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木材的特性和材料選擇
有些木頭是軟的,有些木頭是硬的。壹般木頭比較軟,容易雕刻,硬而重的很難雕刻。木材堅韌、紋理細密、色澤鮮艷的硬木稱為硬木,如紅木、黃楊木、紫檀木、蟠桃木、錘木等。它們具有雕刻的壹切優點,是雕刻的絕佳材料,適用於結構復雜、造型精細的雕刻作品,在制作過程和保存過程中不易折斷和損壞,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但雕刻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且易損壞刀具。
松木適合初學者,如椴木、銀杏木、樟木、松木等。這種木材適合雕刻造型結構簡單、形象壹般的作品,也比較容易雕刻,但由於其木質較軟,顏色較淡,有些需要著色處理,以增強量感。有些木紋明顯,變化多樣,如:水曲柳、松木、杉木等。,所以妳可以巧妙地利用木紋的光滑度和質感,做出壹些比較抒情的作品。壹般來說,形狀起伏越大,木紋變化越豐富,越好吃;造型的造型越婉轉流暢,木紋趨勢的效果就會越理想,甚至會出乎意料的漂亮,非常有裝飾性。當然這種木材的造型設計要高度概括。太復雜體積太小不僅會破壞木紋,還會造成視覺反差。所以在創作作品之前,首先要對木材有所了解,選擇適合表現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2)木材的幹燥處理
1.手工幹燥:將木材密封在蒸汽幹燥室內,通過蒸汽促進水分蒸發,使木材幹燥。(根據木材的大小和厚度而定,例如4cm板材的幹燥時間壹般需要壹周),最高的幹燥程度可以使木材的含水率僅達到3%。但經過高溫蒸發後,木材變脆,失去韌性,容易受損,不利於雕刻。壹般來說,原木的幹燥程度應保持在含水率30%左右。
2.自然幹燥:將木材分類放置在通風處(板、方或原木),並成堆擺放。木樁底部離地60cm左右,中間留有空隙,使空氣流通,帶走水分,木材逐漸幹燥。自然幹燥通常需要幾年或幾個月才能達到壹定的幹燥要求。
3.簡單的手工烘幹:首先用火烘幹木材內部的水分。二是將木材中的樹脂用水煮沸,然後晾幹或風幹。這兩種方法的幹燥時間可能會縮短,但浸泡在水中的木材容易變色,損傷木材。
(3)刀具的應用
刀是從事木雕創作最直接的助手和伴侶。雕刻刀及其輔助工具在木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工具齊全,可磨可用,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在造型中充分發揮自身技能,使切、鑿、洗的練習灑脫、清晰、流暢,增加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雕刻刀有很多種。以下是壹些主要的刀具及其用途。
1、平刀:刀刃平直,主要用於平整木材表面的凹凸,使其光滑無縫。用大比例的模型來鑿大比例的木雕,有塊狀感,運用得當,如畫的筆法效果,蒼勁有力,生動自然。平刀銳角雕刻,有很濃的木趣刀味。
2、圓刀:刃口呈弧形,多用於圓形和圓形凹痕,在雕刻傳統花卉時也很有用。水平運輸圓刀省力,能適應大起大落和小變化。而且圓刀的線條是不確定的,所以使用靈活,容易摸索。
3.斜刀:刃口有45度左右的斜角,主要用於作品的接縫角和鏤空縫處的去角光。如果刻人物眼角,斜刀更好。斜刀分正手斜和反手斜,以適應各個方向。
4.中號鋼刀:刃口呈三角形,因為它的前部在左右兩側,尖點在中間的角上。所以,推的越重,三角刀刻出來的線就會越粗,反之亦然。三角刀主要用於雕刻毛發和裝飾線條。操作時,三角刀尖在木塊上推動,木屑從三角槽中吐出,在三角刀尖推動的部位刻畫出線條。
木雕的輔助工具主要有錘、斧、鋸、銼。斧子的目的是配合毛坯,砍很多木頭。註意切的時候不能太用力,也不能上下直切。斧刃應與垂直木紋保持45度左右,否則木材會開裂。木銼的使用主要是在圓雕的精坯階段,可以代替平刀磨平刀痕銼進行打磨,也可以代替圓刀或斜刀進行鏤空。
(4)雕刻技術
所謂技法,就是作者在木雕創作中對意象和空間的處理。這種技法主要體現在切雕和雕刻感上,具體來說就是從外到內,壹步壹步減去廢料,逐漸顯露出造型的挖掘。在壹次次的減法造型中,我們不僅體會到了作品“出殼”的快感。甚至因為木頭的特性或者用力過猛會減少不該減少的地方,驚心動魄,但如果處理得當,也可能因為危險而歡欣鼓舞。同時也能感受到在使用各種刀法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特殊魅力,壹些偶然的效果能讓作品有新的意義和韻致。因此,在木雕藝術創作中,是壹個復雜而有意義的過程,心理多變。優美刀法的形成是技術熟練的表現。往往臨摹壹幅好畫,人們感覺最難的是筆觸,因為筆觸是作者心靈和技巧的產物,刀法也是,這是任何模仿都難以體現的東西。所以只有掌握技巧,不斷積累經驗,才能達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理想刀法。那種木紋和雕刻,光滑和粗糙,凹凸,圓刀排列,平刀切割...他們的藝術語言,其魅力是其他材質的雕塑所無法企及的。
