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在此之前這裏從未接待過任何記者。 地庫上下三層 抗震也防戰爭 故宮地下文物庫始建至今,已有15年歷史。當初建設是為了使故宮內數十萬件文物有壹個安全、科學的保護環境。
這是中國第壹座地下文物專用庫,它在故宮博物院的發展史中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 據故宮工程處處長潘連生介紹,地下文物庫分為兩期建設,壹期工程於1987年開工,到1990年竣工,建築面積為5000多平方米。二期工程從1994年開始,到1997年完工,建築面積達17000平方米,兩期合計面積達22000平方米。 地下文物庫設計為地下三層全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底板和四周采取雙層圍護,確保地面水和潮氣不侵入庫內。地庫主體按照三級人防標準設防,具有戰爭防護能力,具備抗震能力。 文物毫發不傷 30秒鐘滅火 故宮地下寶庫采用了先進的技術設備,其中包括消防系統、防盜系統、空調系統、文物運送系統和計算機自控系統。
其中,消防系統采用了火災自動報警和氣體滅火裝置,按照防火區域配備了足夠的滅火劑。壹位安全人員形象地描述:壹旦發生火災,系統可在30秒內完成自動滅火噴灑,在不損傷文物的前提下,迅速準確地撲滅火災。而防盜系統從地上到地下已完全達到了“立體化設防”的標準,可確保文物庫房的絕對安全。 空調系統則采用恒溫恒濕機組,由計算機實施全自動控制,保證寶庫內溫度常年控制在14.5℃至16.5℃之間,濕度則依據文物不同設定在45%至55%之間。 24小時有人值守 入藏文物60萬件 記者在地下文物庫中發現,地庫內使用的文物儲藏櫃全部為金屬制作。故宮博物院的專家說,他們依據文物種類的不同分別設計為密集櫃、多層櫃、抽屜櫃和異型櫃。對於書畫、陶瓷類文物還專門襯鋪了天然亞麻布,以防止文物與鐵板直接接觸。
此外,在文物庫的入口處還備有大型的熏蒸消毒機,可使每壹件文物在入庫前得到熏蒸消毒,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文物黴變和蟲蛀。目前,寶庫內已入藏文物60多萬件,善本圖書20萬冊,占故宮全部文物收藏的60%。 而在設備及文物安全方面,故宮制定有詳細的崗位責任制度,各系統的負責人員及電腦系統每天24小時不間斷“死死”守衛著地下文物庫。 建設文物地庫壹波三折 人為幹擾曾停工三個月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故宮在建設地下文物庫時曾遭遇“壹波三折”,建設計劃還差點中途夭折。 最早提出建設文物庫是在1982年,當時國家有關部門領導深感故宮地面庫房條件太差,在冬春風沙、夏季高溫酷暑的自然條件下,防火、防盜、防塵、防震等條件均達不到文物保管的要求。經過領導和專家論證,諸多的意見爭論歷時5年,直至1987年才統壹認識:決定在某遺址處建設地下文物庫。
為穩妥起見,決定先搞5000平方米作為試點(壹期),成功後再按預定規劃進行續建。 據故宮博物院裴副院長介紹,地庫建成後能不能存放文物也曾產生爭議,當時有人提出地下庫房可以防水,但不能防潮,文物放在地下容易發生黴變。也有人認為,地下倉庫只能存放青銅器和瓷器,無法存放書畫、圖書和絲織品。在建設過程中也曾受到人為因素的幹擾,被迫停工近三個月,最後終於用了6年時間才完成了壹、二期工程。 據介紹,故宮地下文物庫房建設項目獲得了國家優質勘測設計銀質獎,1996年度“北京市優質工程”。
皇城地基並非是“壹塊整玉” “橫七豎八”磚質地基是傳說 據介紹,故宮地下文物倉庫在建設過程中曾於1987年進行地質勘探,勘探結果和此後進行的土方開挖相對照證實:紫禁城內地基並非人們所形象比喻的“壹塊整玉”,而是根據每壹座建築物的不同,分片夯築。高大建築基礎廣而厚,低矮建築基礎窄而淺。如太和殿基礎最深達8米,而原內務府地基僅有70厘米,與壹般民房相差無幾。 在景運門外安裝熱力管道開挖地面時,施工人員碰到過壹層壹層城磚碼放的結構,在地庫工程開挖過程中,在表土層中發現了唐代的墓碑。
另外,在附近進行熱力管網工程時,發現地下有壹排大木樁,這可能是河道圍堤。此外,經過普查式的地質勘察,在故宮範圍內普遍分布的人工填土,當年填土時也是根據每組建築的不同分時分區填夯的。在地下文物庫施工過程中,未發現某學者提出的“橫七豎八”的磚質地基結構。
地庫位置屬“秘密” 參觀“國寶”在地面 在采訪中,有關部門明確要求:不透露地下文物庫位置、不得拍照……因為地下文物庫的準確位置和文物搬家工程都屬於“秘密工程”。 據故宮有關負責人介紹,進入地下保存的數十萬件文物已經被科學地保管起來,它們集中“浮出地面”的可能性已經不存在。不過在今後的壹些大型展覽中,遊人還是能見到部分國寶的“芳容”。 另據透露,遊客見到地下文物庫中的國寶只能寄希望於故宮地下展廳的建設、開放。
但目前,有關地下展廳的計劃只是在論證階段,何時確定、何時施工、何時開放都是未知數 ——摘自《北京晨報》
希望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