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祖世
張氏祖籍濟南王舍人莊,又稱王十莊。“濟南王十莊之張,素稱大宗。幾世而上,有為禦史、為知縣者,名字俱無考。再降,諱善,從平原人學,遂家平原”(見張氏二支七世張敬墓誌銘)。“最著者諱謙祖也,魯為直指使(朝廷特派負責某種政務的官員),亦莫有能指之者。直指之後,有作縣令者汜,國朝連坐之罪,懼而蹈河、並縣治。諱某之名失傳。至今,子孫奉祀者,但題其主曰:‘故祖張知縣’雲,實諱善之父也,父亡祭。永樂時,年十六,攜母姜氏,間關歸原,距縣十五裏宮莊居焉。以此觀之,張氏失傳,年代之久,約與卦運崛起相遼迍(zhn,註:困頓不得誌)矣”(見張氏長支七世岱麓墓誌銘)。永樂年間,張善自宮莊遷來張辛今地,當時此地只有孫姓、王姓幾戶人家,還沒村名,張家人口興旺,得名張家莊。後來,張姓部分人家析出,靠近原莊東首建築宅房,逐漸形成新村,並得名張新村,原張家莊隨之易名張家老莊。再後,演變為東、西張新莊,今合稱張辛村。乾隆五十六年(1791)張牧村重刻《張氏族譜》,尊善為始遷祖,清平進士劉湄為序,留下“世系之外不旁及,始遷祖而上不遠追”的祖制;又經道光二十三年,1843)續刻、光緒十八年(1892)三刻,形成壹套六冊珍貴的家族史料保存至今。廣峰、謙誼二君歷經十幾年的努力,續修族譜、重印舊譜,以為永永無虞之計。
張氏家族功名人物 ?
《張氏族譜》記載:進士5人。壹、張國柱,字維楨,號寧宇。張氏八世。明萬歷三十八年庚戌(1610)進士,官至陜西右布政使(從二品)。二、張完臣,字清嶽,號良哉。國柱子。清順治十二年乙未(1655)進士。國子監助教。,候補主事。三、張自涵,張氏十世。清順治五年戊子(1648)舉人,六年已醜(1649)進士,遷安知縣,歷升刑部郎中,寧武兵備道、河南分守道,終貴州安平道副使(從四品),崇祀鄉賢、河南名宦祠。四、張予介,字濟和。張氏十二世。乾隆元年丙辰(1736)進士,任新陽知縣;五、張曾羽,字叔舉。張氏十三世。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進士,內補光祿寺少卿,誥授中憲大夫(正四品)
舉人16名。其中文舉13名:張尊周,張氏六世。明萬歷十三年乙酉經魁;張烶,字岱麓,張氏七世。武陟知縣。嘉靖三十壹年壬子山東鄉試第三名經魁,答卷四篇,載《明代史籍匯刊》。張敬,七世,隆慶元年丁卯經魁,官至刑部貴州司郎中(正五品);張銓,九世,康熙十壹年壬子經魁,候選知縣;張拭,十世,清康熙十四年乙卯舉人,內閣中書舍人;張方晉(1672—1727),十壹世,康熙三十二年癸酉舉人,山西長子縣知縣。張楙枚,十壹世,康熙五十三年丙午舉人,廣西貴縣知縣,升任西城兵馬司指揮;張予治,十二世,乾隆二十四年己卯舉人,陜西膚施縣知縣;張予定,十二世,乾隆三十六年辛卯解元(鄉試第壹名),河南溫縣知縣;張壽昌,十四世,乾隆五十三年戊申舉人,選單縣訓導;張灝,十五世,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經魁(鄉試前五名),家貧以授徒終其身。張承寯,十四世,乾隆六年辛酉舉人,揀選知縣。民國《續修平原縣誌》增加壹名舉人張予宣(《張氏族譜》記作優貢)。清代《平原縣誌》記載:“四世甲科坊,為進士、布政使張國柱;子,進士、主事完臣;孫,舉人,內閣中書,拭;曾孫,舉人、知縣方晉立”。
. 武舉3名:張援,十世,康熙十七年戊午武舉,候選衛千總;張楙棨,十壹世,康熙十壹年壬子武舉;張露沾,十六世,道光二年壬午科武舉,南昌衛領運千總守備銜,敕封武略騎尉(正六品)。
