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郵政編碼:510000

沙灣鎮

沙灣鎮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

位於中國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珠江口西北岸。它屬於廣州。番禺面積1314平方公裏,是中國最古老的縣城。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三年(214),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由南海縣管轄。以礬山、玉山命名。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膠州府遷至番禺,成為府、縣、郡所在地。隋唐北宋合並南海郡。1949後重新設立番禺縣。1992年撤縣設市。城市北部是海拔50米以下的低丘,南部是珠江沖積平原。地勢由北向西北向南傾斜。主要河流有珠江等。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1900 mm,年平均氣溫21.6℃。交通以公路和水路為主,泛廣、泛順、樊氏等幹線公路貫穿全境。珠江航運便利,連接廣州、香港、澳門等地。農業生產大米、甘蔗、花生、紅薯等。,是中國的主要產糖區。

地理位置

番禺區【1】位於廣州市中南部,總面積786.15平方公裏,北緯22° 45 ' ~ 23° 05 ',東經113° 14 ' ~ 65438+。東面是珠江,與東莞隔江相望;西、西南以陳村水道和李紅旗為界,與佛山市南海區、順德區、中山市相鄰;北面是廣州的荔灣區、海珠區、黃埔區;南邊是南沙區。區人民政府設在市橋街道清河東路。

行政區劃

部門代碼:440113

郵政編碼:511400

面積:786.15平方公裏

戶籍人口:94.76萬(實際常住人口約1.6萬)。

管轄範圍:轄7個街道辦事處和10個鎮。

街道辦事處:市橋街、橋南街、東環街、沙頭街、洛浦街、大石街、小谷圍街、石壁街鎮:南村鎮、鐘村鎮、沙灣鎮、石仙鎮、石樓鎮、新造鎮、化龍鎮、何藍鎮、東湧鎮、大港鎮。

地域特色

番禺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歷史上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歷代通商口岸,著名的“魚米之鄉”,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之壹。番禺是廣州“南擴”的重點區域,區位優勢明顯,水陸交通便利。是廣州重要的工業強區和重要的工業出口基地之壹。旅遊業和房地產業發展迅速,包括國家5A級旅遊景區長隆旅遊度假區、廣東四大名園之壹的蓮花山和寶墨園、余音山居、祈福新村、漓江花園、華南新城、碧桂園等時尚商住建築。廣州大學城也位於番禺區小谷圍島。

交通狀況

番禺河水環繞,國內河網縱橫。過去水路交通發達,陸路交通十分落後。改革開放20多年來,大量資金投入到道路、橋梁、港口的建設中。2004年新建、改建和擴建公路114公裏,橋梁27座。現在,番禺區水陸交通便利,客貨運輸發達。通過京珠高速、南沙港高速、國道105、華南快速路、新光快速路,可輕松到達廣州其他區、市及周邊地區。香港、澳門可水陸快速到達;廣州地鐵3、4號線可以輕松到達廣州其他地區。

名字的由來

番禺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設立的古郡。番禺是南海縣第壹縣,也是縣治所在地。在秦朝之前,番禺和嶺南地區有許多名稱。《元和縣誌》]]《嶺南道》註:“廣州,春秋之地。”春秋時壹般稱為百越,戰國時稱為“陽嶽”。《史記·南越列傳》說:“秦已與天下合,略定陽嶽,置桂林、南海、項峻。”張炎《陽嶽》賭雲:“揚州之南越也。”他還引用了《戰國策》中的雲:“吳起攻楚,得嶽洋”。戰國時期的“嶽洋”壹般包括兩廣湘贛四省。而交通不便、地域遼闊、人口稀少的嶺南,並沒有成為楚國的勢力範圍。秦朝時在嶺南還叫“呂梁”,《秦始皇本紀》載:“三十三年。略取呂梁地,桂林,項峻,南海。”《正義》註:“嶺南人多山多地,性強,故稱呂梁”。“陽嶽”是壹個古老的名字,地域很廣;“呂梁”之名後,特指嶺南。

“番禺”這個名字在戰國時期就有了。《水鏡_水篇》註:“_水東不經過番禺,山海經稱本禹。”《山海經》載“本域東桂林八樹”,郭璞註:“今番禺。”漢初的史料也多處提到“番禺”,或者也寫成“番禺(角)”,即今天廣州的番禺地區是當時嶺南最重要的聚落,已形成區域性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廣東最早的地名。

“番禺”這個名字壹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說法。主要有三種:

