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禁地之壹:南京宋、孔兩公館
壹下飛機,張學良便被送到宋子文公館。在這裏,張學良將軍只住了5天。每日宋子文夫婦陪他打牌、玩球,行動還未受到限制。只是他外出時,多了兩部汽車同行。壹部是南京警務廳警務人員乘坐的,壹部是軍統特務人員乘坐的。
12月31日,張學良去軍事委員會,進去後才知不是開會,而是軍事法庭對他進行審訊,被判處10年徒刑。憲兵們收繳了他的副官們的手槍,並把他押回汽車。車子並未開回宋子文公館,而是開到太平門外孔祥熙公館。孔祥熙及其家屬沒有住在這裏,事先都已騰空了。張學良被安置在二層樓的壹部陳設得很漂亮的房間中,從此完全失去了自由。
1937年1月4日,國民政府委員會議壹致決議通過:張學良所處10年有期徒刑,特予赦免,仍交軍事委員會嚴加管束。為了切斷張學良與外界的任何聯系,蔣介石急忙把張由南京遷到他的故鄉浙江奉化去“讀書悔過”,使他與世隔絕。
囚禁地之二:奉化雪竇山
壹天上午9點鐘左右,張學良將軍所住中國旅行社招待所煙囪失火,招待所被燒毀。兩天後,軍統局決定把他轉移到黃山。
囚禁地之三:黃山
張學良被押在黃山,安置在段祺瑞修建的準備退隱後的學佛談經之所。
押解人員以為能常住黃山,不料,剛住壹晚,第二天早上,蔣介石親自打來電話,命令馬上離開黃山,去江西萍鄉待命。據說當時有壹部分東北軍在安徽駐防,蔣擔心他們會武裝劫搶張學良。三天後,張學良將軍被迫上路了。
囚禁地之四:萍鄉
離開黃山,在幾十名特務和100多名憲兵“保護”下,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經過幾天跋涉,來到了萍鄉。
因為事前毫無準備,壹時沒有住處,就在萍鄉城內最熱鬧的壹條大街上找了壹家叫贛西飯店的大旅社,在二樓開了6個房間。張學良將軍夫婦被安排在中間房間,特務隊全體隊員住在他兩旁的各個房間裏,為了便於保密,這些特務全是便衣,另有壹連憲兵住在附近的壹所學校裏。由於旅店裏人多混雜,後來在城內專員公署附近壹個巷內找到了壹所房子,叫“絳園”。“待命”近壹個月,軍統局又來電,命令立即遷往湖南郴州。
囚禁地之五:郴州蘇仙嶺
1938年1月,張學良將軍被轉移到湖南省南部的郴州蘇仙嶺蘇仙廟內。在這裏,特務們曾發生壹場虛驚。那天,張學良要下山到城內去洗澡。照例是劉乙光陪同,12個警衛隨行。行至途中,有壹個佩戴國民黨炮兵中校領章的軍官迎面而來,發現張後,立即向張恭敬地立正敬軍禮。張非常鎮靜,若無其事地走自己的路,未予還禮,也不與那個軍官談話,可卻把特務們嚇得手足無措。這裏怎麽會有人認識他呢?而且還是個炮兵中校!