貢生63名。其中:恩貢2名、拔貢5名、副貢1名、歲貢25名、優貢1名。張德賁,字文若,張敬孫,清順治丙戌(1646)歲貢生。江南繁昌縣知縣,調江西進賢縣知縣。清初東門外有士味園,文若先生之別墅。張德謙,貢生,順治十年任仁化知縣,皇帝敕命“奉天誥命”保存至今。張方佳,雍正己酉(雍正七年,1729)拔貢,湖南城步縣知縣。祖蔭仕宦5名:張敟,字建六(張牧村次孫)。貢生。雲南楚雄府知府(正五品),署昭通府知府,廣東肇羅道(正四品),賞戴花翎,欽加三品銜,誥授通議大夫;張璥,字衡甫,號問珊,壹號牧孫。貢生。歷任刑部陜西司員外郎,廣東司行走,坐辦福建司事,兼督捕司減等處、督催所司務廳贖鍰處,總辦秋審處;欽差倉場、戶部監督,海運北新祿米本裕等倉監督;浙江溫州府知府,賞戴花翎;署金華府知府,欽命甘肅平慶涇鹽法驛傳兵備道;欽派辦理山東省西北壹帶團練事宜,鹽運使司鹽運使,欽加二品銜,誥授資政大夫,晉授榮祿大夫;張惠承,字子霖,號晦巖(敟子)。直隸候補知縣,署新樂縣知縣,直隸州用,欽加運同銜,誥授中憲大夫(正四品);張錫承,光緒年《張氏族譜》記作:元綬,字子若,號訥庵(璥子),貢生,太常寺典簿,光祿寺署正,欽加鹽運使司鹽運司銜,誥授中憲大夫。另有例貢1人,附貢3名,廩貢2名,增貢1名,貢生7名。又民國《續修平原縣誌·選舉誌》,增加拔貢張國珍1名,族譜缺;宣統年《例敘》貢生張翔、張維圻、張敷等14名,族譜缺。
武職3名:張德垣,敬孫,字貞甫。崇禎末,以生員守城有功,授臨清營參將(正三品)。張霈沾,字潤臯。武生,撫標左營千總,歷保守備(正五品)、都司銜,賞戴花翎。張公舉,字鈞壹。武生,歸標城守左營,舉鄉飲大賓。
總計,明清兩代功名人物87名。七品以上官銜及軍功46名。清代進士清平劉湄在乾隆《張氏族譜·序》中稱:“平原張為吾東望族,庠序中幾半,壹邑舉甲乙榜者,自前明至今亦累累不絕。”
循良張翰林道光帝的啟蒙老師
張曾羽(1741—1825),號牧村。生於乾隆六年三月初三日。乾隆乙酉(乾隆三十年,1765)優貢。丁酉(乾隆四十二年,1777)舉人,甲辰(乾隆四十九年,1784)進士,44歲,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從七品),兼辦院事,歷任重要職司,人稱張翰林。“乾隆五十三年(1788)、五十九年(1794)、六十年(1795),分別擔任陜西、貴州鄉試副主考、雲南鄉試正考官”(見《三臺體四首,贈張春坊牧村》註)。嘉慶元年(1796),在尚書房行走,授課於上書房,當過道光帝童年的老師。容止莊嚴,進止威儀,“漸進愈高而不為無困,古來自有此等賢人為天子之師友;不宵祿位者陸瑋者,具壹言壹動,進止威儀,皆足為天下萬世法”(張完臣《周易滴露集》)。
?嘉慶二年九月,由翰林院檢討升左春坊左贊善(從六品),十二月,內升右春坊右中允。三年(1798)二月,內大考三等,降補檢討。四年(1799)正月,內派本衙門辦事。五年(1800)二月,內充文淵閣校理;六月,發往河南,以道府用,補懷慶府知府,治所在今河南省沁陽市。嘉慶十七年(1812),補授河南糧儲鹽法道(正四品)。曾榮獲嘉慶帝召見四次,道光元年(1821)十月,內補光祿寺卿(從三品),休致,年81歲。他在《奏為奉旨回任謝恩事》奏折壹文中介紹了自己的從政簡歷。
武陟知縣張烶恥於剝民拂袖歸
張氏七世張烶,字岱麓,博學工文。明嘉靖壬子(1552)山東鄉試第三名,經魁。明代科舉,分五經(《禮記》《春秋》《詩經》《書經》《易經》)取士,每經有選壹人曰之經魁。嘉靖壬子山東鄉試第壹場“易經”目《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壹題的考試中,烶的答卷有幸壹經中魁。“動靜”句摘自《易·艮》,意思是,該靜止的時候,必須要靜止;該行動的時候,必須要行動。不論是靜止還是行動,都要掌握好時機,這樣做事就會順利。同時,在第壹場“四書”《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第二場“論”《至誠贊天地之化育》;第三場“策”第壹問《孔子萬代仁義禮樂宗主》等三場考試中均取得好成績,***四篇答卷選錄《明代史籍匯刊》壹書,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我縣最好的答卷。“子路”句意思是,子路問孔子,怎樣才是君子;孔子說:修養自己,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這段文字摘自《論語·憲問篇第十四》,為鄉試第壹場“四書”的試題。今天重讀截取四書、五經警句名句為題的論文,對當今學者仍有新的啟迪。
