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廈門又名鷺島、宋曰嘉禾嶼、明曰中左所)是福建省下轄的壹個副省級城市。郵政編碼:361000,區號:0592。位於福建東南部,建城712年,是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之壹。
廈門市位於東經118o04′04〃、北緯24o26′46〃,地處我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入海處,背靠漳州、泉州平原,瀕臨臺灣海峽,面對金門諸島,與臺灣寶島和澎湖列島隔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而稱“鷺島”。陸地面積1565.09多平方公裏,海域面積300多平方公裏。是壹個國際性海港風景城市。
廈門的主體——廈門島南北長13.7公裏,東西寬12.5公裏,面積約128.14平方公裏,是福建省第四大島嶼。廈門港是壹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裏,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歷史上就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廈門屬亞熱帶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壹般3至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臺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全市人口中以漢族居多,另有回、滿、壯、畬、苗、及高山等20多個少數民族。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因素,擁有眾多的歸僑、僑眷及廈門籍僑胞和港、澳、臺同胞。
歷史————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臺廈兵備道,道尹駐臺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臺灣府改為臺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裏(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裏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裏、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壹、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裏、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旅遊景點:
鼓浪嶼風景區————鼓浪嶼是廈門旅遊景點中最具魅力的景觀之壹,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廈門風景名勝的傑出代表,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壹。鼓浪嶼全島都是景,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海底世界、鄭成功紀念館、毓園、琴園、萬國建築、鼓浪嶼音樂廳、廈門博物館、鼓浪洞天、後海濱浴場。
萬石植物園風景區————在萬石山自然巖景中,有著名的萬笏朝天,中巖玉笏、太平石笑、天界曉鐘、虎溪夜月等;人文景觀,如萬石蓮寺、太平古剎、中巖天竺寺、天界寺、醴泉洞、聽泉閣、新碑林、高讀琴洞、鄭成功殺鄭聯處、鄭成功讀書處等。1988年,鼓浪嶼-萬石山被評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它以石、林、湖為主要特色,是人工與自然緊密揉和與具有廈門歷史文化特色的名勝遊覽區。
南普陀旅遊區————位於廈門島南部和東部,主要旅遊點有南普陀寺、五老峰、鄭成功演武場遺址、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魯迅紀念館、胡裏山炮臺、榮光寶藏博物院、臺灣民俗村、華僑博物院和胡裏山浴場、曾厝垵浴場、黃厝浴場、會展中心等,本區是壹個以人文旅遊資源為主要特色的旅遊區.
集美風景區—————光旖旎,嬌嬈多姿。在潯江畔,有民族風格的閩南建築,掩映於綠樹花叢之中,亭臺水榭屹立在凝碧晶瑩的龍舟池畔。陳嘉庚陵墓,中外遊客必仰,鰲園浮雕,令人嘆為觀止..
同安風景區—————同安自然與人文旅遊資源豐富,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1處。前者有北山十二龍潭、汀溪溫泉、三島風景區、出米巖、白雲巖、紫雲洞和鱷魚嶼文昌魚等。後者如梵天寺、蘇頌史跡陳列館、蘇頌故居、梅山寺、面山巖寺、孔廟、汀溪窯址、婆羅門塔、鳳山石塔、凱歌高爾夫球場、雙溪公園及影視娛樂城等.
海滄風景區————杏林海滄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以溫泉療養為主的杏林度假遊樂區,以海上娛樂為主的寶珠嶼遊樂區,以高爾夫球運動為主的鰲冠休閑度假區,以森林遊覽狩獵為主的天竺山森林公園遊覽區,以紀念吳真人為主的青礁慈濟宮文化旅遊區。此外,海滄還有蓮塘別墅、魁星樓等唐宋以來的重要文物古跡遺址多處.
其它風景區—————廈門市在進行大規模的城鄉建設的同時,保持了港口風景旅遊城市的風格。不僅傳統旅遊景點和著名遺址得到不斷修茸和擴建,新辟景點也層出不窮。慈濟宮、金榜公園、湖裏公園、南湖公園、人民會堂、噴泉音樂廣場……不在傳統景區內的其它景點不勝枚舉,只要遊客用心就可遊覽到這些景觀.