他們惟恐出事,趕忙將張重又押回山上。又立即與郴州軍統系統聯系,才知道國民黨有壹個炮兵獨立旅下轄兩個炮兵團,剛由外地調來郴州。那個向張敬禮的軍官,現任這個旅的炮兵團中校副團長,毫無疑問是張學良東北軍舊部。情況弄清之後,劉乙光非常著急,壹方面用電報請示,壹方面加強警衛戒備。當晚由憲兵連增加崗哨,特務隊也在廟門口附近增加遊動哨,緊張了壹夜。第二天察看新住地,第三天就轉移到郴縣、永興交界的油榨圩的壹所小學去了。不到壹個月,軍統局指令遷往沅陵。
囚禁地之六:沅陵鳳凰山
湘西沅陵縣城在沅江北岸,江南就是鳳凰山。因為山形如壹只展翅的鳳凰而得名。軍統局指定住在這座山上。山上有壹明代古剎——鳳凰寺。張學良被安置在送子殿的東西廂,壹是他的臥室,壹是讀書休息之所。
由於這裏下山方便,距河很近,張學良後來每天都要到河邊去釣魚,誰知被內遷到沅陵的江蘇醫學院和國立柳州藝專的學生發現了,有的就寫信給親友,把張學良在沅陵作為新聞來傳布。這些信被郵檢所查獲。
囚禁地之七:修文陽明洞
1938年末,張學良被轉到貧瘠、落後、多山的貴州省,首先囚禁在修文縣的陽明洞。人說貴州天無三日晴,陰沈沈、霧茫茫的時候較多,張學良不太適應,加之幾年的輾轉幽囚,面容消瘦,頭發脫落已成禿頂,顯得極其蒼老。在此,他開始專心研究《明史》。
1941年5月,張學良因患了急性闌尾炎,到貴陽治病,而離開這裏。
囚禁地之八:貴陽黔靈山麒麟洞
張學良將軍被送入貴州中央醫院治療闌尾炎。這雖不是大病,但因延誤了治療時間而開始化膿,形成局部性腹膜炎,所以只能開刀將膿引出,兩個月後又第二次開刀將闌尾切除。為了治療方便和免除往來顛簸之苦,張學良提出留在貴陽的要求,得到蔣介石的批準,出院後就住在緊靠市區的黔靈山麒麟洞。
洞的北面有壹座尼姑庵,東西是壹排平房,靠南邊三間就是張學良的居室。因為原來楊虎城將軍也在這裏住過,所以門上掛了壹個“張學良、楊虎城將軍囚禁室”的木牌。中間壹室是他們的飯廳和會客之所,右邊壹室是兩位將軍的臥室,左邊壹室是趙四小姐和她的女傭以及楊虎城的秘書宋綺雲夫婦所居。
那時不僅麒麟洞四周遍布崗哨,周圍的山上還修了許多碉堡,每個碉堡都架有機關槍。張學良活動的範圍只限於白象橋以內(白象橋距麒麟洞不過2裏),那裏立有壹個木牌,是警戒線,有憲兵把守,沒有隊長批準是不能越過的。
張學良在貴陽的消息,逐漸傳揚開去。蔣介石大為不滿,他命令戴笠把張學良轉移到與世隔絕的窮鄉僻壤去,不讓世人知道他的蹤跡。1942年2月,張學良被迫離開雲封霧鎖的麒麟洞,遷往開陽。
囚禁地之九:開陽劉育鄉
開陽縣劉育鄉在縣城北約7公裏的黔北古道南側,是個閉塞、荒涼、冷落的山村。當張學良還在貴陽養病的時候,戴笠便奉蔣介石之命物色了這個荒村,命人修建了十幾間洋房。
不久,張學良從這裏被送到了惡名遠揚的息烽集中營。
囚禁地之十:息烽集中營
集中營並不在息烽縣城,而是設在城外15華裏的小鎮陽朗坎附近的山窩裏。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和幾位重要政治人物都先後囚禁於此。
張學良在此被列為特別優待修養人,有自己的院落,趙四小姐可陪住。軍統對張學良的監視是很嚴的,除武裝警戒外,還特派壹人同住,名為照顧,實為監視。張學良偶爾去貴陽,也是通過宋子文向蔣介石請示而經批準的。張學良押禁息營期間,莫德惠、宋子文曾來看過他。此時,張學良將軍的物質待遇尚好,但精神痛苦異常,經常發怒,往往不吃飯就將桌子推翻,還發生過摔打家具的事情。
1944年初冬,壹小部隊日軍曾竄擾貴州黔南壹帶,使貴陽壹日數驚。蔣怕如有萬壹,便下令將張學良遷往桐梓。
囚禁地之十壹:桐梓無門洞小西湖
桐梓在抗戰時期,是國民政府所在地重慶的外圍要地,那裏有壹個四面環山的小西湖,戴笠先後來調查3次,認為這裏既隱蔽又安全,是囚禁張學良的理想處所,就向兵工署長俞大維要了這塊地方。在小西湖西岸坡上修了幾幢房屋,周圍設立了竹籬笆,籬笆外又拉上鐵絲網。附近山上修了3座碉堡,分在三處,成為壹個三角形,其中心正是張學良將軍的住處。
憲兵們或3月或5月,常有不定期的調動,這是蔣介石惟恐監守人員住久了,被張學良收買或出現事故而采取的措施。這裏武裝分兩層設哨,有時憲兵在內,有時特務在內,經常互換。