首先是“兩座大山”理論。後漢地理誌、唐代元和郡縣誌、初學誌等。都認為郡治有礬山、玉山,故以此命名。明代黃佐《廣東通誌》載:“番禺郡治東南番山,多木棉山,下有盤宮;從南到北,玉山多松柏。”黃佐《番禺兩山》雲:“兩山相連如城,南漢劉_鑿平。”番禺因兩座山而得名,歷史悠久。

二是“壹山”論,即番山之角。李道元《水經註》雲:“今城東南有水坑陵,城倚之。據說這個縣名叫礬山;縣名番禺,亦為番山之名。”余,即余光,指附近的地方。

三是“蠻夷之地”論。1953年廣州西村石頭崗1號墓出土壹件“番語”字漆盒,1983年廣州香港南越王墓出土壹件“番語”字中國青銅鼎。考古學家麥根據出土文物認為,從秦代到漢初,番禺的“範”寫“範”,與“範”交往。也就是蠻夷和野蠻人的意思。《李周秋官》雲:“九州之外,謂之範國”。余,猶壹隅,指地域偏僻之地。秦漢以前,番禺是壹個僻靜的角落,被中原漢人視為偏僻蠻夷之地,故名。

以上三種說法都沒有定論。歷代的方誌、縣誌、縣誌多持“兩山”說。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因山因水命名地名的習俗。多數人繼承了番禺因番山、玉山而得名的古語。

古番禺(廣州古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濤、趙佗率軍南下統壹嶺南。任曉平定嶺南後,出任南海郡都督,並在南海郡番禺郡建城,任縣令。因地處礬山、玉山,故名番禺市(歷史上稱任小城,涵蓋越秀區倉邊路以西兒童公園(廣州市南粵民族宮辦事處舊址)、廣州市文化局、廣東省財政廳)。秦末,南海郡太守任孝病危,召見龍川郡太守趙佗,稱番禺“危在南海”,“可以建國”,托趙佗以秦婷的命令為借口,代理南海郡太守。漢高祖三年(前204年),趙佗自立為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天廣州越秀山是南越王的名字。《史記·貨殖列傳》中說:“番禺也是大都會”,是當時中國九大都會之壹。

漢高祖丁原六年(111),南嶽被夷平,南嶽被改劃為9郡,番禺仍屬南海郡管轄。後來,為了監督縣官,漢朝廷設置了13駐地監督機構,其中蒼梧縣廣信郡(今封開縣)的交趾部負責糾正嶺南9郡。後來膠陀部改為交州,軍政皆有,地方政權由郡縣壹級改為州、郡、縣三級。赤壁之戰後,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漸形成。東吳孫權占領長江中下遊後,向南擴張,略取膠州,任命蔔誌為膠州刺史。蔔誌東遊番禺城,《水鏡·朱》有記載:“登,登高望遠,見海之浩瀚,見原國之殷富。都說‘四城島良田,應是都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遷都番禺,築城墻。“州從廣信遷到番禺後,礬山北部被夷平,“拓城”得以恢復和擴大。吳五年(226),交州分交州、廣州,故名廣州,設番禺為國政。1700多年來,番禺大多是地方壹、二、三級政權所在地。

文帝十年(590年),南海縣廢,番禺縣改為南海縣,隸屬廣州總政。仁壽元年(601),廣州改為周帆。楊迪大業三年(607),改州為縣,恢復南海郡,隸屬揚州。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南海郡廢,後遷廣州,再遷番禺郡(長安三年,即公元703年,遷番禺郡),郡址在江南府(今廣州、河南)。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設立嶺南道,廣州隸屬嶺南道。長安三年(703年),置嶺南五府,歸南海郡。鹹通三年(公元862年),嶺南分為東路和西路兩路。嶺南東路統治廣州,西路統治永州(今南寧)。兩廣分東西,從此。

唐朝末年,農民起義獨立。917年8月,劉(y ǐ n)在番禺(廣州)稱帝,國號大嶽,後改稱漢,史稱南漢,建立興。王宓李星番禺。

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南漢滅亡,王宓宮廢棄,改為廣南東區,廣州府都督府所在地。次年撤銷番禺縣,並入南海縣。至道三年(997),廣南東區改為廣南東路。祐三年(1051)恢復番禺縣,縣在城東設紫泥港(巷)。第六年(1170),主幹道改為廣東路廣州府。祥興元年(1278),廣州改為祥龍府。番禺由政府統治。