廈門特產:
廈門盛產花生、水果;沿海多產魚、蝦、蜊、蟹、魷魚、文昌魚。是我國文昌魚故鄉之壹。
廈門盛產的甘蔗,是輕工業、制糖業重要的原料。同安素有“甘蔗之鄉”的美稱,年產甘蔗6萬多噸.至於珠繡、漆線雕、泥塑、彩紮、雕塑等工藝品,更是豐富多彩,暢銷國內外,深受人們的喜愛。
主要特產有各種亞熱帶瓜果、魚皮花生、花生酥、菩提丸、青津果、餡餅、藥酒、文昌魚、香菇肉醬、海產幹貨等。
魚皮花生:是選用特級面粉、白糖和其他優質配料為表皮、內包上等花處滾合烘制而成,它選料嚴格,工藝講究,具有得香郁酥脆、鹹中帶甜的風味,為上等菜料。
花 生 酥:的主要原料是花生和糖,食用時將其輕輕放入口中,入口即化,甜而不膩,香留齒頰。
菩 提 丸:是將橄欖與砂仁、豆蔻、肉桂、沈香等多種名貴中藥和糖水壹起熬制而成,吃來香甜可口,而且有增進食欲,止吐散滯,消除腹痛之功效。
青 津 果:以橄欖為原料,配以甘草、糖水制作而成,甜酸適度,鹹淡可口,芳香四溢,有消積解脹, 醒酒去膩,止暈抑吐,爽身養脾之效。
餡 餅:為選用優質面粉、豬油、上等綠豆等烘制而成,其制作重在火候,做到整個餅內熟外赤不走油,吃起來餅皮香酥油潤,鮮餡冰涼清甜。市面上以鼓浪餡餅和南普陀素餡餅為最佳。
藥 酒:是藥材和酒的融合體,具有藥的療效,酒的作用。有萬全堂、春生堂、松筠堂、固本藥酒、衛元藥酒、月桂補酒、烏雞白鳳酒等品種。
文 昌 魚:是廈門的名貴特產,俗名鱷魚蟲,又名蛞蝓魚,主要產地在廈門同安劉五店。文昌魚體形小,頂多五六厘米長,每斤有四五千尾之多。全身半透明,頭尾兩頭尖,是高級魚品,其肉 質鮮嫩,味道清津甜美,制成幹品,有壹二年的保存期,是理想的旅遊購物佳品。
廈門土筍凍:土筍是壹種長在海邊沙子裏的腔腸動物!灰頭土臉兒像壹根壹根的小蟲子,土筍被從沙子裏逮出,先放養壹天,以吐清雜物,然後下鍋熬煮,因為這東西像豬皮壹樣具有高度的膠原蛋白,所以熬得壹鍋粘粘乎乎,盛出來待其自然冷卻之後,就凝固成壹碗土筍凍了。扣在盤中,執刀化為四塊,以芥茉佐之,下酒最好,空著嘴兒吃也能嚼出壹份勁道。土筍凍或許談不上多香,但其爽口的滋味絕對壹流。
廈門海蠣煎:雞蛋攪散,加入大量新鮮海蠣,以油煎之,攤成壹盤餅樣上桌,再用廈門特產的甜辣醬沾食。海蠣的鮮味、雞蛋的濃郁,最關鍵的再加上辣椒醬,就搭配成完美的組合。廈門的辣椒醬和別處有點不同,首先它的顏色就是艷紅欲滴,不像多為暗紅的本家,其次味道是甜辣兼備,而甜似乎還略占上風。辣醬倒入碟中,箸未動而眼壹亮,筷子到嘴邊,涎水已經下桌沿了。
廈門餡餅:此餡餅非彼餡餅,沒有什麽韭菜雞蛋餡,豬肉白菜餡的。廈門餡餅分兩種。甜餅是以綠豆沙為餡,加豬油,白糖烘得。鹹餅是以肉丁為餡,加豬油白糖所制。皮酥餡靚用來形容廈門餡餅,毫不誇張。而在南普陀寺,有壹種素油餡餅,餡心除了綠豆白糖還有黃花木耳的。
廈門珠繡: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裝飾性工藝品。以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見稱,已有壹百多年的歷史。廈門珠繡產品有珠拖鞋、珠掛圖,珠繡包等壹百多個品種。
漆線雕:是廈門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民間工藝品。以精細的漆線經特殊的制作方法纏繞出各種金碧輝煌的人物及動物形象,尤以民間傳統題材,如龍鳳、麒麟、雲水、纏枝蓮等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