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震災無情人有情,5·12汶川大地震中,災區人民身體力行湧現出的壹幕幕鏡頭,讓我們深受感動,充滿敬意,熱淚盈眶。
——500多次余震把400多萬成都市民逼上了街頭,5月12日的成都之夜卻是個充滿溫情和關愛的特別夜晚。街面上十分安靜,沒有人大聲喧嘩,更沒有人吵鬧。當晚深夜,前來武侯區林蔭街獻血屋獻血的人排隊站滿整條街。
——“我們不能等,不能靠,首先要自救,路通了,黨和政府各種救災物資才能到來。”元茨頭村,是甘肅重災區文縣境內受破壞最嚴重的村莊之壹。震災後,村民相互幫助搭起各種臨時避難棚;上至60多歲的老人下至10多歲的孩子,都扛著鐵鍬鐝頭到村口搶修山路。
——“只要人在就有希望,我還是會在政府的幫助下自救,開展生產。”13日中午,面對被巨石砸爛、房頂坍塌的民房,水富縣復興村村民老楊如是說。水富縣是雲南省受震災最為嚴重的縣城,鄉村道路路基塌方、墻體斷裂、涵洞受損、泥石流頻發。
強震中,這樣的鏡頭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災區人民臨危不亂、平穩有序、從容樂觀的精神狀態,也看到了他們積極主動自救抗災、為國分憂為政府解難的拼搏熱情。災難並不可怕,怕的是沈浸於喪親之痛難以自拔,怕的是飽受苦難之後無法振作,怕的是迷茫於驚嚇之中慌亂以對。面對嚴重的災情,災區人民沒有被嚇跨倒下,沒有失去美好的信念,他們正擦幹淚水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明天。中華民族自強不惜、頑強拼搏的精神在這裏又壹次得到了升華,我們有什麽理由不向這些純樸、勤勞、勇敢的災區人民表達敬意呢?
——“以後妳要好好報答妳爸爸哦,沒有他妳可能就完了。”12日晚10時左右,都江堰聚源中學學生王克出現在成都市第壹人民醫院急診科。王克父親當日不顧自己安危,雙腿跪地,經過4小時的努力,用雙手狠命地從夷為平地的教學樓裏挖出了兒子。
——“我不行了,妳快離開這裏!照顧好孩子,好好生活下去。”“老公,不要放棄,馬上就會有人來救妳!”13日上午,都江堰金鳳鄉政府家屬區裏,朱芙蓉流著淚朝廢墟裏呼喊,鼓勵丈夫譚剛義堅持下去。地震發生20小時後,譚剛義被武警官兵從廢墟中刨了出來。
——“我們會不會死?”“不會。”“我們要盡量活下去。肯定有人來救我們的。”12日地震後,被埋在廢墟中的都江堰聚源中學初三壹班學生黃月,在黑暗中拉住了同學張楊的手,互相鼓勵,兩只手緊握在壹起,直到下午6點左右被救出來。
強震中,這樣的鏡頭讓我們深深體會了災區人民身邊親情、愛情、友情的真摯溫暖和巨大力量,因為有“情”,我們義無反顧,挺身而出;因為有“情”,我們真心依靠,***度難關;因為有“情”,我們互相勉勵,生死相連。毫無華麗辭藻的話語,毫無驚天動地的壯舉,壹個“情”字卻讓我們潸然淚下,讓我們由衷地敬佩眾多災區人民展現出的人性光輝。“不拋棄、不放棄”,這句曾在熱播電視劇《士兵突擊》中被億萬中國人熟知的經典語錄,我們在此刻是否有更深的體會和感觸呢?