元至元十七年(1280),祥龍府改為廣東路、廣州路。江西上栗。至元三十年,改為廣東路。清元皇帝年間(1312),改名為廣東路、廣州路。番禺以道治,以道治。

洪武元年(1368),改廣州府,廣東道。兩年,改為廣東省廣州府。1999年任廣東省委書記。番禺由政府管轄,劃歸廣州府。

清順治四年(1647),設立兩廣總督。地方政府分為四級:省、道、地、郡。番禺隸屬廣東省廣南的廣州府、韶道,省、道、府管轄。

民國元年(1912),廣州府廢,番禺屬廣東粵海路。

民國7年,廣州設市府。

10年(公元1921年2月15年)廣州市政廳正式成立,廣州正式成立。

所以,古代所謂的“番禺”城,通常指的是今天廣州的舊市區,而不是現在廣州的番禺區。

今天的番禺(廣州市番禺區)

10年(1921二月15)廣州市政廳成立,廣州正式成立。番禺縣還住在廣州。

民國二十二年(1933),番禺縣從廣州老城遷至新建。

抗日戰爭番禺淪陷後,原國民黨縣政府流亡三水、沙坪、維景等地(汪精衛佯稱番禺縣政府設在廣州東山區)。

1945抗戰勝利後,番禺縣政府遷址市橋,最初在先鋒巷謝氏宗祠。

番禺6月解放,1949,隸屬廣東省珠三角地方軍控委員會。

3月1950至6月1952,11,屬珠江地區專員辦管轄。

1952 65438+2月至1956 65438+10月,隸屬廣東中心行政公署。

2月起1956,掛靠佛山地區專員辦。

1958 12 15至1959 6月10番禺、順德合並為泛順縣,縣內設立大良鎮,期間劃歸廣州。

6月1959,10,恢復兩縣建制,將中山縣所屬的大崗、萬頃沙、南沙、黃閣劃入番禺,縣政府沿其架設市橋。

1975 65438+10月,轉廣州。

1992年5月20日民政部批復(人民銀行批復[1992]49號):經國務院批準,撤銷番禺縣,設立番禺市(縣級),仍歸廣州市管轄。6月18日,番禺舉行撤縣設市掛牌儀式。

2000年5月21日,國務院同意撤銷廣東省番禺市,設立廣州市番禺區。7月10,番禺區舉行撤市設市儀式。

番禺轄區的變遷

番禺縣初,疆域遼闊。北隔環江與蘇中(今清遠)為鄰,東至博羅(今博羅、惠陽),西至四會(今四會、鶴山),南至沿海陸地,面積相當於現在縣城的十幾倍。

從漢建安六年(201)到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的近1500年間,增城、東莞(東莞)、懷化、xi安、南海、從化、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相繼脫離,龍門、花都進壹步脫離這些郡。歷史上番禺並入南海110年,三次成為南越、南漢、南明小國的都城,* * * 148年。從1686(清康熙二十五年)到1921,廣州的版圖基本保持了235年不變。以龔雪(今廣州農學院)為中心,正北(花梨)至花縣界48裏,正南至順德縣界35裏,正東至增城縣界51.5裏,正西至南海縣界1.5裏,東北至從化縣界70.5裏,東南至東關縣界75裏,西北2裏,西南3裏。

1921年(民國10年),廣州正式成立,諸暨(廣州東半部)和河南的區劃為市區。隨後幾年,城郊村陸續劃入廣州市區。

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渝北、魚東(現白雲區、天河區、黃埔區、蘿崗區)分多次劃入廣州市區。

1959年,中山縣所屬的大崗、萬頃沙、南沙、黃閣、珠江農場劃歸番禺。

200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5]35號)設立廣州市南沙區,包括番禺區南沙街道、萬頃沙鎮部分區域、橫瀝鎮、黃閣鎮、靈山鎮和東湧鎮部分區域***544.12平方公裏,由南沙區管轄。

番禺區現為海珠區南部、沙灣河南北的壹部分,面積786.6438+05平方公裏。

2021年3月,番禺區在中國特色食品百強榜單中排名第65位。

2021年2月,番禺區在全國縣域電子商務競爭力百強榜單中排名第83位。

2021,1,番禺區在2020年全國百強示範縣市名單中排名13。

2020年6月165438+10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番禺區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裏研究院發布“2020年淘寶村百強縣”,番禺區榜上有名,排名19。

2020年9月,2020年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百強發布,番禺區排名第33位。

2020年9月,番禺區入選2020年全國百強區,排名第33位。

2020年6月,番禺區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縣(廣東地區)。

番禺區於2019年6月被農業部命名為“第二批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19,10年6月番禺區入選2019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名10。

2019,10年6月,番禺區入選2019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排名13。

2018年9月,CCID發布2018年中國百強區排名,番禺區排名17。

  • 上一篇:如何介紹自己的產品
  • 下一篇:我最喜歡的四年級小動物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