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絹是中國書畫的載體之壹,對書畫鑒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字畫的贗品中,僅限於用古紙、古帛作為贗品。於是,各種紙帛造假應運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造假手段和鑒別方法。在這方面,本文給大家介紹壹些辨別假冒的常識。
紙卷偽造主要有:制舊色、制舊汙、制舊殘,現敘述如下。
首先,做舊顏色
做舊色是指將紙張、絲綢染上與壹幅原作壹致或與通常見到的古代書畫顏色相近的顏色。
制作舊顏料
常用來做舊彩的顏料主要是國畫顏料。如藤黃、花青、赭石、胭脂、三色等。,呈管狀、塊狀和粉末狀。其特點是透明、親水、不褪色,染出的顏色持久。其次是化學顏料,壹般用的比較少,萬不得已才使用,其特點是比較新,容易泛色。除此之外,還有壹些土辦法,比如抽煙,曬太陽。用黃蘗、煙葉、茶葉、梔子、橡膠碗等煮汁。然後直接染色。
不管用哪種顏料做舊的,都要提前上色。如果用國畫顏料染,先把顏料磨成液態,再用紗布過濾除去沈澱殘渣(因為做顏料時雖然細度夠,但顆粒之間有聚合作用)。之後可以嘗試加入明礬溶液染色。比如用煙葉煮汁染色等。,等色液冷卻後再染色。由於用這些原料熬制的有色溶液顏色單調,有時會根據需要加入其他顏色,以獲得滿意的效果。
制作舊顏料的方法
1,直接染法是將染好的物體鋪在桌子上,然後用組合刷從右向左直接上色。這種方法適用於吸水性強的薄紙。
2、拉染法是用壹個與被染物規格相同的長方形罐體來盛裝著色液。然後用雙手握住染色物體的兩個角或上端,慢慢將其從顏色溶液中拉出。這種方法適用於紙張強度大、張力強的紙張,如皮紙、裝裱件等。
3.浸染法是針對絲綢的。因為蠶絲屬於絲織品,紡出來的新絲有油。如果很難掛在桌子上,容易起皺,那就在色液裏泡壹泡,稍微揉壹揉,過幾天再拿出來,就能得到老絲綢的顏色了。如果妳通過明礬,妳會得到舊顏色熟絲。
4.配套染色法也是針對絲綢的。因為絲綢不容易掛,所以提前撐了壹層宣紙,然後染色。上色方法同“直接染色法”。
此外,有的因日曬風吹而發黃,俗稱“風化紙”“風化絲”等。
辨別方法
了解壹些給舊顏色上色的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辨別其真偽。
1.壹般來說,仿古紙和絲綢的舊色要自然、平和、“幹凈”,正反色彩均勻,紋理清晰。新的舊的顏色看起來生氣,不均勻,紙和絲綢表面不幹凈,不清楚,模糊。真品紙的老色壹般是棕色、黃褐色、淺灰色。真絲仿制品壹般為深棕色和棕黃色。新舊顏色乍壹看難分伯仲,但細看就能看出是黃綠色。
做舊色分為書畫芯(書畫前)和裝裱件做舊。
書畫前用舊色,寫畫後字跡清晰,墨色、色、印油保持本色。
書寫繪畫後,如果使用舊色,在字跡或繪畫上可以看到壹層淡淡的顏色,有時還能看到舊色使用時留下的刷痕。
是壹塊舊顏色的鏡框,比較好分辨。最明顯的就是顏色不均。因為裝裱片至少由四層紙組成,顏色不容易穿透所有四層紙。只要打開卷桿上包裹的紙張,就可以發現裏面的紙張顏色不均勻或者白黃相間,卷桿也有汙染。筆者曾經接觸過條幅山水畫,畫技不錯,做舊的水平也高。而且做舊了,用了壹段時間後,圖片已經出現了黴斑和油漬。沒有豐富的經驗,單從紙張顏色來看,他們真的會被誤認為是正品。當滾筒被揭開時,真相大白了。裏面的包裝紙像梅花鹿皮壹樣有斑點,滾筒也被汙染了。明顯是裝裱全身的老色。真品裝裱件的紙張和繞桿顏色自然幹凈。
