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中國玉器史料

中國玉器史料

中國玉文化

中國是世界產玉大國,不僅開采歷史悠久,而且地理分布廣,儲量豐富。據《山海經》記載,中國有200多個玉石產地。經過幾千年的開發利用,壹些玉礦已經枯竭,但壹些著名的玉礦仍在被大量開采,為我國玉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原料。比如《山海經》裏描寫的東北的醫巫閭山。千百年後,這個地名不變。現在遼寧營口產滑石。中國最著名的玉石產地是新疆和田。和田玉最豐富,顏色最鮮艷,質量最好,價格最高。是中國古玉的重要原料來源。歷代皇室都愛用和田玉研磨機。古絲綢之路最初是玉石之路,後來向西延伸。除了和田玉,甘肅的酒泉玉、陜西的藍田玉、河南南陽的獨山玉和密縣玉、遼寧的岫巖玉也是中國玉的常用原料。

玉在中國人眼中是獨壹無二的,已經超越了單純分類學的範疇,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寄托。

早在近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中國人的祖先就發現並開始使用玉。壹般認為,古代人在制作和使用石器時發現了玉石這種礦物。它比普通的石頭更堅硬,所以人們用它來加工其他的石頭制品。它有著與眾不同的色澤,晶瑩剔透,引人入勝,於是人們慢慢地把它作為壹種裝飾品,所以起初有“美石為玉”之說。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人們逐漸認識到有些“美石”具有特殊的性質,於是從“石”中分離出來,稱為“玉”。玉雕也有獨特的性能。在金屬精工發明之前,玉石是用間接研磨法雕刻的,也就是用器皿帶動玉砂研磨玉石。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由於玉器數量不多,加工難度大,只有氏族首領、祭司等少數族群中的頭面人物才有資格佩戴和使用這種耗費勞動力的物品,進而使其逐漸演變為禮器、祭祀器皿或圖騰。正是在這個漫長而緩慢的演變過程中,玉從壹種具有特殊性質的石頭變成了代表權力、地位、財富和神權的象征。

紅山文化與良渚玉相比,方玉少見,但以獸形玉和圓形玉為特征。典型的器皿有玉龍、玉獸形擺件和玉環形器皿。紅山文化的玉雕技藝最大的特點是玉雕工匠只需幾刀就能熟練運用玉料,把握物體的造型特點,把物體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神似”是紅山古玉的最大特點。紅山古玉,不求勝大,但求精美。

從大多來自大中型墓葬的良渚、紅山古玉分析發現,新石器時代的玉器不僅有祭祀天地等幾種用途,還可以辟邪,象征權力、財富、尊嚴等。從壹開始,中國的玉器就有壹種神秘的色彩。

傳說中的夏朝是中國的第壹個階級社會。隨著考古資料的不斷積累,傳說逐漸成為現實,夏文化也在不斷被揭示。夏代玉器的風格應該是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紅山文化向殷商玉器的過渡形態,從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出土的玉器可以看出這壹點。二裏頭出土的七孔玉刀源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多孔石刀,雕刻花紋有商代玉器雙線輪廓的淵源,應為夏代玉。

商朝是中國目前發現的第壹個有文字的奴隸制國家。商代文明不僅以其莊嚴的青銅器聞名,而且以其眾多的玉器而聞名。

商代早期玉器較少,切工普遍粗糙。商代晚期的玉器以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為代表,共生產玉器755件,按用途可分為禮器、禮器、工具、器皿、裝飾品和雜器六大類。商代玉器工匠大量使用和田玉。在商代,出現了壹些實用的器具,如簋簋和藍寶石簋,它們模仿了伊壹青銅器。動物和人物的玉器比幾何玉器多得多,如玉龍、玉鳳、玉鸚鵡等,表情各異,外形美觀。玉人,或站,或跪,或坐,姿態各異;很難分辨是主人、奴隸還是囚犯。中國最早的美玉——玉龜出現在商代。最神奇最成功的是商代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圓雕作品。此外,玉器工匠還利用雙線平行的凹雕線(俗稱雙鉤線),有意識地在兩條母線之間呈現壹條公紋,使公、母線同時發揮強而有力的作用,整個花紋變化得盡善盡美。既消除了完全使用陰線的單調,又增強了圖案線條的立體感。

西周玉器在繼承殷商玉器雙線寫生技法的同時,創造了用粗坡線或細陰線雕玉的雕刻技法,在鳥形玉刀和獸面玉飾上熠熠生輝。不過總體來說,西周的玉器沒有商代的那麽活潑多樣,反而有點死板,太正式了。這也與西周嚴格的宗法制度和禮儀制度有關。

春秋戰國時期,政治諸侯爭霸,學術流派爭鳴,文化藝術百花齊放,玉雕藝術異彩紛呈,堪比當時地中海盆地的希臘羅馬石雕藝術。

東周時期,皇室和各路諸侯為了自己的利益,都把玉當作自己(君子)的化身。他們佩戴玉飾,標榜自己是有“德”的仁者君子。“君子無故,玉不離手”,這讓每個士大夫從頭到腳都有壹系列的玉飾,尤其是腰間的玉佩系列。因此,當時的於佩特別發達。大量的龍鳳虎造型的玉佩能體現時代精神,呈S形,富有動感之美,具有濃郁的中國風和民族特色。花紋中有隱谷線,鏤空手法,地面施單陰線鉤線或雙陰線葉線,飽和和諧。蛇頭上的玉飾和鸚鵡的拱形頭反映了春秋時期玉雕和玉佩的水平。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玉佩和河南輝縣谷瑋村出土的大黃佩,都是用幾塊玉拼成壹個完整的玉佩,是玉佩戰國時期難度最大的工藝。玉帶鉤和玉劍飾(玉劍)是此時的新玉器。

