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伊尹的藝術經歷和成就

伊尹的藝術經歷和成就

1970入伍當文藝兵,有藝術特長。此後五年,多次參加部隊內部畫展,並在《先鋒報》發表多篇作品。

65438-0976調入山東出版局藝術圖片編輯室從事封面設計、插畫、畫冊編輯工作;出版了壹幅獨特的水粉海報,題為《掀起學習毛澤東思想馬列主義的新高潮》。

1978就讀於浙江美院王、徐俊軒、、全山石等名師執教的油畫進修班。

1979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畢業後創作油畫《願》,發表在《中國青年》等報刊上。

從65438年到0980年,他在美術編輯為《走向世界》等雜誌工作。

1981創作出版了《大俠》《遍地銀花》等油畫作品,創作了壹些國畫、水粉畫、漫畫。

從65438年到0984年,他開始創作現代水墨畫,走上了尋求壹系列新的水墨畫技法的創作研究之路。

1990“伊尹、梁、於文江、張強、李詠五人素描展”在山東美術館、煙臺畫院舉辦。

1991年、梁、於文江作品展在墨舉辦;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了中、英、法、俄、日版本的《伊尹水墨畫集》。

1992“伊尹藝術展”暨“伊尹水墨藝術新探索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新華社新聞大樓舉行。

1993“伊尹藝術展”在美國費城和洛杉磯舉辦。榮獲美國“加州國璽獎”。

65438-0994年赴臺灣省參加“中國現代水墨畫展”、“中國現代水墨畫學術研討會”。“殘雪系列”等作品(4件)被臺灣省省立美術館收藏;作品《銀潮》(後更名為《野性的呼喚》)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

《生命的喜悅從65438到0995》等十余幅作品參加“中國繪畫名家六人展”,在日本東京日中友好會館展出。

1997策劃並主持“現代水墨畫八件作品展”;作為國家壹級美術師稱號。

1998“於希寧、孫墨龍、伊尹巡回展”在山東省十五個城市巡回展出。

1999《生命的呼喚》(十本現代水墨漫畫)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獲優秀獎;

“伊尹限量復制作品發行展”在德舉行。

2000年作品《水的運動》入選第二屆中國花鳥展,獲優秀獎。伊尹的藝術工作室建立在德國萊比錫博覽中心,並在隨後的幾年中多次往返於德國和歐洲各國進行藝術考察、交流和創作。

2001調入山東省文聯創作研究室;參加中國美協在韓國舉辦的“中國現代藝術展”;成立山東現代水墨研究院(後更名為山東現代藝術研究院);在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紀文藝隨筆》壹書中,發表了他的論文《中國畫隨筆》。

2003年在德國出版學術專著《裂變》。《變形記-中國現代水墨藝術》,吳冠中、周少華、杜大愷、裘德舒、伊尹、田黎明等主編。並發表論文《水墨藝術的裂變》,多次在港(天馬書局2003年2月《現代畫家個案研究:伊尹》)、臺(2003年2月《現代藝術》雜誌收錄)、京(西苑出版社“水墨”系列2003年7月)發表。赴臺灣省國父紀念館舉辦“中國大陸現代水墨畫展”。展出的八幅作品中,《水中的音樂》被孫中山紀念館收藏。與劉、等共同主持由兩岸多位藝術家參加的“現代水墨藝術的立場”學術研討會;發起藝術生態學研究項目,撰寫調查報告《山東藝術生存發展的社會環境汙染嚴重》。這篇報道經記者獨家專訪後於2004年3月20日在《齊魯晚報》整版刊登,引起社會強烈關註。

2004年任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團成員;赴韓國首爾參加“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團訪韓作品展”;創建山東藝術史數據庫;論文《水墨藝術的裂變》獲首屆“泰山文藝獎”;撰寫並完成調查報告《中國美術行業亟待解決的嚴重問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5年發表論文《談山東藝術圈》;策劃並主辦“中韓現代藝術展”。

