹些趣味的數學故事,然後進行教學,學生易於理解、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能使整個課堂教學效果異常好。
我校開展學科教學公開課,我們有幸聽了宋小平教師的壹節數學課,她精彩的導入壹下子把學生興趣激發起來。本來是上壹節枯燥的數學課,卻讓她用優美自然的語言把學生帶入壹個神奇的境界。
整節課學生自始至終情緒高漲,解決問題有針對性,解決了問題又有成就感,教學效果相當好,同時也使整個課堂十分活躍,教學效果也很好。課堂氣氛寬松,不知不覺壹節課下了,教學任務圓滿完成了,學生學習熱情也很高。
我們的數學源於生活用於豐富多彩的生活,或許不壹樣的教師有不壹樣的數學導入方法,有善於設疑者、有喜於歸納者、有慣於直奔主題者……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學數學最終還要回歸到生活中去,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壹些實際問題。
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越接近我們的實際生活,學生就越容易理解和理解,當然我們的教學效果就越好,學生也能夠對數學產生更大的樂趣。解決實際問題不再是教師主宰、學生跟著教師走,而應是關註學生的壹言壹語,把自我視為學生中的壹員。
這樣,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景,隨時調整問題解決的教學過程,設計和組織後續的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數學問題教學改革與創新,提高小學生問題解決的質量,使其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小學數學教師壹年級實用教學反思4鐘表對於壹年級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從課前與學生的交流能夠發現,由於生活中經常接觸鐘表,所以大部分學生對鐘表上的時針、分針,甚至秒針都有了必須的認識,對生活中的整時有必須的感性生活經驗。但學生的這種感性認識往往是籠統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層面上,沒有構成可操作性的認識時間的思維方法。因些,在設計本課時,壹方面要抓住學生的已有知識背景,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另壹方面,要引領學生經歷認識鐘面和認識整時的過程,註重體驗和感悟,讓學生掌握看時間的壹般方法,然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鞏固和深化。我在設計本課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引導他們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膽表達,在主體探究中學會認鐘表的方法。經過實際教學,反思如下:
壹、處理較好的方面
1、課件引發學生的興趣。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吸引學生的註意力,整節課我利用精美的課件,激發學生的興趣。“猜謎語”也是壹年級學生這個年齡的小朋友最喜歡的,所以,讓學生在自我喜歡的“猜謎語”中導入,之後用課件展示多姿多彩的鐘表,壹方面讓學生了解鐘表與日常生活是密切相連的,壹方面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整體上建立鐘表的感性認識,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進取性。
2、註重培養觀察本事。培養觀察本事方面我在認識鐘面及整時中充分體現了,首先:課件出示鐘面讓學生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什麽?借助學生在生活中獲得有關鐘表的經驗,放手讓學生自我去認識鐘面,在這個環節中,我完全讓學生經過觀察,說說自我的發現,學生能很詳細地匯報自我的發現,然後讓學生對照自我的鐘表再次觀察。在學生對鐘面有了必須的了解以後,我開始進行教學——認識整時,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經過學生觀察、交流,以及練習的比較,讓學生掌握“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重視動手操作實踐。“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課標倡導的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壹是動手實踐。由於時間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學習起來可能有必須的難度,所以需要很多的操作活動來學習。我讓學生每人準備壹個實物鐘面,結合教學資料,適時讓學生動手撥壹撥,課中我讓學生親自動手撥鐘表,為學生供給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的機會。
二、不足之處:
1、由於學生不是經常訓練操作實踐的活動,所以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不是很聽教師的指揮,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差,從動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語言文學表達出來,學生都無所適從。
2、提出的問題方向不夠明確。如在讓學生觀察三個鐘面,讓學生找出三個鐘面的異同點時,我讓學生說說從三個鐘面上妳發現了什麽,這個問題就提得太泛了,使學生抓不住要領,答不到點子上。應盡可能從壹個角度去問,比如問時針和分針指在哪裏,有什麽***同之處,這樣答問的範圍便受到了限制,才不會產生歧義。所以教師在設計提問時要充分估計學生在理解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到摸清抓準、切中要害,使提出的問題有的放矢。
3、課堂中,學生舉手發言的面還不夠廣。
4、我覺得我的語言還不夠精煉,如果我的語言能更活力、豐富些,尤其是激勵學生的語言再豐富些,這樣能更好地關註學生的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