1946年11月,特務們欺騙張學良說把他送到重慶,然後乘機飛南京和楊虎城壹同受蔣的召見,壹同恢復自由。張學良信以為真,高高興興地離開了小西湖。被騙解到臺灣新竹井上溫泉
1949年,搬至臺北近郊的陽明山。
1961年秋,當張學良被解禁後,在臺灣北投新建了壹座小別墅。
2、楊虎城
西安事變後,楊虎城被蔣介石逼迫出國。‘七七’事變後,要求回國抗日,遭蔣拒絕。
蔣介石聽到他要回國的消息後,馬上召見了軍統特務頭子戴笠,面授機宜。戴笠回到武漢 後,立即命令特務隊長李家傑挑選20多名便衣,並親自接見,下達任務,然後由李家傑率領 趕往南昌,準備在南昌誘捕楊虎城。
1937年11月26日上午9時,楊虎城將軍與夫人、兒子乘船由法國到達香港,準備參加抗日工作。三天後,宋子文也從上海趕到香港,與楊虎城同住在九龍半島酒店,並與楊虎城將軍作過壹次長談。經宋子文聯系,楊虎城將軍與十七路軍代表王根僧壹起乘飛機抵達長沙,而他的夫人和兒子在香港稍作 停留後,便回到了西安。隨後,戴笠又將楊虎城轉移到武昌。此時,在楊將軍周圍已經布滿了特務,監視著他的壹言壹行。不久,戴笠又以蔣介石擬在南昌接見楊虎城為由,把楊虎城 轉移到南昌的壹所公寓裏,並且,限制了他的活動自由。直到此時,楊虎城將軍才知道,自 己中了蔣介石的毒計。
1938年的春天,蔣介石在離開南昌之前,讓戴笠把楊虎城夫婦和兒子轉移到後方,先是到長 沙,後到益陽,最後到貴州息烽縣的壹個看守所裏,後來,因為戴笠覺得看守所離公路太近 ,容易出問題,便在離縣城十多裏的山頂上的玄天洞旁修了許多房屋,供特務居住,而將楊 虎城壹家安排到洞內的廟裏去住。玄天洞是壹個天然山洞,有十丈多高,裏面有壹所道士廟 ,只有壹個洞口能出入,警戒起來很方便。由於山洞內非常潮濕,楊虎城壹家久在西北的幹 燥氣候中生活,對此很不適應。並且楊虎城感覺到蔣介石不會放他出去了,為了長久打算,他向看守的特務隊長李家傑提出,自己出錢,在山洞外修房子居住。李家傑貪財如命,聽說 楊要出錢修房,自己正好趁機撈壹把,也就主動向戴笠請示,得到了批準。房子修好了,但由於李家傑從中盤剝,偷工減料,也就顯得非常簡陋。楊虎城壹家人雖然氣憤,但也只好將就住下。
1946年夏天,軍統在息烽的單位全部撤消,楊虎城壹家人也就被轉移到重慶歌樂山下面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壹所平房內。
1946年在重慶政協會議上,毛澤東曾提出釋放楊虎城,被蔣介石否決。
1949年蔣介石宣布“引退”。“代總統”李宗仁上臺後,很 快就宣布釋放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人。但是李只是徒有虛名,特務們並沒有執行他的命令,而 是以種種理由推托。楊虎城雖然知道有釋放他的命令,卻也毫無辦法。李宗仁的命令雖然沒有被執行,但特務們怕出問題,1949年2月,又將楊虎城轉到了貴陽黔靈山下麒麟洞原來戴笠的公館 裏。隨行的還有楊虎城的秘書宋綺雲夫婦。
1949年8月,逃到臺灣的蔣介石來到重慶。當軍統頭子毛人鳳向他請示楊虎城如何處理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留了他做什麽?早就應該殺了!”但他叮囑毛人鳳,要把楊押回重慶秘 密殺掉。毛人鳳得到指示後,便派曾與楊虎城相識的特務頭子周養浩到貴陽,欺騙楊虎城說 蔣介石要在重慶見他。楊虎城雖然不相信周的話,但他還是很鎮靜地答應回重慶。而毛人鳳 此時已在重慶的戴公祠內準備好了壹切。楊拯中此時已有二十多歲了,特務們很怕他會反抗,決定先解決掉他。楊虎城被兩個特務攙扶著,引向了戴公祠左邊的正房,而楊拯中則被引向了右邊的正房。當楊拯中剛踏進門坎時,埋伏在門後的特務便用利刃插入他的胸膛,他痛苦地叫了壹聲“爸”,便倒在了地上。楊虎城聽到叫聲,想回頭看個究竟,但特務們的刀子已刺進了他的腹部,緊接著又是壹陣亂刀,不容他有任何的反抗。很快,他也倒了下去。與 此同時,楊虎城的女兒與楊虎城的秘書宋綺雲壹家也遭特務慘殺。他們的行李也被特務們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