2006年參加在臺灣省舉辦的“時尚水墨——首屆臺北當代水墨雙年展”並在美國展出。、劉、等國際知名藝術家參加了展覽。

2007年,論文《現代筆墨宣言》由德國專家吳素拉編撰。《現代筆墨圖冊》是由東洋壹主編,珠海出版社出版的壹部學術專著,收錄了劉、吳冠中、、、裘德舒、等六位藝術家的作品和論文,首次系統地研究了現代筆墨的理論和創作。調入文化部中國工藝美術學院;參加香港“水墨新面孔——現代水墨聯展暨學術研討會”;主持策劃“中國現代水墨畫邀請展”和“現代水墨畫學術研討會”,並與劉、鐘如幹等擔任主講人。

2008年參加“國畫中國——走進四川”藝術展,赴峨眉山、五臺山、呼倫貝爾草原采風寫生,創作山野系列、草原系列作品。

2009年,“中國畫藝術生態研究”和“中國畫新材料新技法研究”科研項目正式啟動。調研多地藝術市場,與多家藝術機構、藝術院校合作,在書畫藝術生態研究和科學鑒定實踐中啟動書畫科學記錄認證體系預研,將書畫資料研究與創作技法探索相結合;

2010將、劉、、、、、七位畫家的作品進行了科學備案,編輯了《中國畫備案畫集》,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在這本專著中,他發表了《關於中國畫藝術的壹些思考和建議》壹文,闡述了關於繪畫作品三形態的新理論;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學術專著《藝術鑒定新探》主編。在這本書中,他在《中國文化報》發表了《中國書畫鑒定的歷史轉折點》壹文;在上海2010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上發表論文《字畫真偽的較量》;在《科學畫報》發表論文《用火眼金睛辨別真偽——中國書畫鑒定的科學之道》;在京舉辦“國畫防偽新技術應用——趙建成、伊尹、田黎明原作與復制品比較展”。曾隨文化部專家度假團遊覽九寨溝等地,創作了《美麗家園》系列作品。

2011赴臺灣省國父紀念館參加“21世紀新水墨風格的裂變與審美走向——當代水墨新美學研討會”,發表論文《水墨思辨》;參加“2011文物藝術品科學鑒定技術國際研討會”,並在本次研討會上發表論文《中國書畫鑒定現狀分析及策略研究》;應邀在臺北、臺中、臺南、高雄、雲林等地進行學術講座;在新華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收藏拍賣年鑒》發表論文《中國書畫鑒定新思路》;《天鵝湖》、《雪域印象》、《水中樂章》、《驚蟄》、《山中夢遊》等五幅作品赴臺北國父紀念館參加“新水墨裂變——兩岸當代水墨創新展”;他遊覽了張家界、衡山、湘西等地,走訪了黑龍江省的許多地方,創作了壹批表現山、雲、樹的作品;被文化部評為國家文化產業高技能人才;

2012赴華山、雁蕩山收集創作素材,創作了壹批表現巖石、雲彩、植被的作品。主編的學術專著《書畫認知與管理》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書中發表了《對中國繪畫藝術的認識與思考》壹文。主要策劃了國際學術會議“書畫認知與管理專家會議”,來自中國、臺灣省、德國、瑞典、澳大利亞、美國的40多位專家齊聚湖南,共同探討中國畫認知與管理的壹系列問題。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的藝術與科學研究第1期發表論文《中國畫與技術》;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湖南省文化廳、雅昌集團聯合主辦的“中國繪畫作品展——周少華、於誌學、伊尹作品展”在湖南省美術館展出。在湖南省文化廳舉辦的“中國畫科學認知學術講座”中,與周少華* * *,擔任主講人;獲文化部第四屆創新獎;

2013創作了《松林飛鵲》《曲徑通天》《遠眺群峰》《雪域印象》《山中壹景》等壹系列水墨新作。參加北京、山東、法國、日本中國畫聯展;在《藝術》雜誌第三期發表論文《談‘建設’畫派》,在《藝術報》發表論文《關於中國畫藝術的思考與建議》。在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劉捐贈作品集》發表論文《對劉藝術影響的觀察與思考》;在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雅昌藝術網舉辦講座《中國書畫鑒定與管理的科學之路》;策劃並主持“首屆中國藝術紀錄認證學術交流會”;

  • 上一篇:小學五年級文章的讀書筆記中的好詞好句,以及讀後感...好的單詞和句子,看完不要寫太多。
  • 下一篇:帕勞的旅遊業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