春秋戰國時期,和田玉大量輸入中原,皇室諸侯競相選擇和田玉。故宮收藏的掛玉燈,是標準的和田玉。此時儒生將禮儀之學與和田玉相結合,用和田玉體現禮儀思想。為了適應統治者對和田玉的喜愛,將儒家傳統的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等觀念與和田玉的理化性質相比較,進而“君子勝於玉”,玉有五德、九德、十壹德之說應運而生。“提取玉的屬性,賦予其哲學思想,進行道德教化;安排玉的形狀,賦予其陰陽思想,使其具有宗教性;比玉的尺度,給它壹個銜級,把它政治化。”(郭保軍《古玉新解》)是對當時禮學和玉器研究的高度理論總結。這是玉雕藝術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理論基礎,是中國人七千年愛玉風尚的精神支柱。

中國有7000年的玉器使用歷史和2500年的玉器研究歷史,這為中國贏得了“玉國”的美譽。中國古代玉器的歷史之早、持續時間之長、分布之廣、造型之多、工藝之精湛、影響之深,是其他任何國家都無法企及的。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中國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崇玉愛玉的民族心理,對玉的神化、靈物觀念、特異功能觀都根植於此。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玉文化本身在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中有著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著名學者李約瑟甚至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對玉的喜愛可以說是中國的文化特征之壹,它激勵著雕塑家、詩人和畫家。”

玉在中國文化研究中有著廣泛的內涵。漢書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玉和石都是美麗賢惠的。所謂五德,是指玉的五大特性。凡是質地堅韌、晶瑩光澤、色彩艷麗、組織致密透明、聲音舒緩深遠的美石,都被認為是玉。按照這個標準,古人眼中的玉不僅包括真玉(角閃石),還包括蛇紋石、綠松石、孔雀石、瑪瑙、水晶、琥珀、紅寶石等彩色石質玉。所以,在鑒賞古玉的時候,不能只用現代科學知識來鑒別優劣,更要有歷史的眼光。

中國有句至理名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道出了切玉的真諦。事實上,自然界中出類拔萃的玉石並不是雕琢出來的,而是用金剛砂、應時、石榴石等硬度高於玉石的“解玉砂”,輔以水,打磨成設計好的成品。所以用行話來說,制玉不叫雕玉,而是治玉,或者說是切玉、磨玉、磨玉。切玉技術高超,但處理玉石的工具簡陋。直到現代,中國人壹直使用傳統工具,如線鋸、鋼和熟鐵制成的圓盤、圓輪、鉆孔機、半圓盤和木制車床來制作玉器。在鐵發明之前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大多數工具甚至是用木頭和竹子、骨頭和砂巖制成的。如此原始的工具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玉器,真是奇跡。

我們看到的史前早期的古玉,大多是玉刀、於夫、玉針等玉器。然後出現了玉質禮器(禮器),比如良渚文化的玉琮、三叉戟,還有壹些象形玉器,比如紅山文化的玉龍、玉豬,應該是作為民族圖騰制作的。這壹時期的玉不完全是現代意義上的玉,可以是玉,也可以只是稍微漂亮壹點的石頭,比如與變質大理巖礦共生的透閃石原礦。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在我國主流文化區已經很難見到玉器工具,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玉器明器和玉器配件的出現,如商代木昊屏出土的玉龍、玉鳳、雨荷等。此時,軟玉已被廣泛用於制作器皿。

從秦漢到隋唐的第三代,玉器壹直是皇帝和貴族的專屬裝飾品。宋代經濟發達,商業繁榮。由於手工業的技術進步,玉器加工變得更加方便快捷,玩玉賞玉之風盛行。這時,大量制作精美、加工精巧、構思奇妙的玉器和玉佩出現了。

明清時期,玉器的制作和鑒賞達到頂峰,品種更加豐富多彩,從玉頭針、玉扣到整塊玉屏、玉山、玉舟,應有盡有。王公貴族經常用玉制作日常用具,如玉碗、玉杯、玉壺等。壹般來說,白玉(尤其是新疆產的羊脂白玉)最好,其次是黃玉、藍寶石、雜玉(如南玉、河南玉)。

玉在清初傳入中原,其令人屏息的綠色立刻贏得了國人的心。翡翠制成的翡翠飾品非常受歡迎,已經成為人們爭相追逐的時尚。但在傳統中國人眼裏,翡翠做的玉飾遠不如古玉。時至今日,如果我們拿起壹塊玉,只會評價它的顏色、質地和制作。但是當我們看到壹塊古玉,欣賞它的形狀,它的深顏色,它的材質,我們心中會感到壹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究其原因,古玉蘊含著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沈澱和中國人的民族精神。

  • 上一篇:年夜飯涼菜先上桌,推薦2道涼拌菜,清脆爽口,比大魚大肉受歡迎
  • 下一篇:《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二課古詩兩首的兩首詩的詩句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