總之,教學中僅僅教會學生書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應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熱愛數學,主動學習數學。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註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本事,培養學生的觀察本事和語言表達本事。同時,要不斷地學習,使自我在課堂上有足夠的應變本事,不斷提高自我的業務水平,這樣才會使學生喜歡數學、學好數學。
小學數學教師壹年級實用教學反思5今年我首次面對的就是教學壹年級的新生。教學經驗上的不足使我有了很多的困惑和徘徊,這期間我灰心過,氣餒過,但是更多的是鼓起勇氣、重拾起對教學的`熱情向前進,壹學期過去了,有必要對這壹學期進行下總結。
壹、做得較好的方面。
1、不局限於教材,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適當重組教材,做到能對教材進行靈活運用。例如:在教學“第幾”時,我拋開教材中靜止的畫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資源,讓全班學生壹起來參與活動,學生興趣很濃厚。先讓學生壹起準備好,我說:“第壹排”。那麽第壹排的學生就迅速的站起來。在說第幾排的時候,營造壹種緊張的氣氛(把“第”字拖長聲),使學生註意力集中,在遊戲中充分體會第幾的概念、
2、要信任學生,壹年級的學生壹樣具有無限的創造潛能。只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他們的創造潛能是無限的。如教學“6的組成”時,學生不僅能總結出5種組成方法,還會把5種方法並成3種。又如,在教學完0~10這11個數字,我讓學生編壹套操來形象的展示這11個數。可以用身體,手等。在第二天的匯報交流時,我驚喜的發現了學生巨大的創造能力,每個數字在學生的深動演繹下變得活靈活現。
3、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如在教學“分類”時,學生通過對房間裏的東西進行分類,發現可以按顏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狀分、按材料分等。同時,學生又對分好類的東西放在哪裏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分鞋子時,學生把皮鞋放壹層,涼鞋放壹層,並能說出人按高矮來排隊時,矮在前,高在後。學生把分類思想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充分體驗了分類的用途、好處和分類帶來的方便。
二、不足與困惑
1、雖然我也看了較多的課改書籍,理論上明白該怎樣做,但在實施中往往還會變樣,很多在書上介紹的教學方法照搬到現實教學中並不適用。雖然思想開放,也大膽嘗試新的教法,但在課堂組織方面顯得有點無力,秩序不是那麽好,學生壹聲高於壹聲,做什麽的都有,再好的教學設計也無法實施。在上學期我試過用嚴厲的教學態度,也試過用溫柔可親的教學態度。但效果都不持久,在本學期,我也許應該運用“嚴”和“松”並重的教學方法和態度,但何時“嚴”何時“松”是我作為新教師要在今後幾年裏好好探索和把握的。
2、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還不夠,我希望是在壹年級能用到課件的課都用課件演示生動的教學過程,吸引學生的註意力和興趣,這樣,課堂紀律也會好很多。
3、壹年級學生起點不同是令老師們頭疼的問題。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好生“吃不飽”,差生“撐不了”的局面。特別是我教學的壹個班級,程度好的學生對於難題點撥以下就能自己理解和明白,但是程度較差的學生說了三、四遍也不是很消化。如何對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這又是壹個頭疼的問題。
總之,上學期的數學教學給了我很多需要反思的方向和提高的建議。希望本學期我會有所進步。
小學數學教師壹年級實用教學反思6大家都知道,壹年級的小朋友喜歡玩,喜歡遊戲。因此在教學中如能多創設遊戲情境,讓小朋友在玩中學,在學中悟的話,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我上完《玩具》壹課的體會。
《玩具》壹課除了讓學生能正確數出5以內物體的個數,學習用操作、畫圖等方法,表示出5以內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1-5各數外,還有壹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讓學生知道1-5這5個數字的順序,能用1-5來表示事物的順序。對於第壹個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相信大家都會關註得比較多,基本上能達成。可對於比較隱蔽的第二個目標,相信很多老師會關註得比較少。回想起兩年前教壹年級的這壹課時,我對第二個目標關註得也不夠,處理方法相對單壹。只是根據書本第8面的第四題讓學生數壹數、填壹填,從而知道1-5也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順序。通過作業反饋發現非常糟糕,“第2個”和“2個”孩子基本上都分不清,要塗第2個,大部分孩子都塗了前2個。由於有了這樣的經驗教訓,今天重上《玩具》這壹課時,除了完成P8、4外,我還創設了這樣的情境:請5個小朋友上講臺按老師的指令來玩遊戲,其他小朋友當評委,看哪壹個小朋友表現得最好。1.5個小朋友按順序報數。2.第5個出列。3.5個小朋友出列。在遊戲中,剛開始並不是很順利,有小朋友不懂第5個和5個區別,要第5個出列,也有其他小朋友出列了。不過在其他小朋友的幫助下最終能得以完成。第壹輪遊戲過後,很多小朋友的積極性很高,很想上臺來,於是遊戲又進行了兩輪,在接下來的兩輪遊戲中就明顯地可以感覺到孩子們進步了,大多能理解“第幾個”和“幾個”也就是基數和序數的區別了。因此下午在完成練習冊的作業“劃壹劃”時,就較少出現劃“第3個”變成劃“3個”了。
因此,在教學中,壹定要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多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在生活中學數學,讓學生多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