2.聞正宗的老紙絹的時候,感覺有灰和煙的味道。新做的舊顏色的紙絹聞起來,感覺有刺鼻的顏料味和黏糊糊的氣體。
3、按真老優質紙,透光性好,紙簾清晰可見。即使有些紙的厚度和透光度不壹樣,紙簾的感覺也是自然的。除此之外,微小的砂眼也總能找到。新紙舊了,由於染色不均勻,紙張摩擦,透光度差,紙簾模糊。
老絲與紙正好相反。由於多年的摩擦等原因,絲綢表面破損散亂,造成厚薄不壹。在光照下,有的透光度好,有的透光度差,但有壹點很容易掌握。因為蠶絲比較脆,失去了機械強度,所以不能隨意拉扯,否則會斷裂。新繪舊色的絲綢,壹般光照色不均勻,可隨意拉扯,經緯線也相應歪斜,不易折斷(少數故意夯絲無筋骨的情況除外)。
另外可以放在強光下,但不能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如果是在窗戶附近,走廊裏,幾天後纖維內部結構會被破壞,從而降低機械強度,但短時間內它的顏色不會很明顯,因為光對它們的破壞是潛移默化的。
如果顏色是新的和舊的,過幾天顏色就會從黃色變成灰色。筆者曾經接觸過壹副對聯,是寫好後做的,撐芯後放在壹個室內的窗戶裏。由於光輻射和熱對字畫的輻射,壹周後由黃色變成灰色(這就是自然泛色和人工做舊色的區別)。
4.舊紙絹水洗後,舊色基本不受影響,只有幹凈,洗出來的水呈棕褐色(褐色),但水質“純凈”,幾天後底部仍無沈澱物。新紙水洗後,紙絲顏色明顯變淺且不均勻,水洗後呈黃綠色。紙張染色時,摩擦紙張造成的紙張顛簸,經過水中時,不可避免地會將紙漿帶入水中,所以底部會有沈澱物,會出現水與沈澱物分離的現象(上面的水類似於清水)。這是壹本絲綢書。只要用濕毛巾擦,擦過的壹片會變白壹片,而且因為壹般都是新絲做的,擦的時候纖維會傾斜,不會損壞。
第二,做舊汙染
汙染方法
汙損是指以各種方式塗抹紙張和絲綢,如制造黴斑、銹斑、油漬、水漬、字跡、蠅痕...故意把畫弄臟來騙人。結垢在油漆芯中更為常見。
1.制作鐵銹的方法多為“紅銹”(鐵銹)。
事先用釘子在紙絹上鉆孔,然後在孔的邊緣塗上高錳酸鉀。幹燥後可以得到更自然的“銹孔”。
使用夾子、大頭針、圖釘等。貼上壹種類似紅銹的顏料,然後夾在或釘在紙絹上。幾天後,取下別針和其他東西,就可以得到“鐵銹”了。
把生銹的鐵直接放在紙絹上,把鐵丟棄幾天,就可以得到“銹”印了。
總之,做銹的方法很多,壹個壹個來。
2.如何制作油漬書畫中常見的油漬有:植物油、動物油、蠟油、木油...用手指直接在紙絹上點油,然後把上面的灰塵擦掉,舊的“油漬”幹了就可以改了。
將蠟燭溶液滴在紙絹上,幹燥後丟棄固體蠟油,再擦拭灰塵,即可得到舊的蠟油痕跡。還有的在紙絲上留下薄薄的固體蠟,形成蠟油疙瘩。
辨別方法
1,鐵銹的鑒別方法
(1)看舊紙舊絹上的舊銹痕。顏色明顯老了,感覺幹。顏色深,是黑色或紅色。彩印有壹定的深度,彩印邊緣有自然的凹凸印痕。
比如我們熟悉的回形針的鐵銹,因為與紙張接觸時受到的壓力不同,會出現自然、幹凈、深淺不壹的鐵銹印痕,還有碎印痕的現象,邊緣凹凸不平的印痕也很清晰。新作品的銹印顏色較新,因時間較短,多為橙紅色,手感潤澤。
如果是用彎針沾銹而成的(為了在匆忙中得到壹個效果),與真正的銹色相比,顏色失真,而且由於宣紙吸水性好,所以印象不整齊,特別是邊緣痕跡被滲透的現象更明顯。
(2)舊銹用清水洗沒用,壹般要用藥水去除。如果是後期新留下的痕跡,用清水沖洗可以明顯減輕。
2、油漬的鑒別方法
(1)看老油漬,看起來比較幹,表面光滑略白,油漬處的紙和絲比較硬,表面灰塵容易被撣掉。
新做出來的“老”油漬看起來水潤,顏色深而新,表面灰塵不易撣掉。用手搓的時候可以看到紙毛是傾斜的,蠶絲也比較結實。