?張烶任河南武陟知縣,遇災荒年,稅賦難收,蓋念救荒,先薄征,“居官歷俸年半余,止領俸銀四十兩……後余俱未領,未究,拂袖空歸(摘自《張岱麓墓誌銘》)。在封建社會,政治腐敗、貪官汙吏頻出,導致了“當官發財”思想的產生、流傳和積澱。但張烶為官壹年半余,為政清廉,重民情,恥剝民,未領半年多的俸祿,拂袖而歸,這是極為少見的。歸裏後,著書,講易,以明道為己任,學者稱他為“東麓先生”。
? 溫縣知縣張予定罷官歸裏
張予定(1743—1817),字汝安,號雲樵,平原張氏十二世。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拔貢,三十六年辛卯(1771)山東鄉試第壹名(解元),官河南溫縣知縣。因承緝竊賊拒捕案件,四參限滿,贓賊無獲,部議降壹級調用,尚未赴部候補,致仕歸裏,時年55歲。張予定的叔伯外孫女秋巖(齊河縣人,名郝答)《賀外叔祖張汝安先生致仕歸裏》詩曰:“不為虛名羈卻身,忙從宦海覓歸津。清風壹枕南窗臥,的是羲皇以上人。”
邱縣劉大觀,乾隆四十二年拔貢,官至山西河東兵備道、署山西布政使。嘉慶十五年春,以劾奏前山西巡撫初彭齡而革職,翌年退居河南懷慶府城,後以內兄張牧村薦,掌覃懷書院將二十壹載。劉大觀繼配張予定女,喜結良緣;劉大觀與張牧村的關系,歷久彌新,源遠流長。劉大觀著有《玉磬山房詩集》十三卷、《文集》四卷,其中諸多詩文涉及平原張氏,對於劉大觀研究,而且對於平原張氏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今河北邱縣文聯邵福亮主席搜集諸多與平原張氏有關的資料,輯成平原張氏文稿,發來平原。細讀王蘇《張牧村檢討六十雙壽序》、王偁《平原吊張觀察牧村》兩篇古文,可知張牧村的生卒時間;王祖昌《熱腸得民易冷面事人難——劉大觀與平原張氏述略》壹文,詳細介紹了劉大觀與平原張氏歷久彌新的關系;多篇鮮見史料,有待深入研究。邱縣來文極具史料價值,為本書增色不少。
? 張氏家族有豐厚的文化底蘊 ?
明清兩代有20多名學者,出書25部30余卷。張完臣著《周易滴露集》壹書、四卷,《四庫書目提要》記述:“是書皆訓釋文句,不及象數。大旨取朱子《本義》為主,而附益以諸家之說,於吳璉《訂疑》、蔡清《蒙引》、姚舜牧《疑問》所引尤多,間亦附以己意。所註僅上、下兩《經》,而無《系辭》,以下蓋用程子本也”。是研究易學的重要史料。張完臣傳世墨寶《歲暮感懷》扇面,2011年,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春季藝術品拍賣會,拍出8萬多元高價,今不知何人收藏。
張氏家族多詩人。明朝刑部郎中張敬平原八景詩(八首),《雲凝古渡》詩曰:“列帝爭傳巡幸過,八龍飛駕五雲多。當時玉蹕三停駐,紫氣猶能結綠莎”(明朝《平原縣誌·詩文》)。康熙甲子(1684)冬十月六日,恭遇聖駕東巡經過平原,幸東關生員杜永祥宅,進膳畢。永祥率四子,俱諸生 ,叩奏履歷。上獎曰:‘福壽雙全’後,永祥壽九十有四。 賜炙肉、酥餅各四盤。更問:‘有生員否?’遂傳廩生張琦至,命講《中庸·予懷明德》壹節,畢,天顏甚悅,獎諭再三。琦***紀四章以誌《不朽》詩曰:“六龍東幸上元年,駐蹕鄃城十月天。供頓無煩閭左力,行廚盡用大官錢。歡迎鶴發遮馳道,遙見霓旌繞瑞煙。自分腐儒甘牖下,誰知得近至尊前。”?
張氏家族的文化遺產內容是多方面的,其中蘊藏著豐富的地情資料和人文信息。這部書的出版,挖掘歷史資料,弘揚中華文化,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有積極意義。本書正編有人物篇、翰林院、文學壹、文學二、文物雜誌等五部分。其中筆者輯錄歷史資料之大部,12.2萬字;文學二,為河北邱縣文聯邵主席來文,6.2萬字。附錄現代人文25篇。全書21.1萬字。
張謙誼通審文稿,對張氏功名人物與族譜校對無誤。山東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山東福洋生物制造工程研究院院長張雷達解囊資助,順利出版。由於水平有限,疏漏謬誤,在所難免,望讀者予以指正。 ?
?(原載:2020年7月 張謙誼主編《平原張氏及翰林院史料薈萃》;特邀編輯王玉傑輯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