——“我意識到可能是地震,準備出門看看。”12日下午,家住重慶合川南津街書園的21歲木工劉世偉,在地震發生的七、八分鐘之內,主動將樓內近10名退休老職工背下樓逃生。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13日22時12分,四川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的遺體從廢墟中扒出來,這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發生的壹瞬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
——“病人在,我們在!”12日下午2時36分左右,第壹波震感過去,川大華西醫院第壹住院部11樓重癥監護室(ICU)病房恢復安寧,該科30多名護士、10多名醫生立下誓言。
強震中,這樣的鏡頭則讓我們看到了災區內鄰裏、師生、醫患之間關系的和諧,沒有鄰裏間的小肚雞腸,有的是尊老愛老救人危難的熱心扶助;沒有對無良師德的拷問,有的是大愛無聲的永恒記憶;沒有醫患關系的緊張,有的是以病患安危為中心的高度責任感。強震突襲,災區人民用行動讓和諧的真諦更加完美真實,用行動讓善良品德和職業操守熠熠生輝。我們有什麽理由不珍惜這患難之中見真情的和諧,有什麽理由不為災區人民危難之中顯現出的人格魅力而傾倒呢?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類似的鏡頭還有很多很多,催人淚下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眾多的災區人民正在用自己的真情實舉,書寫壹部展現中華民族人性光芒、與災害鬥爭的抗爭史。“房子裂了、塌了,我們還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們就壹定能夠度過難關,戰勝這場重大自然災害。”溫總理在都江堰災區現場的話語,依舊回蕩在我們耳邊。讓我們真誠地為災區人民祈禱,向災區人民致敬!
詩人艾青有壹句詩,“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沈。”我只不過是壹個為生計而忙碌的小民,沒有詩人那種偉大的境界,但這幾天,壹股莫名的情緒在我心裏流動,令我不自覺地惦念著那片天空,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蕓蕓眾生。5月12日,壹個令所有中國人終生難忘的日子。這壹天,蒼天無情,成千上萬人再也仰望不到當晚的星空,明日的太陽。看到無數條鮮活的生命在地震中瞬間消失,看到幸存者失去親人後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壹股熱淚沖破自己塵封已久的眼睛,奪眶而出。在殘酷的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風中搖擺的蘆葦,是如此的脆弱。對同胞災難中的感同身受,讓所有感性的中國人掉下了哀傷的眼淚。
“他們的災難,是為而妳發生。”這句哲人說的話,在安定年代人們或許未能深明其中真義,但在多災多難之秋,隱晦在深處的人性光輝便會驟然閃耀,指引著人們用黑色的眼睛去尋找光明。舉國同悲的汶川大地震,我們看到了壹種力量,在全國民眾身上凝聚,我們看到了壹種刻骨銘心的愛,在全國民眾心裏蔓延。這個時候,沒有任何其他雜音,只有逝者默念,為傷者祈禱,為生者祝福的聲音;這個時候,神州大地處處都在重復著同壹種動作,傳遞著同壹種心聲,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受難同胞獻上壹點愛心。而在災區發生的壹個個感人的細節,更是讓我淆然淚下,這壹次是因感動而流淚。
深夜的德陽市漢旺鎮,冷雨淒厲,悲聲四處。在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裏,救援人員發現壹位教師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在他身下的是四名還活著學生,望著已經遇難的教師而哭泣。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位老師的名字——譚千秋,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譚老師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塌下的天花板,把生命留給學生,把死亡留給自己。他心中的愛,正如他的名字那樣,千秋流淌。
在綿陽的壹個援救現場,壹所學校的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100多個孩子被壓在了下面。戰士們在廢墟中已經搶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屍體。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幾乎等於送死。但幾個戰士還是要往裏鉆,這時坍塌就發生了,那幾個往裏鉆的戰士馬上被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壹個戰士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妳們讓我再去救壹個,求求妳們讓我再去救壹個!我還能再救壹個!”