木雕的制作過程:
1,壹般是畫壹個創意稿,然後用墨線畫出來放大在木頭上;
2.毛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用簡潔的幾何形狀概括所有構思的造型,要求層次分明、富有動感、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和內輪廓;鑿粗坯:可由下到下、由前到後、由表及裏、由淺入深、逐層推進。在鑿毛坯的時候,也要註意留有余地,就像剪衣服壹樣,要適當放松。用民間行話說得好:“養肥了可以換成小的,但是很難復合。內距要小,不能大。記住雕刻就是減法。”鑿薄坯:先從整體角度調整排列和各種布局,再逐步實施,塑造具體形狀,留有打磨余地。在這個階段,作品的體量和線條已經變得清晰,所以要求刀法圓潤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
3.拋光:采用精雕細刀法,修整薄坯上的刀痕和豁口,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要求刀痕清晰精細,或光滑,或平直,或粗糙,力求準確表現作品的意圖;
打磨:根據工作需要,將木雕用不同厚度的木工砂紙搓磨。要求先用粗砂紙,再用細砂紙。應該沿著木材的纖維方向打磨,直到達到理想的效果;
5、上色拋光:用硬毛刷,小硬毛刷,調色筒。有色顏料壹般指水溶性的,如水粉、水彩或鞋油。它們的特點是覆蓋面小,滲透性強。油畫中丙烯顏料不適合使用。
木雕著色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木材和花紋在顏料的掩蓋下依然可見,部分木紋通過著色更加清晰。所以顏色不能太濃,顏料和水的比例是30: 1,要適當稀壹點,透明壹點。這樣即使用幾次,木頭也不會被蓋住。如果顏色搭配得當,彩色毛筆的含水量不能太多,不要急於求成,否則壹些深凹處積累的顏色容易產生不均勻的效果。
著色不僅是為了彌補木材的某些缺點或缺陷,也是為了豐富材料的肌理美和作品的形式美。因此,在給作品著色時,應視情況而定,要求盡可能體現作品內容和形式的需要,符合天然木材的各種美感。
不要馬上打磨木雕。壹定要等到幹了(大概12小時後),用幹凈的布擦拭,直到產生均勻的光澤和光滑的手感。有些作品可以根據情況進行抹除,使木材的底色稍微暴露出來,形成豐富的色彩感,同時加強作品的層次感。
當我們完成壹件作品的雕刻後,我們從緊張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看到自己制作的作品,就像孕育著生命的誕生,我們會有壹種成功感和收獲感。如果我們細細品味,就會經歷壹個生與死的過程。這就是創作的魅力,但我們確實感受到了它的無窮魅力,但要真正感受到它的無窮魅力,還需要我們多雕琢,多實踐,多琢磨,熟能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
木雕的維護
壹、木雕工藝品不宜長時間暴曬而開裂。
木雕工藝品就像人壹樣,暴露在陽光下,容易“中暑”。所以在擺放的時候要有意識的註意,尤其是不要放在櫥窗裏。
第二,木雕工藝品不宜放在極度潮濕或極度幹燥的室內。
在非常潮濕的環境下,有些木雕工藝品會長出“毛”。比如綠檀工藝品會吐出銀白色的絲。雖然是很美的風景,但據我所知,很多人都不太喜歡。
在過於幹燥的環境下,壹些木雕工藝品可能會局部開裂。況且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比過去高多了。最簡單的就是北方的生活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所以要註意木雕工藝品不要在出風口直接吹。別讓他靠近暖氣管。
三、木雕工藝品不應放在明火、防火墻、耐火物、火爐附近。
四、不宜用毛巾蘸水擦拭,最好用蠟質或油性的棉毛巾擦拭。
通常根據房間是否幹凈,經常用幹棉布或雞毛撣子撣去木雕工藝品上的灰塵,以顯示其自然美。如果發現木雕工藝品光澤不佳,可以用刷子在木雕工藝品表面塗上蠟光劑,用抹布擦拭。當然也可以用棉毛巾蘸點核桃油,在木雕工藝品表面輕輕摩擦,達到想要的效果。但不要用毛巾蘸水擦拭,這樣會使木雕工藝品過於潮濕,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會傷到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