(2)洗熨舊油漬壹般用清水很難去除,尤其是植物油,需要用有機溶劑去除。有些新的“老”油漬可以用洗潔精去除,有些油漬可以用鐵墊紙反復輕燙吸收。
第三,做殘疾人
剩磁法
“報廢”是指紙和絲的破碎處理。
字畫有很多種瑕疵,比如撕角、蟲洞、折疊、斷字等等。
1,制角撕法,顧名思義,就是用剪刀和刀片將書畫芯的壹角去掉或折壹段。
2.蟲洞的制作方法是用刀子捅出等規律,然後在洞上塗抹灰塵,得到“老”蟲洞。辨別方法
1,丟棄角撕裂識別方法
(1)看紙面缺角或裂縫的斷層面。大部分都很幹凈整潔,就連有胡茬的也很短。特別是那些很脆很硬的更脆,裂紋處基本沒有茬,稍微碰到裂紋就會碎成粉末。
新制紙碎面上的胡茬又長又密(特別是手撕)。即使是用刀刺形成的硬口,再加工後口面也會溢出長茬,有壹定的抗拉強度。(圖7)我見過壹副對聯,裂口在對聯的第三段,用手撕,裂口容易吻合,胡茬較長,抗拉強度較強。顯然是新的。(圖8)
如果是舊絲上的原斷,這個紙口比較好分辨。因為絹帛最容易老化、酥脆,破口壹般不平整,茬短禿,無拉力,壹觸即斷,並伴有灰塵飛揚。因為絲織品不能像紙壹樣用手撕,即使用力撕,也會影響周圍絹絲的經緯度,導致歪斜,不容易畫和寫。如果書畫後有裂痕,裝裱質量差,那麽畫意壹定是變形了。如果是握紙後撕的,那就更假了。所以在新絲上做舊的開叉效果是很難的。
(2)水洗由於老畫中心是自然老色,除非用化學試劑清洗,否則茬不會褪色,濕水後也不能隨意提取。壹般來說,新裂的畫芯都是提前塗上老色的。茬澆水後呈灰白色至白色(如上對聯),濕水後易提取。
2.蟲洞的識別方法
(1)放眼大自然,蟲洞形狀多樣,千變萬化,洞邊光滑銳利。被蟲蛀嚴重的畫芯上孔洞密集,呈圓形、十字形,畫芯上漂浮著條狀的昆蟲,像壹條條活蟲,令人毛骨悚然(圖9,10)。蟲洞雖小,但要讓它“像靈壹樣”並不容易。所以假蟲洞壹般只感覺有殘洞感,做成“形似”就好了。所以更容易區分真假蟲洞。
(2)再找壹個。造假者在被禁用的情況下也會經歷“業務崗位”。有的斷在空白,有的斷在繪畫,有的斷在題字、簽名、蓋章。看過壹對花相冊頁,殘頁的制作方式很巧妙。這是用刀子做的堅硬的嘴。這個硬口是沿著葉子的形狀(葉子的邊緣)做的,只做了壹半葉子。當彩紙泥濘,畫面臟汙時,壹時難以看出破綻(當然和作者作畫時切的硬口不同)。制造壹個假人的目的是為了轉移人們的註意力。所以要善於發現隱藏的瑕疵。
四、相關方面——舊裝修
古老的裝飾方式
1.將古代書畫中的原絲、紙、軸頭取出來裱在假畫上。由於壹些古代字畫是用稀糊裱起來的,塗出來的絲綢又薄又厚,有時生活用紙可以全部揭掉,有些裝裱材料質量很好,揭下來的絲綢可以重復使用,特別是這些材料的舊色非常自然,所以造假者就利用這些優勢行騙。
2.仿舊插頁裝在假畫上。仿舊材料裱在假畫上。古玩字畫的裝飾材料無非是紙、絹、絹、布。在這些材料中,絲綢是有花紋的,造假者壹般不知道不同時期絲綢的花紋特征。所以大多不敢輕易用花絲仿舊色做插頁(原作中去掉的除外)。所以用其他幾種材料來模仿舊色作為插頁,比如把紙絹染成米色、橘色、淺青色、淺綠色等等。也有古代字畫鑲嵌藍布的,所以仿制老人也用這種布來裝飾假畫。
3、仿舊裝飾造型裱在假畫上舊字畫的裝飾造型壹般比較大氣,鑲嵌的顏色淡雅,如米色、米色、淺藍色等。結構比較復雜,只有三級包邊,錦眉和包子好像缺壹不可。裝裱件的規格也大,壹般的鑲嵌顯得不可或缺。壹般邊長7到10 cm,裱件總長度234到250 cm。即使是很小的畫芯也要以掛軸的形式安裝,畫芯不夠湊。所以有這種高大上的造型和裝飾結構的模仿。
4.除了畫芯之外,殘害和玷汙裱件的人也殘害和玷汙裱件。
汙垢:有的把裱好的片卷起來存放在濕度大的地方,這樣會故意受潮,形成黴斑或水痕,有的使掛毯圈生銹,有的使天地桿的木油出現黃痕...
