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圈子,每個圈子內的作品都曾創造過天價拍賣紀錄,作為收藏者不能盲目投入,先要認清自己喜歡哪個圈子的作品風格。如果妳不了解,妳就永遠是外行,被人譏笑為“棒槌”。
傳統書畫依賴“走穴”
書畫市場壹直是靠著“走穴”(委婉的d說法叫“筆會”),即書畫家帶著毛筆和圖章到全國各地去當場寫字、畫畫、拿紅包,這就使得這種書畫作品都是即興式的,甚至是遷就的和不負責任的。這種“走穴”市場之大、地域之廣闊、需要人之多,不可能再讓書畫家變得嚴肅起來,也就是所謂的“遊於藝”。
對“走穴”市場來說,其重大的問題是書畫家的作品缺少學術監督的程序,這種秩序主要是來自評論家的評論,因為“走穴”書畫家所面對的是直接的買方,而那些買方大都是壹些附庸風雅和看不懂專業性比較強的書畫作品的人,如我們平時說的那樣:買畫的人不懂畫,懂畫的人不買畫。
在那些浩浩蕩蕩的收藏大軍中,有各行各業需要書畫作品作為禮物的人,但很少有自己購買、自己收藏的收藏家。所以假書畫在社會上到處可見,主要與購買書畫的人員素質有很大的關系,就是壹些越沒有藝術素質的人,越要裝得很有藝術素質。
畫廊缺失導致沒有標準
在西方,買畫當然是在畫廊,畫廊是藝術市場的重要場所。不是說西方的買畫客戶個個懂畫,而是說,畫廊可以為他們做出專業指導,所以客戶會對畫廊寄予壹定的信任度,因為畫廊在代理畫家的時候,所要考慮的是這個畫家作品的連續性和穩定程度,當然包括評論家的評論和畫家發展的可能性。所以,壹個畫家到了畫廊就意味著他的作品已經經過專業的分析,這使畫廊經營帶上了很嚴肅的特征。
中國其實還沒有畫廊制度,除了進入西方展覽的中國當代藝術家與畫廊進行合作外,國內至今還沒有什麽畫廊去從事現代國畫和書法的經營,有的只是畫店,而且不少還是靠賣假字畫賺錢的。
所以,國內現在假字畫這樣泛濫,壹方面與畫商求財心切有關,但另壹方面也與書畫家自己賣書畫的方式有關。比如壹些名家總是抱怨自己的字畫被人仿造,但這也是他們自己壹直在私下賣自己的書畫而不是與某個畫廊合作的結果,所以問題還是出在書畫家自己身上。
畫廊在出售作品後要與畫家按比例分成——如果以國際上的慣例來說,基本上是各分50%,而這種分成方式在中國肯定實現不了。書畫家對這種分成的態度肯定是覺得給畫廊白白地占去了壹半的錢,寧可自己找客戶來買自己的作品,或者直接去“走穴”取錢。但這種方式既不能保證作品有壹個穩定的價格,也沒有可以保證價格穩定的畫廊,所以到最後,書畫市場只能充斥著“走穴”和假書畫。這就是我們的傳統書畫市場的狀況,也是書畫市場和書畫學術不能嚴肅起來的原因。
更糟糕的是,在沒有什麽畫廊的時候,卻有了不少的拍賣行。同樣是這個道理,因為擁有書畫的藏家不在壹個專業畫廊系統中,他們從民間買回的書畫假的可能性本來就很大,加上拍賣行不對書畫的真假負直接的責任,所以假書畫在今天已經到了無孔不入的程度。甚至壹些小拍賣行,造假書畫已經造到了仍在世的中年書畫家頭上,包括還在同壹個城市的書畫家。他們拍賣的策略是300元人民幣起拍,以大量造假占有大眾百姓的市場。
所以,種種問題完全可以讓真正的書畫家作出反思。書畫市場在國際市場上的信譽度惡性下降,壹半是對中國書畫的不了解,另壹半是中國書畫家對作品的不負責任。盡管我們現在以“走穴”當紅的書畫家能賺取中國的人頭錢,但它卻以犧牲了專業性要求為代價。正是這個原因,壹個嚴肅的畫廊和嚴肅的評論乃至美術館的學術主題展,是書畫進入社會不可或缺的程序,沒有這壹點,就等於沒有收藏的專業性。
寫實油畫“最好懂”
這個圈子裏,沒有人把自己叫做寫實畫派。這些畫家在繪畫時,並沒有想自己屬於哪種畫派。比如要畫壹個長得並不漂亮、但很善良的女人,畫家的目的是把她的本質提煉到畫布上,只有完全寫實、壹點不走樣地畫出來才能達到畫家追求的效果,完全是根據對象的需要。比如畫螃蟹,如果很寫實地畫出來就已經很漂亮了,完全寫實畫出來,比寫意畫更有表現力。畫家往往是根據不同的表現對象而選擇表現手法的,並不是機械地追求某種風格。寫實油畫的畫面處理要通透幹凈,技術要求自然很高。寫實是壹點不能走樣的,要求畫得非常細,壹點處理不好,就會又膩又臟。
繪畫技術的高超,也正是寫實畫派走勢強勁的重要原因。當代寫實油畫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觀,易懂易看。寫實畫家筆下形象的造型準確、色調真實,高技術含量提升了他們繪畫的品質,這正是贏得市場高價位的關鍵。壹張好的寫實油畫,創作起來非常不容易。
照相機永遠不可能替代繪畫,寫實畫派在中國有廣泛的受眾群。寫實油畫在繪畫基礎上賦予了作者的思想內涵,非常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精神。齊白石說的“太似媚俗,不似欺世,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壹直被我們引為經典的藝術追求境界,這也概括了中國傳統的藝術觀。藝術家看到大山大河,和自己心靈碰撞產生的“跡畫”,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和痕跡,但始終遵循著天人合壹的中國藝術追求。
寫實油畫有兩個極端:壹端是“最高級的攝影”,另壹端則是徹底的抽象。其間有很多點,每個畫家只是選擇了壹個點而已。
但在中國傳統的審美意境和品評標準中:意、神、妙、能是藝術品的四個境界,而“能”為最末。照相寫實主義,以其超人的描繪功底使人嘆服,但有時也會因為缺乏主體意識的表現和“神似”之美,沖淡了油畫藝術獨有的魅力,因此在專業領域的評價並不高。
油畫材料不可取代
自油畫誕生之日起,便擔負起了“再現”的使命。它是應表現空間、質感、色調而生的。它的不斷完善也正是以此為目的展開的。我們對油畫這個概念的理解,也同樣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的。同理,它的存在自然也應以此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