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所說的“北歐風格”設計是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芬蘭、丹麥、瑞典、冰島和挪威的設計,丹麥是其中重要的壹部分。
將設計視為壹種生活方式和物質文化的丹麥人,在城市規劃設計、建築設計、室內設計以及相關的家具、燈具等領域獨樹壹幟,創造了壹個簡約、溫馨、自然、人性化的生活環境,為世人所喜愛。
自20世紀初以來,丹麥家居設計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首都哥本哈根的貝勒中心是世界三大家具展覽中心之壹,誕生了壹大批國際知名的設計大師,保爾·漢寧森就是其中之壹。
這位總是很酷地抽著煙的燈光設計師,僅憑壹件作品,即PH燈,就奠定了他在設計史上的大師地位。
在丹麥眾多經典燈具中,PH燈憑借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的設計美學,成為詮釋丹麥永恒設計的最佳註解..
簡單來說,大部分人可能並不了解這款PH燈的妙處,不如從歷代PH燈的設計入手。
PH lamp是PH Lamp的初名,也正是它定義了從PH 2到PH 6的基本形態。據說PH燈的誕生純屬偶然:亨寧森無意中將這款燈與廚房裏的壹個杯子、壹個碗、壹個盤子結合在壹起。
這三種燈罩設計後來擴展為幾個系列,延伸為吊燈的風格,俗稱“三蔭系統”(也稱PH系統)。不同的數字代表不同尺寸的燈罩。
1958中的亨寧森在延續PH Lamp的3燈罩設計的基礎上,設計出了市場上很受歡迎的經典PH 5。
形似飛碟,最寬的燈罩直徑近50厘米,上方有壹個杯形燈罩,所以光線也可以從頂部擴散,提高照明強度。
與PH 5壹推出就受到市場歡迎相比,看起來像百葉窗的PH雪球燈直到出現20年後才受到人們的熱捧。
PH雪球用的是磨砂和彩繪的葉子,這樣光線從上到下看更舒服的顏色。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壹款最經典的PH燈,PH朝鮮薊,是Henningsen為哥本哈根的Langelinie Pavillonen酒店設計的,1958。
它被72片葉子包圍著,看起來像壹個松果。很多人真的稱它為“松果燈”,但實際上亨寧森的靈感來自壹種叫做朝鮮薊的植物。
受其表面包裹的層層樹葉的啟發,PH朝鮮薊也準確的用了72片金屬包裹燈源,壹層*** 12,每層被6片同樣大小的金屬包圍。
這種看似簡單的燈,實際上需要復雜繁瑣的人工安裝和部署,是不可多得的燈集。
亨寧森壹生設計了40多種PH燈,實際生產了100多種。這些燈雖然造型各異,但都體現了他的設計原則:用燈光營造氛圍,妳不會看到任何PH燈的直射光源,都是柔和且合適的舒緩色。
這就是PH燈的奇妙之處,而亨寧森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是第壹個根據照明的科學功能原理來設計燈具的設計師。
亨寧森在提出PH燈三層燈罩的概念時,利用數學原理中的“等角螺線”公式,精確計算了三層燈罩的直徑比、向下彎曲弧度和角度。
最後形成了他想要的效果——燈泡發出的每壹束光,都被燈罩表面反射成壹個相等且均勻的光源,每壹層的燈罩都可以平均減弱光線的亮度,使光線向下反射,合並成柔和的光線。
誰會想到嚴格按照數學公式來設計?嗯,肯定是追求完美(龜毛)。處女座沒有跑掉()。
果然,出生在丹麥奧德拉普的亨寧森出生於1894年9月9日。他曾就讀於哥本哈根技校和丹麥理工學院,試圖成為壹名獨立建築師,甚至成功設計了1920左右的多個住宅、工廠和兩個劇院的室內。
然而,受當時實用主義的影響,尚未從學校畢業的亨寧森決定將主要精力集中在燈具設計上。他想成為壹名發明家和畫家。於是他加入路易·鮑爾森(Louis Poulsen)成為壹名工業設計師,他設計的第壹件作品是PH Lamp。
1924年,巴黎舉辦“裝飾藝術與現代工藝”展覽,路易·鮑爾森報名參展。沒想到的是,PH Lamp壹舉奪得產品大賽金獎。
PH燈贏得了“巴黎燈”的美譽,然後他壹生都保持著“巴黎燈”的精致設計原則。
或許在我們看來,從建築設計轉到燈光設計,甚至壹舉拿下大獎,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但事實上,與國內建築設計和室內設計脫節的情況不同,丹麥並沒有專門的室內設計專業。建築師不僅要設計建築,還要設計室內和家具、燈具、陳設、窗簾、地毯,以保證建築和室內風格的連續性和統壹性。所以對於亨寧森來說,這壹切根本不算什麽。
了解亨寧森的人都知道,他在設計時癡迷於科學原理的巧妙運用。
比如在設計壹個PH 5的燈時,因為當時生產的白織燈比鎢絲燈泡亮,他認為會讓眼睛不舒服,於是他記住了光學原理(可見光的兩端是紅色和紫色,是人眼不容易感知的顏色),在燈的內側安裝了紅色和紫色的迷妳燈罩,來調和令人滿意的柔光。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亨寧森強調光線的柔和,正是因為他認為“壹天中最美好的時刻在於黃昏”,而燈具是黃昏後亮燈的工具,所以亮度自然不可能高於黃昏光。
他認為燈光的作用甚至應該只是將黃昏的光線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設計壹個燈,就壹個燈,可以這麽努力的計算,推導,實驗來確定每壹個細節。亨寧森壹生都致力於這件事。
雖然我們永遠看不到新的PH燈的誕生,但是那些現存的經典都在告訴我們,有了永恒的PH燈,這個人的傳奇就不會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