重塑:裝裱時破洞,有的有意擡高鑲嵌邊緣的接縫,形成看似與畫芯脫離的分離狀,有的在空中和地面將畫桿與紙脫離,形成狹窄狀。有的還故意把袖子邊緣做成不完整的硬折痕。
總之,裝修五花八門,除了最上面的,還有兩層老畫,拆裝芯,拆芯,修補修復損壞的芯...
鑒定方法1,裝飾材料鑒定方法
(1)看鑲嵌的牢固程度,仔細觀察裝飾材料是否是從原作上去除的,或者是用後來的新材料復制的。拆下來的材料壹般都比較脆,老色自然,有壹些破損的痕跡。老式插片結實,經緯圖案清晰。
(2)看插頁的花紋特征。如果是用絲綢裝裱,要看絲綢的花紋特征是否與畫芯時代壹致。因為只有後人用了前人,前人是不可能用的。作者在“作舊色”壹節中提到的橫幅山水畫,是裝裱起來全身作舊色的。從表面上看,老彩的效果也不錯,而且可以看出做老彩的初衷,至少要做成明清的老畫。而做舊彩的人,只註重對舊彩的模仿,忽略了絲綢的圖案特征與繪畫時代風格相壹致的問題。也就是說,造假者並不了解明清絲綢的花紋特征。無知的采用了市面上藍冰梅花的仿宋織錦裝飾材料(圖11),稍有經驗的人從這個瑕疵就能知道是假的(當然,以現在的絲綢為鑲嵌修復重新裱舊字畫是兩碼事,不能混為壹談。)
(3)看插頁的顏色(請見做舊顏色壹節)
2、裝飾形狀識別方法
(1)也有仿古書畫的假裝飾造型,但不多見,可能與省工省料有關。所以裝修的規格是2米左右(現在也有2米左右裝的正品)。此外,裝飾的結構形式與古代相似,但其中壹種結構“包頭”在古代書畫中是常見的、必不可少的。但是現在很多從事裝裱的人都不知道怎麽裝裱包頭,而且就算裝裱也要耗費大量的物力和人力,所以書畫裝裱幾乎沒有包頭,尤其是假的。
(2)看裝修做工。古代字畫的裝飾,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服飾,都是非常講究做工的。即使是用不如絲綢的紙張裱起來,也能看出裝裱者壹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假字畫為了牟利,壹般都是裝裱師用半桶水裝裱。所以經常看到裝裱的假字畫做工不精美,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用漿遲緩,插頁切割彎曲,邊緣寬窄不壹,插頁配色不當,甚至天地比例分布不協調。
3、作為殘留汙染的鑒別方法
看看臟的部分。
如果天頂處有任何規則的掛毯圈銹蝕,可以認為是新的,因為掛毯圈是固定在天頂桿上的,由此產生的鐵(銅)線圈銹蝕也應該是規則的。
破損的畫芯如果不打補丁(不裝裱),破損的痕跡很容易被識破,如果是裝飾過的,很難分辨是原舊破損還是假“舊破損”。可以用放大鏡仔細鑒別,並采用以下方法:
(1)裝裱件的反轉對於壹個有缺陷的畫芯來說,裝裱的目的是為了補殘,所以在補殘的部位必然會有灰邊。如果貼片機不良,修復後的破損部分可能會被打成紙漿。復卷時,接頭邊緣會翹起。如果接頭是硬口,重繞時硬口自然會斷。
(2)如果貼片是硬的,受光照會漏出壹縷光線。作者在“重塑”壹節中提到的花專輯,就是壹個殘破的硬口。當時很難從裝裱件上看出瑕疵。不過以上兩種方法都是用來試的。把裝裱好的那塊倒過來,硬口破了,然後光照,硬口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在鑒別打補丁的畫芯時,要註意以下兩點:第壹,由於裝裱水平差,采用上述兩種方法檢驗時,很可能會有假貨的痕跡,被誤認為是假貨。第二,由於假貨裝裱水平較高,采用以上兩種方法檢驗時,很可能會有正品的痕跡,會被誤認為正品,壹定要小心。最後壹點,由於有些人(所謂的“藏家”)鑒定水平有限,花了財力物力買了壹些贗品,為了追回“學費”,昧著良心欺騙他人。人們應該特別註意這壹點。建議字畫收藏者了解壹些字畫(發展歷史)和裝裱知識,最好從寫字和畫畫開始,這樣才不會被造假者“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