這樣的催人淚下的故事,在那片神傷的天空中吹奏出壹曲曲感人的樂章,而在同壹片天空下,神州大地上全國民眾守望相助的悲憫情懷、以及傳遞著溫暖的行動,同樣令人觸動。災難後,我們看到平時錙銖必較的出租車司機們,放下手中生意,自發地奔赴災區幫助救災;我們看到生活在最底層的農民工來到獻血屋前排隊,“抗震救災人人有責,沒有錢就‘出點血’。”;甚至以拾垃圾為生的老婆婆都要為災區捐上自己辛苦賺來的壹元幾角錢……誰說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減弱,誰說我們的國民意誌力薄弱,看看溫總理那悲切而堅定的臉容,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充滿溫情而又堅毅性格的最好體現。有了這種性格,我們還有什麽困難不能克服,還有什麽災難不能戰勝的呢?
我們生活的世界正如我們棲居的地球那樣,表面堅冷,內心炙熱。發生在災難背後的壹幕幕溫情故事,告誡著我,不要再為自己的冷漠,找個“世界冷漠”的理由;不要再讓自己的麻木,找個“生活奔波”的理由。因為這個世上有壹種刻骨銘心的愛,就像太陽,不管晴天雨天,都會從東方升起。我們唯壹要做的,是撥開天空的烏雲,把陽光當成溫暖我們每壹顆心靈的永恒力量。讓隱晦在深處的人性光輝盡情閃耀吧!無論是安定年代,還是災難年代。
1.從重慶趕來北川的王川,原本來尋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卻驚喜得知妻子已經平安無事回到家中。但看到這番悲慘的場面後,王川想:“反正都來了,就幫忙做點事情。”於是,在救援的人群中,多了壹個及時伸出援手的人。他從已經人去屋空的五金店找來千斤頂,壹個人來到曲山小學施救。直到昨天下午,又壹批來自重慶的特警趕來的時候,王川還在被困學生李月身旁忙活著
抗震救災的感人事跡
壹,地震瞬間老師拽出最後壹個智障生 2008-05-16 16:42
昨天上午,31歲的都江堰新建小學謝老師在壹片廢墟中,扒出了裝有學生聯絡方式的U盤。“5·12”地震使這個小學遭遇巨大不幸,數百名學生被埋在倒塌的樓下。不幸中的大幸是:小學裏的17個智障學生、26個聾啞學生全部幸存。
家長不敢回憶倒塌場景
15日,都江堰市,晴。此時,距離災難發生已3天。
最初,找到位於市區中心的新建小學時,通往校舍的那條泥濘小路格外顯眼,黃色的濕土插著壹幅油畫。畫裏是潔白的小花。走進校舍,空氣中有股異味刺鼻。這是生命曾經存在,而又突然消失的味道。
走進原來的校舍,正對著大門的四層教學樓只殘留約四分之壹,黑板裸露在外。
操場很大,還有籃球架。能夠想象,在災難驟然來臨前,這裏曾經歡聲笑語,生龍活虎。如今,只有幾個家長還回到學校看看。他們不太敢詳細描述教學樓轟然倒塌的那壹刻,更不敢回想,自己的娃兒身入險境的場面。
新建小學***有學生600多人。經現場初步清點,安全撤離到操場的學生有近400人。不過,地震發生時,學校的17個智障學生、26個聾啞學生全部幸存。
這是壹個奇跡。
危險瞬間教師拽出智障生
15日的都江堰市區,通訊仍時斷時續。輾轉之間,終於找到了負責新建小學特殊教育班的老師謝罡。後者今年31歲,有個8歲的男娃。在他的教師生涯中,有15年給了這些智障生和聾啞學生。
“地震發生時,盲啞班正在教學樓旁邊壹棟平房上課。”謝罡回憶,正是這樣增加了學生脫險的可能性。“我想,平房比樓房倒塌速度要慢壹些。學生有時間逃生。”他說,當時自己壹轉身,背後的教學樓就垮了,“很快!”
