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新中國第壹個博士,證書號“001”,走的怎麽樣?

新中國第壹個博士,證書號“001”,走的怎麽樣?

中國古代有“學士”、“碩士”、“博士”等稱謂,但在過去只是身份和官職的象征。近代以後,國家才正式將上述三個頭銜作為“學術頭銜”授予大學畢業生。

1915年,中華民國政府頒布了《特殊教育大綱》,規定學校可以授予學生學士、碩士或博士稱號。

20年後,南京國民政府也頒布了相應的學位管理辦法。但當時還沒有人被授予“博士學位”。中國第壹個博士要等到1982,43歲的時候才會出現。

這個博士曾經是北京大學物理專業的研究生。1978全國高考恢復後,他第二次考研,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物理專業。

因為專業基礎紮實,他很快通過考試,進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進行“碩士和博士研究”。按照正常的學制計劃,他應該是1984畢業,獲得博士學位證書。

不過,最後還是被允許提前畢業了。他就是馬中奇,中國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那麽,馬中奇是如何成為中國第壹位博士的,又為什麽要考兩次研究生呢?

馬中奇於1940年出生於中國上海。50年代,16歲,考入蘭州大學。後來壹邊讀書壹邊參加勞動,畢業後在學校當了助教。

馬中奇24歲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師從物理學家胡寧。沒想到書還沒寫完物理教研室就解散了,他只好回蘭州大學教書。

馬中奇白天跟著學生下鄉,只有這樣他才有機會在晚上學習。出於對物理的熱愛,即使條件艱苦,前途黯淡,馬奇也沒有放棄對理論物理知識的研究。

通常,馬中奇會在晚上去學校圖書館查閱資料,有時他會委托他在北京的朋友幫助他從國外找到新的學術論文,並用壹臺舊打印機逐字逐句地打印出來。

有壹次,馬中奇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打印了壹篇論文。沒有任何功利目的,壹切都是出於對物理的熱愛,馬中奇堅持了十幾年。

時間來到了1978。當馬中奇聽說國家要恢復高考時,他重新燃起了學習的希望。但是,他當時已經38歲了,超過了國家規定的年齡。

就在馬中奇以為機會又要錯過的時候,考試前50天,事情發生了轉機。有壹天,他突然在當地報紙上看到壹條消息,國家把參考人員年齡放寬到40歲。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馬中奇成功報名並參加了第二次考研。然而,現在留給馬中奇準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但是,多年來,馬中奇壹直把理論物理書籍當作精神食糧,日夜閱讀,所以這次考試對他來說是完全熟悉的。經過考試,他考上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這個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來歷很不壹般。它最初是周總理為了促進我國物理科學的發展,指導有關部門在“原子研究所第壹部”的基礎上建立的。

建立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目的是為國家培養理論和實踐並重的物理學人才。後來,中國第壹位博士馬中奇和第壹位博士後陳和生都誕生在這裏。

據說,馬中奇曾在北京大學讀了壹年研究生,但沒有完成學業,他回到了蘭州。所以這次他考上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本科,所以要先讀物理碩士。

學了三年,也就是198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正式頒布,高能物理研究所是中國第壹個有資格頒發博士學位證書的單位。

那麽,第壹批博士學位證書什麽時候發放呢?按照學校原來的安排,第壹批學生要到1984才能畢業;所以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第壹個醫生還要三年才會出現。

但這時有領導指出,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學生有壹批基礎紮實、專業知識紮實的人。他們在學習上進步很快,專業水平和外語都達到了博士學位的要求。

所以應該讓他們參加論文答辯,通過了就授予博士學位。為此,馬中奇參加了當年的博士論文答辯。

在場的七位導師都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通過了馬中奇的論文。就這樣,他成了“中國第壹博士”。

事實上,馬中奇並不是高能物理研究所唯壹參加博士論文答辯的學生,也不是唯壹獲得博士學位證書的人。

然而,馬中奇確實是第壹個通過論文答辯並得到導師們壹致認可的人。所以他的博士學位證書的編號是“001”。

之前有網友提問:博士學位證書是不同學校頒發的,所以每個學校應該有壹個“001”。為什麽馬中奇是“中國第壹醫生”?

其實這壹點我們之前也提過。因為中國的大學從1981開始就有資格頒發博士學位證書了。

當時首批獲得這壹資格的單位是在周總理指導下成立的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其他學校拿到資格的時間,或者說學生畢業的時間,總是晚於高能物理研究所。

2018,馬中奇捐贈了他的博士學位證書No。001到中國國家博物館。這也從壹個側面證明了馬中奇確實是中國第壹個獲得博士學位證書的人。

馬中奇畢業時,博士學位證書是由中國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頒發的。後來,馬中奇也留在了研究所擔任研究員。

1990年,馬中奇獲得“中國有突出貢獻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幾年前,馬中奇與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合作,在“冷原子”的研究中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過去我們提到過70年代的高考“狀元”。起初,他們無壹例外都是從城市到農村參加勞動,但他們並沒有像其他人壹樣放棄在學校學到的書本知識。

當別人放棄了回城的夢想,在當地結婚生子,得過且過的時候,這些後來的“高考狀元”幾乎都在想盡辦法,不斷地復習過去學過的東西。

直到1978,國家宣布恢復高考,改變他們命運的機會來了。但在此之前,誰也不知道機會什麽時候會到來;但是機會總是會被欣賞的——那些有準備的人。

  • 上一篇:揭露末代皇帝溥任的兩大怪癖世紀變遷
  • 下一篇:小班教案《寶寶不怕冷》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