學校老師見狀,趕緊讓學生出來。其中智障生問題很大。謝罡還記得最後壹個智障生小馬脫險的場面。劇烈搖晃的那壹刻,小馬還坐在教室裏。“那時有個老師大叫,小馬,趕緊出來。”
不過,小馬還是沒有反應。謝罡就沖進去,壹把把小馬拽了出來。地震後,為了保護幸存的學生,老師們自發圍成了壹個圓圈。
在壹片廢墟中,“圓心”是學生,外圍是老師。情況壹穩定,聾啞學生和智障生的家長被告知,帶孩子們回家吧。有幾個沒有家長接的,老師們護送他們去了各自的親戚家。
為方便重逢,廢墟裏挖資料
接下來幾天,謝罡和其他老師們壹直在新建小學的廢墟裏尋找,日日夜夜。男老師24小時日夜待命,女老師則要求每天固定時間集合,應對突發事件。
昨天上午,謝罡又去了壹趟學校。在壹片廢墟中,他扒出了壹個U盤。那裏存著他的壹些個人資料,還包括所有特教學生的聯系方式。
謝罡說,雖說學生們被安全疏散了,在不大的都江堰市區裏,找到他們也挺方便。可是如果有更多的聯系方式,那麽,今後新建小學重建後,師生彼此的“重逢”就會更加容易了。
“‘新建’的每個老師都這麽想。”謝罡說。
二,北川縣委辦樓坍塌3名幹部喝尿熬過75小時 2008-05-16 16:36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縣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北川縣縣長稱,該縣許多幹部在地震中遇難或失蹤。北川抗震救災總指揮、綿陽市委副書記易傑介紹,北川有1萬余人在地震中喪生,向外轉移災民1萬多人,尚有數百人在廢墟中等待救援。目前,在北川縣城裏,有近4000人的救援隊正在展開救援。北川中學附近區域及縣城救援現場的移動通信信號已經恢復,大大方便了各級指揮和救援機構的通訊。
北川縣公安局折損2/3
北川縣6名副縣長中,3人遇難,3人失蹤。縣醫院的160名醫護人員,僅存4人。縣級機關幼兒園的孩子至今還壓在河邊那座垮塌的房屋裏。
北川縣縣長經大忠家中的6個親人,3人遇難,3人下落不明,他從廢墟中爬起來後,立即投入前線指揮中心。
事發當天,北川縣中隊看守所有42名戰士、35名服刑人員瞬間被埋在垮塌的房屋下。
幾名在哨位上幸存的戰士和武警北川縣中隊的司務長李遠誌壹起,將有生命危險的25名服刑人員迅速向外地輸送。沿途見到受傷的群眾,他們就伸手施救,壹***救起60名群眾,這是北川地震中的第壹批獲救者。
昨天,四川省公安廳公布,原本擁有144人的北川縣公安局,僅幸存47人,他們大多都失去了親人。
3幹部喝尿熬過75小時
昨天下午5時13分,北川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周凱被成功解救出來,與張周凱同時獲救的還有北川縣政法委副書記李貴川、北川縣綜治辦主任崔代全,此時距地震發生已近75小時。
地震發生後,5層高的北川縣委辦公大樓瞬間整體坍塌,張周凱和數十名同事被壓在了廢墟中。
昨天下午1時40分,救援人員在縣委辦公樓廢墟搜索的時候,聽見有人呼喊救援。武警官兵馬上通過細小的縫隙將壹些水和食物塞進去,並確認了現場有3名幸存者。
經過4個小時的救援,17時13分,張周凱等3人被成功救出。現場的醫護人員檢查發現,3人均沒有重傷,身體狀況較好。
被解救上來的3人褲子幾乎全被撕裂,不過除了滿身塵土和壹些輕微外傷之外,幾乎沒有什麽重傷, 思維非常清晰,都能正常說話。“我們壹直在積極自救!”李貴川說,12日下午1時30分時,他和崔代全到張周凱4樓的辦公室商量事情,地震發生後,因為辦公室是整體傾斜,他們3人被壹塊較大的預制板遮擋了壹下。
被掩埋後,3人隨即開始自救。“我們壹直在不斷扒土,3個人就到了壹起,扒著扒著摸到了飲用水瓶,有水可以喝了。”昨午下午,李貴川說,在純凈水喝完之後,“我們就喝尿,還是繼續扒, 聽見有人走過就呼喊救命”。
三,抗震救災感人故事:總理摔倒手臂出血怎能不令我流淚
作者:挖範文 更新時間:2008-5-16 8:45:12
被壓在廢墟下的300多名學生很危險,在壹次營救失敗後,溫總理冒雨攀上瓦礫堆,組織再次營救。10時20分,即時報道突然顯示,“啊!總理摔倒了!”,“老爺子的手臂受傷出血了,他把要給他包紮的醫務人員推開了。”(5月15日 《廣州日報》)
讀到這裏,我不由得熱淚盈眶,深為溫總理的忘我精神所感動。
溫總理,抗震救災的壹線總指揮,壹位年屆六十多歲的老人,在余震不斷的救災現場,以忘我的精神在瓦礫成堆的廢墟上奔波,甚至急得親自動手救人。摔倒了、爬起來,手臂受傷出血也不讓醫生包紮,而是讓醫生去搶救受傷災民。此情此景,怎能不讓我們為之感動。倘若是我們自己的父母,哪壹個兒女不為之揪心?!
從災情發生的那壹天起,溫總理便在第壹時間抵達災區,在臨時搭起的帳篷中指揮抗震、救災、救人。在被掩埋的小學廢墟旁,總理用嘶啞、哽咽的話語,向廢墟中的孩子喊話。壹位在現場的記者通過QQ發出即時報道稱:“年過花甲的總理已經哭得不成樣子了。”其實,不是溫總理不堅強,而是心系人民的總理為眼前的災難而心痛,這是熱愛人民的好總理此時此刻的真情流露。
哪裏災民最多,哪裏險情最嚴重,溫總理就指揮到哪裏。我們看到在抗震救災最嚴峻的時刻,各路救援隊伍,克服千難萬險,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災區,震區已有6萬多人被救出。我們感受到了抗震救災的勇氣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全國人民不會被這壹重大災情所嚇倒,更不會被眼前出現的悲情所摧垮。我們堅信,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有全國各族人們的努力援助,抗震救災壹定會取得勝利!
四,災區戰士“三過家門而不入” 2008-05-16 16:46
“媽,不要哭了!還有我嘛!”14日晚上,從重慶趕回家的大壹學生宋輝站在自家房屋的瓦礫上和媽媽相擁在壹起,泣不成聲。距離地震發生近3天後,宋輝第壹次和失去聯系的母親見了面。
宋輝的家在四川省綿竹市拱星鎮柏樹村,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完全改變了這裏的模樣。宋輝的家變成了壹片廢墟,“連壹間房都沒有剩下。”宋輝父親工作的礦山所在地“兩座山峰撞在了壹起”,他的父親至今生死不明。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大地震的宋輝,從學校趕回家尋找自己的父母。
綜合新華社、央視、人民網消息,劉海健、何濤、竇豐昌、吳波、陳鑫欣、陸勇報道
14日6時30分,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壹學生宋輝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宋輝的家在四川省綿竹市拱星鎮柏樹村,也是此次地震的重災區之壹。
震後3天無法聯系
7時50分,宋輝坐上了從重慶北開往成都的特快列車。和宋輝同行的還有另外兩名同學,他們的家也都在四川地震災區。
14日11時50分,宋輝到達了成都市火車站。火車站廣場上熱鬧非凡,不少成都市民都聚集在火車站的廣場上。宋輝沒有停留,連忙趕到了昭覺寺汽車站,買到了去四川省德陽市的大巴車票。這是宋輝回家必須要經過的壹站,到了德陽市後,他才能再轉車去綿竹市。
在等車的時候,宋輝吃了壹點東西。車站裏了聚集了大量從各地趕回四川的人,他們有著壹個***同的目的,就是壹定要回家看看親人是否安全,看看家變成了什麽樣子。
13時40分,宋輝趕到了德陽市長途汽車站,同樣這裏也聚集了大批正準備趕回家的人。趕到德陽的宋輝得到了壹個最新的消息,他的壹些親人已經被接到德陽市的黃許鎮,他又準備趕往黃許。
傍晚時分,在黃許國家糧食儲備庫內的院子裏,不少人正忙著搭帳篷,宋輝83歲的老奶奶剛剛被接到了這裏。在這裏,宋輝得到了家人進壹步的消息,母親仍然守在已經變成了廢墟的家裏。
19時,宋輝決定要趕回家,奶奶叮囑了他壹句,“記得要安慰好妳的娘。”
從德陽市往綿竹市的道路上,地震所造成的災情不斷呈現在宋輝的面前。越靠家的地方,房屋倒塌得越嚴重。“我心情挺緊張的,不知道會是什麽情況。”
父親沒有任何消息
晚21時,宋輝終於到了自己的家綿竹市拱星鎮柏樹村,宋輝的家位於村裏的壹個大院子裏,院子裏除了住有宋輝壹家人外,宋輝父親的5兄弟也同住在院子裏,這是壹個家族的大家庭。
誰也想不到的是,此次宋輝離家上學僅3個月後,他再次回來時,家已經不存在了,眼前看到的是壹片廢墟。宋輝踩著壹片瓦礫進入家,整個宋家的大院全塌在了田地裏,壹間房都沒有剩下。
母親突然聽到了宋輝的喊聲,有些慌張地踩著磚塊跑了過來,母子倆頓時抱頭痛哭。在此次大地震發生後,壹連三天宋輝和母親都沒有對方的消息,而此時還有壹個更壞的消息傳來,由於地震,宋輝的父親宋彥忠工作的地點清平鄉的磷礦所在地“兩個山峰已經撞在了壹起”,宋彥忠至今沒有任何消息。
在同住在院子裏的幾個親戚看來,宋彥忠生還的希望已經不大了,“我們只是不敢當著她老婆的面說,怕她傷心。”
五,17歲男孩廢墟中挖掘30多小時自救成功
2008-05-16 16:39
人物檔案
馬誌成,17歲
地點汶川
每壹名能被送到醫院的患者都經歷了難以想象的艱辛。17歲的馬誌成是不幸中的幸運兒。地震發生當天,家住彭州市銀廣溝的他跟隨家人到汶川走親戚,在親戚家中,災難發生了。
馬誌成所在的房屋整個坍塌,坐在堂屋靠裏的他在跑到房梁處時,被壓在了梁下。跑出房屋的親人發現,他被埋在了廢墟中。
親人們的呼喊很快引來了劫後余生的人們,驚恐之中,人們迅速開始用手刨挖,據說天上當時下著暴雨,馬誌成親戚家的房屋在山腳下,剛挖開壹點,山上的泥沙就不斷被雨水沖刷下來。
人們在雨中挖了30多個小時,雨越下越大,隨時有發生泥石流的可能,救援者不得不強行將馬誌成的親人拖離現場。
5個小時後,雨水漸弱,人們再次返回現場,卻驚訝地發現——馬誌成已經自己爬出了廢墟,躺在了泥水中。據馬誌成自己說,被掩埋後,房梁雖然壓住了他,但形成了壹個小空間,他能夠活動手臂,也能摸到全身的各部位。在等待了幾個小時後,他開始壹點點朝壹個方向挖掘,壹直不斷地用手挖,最後竟然爬了出來。在爬出來的那壹刻,他感覺再也沒有了力氣,只有躺在地上等待救援。事後估算,馬誌成在黑暗中自己用手至少挖掘了30多個小時。
馬誌成出來時,武警官兵已經徒步翻山越嶺趕到了汶川。當地已經沒有條件對馬誌成進行醫療救治,人們決定將他擡到就近有條件的地方治療。沿途53名官兵接力,經過兩天兩夜不間斷地奔跑,期間又經歷了數次余震,馬誌成終於被擡了出來,送到了最近的壹個醫院,最後被送到了成都市龍泉驛區航天醫院。
看著馬誌成,很多醫護人員都流淚了,面對每壹個被送來的患者我們都不能不動容,必須全力以赴救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